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宫罪妃
说完,他也不再估计我尚未向他、大师兄与缘亦大师道喜之事了,只是径自对大师兄开口道:“既然皇弟已经认祖归宗,又身为议政王,那朕也就需要皇弟的协助,让皇弟与朕一起,为江山社稷,为皇家出一份力了。”
闻见皇帝这话,缘亦大师倒是非常赞同的点了点头。
而大师兄不知道皇帝将要吩咐他做些什么,心中不禁有些忐忑,却也只能挂着勉强的笑意,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开口应道:“那是自然,但凭皇兄吩咐。”
皇帝听见大师兄的承诺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朕方才突然想起一件急待处理之事。那就是,自我敦煌朝大败金源国之后,那金源国的国君虽然迫不得已,割让城池,臣服在我敦煌朝之下,但是,却是未必真的臣服。说不准是表面臣服,内地里却在不甘心的暗自练兵,筹划新的计谋,打算打我们个措手不及,也未可知。为了避免这种状况,朕觉得我们仍然不可掉以轻心,需要让人去一下金源国内部,打探一下实情,也好心中有个防备。朕思忖来,思忖去,派别人去,朕可能也不太放心,若是要换成皇弟,朕却自是放心不过了。而且,在与金源国交战之时,也未让皇弟露出自己原本的真面目,加上皇弟武艺、医术都非常高强,此行应当不会有太大的危险。而且,因着皇弟身份尊贵,只要是发现金源国真的贼心不死之时,便可凭借朕赐予你的信物,省去很多周折,调兵遣将,秘密地围剿他们。就是不知皇弟是否愿意接下这个重任了?”
皇帝所言倒都还是合情合理的,金源国的贼人确实需要继续提防,以免他们会卷土重来,弄得民不聊生。
而男儿本身大多都有报国之心,大师兄也不例外。况且,这样一来,还不用卷入朝内的是非之中,也正合了大师兄的意。
所以,大师兄便不假思索的点了点头道:“为国效忠乃是男儿本色,更何况臣弟现在已经是皇室子孙了呢。臣弟但凭皇兄调遣。”
“好,那朕便先在此谢过皇弟,愿意为朕分忧了。此事宜早不宜迟,干脆明日一早你就随朕一起回宫吧,朕回宫后,要先下一道圣旨,昭告天下,确认你的名分和王位,再带你与你的皇嫂、皇侄们见上一面,一家人团聚之后,朕再让赵侍卫挑出几个身手不错的暗卫供你调遣,即刻与你一起赶赴边关。你再带上朕给予你的信物与圣旨,让边关的将领接应你。只是,此去你切记要注意自身的安危。”皇帝细细的对大师兄嘱咐道,话语之中倒也透漏出一份真真切切的关心来。
然后,皇帝突然又将话锋转向我道:“唉,本来朕还打算明日为秦贵妃在此举行一场法事呢,可是,事有轻重之分,现在朕也就只能先将秦贵妃的法事暂且搁浅,先与议政王一起回宫。林院使,你不会因为朕怠慢了秦贵妃,而责怪于朕吧?”
我本也就不乐意给自个办什么法事,皇帝如此一说也刚好合我心意。只是,皇帝突然让大师兄远赴边关之事,却在我的意料之外。
不过,尽管如此,我还是不愿意放弃这个合适的时机,于是,我微笑着点了点头,准备一鼓作气的将自己想请辞的话说出来:“国事自然应当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微臣自然不会这般不分轻重的。不过,皇上先前说过……”
“四皇叔,有些委屈您了,刚与皇弟相认,朕就要将他派出,前往边关。所以,只能让皇弟处理完边关之事后,再来紫云寺见您了。”谁知,皇帝不待我说完,就急不可待地扭头转向缘亦大师说道,只剩下我张口结舌的停顿在那里。
“呵呵,皇上,这点道理贫僧自是知晓的,身为皇家子孙,就应当有自己需要承担的使命与责任感吧。皇上觉得该让祖儿怎样就怎样吧,不用顾及到贫僧。”缘亦大师笑着回答皇帝道,然后,又将目光投向了大师兄,只是,他那双往日看起来比较淡定、祥和的眼眸中,多了一些为人父母对子女应有的怜爱、不舍与担忧。
看着缘亦大师的模样,我也不禁挂念起大师兄的安危来,便准备暂时先放下自己手中之事,举杯恭喜并嘱咐大师兄一番,让他保重自己。
可是,等我刚端起茶杯之时,皇帝就又突然抢先端起了手中的茶杯,说道:“因着宫中鱼龙混杂,为了避免到时走漏风声,朕回宫之后,也就不方便再提及此事了,自然也就不能为你办一场送行宴了。所以,朕就先在这里提前预祝你此去边关,一路平安吧!”
