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王朝之静妃传+番外 作者:公仪漠(磨铁vip2014-10-30完结)
映雪将那蚕丝被褥为董鄂云婉盖上,又絮絮叨叨:“宋太医说了,那药得服上三剂,余毒才能尽除。还特意叮嘱,每隔两个时辰便得服上一剂。”
董鄂云婉笑看了看映雪,无奈笑说:“罢了罢了,本宫知晓了,你如今也才十六岁的年岁,比本宫还要小,怎的唠叨起来像个老嬷嬷似的。快些回去歇着罢,今儿个有秋水在便是了。”
映雪噘了噘嘴,走至寝殿外朝门口侯着的秋水交代了些什么,这才离去。
紫禁城,已是晨曦,烟雾蒙蒙的,一早的便下起雨。秋日不似炎热夏日,下起雨来也不过是零星小雨,倒也是一番诗情画意。
听着细雨簌簌,孟古青有些半梦半醒的,睁开双眼,四下环顾。这是养心殿后殿,看了看枕边,明黄一片,福临已上朝去了。
动了动身子,白嫩的颈间还留有昨夜的痕迹,将一旁备好衣衫着上,孟古青心中甚是复杂,只怕,如今她又成了后宫中人人皆想谋害的对象了。
坐于榻前,孟古青朝外面悠悠道:“来人。”一袭翠色宫缎,只见雁歌笑吟吟的从外殿而来。
孟古青一脸疑惑的看着雁歌,正想开口询问,雁歌便熟练的伺候着她道:“皇上知娘娘习惯奴婢伺候,一早的便传奴婢来伺候着。”
言语间,雁歌已命人端了水进来,伺候着孟古青梳洗,脸色致始致终皆挂着笑容。孟古青自然知晓雁歌在欣悦些什么。
眼见梳洗完毕,孟古青便踏出内殿,朝着外面走去,似有意无意道:“你这小蹄子,这般高兴作甚。”
雁歌低眸一笑,紧跟在孟古青身后,笑嘻嘻开口:“奴婢为娘娘高兴啊。”
走出养心殿,孟古青坐于早已备好的四人轿辇上,往日她那轿辇皆是低眸看着随于轿辇旁的雁歌,似是叹息:“如今可不比从前了,万万张扬不得,雁歌你可明白。”
雁歌杏眼笑若弯若月牙,低声应着:“奴婢知晓了。 ”
笑看了看雁歌,孟古青望向不远处的隆福门,淡淡道:“去坤宁宫罢。”
原福临是交代了这一起子奴才的,言静妃今儿个就不必却坤宁宫请安了,回翊坤宫歇着便是。孟古青如此一言,顿时便让抬着轿辇的一干奴才犯难了。
孟古青亦知晓这些个奴才的难处,还未到隆福门,又接着补了句:“你们只消往坤宁宫便是,皇上那里,本宫自会交代。”
闻言,抬着轿辇的太监这才放下心来。若是从前,想来她定然是欣悦的便回了自己宫中,但如今容不得她如此了,若当真未曾前去请安,只怕旁人要说她恃宠而骄了。
宫中素来是以讹传讹,再让旁人一嚼舌根子,亦不知又得给她扣上个什么罪名。
穿过隆福门,辗转便到了坤宁宫,远远的便瞧见众妃嫔在外侯着了,轿辇悠悠停下,孟古青起身迈步,亦如平日里那般走至坤宁宫外。
眼见孟古青走来,位份不及其的妃嫔皆屈膝行礼,甚是恭顺:“臣妾/妾身给静妃娘娘请安,静妃娘娘万福金安。”就连乌尤亦是恭恭敬敬,紫禁城原就是如此,得势之时,旁人皆是恭恭敬敬,可谓是众星拱月。
孟古青一如往日,淡淡道:“众位妹妹多礼了,且先起来。”
言罢,又朝着一身妃色云缎的董鄂云婉微微行礼道:“贤妃妹妹安好。”
董鄂云婉亦是莞尔一笑,行了个礼:“静妃姐姐安好。”
孟古青再回以微笑,这又朝着琼羽清霜相视而笑,她们三人素来感情甚笃,倒也无需掩饰。若是遮遮掩掩的,倒显得矫情了。
“哟,这不是静妃么?怎的,竟能有空来与皇后请安。”说话的自然是娜仁,在坤宁宫外,旁人还不敢如此放肆。再而孟古青如今再获恩宠,旁的妃嫔自然不敢再出言得罪。
孟古青那素缎红梅的衣袖微抬了抬,依旧是素日里那般温婉含笑道:“淑惠妃说的是哪里的话,身为妃嫔,给皇后娘娘请安本就是应当的,怎的能说无闲暇,便不来了呢。”
娜仁悠然扫了扫周围一干妃嫔,似有意无意的看了董鄂云婉一眼,不冷不热道:“静妃说的是,规矩自是要有的,可莫要恃宠而骄,该说的不该说的,该做的不该做的,可都要明白。安知……花无百日红。”
