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姑+1番外 作者:时久(晋江vip2014-04-15正文完结)





  七郎也帮腔说:“圣恩寺,这名字也碰得巧,普济圣人恩泽,正好与陛下的仁举相应。”
  兆言道:“燕州有数十万人口,消息传开了,还会有更多伤员往圣恩寺去。颖坤,你一向调度分配药材被服有条不紊,这事就交由你全权负责。不过切记我们后头还有硬仗要打,不可因小失大。”
  颖坤不想一说他就答应了,叩首道:“臣替燕州百姓谢陛下圣恩。陛下放心,臣心中有数,定不辱命。”
  兆言下座去扶她:“快起来。这里不是洛阳,在外面行军打仗还这么多礼数,又没有旁人,别一动就下跪。”
  颖坤抬头触到他目光,不由低头后退了一步,站到七郎身边。他说得没错,这里不是洛阳,没有太后、贵妃、宰相、群臣,他是皇帝、三军主帅,乾纲独断说一不二,所以她更要谨守礼数,绝不僭越。
  兆言伸出的手落了个空,只好讪讪地收回来,问七郎道:“你去城中搜寻,可找到宇文徊下落?”
  七郎垂首谢罪:“臣鲁钝无能,已经搜遍街巷,仍无宇文徊的消息。”
  兆言道:“无根无权的幼主,能俘虏固然有利,抓不到也无妨大局。都过去三天了,找不到就算了吧,别把兵力人手浪费在这上头。你是朕的副将,还有更重要的事要你去做。”
  七郎应道:“是,臣正要……”
  兆言却抢先道:“燕州久攻不下,朕日夜寝食难安,如今终于破城入驻,乱象平定,可以稍微松一口气了。对了,你们兄妹俩也好久没见了吧?过几日大军出征又要分别,难得碰到一起,别光顾着只说军政大事。”
  七郎听他这么说,看皇帝也确实疲惫了,便将打算禀奏的事项先按下不提。颖坤却端正地回道:“战事紧急,臣等一心只愿为陛下早日平定北疆,私谊等燕蓟诸州全都攻克再叙不迟。”
  兆言被她话头一堵,后面的私谊也叙不出来了。他眼光在她身上扫了扫,瞄见她身后的靖平,笑道:“颖坤,你未在前线参战,可知你这家奴这回立了大功了。若不是他和七郎舍身相护,朕在鲜卑死士突袭之下恐怕难以全身而退。”
  靖平立即从颖坤背后出来跪下道:“小人在将军府就是护院,护卫陛下圣驾是小人的荣幸,不敢居功。”
  颖坤想起在府库门前靖平说的话,也素知他有投军报国之志,但一直碍于身份低贱,只能做她的保镖护院。这回他在皇帝面前立了功,正是出头翻身的好机会,便也放缓语气替他美言道:“爹爹在世时就曾夸赞靖平根骨奇佳,令他与六哥七哥一同习武。不是臣夸口,靖平的武艺放眼军中也是一等一的高手,臣望尘莫及。高祖曾有言,江湖亦历历有人,提拔英才当不拘一格,臣的曾祖正是因此出绿林而追随高祖逐鹿天下。臣斗胆,既然靖平护驾破城都有功劳,陛下会否也像高祖一样不拘一格嘉赏他呢?”
  兆言当然看她的面子,连声道:“该赏!该赏!立即传朕旨意,从府库出黄金五百两,以嘉杨靖平护驾之功!”
  靖平听小姐为自己请功也喜出望外,上前两步道:“陛下,战事未竟,正是亟需府库金帛的时候,小人自愿将这五百金充作军旅之资,只求陛下金口一句旨意,让小人脱籍赎为良家子。”
  兆言不由多看了他两眼:“哦?看来你还是个有志向有抱负的男儿。”
  靖平心中激动,接着道:“小人虽是家奴,籍贯卑贱,但自小受大将军豪情熏陶,长年跟随七郎和小姐,也希望用这一身武艺报效国家、建功立业。汉朝的卫烈侯,起初也只是公主家的骑奴,不是一样扫平匈奴、定国安邦?”
  他说得心潮澎湃,多年夙愿一朝抒发,忍不住抬头去看颖坤,目色灼灼地盯着她。
  兆言听到他以卫青自比,再看他这副激怀忘我的模样,脸上的笑容就慢慢隐下去了。卫青是平阳公主家奴,后来不但位极人臣官拜大司马大将军,列土封侯,还娶了当初的主人、寡居的平阳公主为妻。古今对照,这情形倒是还有点相似呢。
  颖坤听他们忽然不说话了,不由抬头看了一眼皇帝,他脸色阴郁地瞥着自己;又看了一眼靖平,不知为何她总觉得这回见了靖平,他与往常有点不同,不再伏低收敛毕恭毕敬,多了几份志得飞扬之色;她再看了看七郎,七郎也神色古怪地觑着她。
  不是在说赏赐靖平的事吗,为何他们都看她?
