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宫罪妃
的醒来。
也许,尽管师父说了我只是累极而晕倒,但是,见着我睡着,迟迟没有醒来,所有人都终究还是非常担心吧。看到这么多人人都关心着自己,一种幸福感也在我的心中油然而生。
而我,看见大师兄后,突然想起杏儿的事,便顾不得回答娘的话了,急忙将眼光投向大师兄,用仍然比较虚弱的声音询问道:“杏儿,杏儿怎么样了?”
大师兄微笑着,轻描淡写的口气说道:“杏儿已经没事了,你也不用挂心了。我已经与她们说好,明天晚上便会按照计划去火烧冷宫。所以,你明天晚上就能看见杏儿了。因为怕人突然聚集太多,引起外人注意,我打算先将桃红姑娘与剪春姑娘偷偷的直接送回京郊的宅子那边。”
听着大师兄所说的,我也没有多想什么,只是觉得心中的那块大石终于完全落地了。
而后来,杏儿、剪春、桃红出宫之后,我的身体也差不多恢复了之时,我缠着杏儿,才算问清楚了当初的情况,绝不是大师兄如所说的这般轻描淡写。
当日,我刚下地下通道后不久,那个黄得仁便端着一个酒壶进来了,淑妃便冷笑着说,那壶中装的是鸩酒,饮下后,即会毙命,如果我没有疯,那无论别人怎样劝诱,都必定不会饮下那壶酒,而只有我饮下了,才能证明我是真的疯了。
被吓得有些呆愣的剪春与桃红,这才明白淑妃所谓的验证方法是什么,都连忙拼命的阻拦起来,却被黄得仁以目无尊卑之名,派人拉下去各打了四十大板,两个弱女子,哪里经受得住这些,若不是大师兄赶过去得及时,只怕她们二人差点连命都丧掉了。
而杏儿见了这种情况,抱着大不了一死的想法,拿起酒壶,义无反顾的饮下了那壶酒。
不过,可能是惧怕皇帝追查,淑妃终究还是没胆量真使用鸩酒,让我那时毙命,所以,杏儿喝完这壶酒后,当然也就不会立刻毙命了。
看见这些之后,淑妃才满意的大笑出声,断定我是真的疯了,随后,就带着姜太妃、杨柳等一行人,扬长而去。
恰好这时,大师兄终于到了。
大师兄先帮剪春、桃红处理了一下伤势,再帮杏儿把脉,方才把出杏儿方才所喝的那壶酒虽然不是鸩酒,但是,却也下了一味慢性毒药,一个月后方才发作,到了那时,毒药的毒性已经蔓延全身,如若不能拿到解药,必死无疑。
大师兄马上当机立断,让杏儿去了后面的夹层,用内力将杏儿方才喝下去的毒素全部逼了出来,杏儿才平安无事了。
后来,因为怕我看见剪春与桃红,会受到惊吓,便哄我说,将她们送去了京郊的宅子里。其实,是将她们送去医馆治疗去了。
杏儿说出这些后,让我进一步感觉到了淑妃的阴狠与狡诈,她这般做,就是打算,不管我是真疯还是假疯,都要将我除去。同时,也为剪春、桃红、杏儿三人因我遭殃,感到了深深的内疚。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而就在我生产完的第二日夜里,师父与大师兄便从宫外带了一些易燃之物入了冷宫,这这些东西倒在我的厢房之中,以及那四个形似我们的物体之上,待那四个物体烧起焦炭之后,师父与大师兄先让杏儿、剪春、桃红三人下了地下通道,然后又点燃了其他物体。
不久之后,我们住的屋子,连着旁边的茅草都烧了起来,便是连披着衣服,站在窗台前的我,也看见了冷宫中红成了一片天,继而传来了一阵阵嘈杂的吵嚷声。
看着冷宫处的那片红光,我终是有了一种解脱感,同时,却也隐隐的有了一种类似于惆怅的感觉涌上了心间。
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帝中毒(一)
火烧冷宫后的第二日,冷宫中也并未传出什么动静,估计我们葬身火海之事,也是恰好遂了淑妃、姜太妃、贤妃等人的意,这件事应当会被淡化处理掉的。所以也应当不会再被传到了宫外了.