孟古青自然知晓娜仁所言之意,故而假意附和:“淑惠妃所言甚是,锋芒毕露,易伤人,却更易伤了自己。”
原孟古青是不想如此,将将再获恩宠,她万不想惹了旁人的,但好歹董鄂云婉也是帮过她的。瞧着娜仁如此,她自然不得坐视不管。再而,她与娜仁原就结怨颇深,今日开不开罪皆是一样的。
娜仁一怔,瞪大了双眼看着孟古青,从前她百般奚落于她,欺凌于她,她皆只默默受着。难不成是重获恩宠缘故,便不将她放在眼中了。大约是素日里欺凌惯了,孟古青如此一言,便让娜仁觉怒火中烧。
但想来,孟古青将将获恩宠,娜仁亦不敢太过造次,只得强忍着怒火,努力扯出一丝笑容道:“静妃珠言妙语,到底是皇上心尖尖上的人。”言语间,脸色越发的难看。
孟古青莞尔含笑,并不言语,娜仁言她媚惑君心,她就任她言。虽娜仁只讽刺于她,但旁听的亦会多想。譬如陈慕歌,譬如巴尔达乌尤。她原就只是为董鄂云婉说两句话罢了,犯不着与娜仁再多言,只怕她不与她计较,旁人也会与她计较。
有意无意的瞟了眼乌尤,瞧见乌尤那额间伤口,心中冷笑,想来,巴尔达乌尤是越发的憎恨于娜仁了。以乌尤那般的心性,怎的甘心屈附于娜仁,只是暂时的罢了。
眼见孟古青不言语,娜仁欲再言什么,坤宁宫的掌事宫女绿染便款款走来,朝着各宫甚是恭顺道:“各位娘娘,皇后娘娘已经好了,可以进去了。”
娜仁只得黑脸朝坤宁宫内去,旁的嫔妃皆跟着前去,乌尤今日倒是出奇的少言,只默默随娜仁身后,并未如往常那般出言讥讽。想来,一是因孟古青如今受宠的缘故,再而是因昨日受了伤。
踏进坤宁宫正殿,宝音已端庄坐于主座上,明黄蟒缎,凤袍加身。脸色微有些发白,却也不失皇后威严。
殿中胭脂红粉,皆施粉黛,透着隐隐胭脂味儿,众妃嫔恭敬向宝音行礼:“臣妾/妾身,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大约是因昨日之事,宝音的脸色瞧着比昨日更不济。纵是妆容浓艳,却也掩饰不了苍白面容,娥眉微蹙,淡淡道:“免礼罢。”
闻宝音应允,众妃嫔这才起身,按着位份坐下。
诚然宝音整日病泱泱的,时常卧榻,却真真是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到底还是有皇后的气势。就是最为放肆的陈慕歌亦不敢造次,昨日虽为钮祜禄洛湘伤心不已,今日倒也不敢不守规矩。早早的便到了坤宁宫,亦不似平日里那般口无遮拦的,想来,唯一的好姐妹就那般去了,受些刺激原也是自然的。
端起茶盏轻抿了口,宝音声音稍大了些道:“昨日钮祜禄福晋遭乌苏氏下毒谋害,本宫甚感伤心,乌苏氏用心恶毒,罪有应得。身为后宫妃嫔,要恪守本分。乌苏氏的下场,众位姐妹也是看在眼中的。宫中万不能第二个乌苏氏,各宫皆要和谐,皇上前朝本就劳累,后宫更是不能给皇上添麻烦,你们且要谨记。”
第三章 碧落八月春
宝音一番言语,似语重心长,隐隐忧色。一干妃嫔皆起身朝宝音行礼,甚是恭敬:“臣妾/妾身谨遵皇后娘娘教诲。”
大约是因昨日之事,今日那些个好事者也都甚是安静,请完安皆是各回各宫。宝音虽是不大舒服,却还是如往常般前去慈宁宫请安,想来,亦是去与太后禀昨日之事。
踏出坤宁宫,孟古青几分慵懒的坐上轿辇,四名太监抬着出来了隆福门,宫巷中细雨蒙蒙,路过的妃嫔宫人皆屈膝行礼,甚是恭敬。
至翊坤宫外,轿辇缓然停下,见孟古青下轿,小春子赶忙上前扶着,一脸喜色。
走至正殿,孟古青回眸扫了眼轿辇旁的几名太监,及随行的几名宫女,朝一旁的芳尘道:“芳尘,他们皆是皇上赏给本宫的人,你且要好生安置着,万不能薄待了,但亦不得太近,可明白。”
“奴婢明白了。”芳尘诺诺应道。含笑看了看芳尘,孟古青便朝着殿中去。
宫中太监宫女皆是一脸喜色,素日里皆受人欺凌,惯不敢多言,如今自己主子再获宠,皆是扬眉吐气了。