  兆言过了半晌才缓缓开口,语气平淡威严:“家奴脱籍这是将军府的家事,朕不便越俎代庖,还是让你家主人定夺吧。”说罢眼神瞄向颖坤。
  颖坤道:“靖平立下如此功劳,当然……”
  七郎急忙打断她:“靖平阵上有功,等战事结束后自当论功行赏,不过这籍贯户簿都在大嫂手里,一时半刻也办不了,还是等回洛阳后请大嫂处置吧。这点家中小事就不必劳烦陛下圣裁了。”
  兆言对靖平道:“危急时你舍身护驾保朕周全,朕自会单独赏赐褒奖;破城之功则应与其他将士一道,待战事平定后由兵部、吏部统一核查论功。你放心,为国征战的将士不论出身,都将按战功擢拔封赏。该是你的,一分都不会少。”
  不该是你的,你也别想。
  靖平这时也觉得皇帝语气不太对了,怕是自己得意张狂之态惹恼了他,老老实实叩首谢恩。
  兆言坐回正中座椅,语气稍缓:“赏金你不要,朕也不能毫无表示。对了靖平,你今年年方几何?”
  靖平恭敬回道:“小人忝与七郎同岁。”
  兆言又问:“可有家室?”
  靖平道:“小人家贫位卑,尚未娶妻。”
  兆言的手指在扶手上敲了敲:“武艺卓绝一表人才,年过而立而不娶,你们将军府怎么也不体恤照顾一下?这样吧,朕入驻行宫时搜得年轻宫女数百人,其中不乏丽色。从中挑选两名姿色上乘者,赏赐给你吧。”
  靖平听说他要赐美女给自己,大惊失色,急忙伏地拜道:“陛下,小人不要什么赏赐,求陛下收回成命!”
  颖坤十年前为靖平和红缨牵线弄巧成拙,就知道靖平心有所属,这么多年独身不娶或许也与此有关,也为他求情道:“陛下一番美意,但靖平早有意中人,陛下还是不要强人所难了。”
  她不为靖平求情还好,一求情更让兆言以为二人有私。“早有意中人,强人所难……呵,”他气得火冒三丈,还得顾着皇帝的威仪不能发作,“这些年,他一直跟在你身边?”
  颖坤还未领悟:“靖平武艺高强细致入微,一直随臣在雄州军营。”
  “好一个细致入微,”兆言怒极反笑,“年纪轻轻就守寡,独守空闺的日子不好过吧?”
  颖坤猛然抬头,惊愕地望向他,他眼里的冷意怒火,靖平心虚躲闪垂眼的神色,还有一边旁观的七郎尴尬为难的表情,她忽然就明白了。自从上回兆言向她挑明隐藏十余年的情意,她的某种缥缈的感官也似乎随之悄悄打通,许多被她忽视的人和事,多年之后的今天她才恍然领会。
  但是那些都不重要。兆言也好,靖平也罢,这场会面简直荒唐至极,她无暇理会他们。她全部的心绪,都被“守寡”那两个字牵去。
  她差点忘了,这座温泉行宫的正殿,曾被布置成咸福的灵堂;她脚下所站的地方,大殿的中央,当年,他的灵柩曾在这里停放;潜逃临走之前,她都没来得及进来祭拜告别,只能远远地向檐下缟素望了一眼。
  一转眼就过去九年了,下个月初三,就是他的第九个忌日了。
  七哥说得对,她根本就不该来燕州,更不该来这座有那么多昔日旧影的温泉行宫。
  她往后踉跄退了两步,一直退到大殿门口,靠住门框低头哽声道:“臣请……先行告退。”不等皇帝允许,转身直奔而去。
  在场四人只有七郎心如明镜,兆言站起来想开口唤她,被七郎伸手止住,对地下跪着的靖平道:“快去跟着小姐。”靖平立刻叩首起身追出大殿。
  兆言还不肯:“叫齐进去!”
  七郎头都大了,恨不得像去年在白巧庙那样再把皇帝狠狠骂一顿。他躬身拦在兆言面前劝道:“陛下,您误会了,靖平只是奴仆而已。”
  兆言在气头上口不择言,见颖坤突然变色失态,心中已有几分懊悔:“朕刚才……是不是说什么她不爱听的话了?”
