顺治王朝之静妃传+番外 作者:公仪漠(磨铁vip2014-10-30完结)
孟古青摇摇头,淡淡道:“臣妾愚昧,朝政之事,原也不是臣妾一介女流可揣测的。”
嘴上是这般说,实孟古青心中宛若明镜,福临母子二人多年的争斗,撇开多尔衮之事不说,但是朝政之事,便让二人勾心斗角。
太后只记得福临是她的儿子,却忘了他是天下君主,就好似多尔衮只记得福临是他的侄子,却忘了他是君王一般。许并无坏心,但在福临看来却是居心不轨。
诚然偶时会觉心痛,但孟古青如今已不似从前,她是明白人,福临是她的夫君,却更是帝王。帝王最忌讳的便是后宫干政,生怕女主天下。因而,她只得佯装不知。
福临看了看孟古青,似是叹息般道:“你啊,是越发的不爱说话了,亦不爱与我说实话了。”
闻言,孟古青只静静看着福临,眼眸间温婉恭顺,亦不开口多言。
一阵秋风,绛雪轩中海棠花瓣簌簌落下,宛若冬日白雪纷飞。随即落于孟古青发丝间。
福临微抬衣袖,朝着孟古青青丝间去,大约是本能反应,孟古青微微一躲,然又似有惊觉般端坐回原样。
福临淡淡一笑,露出皓齿道:“你还是与从前一样,只如今与我是越发的少言了。”言语间,已将孟古青发丝上的花瓣捻去,眉间略带几分忧。
纵然是昨夜将将侍寝,夫妻多年,他却也许久不曾对她这般过,约莫这便是宠与爱的分别罢。以至于她一时间有些不适应,幸而这些年来看得太多,如今倒也能平静如水的。
“臣妾愚昧,恐多言多错。”孟古青仍是素日里那般不冷不淡,却是谨小慎微的神情。虽是不愿与福临道实言,但此话倒是真真的。
多言多错,不慎便丢了性命。当年她遭人陷害,他便险些要了她的性命。她在他心中到底是什么,她猜不透,如今亦不愿去猜。纵然偶时独自悲矣,却将心门紧闭。
福临剑眉紧锁,大约是因孟古青如今这般的生疏而心中不乐。声音略有些低沉道:“你是在因今早的事儿与我生气么?”
“生气?”孟古青自然明白他所言之意,脸色却是一脸疑惑道。
愣了片刻,又淡淡应道:“皇上多想了,臣妾愚笨,便不敢多加诸言。”
“我还以为,你在因今早我说的那些个气话而生气呢!”福临似松了一口气般道。
端起茶盏轻抿了口,福临似是叹息道:“今早,我与皇额娘在翊坤宫那般争吵,想必是吓着你了,原也不想如此。可皇额娘一直不待见贤妃,今儿个这般一吵,想必日后皇额娘更是怨贤妃。皇额娘素来喜欢你,我听贤妃说,今儿个还是你帮她解围。贤妃性子素来懦弱,亦不知人情世故,我顾着前朝之事,原也顾不得这般多。原清萝在之时,她还护着,如今贤妃……”
“皇上尽可放心,臣妾明白。”福临话还未落,孟古青便开口道,神色间贤惠得很。
听着福临这一番话,她心中真真不是滋味。他素来不会无缘无故的在这大白日里邀了她的。
大清建国不久,内朝野勾心斗角,亦有有人欲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外西南前朝余孽屡屡叛乱,民心动荡。再而琉球未收复,派了定远将军爱新觉罗济度前去,到如今亦有好些年,却一直难平。
这些倒还好,如今最大的隐患便是平西王吴三桂,为免战争扰得民不聊生,福临将他那十四妹,和硕公主爱新觉罗清萝嫁给平西王世子吴应熊,以和亲换得和平。
清萝下嫁吴应熊之时,孟古青尚还是皇后,到如今,她还记得清萝临行之前同她说的那一番话。她说,身在皇家,从来没有权力决定嫁给谁,为大清牺牲,是她的使命。所以,临行前,清萝一滴眼泪也没有掉,诚然她只有十三岁。
与清萝相比,孟古青真真是自愧不如。清萝在宫中之时,孟古青与她亦是感情甚笃,福临如今提及清萝,要她帮护着那董鄂云婉,皇帝到如此,倒也是用心良苦了。
如此,孟古青心中更觉悲戚。但福临并未瞧出她的异样,甚是欢悦道:“静儿,你明白便好。”
“皇上,费扬古觐见。”福临正同孟古青说着,便见吴良辅急急从绛雪轩外进来,尖细着嗓子道。
闻言,福临看了看孟古青,恢复素日里那般淡淡的神情道:“前朝还有些事,我先走了,今晚再去看你。”