接下来,一直到用膳结束之时,便接连不断的出现了类似的状况,每当我想开口提出请辞的要求或者和大师兄说上两句话时,便往往是话未出口时,就被皇帝提前出口的话给打断掉了。
次数多了,我都弄不清楚皇帝是无意中的巧合太多了,还是故意存心而为之。不过,就算知道他是故意而为之,我也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
而晚膳之后,皇帝又单独留下了大师兄,说刚相认不久,大师兄便要赶赴边关,他心中有些不舍,要与大师兄单独的聊聊。
皇帝话语中的送客之意很明显,我也就没有了留下来的理由,只能随众人一起,灰溜溜的离开了主殿。
至此,我今日的请辞计划自然也就彻底宣告吹了。
因着明天回宫之后,皇帝要为大师兄举办的是皇家人自己的宴会,我也没办法参加了。参加完宴会之后,大师兄可能又马上就要出发了。
所以,我便悄悄的在偏殿的外面盯着主殿的一举一动,想等待皇帝与大师兄谈完之后,再喊住大师兄,提前与他道个别。
哪知道,等上了一夜,大师兄都没有从圣居阁的主殿之中走出来,皇帝竟然与大师兄秉烛长谈了一夜。
第二百零八章 杏儿的对策
第二日,我继续盯着一双熊猫眼,坐上了回宫的马车。
只是,这回我却不再与来时一样,与皇帝同乘一辆马车了,改成了我自己单乘一辆马车,而皇帝、大师兄、赵公公三人则共乘一辆马车。
就这样,一直到我回宫,都未能再单独与大师兄见上一面。
返回御医院之前,我的心中感到有些郁闷和着急,我估计再这样下去,在大师兄赶赴边关之前,我想与他单独见上一面都不太可能了。
我隐隐有些感觉到,皇帝是不是将我与大师兄都怀疑上了,所以,这两日便进行故意的安排,将我与大师兄都刻意的隔离开来,不让我们有接触说话的机会。
可是,尽管如此,我还是必须得想方设法的见上大师兄一面,除了要嘱咐他前去边关,要自己多加小心外,还要探知一下皇帝这两日究竟都与他聊了些什么,如果是与我有关的,也好让我心中有个应对,免得到时破绽百出。
而且,昨日大师兄刚开始看见我的时候,似乎也是一副有话向我说的模样,他想向我说的,可能是一些有关念安以及外公、外婆、舅舅、舅妈、师父和娘他们的近况,这也是我现在非常迫切想知道的。
虽然我知道今晚那场皇家的宴席,十有八九会设在休闲殿。而我在宫中待上了这么久,一直跟在皇帝左右,也算得上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了,宫中的侍卫们对我的面孔也比较熟悉了,如果我执意要见大师兄,并去休闲殿外面让侍卫替我去告之大师兄的话,那门外看守的侍卫必不敢得罪于我,肯定会乖乖的去通传,这样的话,那我也能如愿以偿的见到大师兄了。
只是,如此一来,动静就未免太大了一些,会惊动皇帝,就算皇帝不好强硬的阻挡,也没有阻挡的理由,但必然会引来皇帝更大的疑心。
因为原本,依照我现在的身份,与大师兄也仅仅是一两面之缘而已,交情还没有深厚到这个地步,做出这种动作就显得有些唐突和引人注目了。
我左思右想了一下,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再寻找别的办法。
因着昨夜硬是在偏殿外面站了一晚上,彻夜未眠,我整个人现在都感觉到有些疲惫,今天接下来的时间就干脆改成边休息,边想办法,争取今日夜里一定要见到大师兄一面。
昨夜是在紫云寺,皇帝可以留上大师兄一整夜,但是,今日皇帝自己总得睡觉的,而且他若是将大师兄留在自己的寝宫一整夜,龙床让除他之外的男子睡了,也是违反祖制,并惹人闲话的。所以,以此推断,今夜他肯定要放大师兄自己单独休息的,但是,他会让大师兄休息在哪里我也还不知道。
想到这里,我拎着医药箱,停住了本准备前往御医院主院的脚步,改向御医院为我与杏儿休憩准备的屋子走去。