为了安全起见,在火烧冷宫后的第三日夜里,大师兄又特地沿着地下通道入了冷宫,先查看了我之前住的那间厢房的情况查找了一下,将一些能引起别人怀疑的证据先给稍毁掉了,再将以前我的厢房夹层中的那个开关给抽除掉了,现在,只有找准地下通道入口所在的位置后,用力揭开地下通道入口所在的盖子才能进去。这样就能防止以后后宫中的人在收拾我们曾经住的那间屋子时,误打误撞,碰开开关,发现这个地下通道的秘密。
而另一方面,本来依照原先的计划,我应当去京郊那边的宅子坐月子的,可是,后来舅舅、娘、师父他们想了想,觉得我早产,并且生产时已经精力透支了,怕再在马车上颠簸一下,更不利于身体的康复,所以,索性就让我留在这幢城外的皇家祖宅中坐月子,娘与翠姨、杏儿一起在这边照顾我。他们都认为,有时候最危险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当然,这也是经过我的默许的,对于我来说虽然已经从那个充满凶险的地方逃离了出来,但是,让我自己都很难否认的是,我似乎对那个地方还存在着一丝莫名的牵挂,仿佛那里面还有让我念念不忘的人和物。
接下来的日子里,在娘、翠姨等人的照料下,加上我以前尚还算不错的身子骨垫底,以及师父给我炼制的那瓶丹药也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过了二十天左右,我的身体就恢复得与常人无异了。
同时,宝宝也正在以一天变一个样的速度在长大着,我心中的那股身为母亲的自豪感与满足感也在与日俱增着。
而在这些日子中,在我的探问下,我也终于知道了师父拿回我写的那两封信,分别交给外公、外婆、舅舅以及娘之后,外公、外婆、舅舅他们这才恍然大悟,方才知晓了师父与娘之间所存在的那种情愫,不过,他们也很高兴,娘在孤独了那么多年之后,以后的人生路能有师父进行陪伴了。因此,他们对这件事也持着乐观其成的态度。
后来,我才知道,娘与师父仍然未有结果的原因出在娘身上,原来,只是因为娘见我在冷宫之中,尚未脱离危险,觉得抛下在冷宫中的我,她与师父独自幸福着,她自己会觉得内心不安。所以,她执意要等到我平安之后再考虑她与师父之间的事。
清楚了原因之后,在我的大力促成下,娘与师父的婚期终于定了下来,就定在孩子满月那天,来个双喜临门。师父、娘与我们一起返回京郊的宅子中,在外公、外母的主婚下,进行他们的洞房花烛夜。
而这一日,我们便踏在前往京郊的宅子的途中。
因为人比较多,一辆马车坐不下,所以所有的人被分成两辆马车承载,我、孩子、杏儿与大师兄乘同一辆马车,由大师兄驾车;娘、舅舅、师父乘同一辆车,由师父驾车。
因为我的身份比较让人敏感,为了避免路上出现什么差池,我们都是经过易容方才上路的,杏儿扮作丫鬟,而我与大师兄则扮作情侣。
因着现在仍然处于外敌入侵、边关战况不明的敏感时候,一路之上,特别是经过城门时,我们经过了层层的审查、盘问,才有惊无险的出了城门。
马车驶过城门,大约过了一刻钟左右,终于入了京郊,盘查审问的人渐渐的少了,杏儿的耐性也渐渐的用尽了,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将帘布揭开一些,将自己的脑袋伸了出去,伸出之后,她象被什么迷住了似的,一脸赞叹不已的表情,久久的不肯收回自己的脑袋。
我被杏儿的那副模样勾起了好奇心,细心的将怀中的孩子用小被子给裹好,防止他喝风,随后,也按捺不住好奇心的将自己这边的帘布也给揭了开来,细细的打量起外面的景观起来。
现在已经进入了春节了,京郊的风景宜人。马车左手边上的小河中,在微风的吹拂下,搅动了小河中的一汪春水,引得春波荡漾,而河中的春鱼也随着春波的起伏,在里面嬉戏着,但是,却精明的不去触碰河岸畔上垂钓渔翁的鱼钩。而池塘后面的小山,在春风的照拂下,显得春风满面,引得一些鸟儿栖息在山尖之上鸣叫,仿佛在为春天的来临而欢歌,而笑语着。
马车右手边上有着一片小树林中,小树林的这边,春燕正忙着衔泥飞往林中的树梢之上筑着小窝,小树林的那边,树丛中传出了樵夫砍柴的声音,一声一声。
而马车继续往前驶时,我们的眼前又出现了一片农田,勤劳的农人正在其中忙着耕田撒种。
可能是此处人丁较为兴旺,马车正在行驶的这条大路前方大约一百米处出现了一个大棚,大棚前面的左右两边分别出现了两面旗帜,一面上面写着“酒”字,一面写着“茶”字,殷勤的店家正站在大棚前,左手握着肩上的那条毛巾,右手向路上过往的行人与客商作出一个“请”的姿势。
见此,杏儿兴奋的建议道:“我们都赶了这么久的路了。也有些累了。就在这里先小憩一会,饮些茶水吧?我还从未在路边的茶水棚中饮过茶呢。”
听了杏儿的话后,大师兄揭开帘布,征询我的意见道:“蝶儿,你的意思呢?”
