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王朝之静妃传+番外 作者:公仪漠(磨铁vip2014-10-30完结)
大约,这便是图娅当初斗不过宝音的缘故,也是太后为何不选她为后的缘故,这样沉不住气,难怪能让宝音坑害得入了冷宫。
“贱婢又如何,到底的都是皇上的女人,往后这样的话可不能再说,难免落人话柄。”孟古青显得很平静,当年她废后之时,受得侮辱可不止如此,她曾想过,终有一日,要一一还回去。
可现在想来,也委实的没意思,嘴上倒是舒坦了,暗地里,却让人戳脊梁骨,不时的,还传到皇帝的耳朵里去。
言语间,孟古青已坐上轿辇,四名太监抬着轿辇匆匆穿过隆福门,顶着烈日,穿梭在长长的宫巷中。
慈宁宫一如既往的安静,孟古青莲步往里去,一派佛门净地的姿态,但谁又知晓,这佛门净地后,又是踏着多少血腥走来的。甚至,如今还未血腥依旧未停,自己的亲孙子也能下的去手。
走到慈宁宫门口,孟古青和善的对守在门外的公公道:“劳烦公公通报一身。”
一会儿,便见公公从里走来,引着孟古青一路往慈宁宫西南处去。
绕过太湖石叠山,入慈宁宫花园,一汪碧绿的池水之上横跨着汉白玉桥,桥上立亭,坐在里头格外凉爽,名曰临溪亭。
太后着肃穆墨色,悠闲的坐在亭中,旁的石座上还有几名老太妃。
孟古青款款入亭,屈膝行礼:“臣妾给皇额娘请安,皇额娘圣安。”
太后慈祥的将孟古青扶起,似说笑道:“静儿今日怎的来了,哀家还以为,你就哀家这老婆子给忘了呢!”
孟古青笑脸盈盈道:“皇额娘可不老,臣妾总是前来,皇额娘岂非要嫌弃了,隔些时日来这么一回,便亲热些不是。”
“静妃还是这么会说话!总能让太后高兴了。”坐在太后身旁的老太妃垂老矣矣道。
孟古青并不认得这个老太妃,只是晓得她乃是先皇还未娶孝瑞文皇后前纳的妾室,没有什么地位,出身不好,因此虽早些年便嫁了先帝,却一直不大受宠,也没有地位。如今能居在慈宁宫偏殿,已很满足。
孟古青温婉含笑的看了眼老太妃:“太妃过誉了。”
微风吹过,丝丝凉意,太后赞同老太妃道:“静儿这孩子,素来会说话。也难怪福临喜欢你,福临待你好,哀家倒也放心了。”
“静妃才貌双全,皇上喜欢是自然的。方才还说呢,静妃这苦日子算是熬到头了。太后娘娘,总是瞎担心,整日担心这担心那的。”另一名稍年轻些的太妃笑道。
孟古青只听着,并不再答话,太后端着茶盏,轻抿了口道:“唉,人老了,也变得罗嗦了,也爱瞎担心,不碍事的。”
外头艳阳天,慈宁华花园却是凉爽的很,风吹之时,花香掠过临溪亭。老太妃似是感叹道:“这是芍药花的味儿罢,味道算不得好,不过啊,生的极好看。”
稍年轻些的太妃笑道:“芍药全在赏花之人,当年宸妃就独爱芍药花,先帝便将在关雎宫外……”
“咳咳……”老太妃咳嗽了两声,孟古青抬眸觑了觑太后,见其脸色微变,笑颜问道:“臣妾喜欢觉着,梅花很是好看,皇额娘喜欢什么花儿呢?”
太后转瞬间又恢复了一脸和熙笑容:“哀家喜欢牡丹花,梅花虽好,却是孤芳自赏。”
孤芳自赏,孟古青只浅笑,并未再言语。先帝在世之时,太后并不受宠,所有的恩宠,都让她那亲姐姐,博尔济吉特海兰珠抢了去。
虽是亲姐姐,可太后对宸妃却不大满意,后宫独宠的女子,连一点儿也不肯施舍给她们,也活该,她遭了旁人之手。
抬眸看着孟古青,太后眼中泛起恨意,看着孟古青这张脸,她总会想起海兰珠。
“皇额娘,你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太后的眼神让孟古青不寒而栗,孟古青故一脸关怀道。
第八章 相似
孟古青的话将太后从思绪中抽出身来,叹息道:“人老了,身子也大不如前了。”
“皇额娘可请太医来瞧过?”孟古青继续关心道。
太后原也不是真病了,只是方才不由自主的喜形于色,现下给自己个台阶下罢了。点头道:“太医前些时候来瞧过了,原也不是什么大病,养一段时日便好了。”
孟古青表现得极为关怀:“那皇额娘可要好好的养着,人这一辈子啊,身子康健最为重要。”
听着孟古青这番话,太后仿佛瞧见了宸妃,那是她嫁给先帝的前夕,她们姐妹躺在科尔沁的草原上。望着满天繁星,宸妃也是同她说:“人这一辈子啊,身子康健最为重要。荣华富贵都不重要,布木布泰,宫里不比科尔沁,你可要谨慎小心。万莫要叫旁人有机会害你!”