  七郎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了他一眼:“陛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有,千万不要再提任何和仁怀太子有关的事了。”他退后两步又拜了一拜,也转身去追妹妹。
  七郎出殿,齐进一溜小跑过来,站在门槛处:“陛下,您刚刚召唤我?有何吩咐?”
  兆言挥了挥手:“没事。”
  齐进是内侍,前殿商议军政之处只有皇帝需要才会来,俯首就要退下。兆言忽然又道:“等等。”
  齐进回身听他吩咐。兆言问:“行宫里的旧人都是你安置的?有没有在这儿呆十年以上、熟知宫中旧事的老人?”
  齐进想了想:“宫人时常新旧汰换,但医署的医博士资历深厚,有一位年过花甲的老者二十几年前就在此处当差了。行宫的大夫不多,他应当接触甚广。”
  兆言道:“你把他带到寝宫来,朕有话问他。”
  不一会儿齐进就将老者带到,老人家须发皆白,一见圣驾就扑通跪倒,连连叩首求饶:“陛下,小人也是燕地的汉人,不得已而事鲜卑狼主,求陛下网开一面,饶恕小人失节之过!”
  兆言道:“朕有些事要问你,你如果照实回答知无不言,就免你罪责。”
  老者连声应事。
  兆言问:“你在行宫有好多年了?”
  老者道:“是,小人从元熙六年就开始任职行宫医署,到如今有整整二十三年了。”他倒是伶俐,立刻就改用了吴朝年号。
  兆言问:“那你可知当年仁怀太子故事?”
  “知道,当然知道。仁怀太子的太子妃是大吴的公主,宁……宁成公主,对,宁成公主!”老者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小人还曾经救过她的!”
  兆言道:“你莫慌,但凡记得的,事无巨细,一件一件说来。”


☆、第七章 忆王孙2

  颖坤从行宫里出来;门外长街卫士次序往来巡逻,战后的燕州城仍带着战火硝烟的紧张气息。她站在门口高处向南眺望;深吸了两口气;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圣恩寺的住持果真还在门口等着;颖坤告知他陛下的决定,许诺明日一早就会派人把药品送到寺内;住持谢过她走了。
  靖平默默地从后头跟上来,颖坤没说话;等七郎也到了,才跟他一起回东面住处。七郎安排她住在自己隔壁,进到房中,靖平退下;颖坤道:“七哥,靖平勇武机智,你把他安排到前军去吧。”
  七郎问:“你不想见到他?”
  颖坤道:“我是不想他见到我,也免得他跟着你在陛下跟前晃荡,再触怒龙颜。”
  七郎叹道:“我原以为你只对陛下一个人绝情,没想到你是对所有人都这样。靖平所求不过是留在你身边,这么多年他也没有妨碍过你,何必把事做绝?”
  颖坤道:“以前他是无所求,现在就不一定了。明知不可能的事情,何必给别人无谓的希望?还是怪我心思鲁钝思虑不周,如果我早些知道,绝不会留他在雄州。他在洛阳父母大人身边,如今福叔福婶说不定已经孙儿绕膝了。”
  七郎语带苦意:“靖平的心意我最能感同身受,听从父母之命娶妻生子,那样对他未必就好。”
  颖坤道:“那样对他好不好我不知道,但现在这样肯定不好。”
  七郎见她说一不二,简直是铁板一块油盐不进,毫无转圜余地。“末儿,哥哥问你个私事。”
  “什么?”
  “你先前那桩婚事并非自愿,从鲜卑回来也有八|九年了,以你的身份和咱们家的地位,你有没有想过再蘸另嫁?”
  颖坤沉默片刻才答:“没有。”
  七郎笑了笑:“靖平从小和我们一起长大,熟稔堪信,如今又在战场上崭露头角,将来青云直上也大有可能。更难得的是对你一片真心经年不改,撇去出身不谈,未必不是良配。”
  颖坤反诘道:“那鲁将军的女儿还秀外慧中贤良淑德未必不是良配呢,怎不见你娶她们?”
  鲁将军是雄州同伍,家中有好几个女儿,从十年前就看中七郎想要他做女婿,大女儿嫁了就继续给二女儿说媒,二女儿嫁了接着说三女儿,现在已经说到最小的女儿了,还不死心,七郎对他避之唯恐不及。
  七郎见她把靖平和鲁将军之女作比,看来确实从未对靖平有过半点男女情思,不由暗暗替靖平叹息,又问:“那陛下呢?”
  这回颖坤又过了很久才开口:“不可能的事,就别去想了。”
  七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