*****
让我感觉到比较诧异的是,往日这个时候,原本应当是锁上的房门现在竟然是虚掩着的。
我不明所以的轻轻推开了房门,走进厢房内一看,只见杏儿正翘着二郎腿,半躺在摇椅上,一只手上正握着一本书在看着,另一只手正拿着小吃在往她自己的嘴里塞。
而她躺着的那边摇椅旁边的小桌上还放着一杯香茗,三碟小吃。
看样子,她的小日子过的还真不是一般的舒坦。
我不禁有些哑然失笑的看了看已经看书看入了迷的杏儿,亏她还是个习武之人,连我走进了厢房都没有觉察到。
“你现在不在主院带领着御医们研制新处方,并等候着后宫主子们的召唤,怎么自己躲在这厢房之中逍遥自在呢?”我踩住了正在摇晃的摇椅,抽起了杏儿拿在手中正看着的野史,询问她道。
杏儿这才反应了过来,一见是我,立刻高兴的说道:“小姐,你今天就回来了啊?我还以为你要跟随在皇帝后面,在紫云寺待上十天,半个月的呢,我还正愁着这接下来的这些无聊的日子该如何打发呢。”
“怎么会无聊呢?我不在宫中,这些时日你就是御医院之首啊,应当是守候在御医院负责协调,并带领着御医们研制新药方才是啊,哪里还有时间来无聊啊?”听着杏儿的话,我感觉到非常奇怪的问道。
“嘿嘿,经过我这两三日时间来的不断努力,我马上就不会再是御医院之首了。”杏儿洋洋自得的说道。
“此话怎讲?”我一惊,不知这两三天究竟发生了何事,还是她闯了什么祸事,连忙诧异的追问道。
“你去紫云寺的头天晚上,咱们不是商定了计策,要是有可能咱们就尽快寻机会出宫去吗?所以,就算不能同时出宫,也至少要一个一个的出去啊。现在,皇帝既然对我们两人的身份有些怀疑了,那必然就不会痛痛快快同意,让我们辞官出宫。我想了想,觉得与其让咱们自己去找他辞官,倒不如让自己犯上什么过失,让他迫不得已,将咱们给辞了。”杏儿老神在在的说道。
看样还是杏儿的脑袋瓜比我灵活,竟然想到了这一招。
这样一来,虽然会有一点自毁名声,但是,肯定要比自己请辞的速度要快得多。
而且,只要不做伤天害理之事,并且能达到我想到的效果就可以了。
看着杏儿这幅悠闲自得的模样,她应当也不会是做出了什么伤天害理之事,否则,她现在待的地方就应当是大牢了。
“快点说说看,你究竟是使用了什么办法呢?”我急切的追问道。
“嗯,在御医院的这些时日,我发现御医院中的御医给后宫中的嫔妃们诊病有个规定,那就是为了避嫌,一般的病情都只能用悬丝诊脉之法来诊断,除非是重大病症,用悬丝之法不易诊断出来,可以经过后宫嫔妃自己和皇帝的同意,在生病嫔妃的手上放上一块手帕,御医隔着手帕,直接在嫔妃的手上来给她诊脉。我的医术皇帝与赵公公以及边关的将士们都曾见过,如果现在作假,突然表现出医术不行,他们肯定都能觉察出不对劲,知道我是在弄虚作假。但是,之前给皇帝和军中将士们诊病时,他们都是男子,可以以手挨手,直接给他们诊断,治病。但这悬丝诊脉主要是宫廷中御医才使用的诊脉法,我若要说不会,应当也不会引起别人太大的疑心。所以,我便开始在这悬丝诊脉上面做文章。”杏儿开始狡黠的笑道。
因着我在宫中当嫔妃这么久,从来没用过宫中的御医给我看过病,所以对这种规定倒不是太清楚。
不过,现在细细想想,当初林御医给太后诊脉之时,碧玉姑姑倒是确实有先将太后床前的围帘给放下,然后再将太后的手从被窝中拿出到围帘之外,并在太后手上放上一块丝帕,再让林御医给诊断的。只是这些我当时没有在意罢了。
而杏儿所说的悬丝诊脉之法,一般的民间医生确实是不会学它,因为在民间时,医士诊病无须顾及到这些。
就算是去讲究一些大户人家给女眷诊病时,也最多就是将床前的围帘放下,将患者的手拿出围帘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