那个时候,她并不明白,还笑说海兰珠想得太复杂,可后来入宫了,她才晓得,原来,一切并不如她想的那样简单。
抬眸看着孟古青,这张脸实在太像太像,人皆道静妃生得像当今太后。可在太后看来,她却更像海兰珠。
“哀家有些累了,静儿扶哀家回去罢。”太后似乎在掩饰些什么,眼神很复杂,看着孟古青,说出来的话倒也还是平日里那般和善。
孟古青赶忙起身,上前扶着太后,两位太妃恭敬的朝着太后的背影行礼:“恭送太后娘娘。”
一路扶着太后到了正殿,赶紧拿去蒲扇为太后摇着,慈宁宫虽是安静,但在炎炎六月里,依旧是热得人汗流浃背的,且太后着的这一身墨色,更是炎热。
欠身落在主座上,太后眼眸些许欣慰:“静儿啊,你可真真是愈来愈贴心了,哀家这慈宁宫啊,素来无人走动,你能来看看哀家,同哀家说说话,哀家甚感欣悦。”
太后这客套话说得甚是体面,说实在的,她并不大愿意见着静妃。从前的静妃不受宠,性子也不似如今这般,并不会让她想起海兰珠,然如今的静妃,得帝王独宠,举手投足间像极了为宸妃之时的海兰珠。许,还因着那珊瑚玉步摇的出现,让她这段时日总是噩梦连连。
午夜梦回之时,总见那一袭碧蓝,白皙的手腕戴着珊瑚手串,眼中流着血泪,一遍遍的问她说:“妹妹,你为什么不救我!你知晓有人害我,可你为什么不救我,我们是亲姐妹……你为什么不救我!”
海兰珠的声音很是凄厉,哭喊着,掐着她的脖子。
“哀家想歇会儿,静儿,你先回去罢。”见着孟古青这张脸,太后便觉闹心,便找了由头,让孟古青且先回去。
实,她自己的面容何尝不是与海兰珠相似,只是,她老了,容颜再不似从前了,便不如孟古青那样相似。
闻言,孟古青柔声应道:“恩,臣妾告退,皇额娘好生歇着。”
苏麻喇姑扶着太后,往寝殿内去,明黄的布帘子很灼眼。
孟古青回眸看了眼太后的背影,转而往宫外去,走了两步发觉耳坠不见了。到底那是皇帝御赐的,思量片刻,想是落在临溪亭了。
走进慈宁花园,冒着炎炎烈日款款踏过汉白玉桥梁,两名太妃还在临溪亭中。
“你说,太妃怎生就这样不待见静妃,到底是她的亲侄女,到底静妃腹中的孩子是她的亲孙子!纵容旁人害便罢了,自己还主使了人去害,真是造孽啊!”将将走了静妃,便闻得亭子中传来声音,是那个稍年轻些的太妃在说话。
孟古青的脚步不自觉的停了下来,某刚变得复杂起来。
老太妃垂老矣矣的声音传来:“唉,只怪静妃生错了地儿,太后这性子啊,是容不得一点威胁,再说了,静妃那张脸生得与宸妃像了七八分,往日便罢了,如今这模样,看着更是与宸妃相似。当年宸妃虽不是太后所害,却也与太后脱不了干系。”
“唉,也难怪了,见着静妃,太后便能做噩梦,听闻太后这几日总是梦魇,不晓得是不是与宸妃有干系。”年轻的太妃叹息道。
老太妃又道:“宸妃若是未去,如今在慈宁宫的便不是庄妃了,只可惜,宸妃心太软,莫不然,也不会死得那般凄凉,连皇上最后一面儿也没见着。”
“要我说啊,宸妃那脾性,就不该嫁给先帝,这后宫里头,哪有不争不抢的,明明晓得妹妹害自己,还装作不知,若非如此,哪能叫人害了。像咱们便罢了,也不得先帝恩宠。不过求个安生日子,不愁吃穿的。宸妃独宠,害她的人自然多了,庄妃虽未掺和,却是推助波澜。我瞧着啊,这静妃指不定哪日便落了宸妃的下场。”年轻的太妃继续叹息道。
孟古青站在原地,眼眸有些呆滞,她总觉今日太后瞧着自己的眼神有些奇怪,却万万不曾想到这一层上,宸妃,海兰珠姑姑。她早已记不得海兰珠的模样,本就没见过几回,再加之那时尚且年幼,更是记不清了。
海兰珠姑姑……不是病死的么?孟古青心中生疑,听父王说,海兰珠姑姑病故之时,太后很是伤心。怎会……一入宫门深似海,为了生存,有些时候,却也是迫不得已。
“宸妃并非愚笨之人,不过是手软了些,遭了自己亲妹妹的算计。我瞧着,静妃也算是聪明人,只是不知……唉,这些个事啊,与咱们无关!说点别的罢!”老太妃的声音再次传来。
“听说前些时日,皇后和玉福晋起来争执,险些没将玉福晋掐死!”