孟古青往日虽为一宫主位,但身边伺候的人却是去少得很,整个翊坤宫,带上她自己,笼统也就是十人。如今少了小林子,也就九人。
当年废后之时,身边只雁歌和芳尘,后得了清白,福临便将原在坤宁宫伺候过的一起子奴才指了些许前去伺候着,且赐居翊坤宫。
如今又赐予宫女太监各四名,倒让孟古青有些忧心,连小林子那般跟了自己多年的人都做出那般的事来,这些个新来的宫人自然是让她担忧。
再而,有这起子人在,她查起她父王的事来,亦是多有不便。看似恩宠,却是借着她去制衡旁人罢了,已平衡各宫势力,更是平衡朝着势力。指派些许人,多也是看着她。
柔情万千,却也颇费心思。大起大落的,如今孟古青亦不似从前那般喜形于色,大约是在紫禁城呆久了,她是愈发的会演戏了,亦是愈发的明白自己的处境。
纵然知晓,亦不敢多言,只权当不明便是。娥眉紧蹙,柔声朝旁的雁歌道:“雁歌,你去将翊坤宫的奴才皆叫来,本宫有事要说。”
雁歌低眉应道:“是。”
不出一会儿,翊坤宫的宫人皆聚于正殿,眼中皆是疑惑。
孟古青端起桌案上的茶盏轻抿了口,望了眼陈设普通的正殿。心中微微叹息,想来,今日这些个陈设也都得变了罢。
娥眉和色,看着一脸迷茫的宫人,孟古青淡淡道:“你们皆是跟随本宫多年的,本宫一路如何,你们皆是看在眼中。紫禁城中,起起落落,从来是没有定数。因而,万不得仗势欺人,亦不得多言惹祸端,你们可明白。”
听孟古青这般一言,众宫人即刻便明白了,且屈身行礼道:“奴才/奴婢,谨遵娘娘教诲。”
瞥了瞥跪地的一干宫人,孟古青含笑道:“好了,都下去罢,雁歌在此伺候着便是。”
闻言,宫人们皆退了去。芳尘从殿外走来,朝孟古青行了个礼:“正殿内外太监各两名,四名宫女皆只打理些花花草草,皆是按着娘娘的意思的。”
孟古青笑看着芳尘,微点了点头,芳尘便走了出去,不一会领着四名太监,四名宫女自外面进来,朝着主座上的孟古青行礼。
孟古青拂了拂袖,柔声道:“叫什么名字。”
“奴才小邓子/小德子,小李子,小桂子。奴婢蕙儿/芝儿,兰儿,心儿。”一干宫人恭顺道。
孟古青轻摇了摇手中的茶盏,笑看着四名宫女似是赞赏:“蕙质兰心,甚好。日后在翊坤宫恪守本份,本宫定不会薄待了你们。好了,下去做事罢。”
言罢便起身朝着内殿去,芳尘雁歌则紧跟其后。跪地的宫人望着其走进内殿,这才起身退去。
走进内殿,孟古青坐于软塌上,朝一旁的芳尘笑道:“你做事,我总是放心的。”
芳尘和颜温和道:“娘娘交代的,奴婢自然不敢疏忽。”
方才一直不曾言语的雁歌见二人如此,故噘嘴道:“娘娘偏心眼!”
闻言,孟古青“噗”一笑,妩媚的丹凤眼宛若月牙般,柔声道:“你这丫头。”
“娘娘,吴公公来了。”伴着碎碎脚步声,着一身宫女服的珠玑匆匆而来。
“呃,本宫知晓了。”言语间,孟古青掀开暗红玛瑙帘子,悠然踏出内殿。将将出外殿,便见吴良辅甚是恭顺的行了个礼道:“奴才见过静妃娘娘。”
孟古青眉目含笑,一如往日温婉:“吴公公多礼了,且快些起来。”言语间,将目光转向一旁伺候着的小春子,示意其将吴良辅扶起。
吴良辅在小春子的搀扶下,不紧不慢的起身:“谢娘娘免礼。”
将目光转向随行的一干小太监,吴良辅笑脸迎迎道:“皇上言娘娘宫中的陈设有些年头了,便特意赏赐了些上好的红木桌椅的。还赏了一串珊瑚串,两串东珠,一串玛瑙,两支翠玉寒梅簪,织金两匹。嘿嘿,皇上说是今日未曾瞧见您的棉儿,故又命人特意送只白猫来。”
吴良辅说着,一旁小太监便呈了上来。孟古青回眸看了看身旁侯着的芳尘与雁歌,二人赶忙接过呈盘。一干太监速速将新的陈设搬入殿内,不出一会儿,便放置好了。
眼见陈设已放置好,吴良辅又接着道:“娘娘,皇上还让奴才传话给您,说是翊坤宫须得修缮,今日已命人将咸福宫收拾了出来,让娘娘暂且居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