孟古青恭顺屈膝,行了一礼道:“臣妾恭送皇上。”
明黄的靴子,福临踏出两步,又回头略带关怀道:“如今的天儿是愈发的凉了,你多注意身子。”
孟古青不知他这话是真心,还是客套,凤眸淡望着福临道:“谢皇上关怀。”
福临只淡淡一笑,便迈步踏出绛雪轩。待福临走远了,孟古青这才起身,坐回原来的地方,略有些失神。
雁歌见福临离了去,这才踏进绛雪轩,瞧见孟古青独自坐在石凳子上发呆,只得摇摇头。大约,她家娘娘又得坐上一些时候了。
福临匆匆踏进乾清宫,只见一袭青衫少年落于正殿中,眉目间与董鄂云婉有几分相似,却也不娇,倒是英气十足。这便是董鄂云婉胞弟,内大臣少子董鄂费扬古,年约十四。文武皆通,性子沉稳。
见福临踏进殿中,便叩首行礼道:“臣费扬古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福临与费扬古倒也是自小便相识,因而费扬古入宫,穿着倒也随意。迈出几步,福临忙将其扶起道:“都是自家人,快些起来。”
费扬古不紧不慢的起身,拱手禀道:“回皇上,您命微臣查的事儿,已出了眉目。”
福临神情忽变,肃色道:“呃?且快说来。”
费扬古从青袖中拿出一本折子,呈与福临道:“皇上自亲政以来,减免赋税,原是造福天下百姓。然部分百姓却是年年叫苦,怨怨不已,近两年国库更是亏空。原与这些贪赃枉法的是脱不了干系的,其名讳皆在这折子上。”
福临翻开折子,原就肃色的脸越发的阴沉,怒色道:“这群贪官污吏,竟敢私下里加收赋税,这便罢了,竟还将手伸到了国库中来。”
立于一旁的费扬古顿了顿,声音有些低沉道:“其中,吴良辅亦参与了其中,更是做了那些个人的内应,结党贪赃。臣未将其名落于上。”
福临一惊,眼中更是怒火冲天,紧捏着手中的折子道:“朕就觉奇怪,怎的好端端的,国库竟亏空,原是这狗奴才在作祟。”
费扬古望向福临,肃色道:“是否将其捉拿,交予宗人府。”
闻言,福临抬手摆了摆道:“暂且不动神色,这些个贼臣子中,原还有太后的人,如今动不得,如今只得先静观其变,待时机到了,将其一网打尽。你继续盯着。”
费扬古虽年纪小,才能却不比那些个白胡子老头要差,对福临更是忠心耿耿。一脸肃色道:“臣明白了。”
言罢,似又想说些什么,犹豫半刻,又开口道:“臣的长姐,近日可好。”
费扬古乃是嫡出子,却不似几个哥哥和他额娘那般待董鄂云婉刻薄,反之,时时帮着她。
福临合上折子,似素日里那般的神色道:“甚好,也就是昨日受了惊吓,太医院送了些安神汤去,用了,歇息些时日便好了。”
费扬古微微点了点头道:“皇上与长姐自小相识,自然不会委屈了长姐。长姐自小在府中受了不少委屈,性子又懦弱得很,宫中……,大约是臣多心了,还望皇上恕罪。”
福临神色微变,略带几分玩笑之意道:“你这小子,与朕自小便相识,朕还不了解你么?你放心,有朕在,没人敢委屈了你姐姐。好了,你也忙碌好些时日了,先回去罢。”
费扬古闻福临此言便放了心,行了一礼道:“臣告退。”言罢,便退出了乾坤宫
福临站在原地望了眼费扬古离去的背影,走了几步,坐于桌案旁。翻阅着案上堆积如山的走着,眉头紧锁。身为帝王,他亦有他的无奈,旁人所不能理解的无奈。
旁人皆以为他为董鄂氏逼得博果儿自尽,旁人皆以为他为了封董鄂氏为妃不惜与母后反目,却不知其中另有缘由。就连他的结发妻子亦是这样以为,若说这后宫女子皆是戏子,只怕帝王才是这天下最出色的戏子罢。
踏出乾清宫,费扬古本想去承乾宫瞧上一瞧的,想来如今比不得从前,便打消了这年头。迈步朝着日精门去,将将踏出两步,便让吴良辅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
只见吴良辅那略显娇媚的容颜,冲着费扬古一笑道:“小将军,见皇上呢。”
费扬古只点了点头,并未再理会他,吴良辅那鸭公嗓真真是让费扬古慎得慌,匆匆的便朝着日精门去了。