“皇后平日里看着柔弱无比,还会与人争执,且动手?”
听着两名太妃,你一言我一语的,孟古青心中有些后怕起来,太后……算计了海兰珠姑姑,即便不是亲手所害?……
朝着临溪亭望了眼儿,孟古青便往慈宁花园外去。这两名太妃能活下来,不似冷宫里那些个疯癫之人一般,可见与太后的还是有些交情,即便没什么交情,想来也是听命于太后的。若是她们晓得自己偷听了她们聊话茬,与太后多言亦是不无可能的。
回到慈宁宫正殿,孟古青蹑手蹑脚的走到外头去,生怕太后有所察觉。
“苏麻喇姑,这几日哀家又梦见姐姐了。”走过太后寝殿窗前,闻里头传来太后疲惫的声音。
听太后这样说,苏麻喇姑温和安慰:“主子,宸妃娘娘已经走了很多年了。”
“这几日,瞧见静儿,哀家总会想起姐姐来。一样的,孤芳自赏。”太后长长的一声叹息,久久才吐出这么一句话来。
苏麻喇姑站在太后身旁,柔声道:“主子,静妃同宸妃不一样,静妃是您的侄女,如今更是您贴心的侄女,您可别瞎担心。”
“你还记得么?年少之时,姐姐说,她这一生绝不入帝王家。可后来……人算不如天算,谁晓得巴特尔竟会背叛了她,若非如此,她怎会爱上先帝,甚至……”说到这里,太后欲言又止。
“谁!”苏麻喇姑一声呵斥,吓得孟古青拔腿就跑。
太后神色紧张起来:“苏麻喇姑,去看看。”
苏麻喇姑凝眉走到窗前,开了窗,见女子疾步而跑的背影,回头对太后道:“一只猫儿,想必是太妃们养来打发时日的。”
太后似乎松了口气,没好气的道:“你瞧瞧你,还是同年少之时一般,总这般一惊一乍的,都年近半百的人了,真是……”
苏麻喇姑笑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主子您是知晓的!”
匆匆踏出慈宁宫,孟古青还有些心神不宁的,灵犀在慈宁门等着,见孟古青神色慌乱而来,满脸疑惑道:“主子,这是怎的了?”
明明是炎热的天儿,孟古青却白着脸,额间的汗珠滚滚,看着很不协调,喘了半响气,才定色道:“没事,走罢,回翊坤宫。”
言罢,便上了轿辇。闭了闭眼,孟古青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也不晓得方才有人瞧见自己没有,若是太后知晓自己偷听了,会不会……她连亲姐姐也算计,连亲孙子也可取性命,想着,孟古青是愈发的害怕。
佛口蛇心,约莫就是太后这般,孟古青有些后悔自己今日去了慈宁宫,若是未去,也不会听到那些个事儿,也不会如此生怕方才有人瞧见了自己。
回到翊坤宫之时,正好是用午膳的时候,孟古青实在没什么胃口,便用了些米粥。炎炎六月里,用些粗茶淡饭的,倒也比用山珍海味的要舒服。
用过午膳,孟古青觉有些乏了,便到寝殿午睡。
整日惶恐不安的是一日,平静舒坦的也是一日,这么想来,孟古青便觉淡定从容许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主子,主子,不好啦!”孟古青将将躺下不到半个时辰,雁歌便慌张的从外头跑进来,喘着粗气道。
孟古青娥眉微蹙,懒洋洋道:“何事这样慌慌张张的,你瞧瞧你那花脸猫儿的样!”
“淑妃……淑妃娘娘自裁了!”
孟古青一惊,赶忙从榻上起来,急道:“淑妃怎会寻短见,备轿辇,去钟粹宫。”
雁歌徐步跟在孟古青身后,二人一路往外殿外去,雁?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