绛雪轩中,孟古青已坐了许久,依旧呆坐着,夜色渐袭。一旁的雁歌不知何时已拿了件纯白披风来,轻为孟古青披上道:“娘娘,天色晚了,外边儿凉,回去歇着罢。”
雁歌这一言,孟古青这才察觉天色已晚。抬眸望向夜空,约莫是离团圆节越发近的缘故,碧月高挂。
淡淡应了一声,孟古青起身朝着绛雪轩外去。将将迈了两步,忽觉脚边踩着了些什么。低眸瞥了瞥,透着月光亦瞧的清,那是一块银制的令牌,这令牌,孟古青再熟悉不过了。瞬时眼中大惊,立即将令牌实实的踩在脚下。
定了定神,朝雁歌道:“你先回去罢,本宫想再呆上一会儿。”
雁歌知晓自己主子的性子,忧忧看了看孟古青道:“娘娘,那您可要小心些。”言罢,便有些不情愿的出了绛雪轩。
见雁歌走远了,孟古青这才慌忙将那银色令牌捡起,衬着月光仔细端详着,眉目更是深凝。这令牌,怎会出现在紫禁城,看着上面的文字,乃是蒙文,她再熟悉不过了。这东西可不是旁人了,就是她自家人的。
银色令牌,这不是旁人的,正是孟古青长兄所持之物,要知她长兄自打当年她父王去世以后,便未曾再踏足过紫禁城。若说是这令牌乃是三年前遗落于此,实在是荒唐不已。
速速将令牌收起来,孟古青便踏出绛雪轩,将将走至养性斋处便撞上一道人墙,险些跌倒了。幸对方及时将她扶住,不偏不倚的便倒在了那人怀中。
孟古青一惊,慌忙将对方推开,连连后退两步。
月光下,男子着一袭碧蓝,温柔道:“青青。”
第五章 装神弄鬼
孟古青定了定神,平静的望着对方行了一礼道:“多谢辛大人出手相救。”言罢,便急急朝着翊坤宫的方向去。
安知,会唤她青青,而非静儿的,唯有辛子衿。她与辛子衿从前相识,原是瞒着福临的,就是多年后再见,亦是装作不相识。如今这般若是让旁人瞧了去,只怕她是要死无葬身之地的。
一把将孟古青拽住,辛子衿似有些苍凉道:“青青,你就这样不愿意见我。”
猛的甩开辛子衿紧拽的手,孟古青冷冷道:“辛大人,请你自重。”言罢,便迈步离开。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你可还记得,你说你会在科尔沁等着我来娶你的。”孟古青将将走出两步,背后便传来辛子衿几许悲伤的声音。
孟古青顿了顿,并未再迈步,背对着辛子衿苦笑着:“如今,你是御前侍卫,而我是皇上的静妃。”
辛子衿向前走了,却不敢靠得太近,言语间尽是深情:“就因你是他的静妃,你便为了他,如此折磨自己么?你还记得么?你曾经说,你要天下无双的爱,我可以给你,而他不可以!只要你愿意,我便带着你远走高飞。”
此刻,孟古青心中一片凄然,子衿哥哥还是七年前的子衿哥哥,可她并非七年前的她了。她曾经在紫禁城等了他三年,可最后,连她自己不知,她是何时爱上福临的,从此,心中再容不下旁人,也容不得。如今,亦不允许她容下旁人,纵然帝王凉薄。只因,她是静妃。
孟古青闭了闭眼,转过身,看着辛子衿,冷笑一声:“远走高飞!你置霜儿于何地,置佟大人于何地。就是为了我父王,我也断然不会离开的!况且,我是心甘情愿的留在他身边的,他心中有没有我无碍,我心中有他便是。”
她如此一言,辛子衿便不再言语,她说的对,若当真离去,定然会拖累于他义父,还有霜儿的。况且,如今孟古青心中的人是当今圣上,又怎会抛开一切,与他一同离去呢。
顿了顿,孟古青凉凉道别:“辛大人,你多保重。”言罢,便朝着长长的宫巷中去。走至拐角处,孟古青是四下望了望,眼见周围无人,这才放下心来。
她心中明白,若是方才之事让旁人瞧了去,只怕她是死无葬身之地。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又如何,况且如今她父王已不在,她又失势已久。旁人若是嚼起舌根来,将她说成那水性杨花的女子,就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