不忍让杏儿失望,我沉吟了一会,笑道:“有何不可呢?”
听见我的话后,杏儿激动得几乎都想跳起来了,而大师兄体贴的从我手中接过孩子,先下了马车,又让杏儿将我扶下马车。
我们的到来,同样也受到了店家的热烈欢迎。
我朝大棚中扫视了一眼,只见棚中放着几张桌子,上面也稀稀拉拉的坐着几个人,看装扮,商贾,农人与武林中人皆有。
第一百五十八章 皇帝中毒(二)
我们先将马车的缰绳系在店家特意为客商们准备的木桩之上,随后,一起进来挑选了一个无人的桌子坐了下来。
很快,棚内就有一位大约二十来岁左右、肩上也搭着一条毛巾的小二走上前来,先用肩上的毛巾擦了一下我们面前的那张桌子。
然后,他殷勤的询问我们:“几位客官,不知你们是想饮酒,还是想喝茶呢?”
大师兄接过话头回答道:“我们饮些茶水便足已,不知店家这里都有哪些茶呢?”
小二掰着手指,如数家珍般的道:“敞店有菊花茶,桂花茶,大麦茶,西湖龙井,铁观音,普洱茶,还有黄山毛尖,是前些日子刚从黄山山峰上摘下来,有茶农日夜兼程,刚送到京城不久的……”
“那就黄山毛尖吧!”还未等小二说完,杏儿、我、大师兄三人几乎异口同声的回答道,看到彼此如此有默契,我们不禁都笑了出来。
年幼时,我与杏儿,经常会拉上大师兄一起,瞒着师父,去山下茶农种的那片茶林里,趁着无人看守时,偷偷的每人采上一把黄山毛尖,放在布袋里,回来烧上一壶水,放上一些黄山毛尖,煮好后,端着那碧绿碧绿的茶水,闻着那股清香味,再细细的品尝着,还能感觉到一丝丝的甘甜。
离开黄山之后,我也曾喝过不少黄山毛尖,可是,不知是不是因为它们被摘下的时间太久了,品尝时,总感觉少了一丝甘甜之味,为此,每次饮时,我都能感觉到一丝隐隐的遗憾。
“好叻,小二知道了,稍等片刻,小二马上给诸位客官上上来。不过,几位客官是否还需要一些别的小吃呢?敞店的小吃都是非常美味可口的,主要有盐炒花生,茴香豆,青椒春笋,茶叶蛋,小笼包子……”机灵的小二马上听见我们的话后,答应了一声,又不遗余力的向我们推销起其它的食物起来。
大师兄沉吟了一下,说道:“那我们便每人点一个自己喜欢吃的吧,我要一个茴香豆。”
而我要了一个盐炒花生,杏儿要了一个青椒春笋。
小二见自己的目的也达到了,就喜盈盈的唱喏道:“好叻,小二记下了,马上就都给客官们送过来。”
接下来,我与杏儿边逗弄着仍由大师兄抱着的孩子,边期待着小二等会即将要端上来的黄山毛尖。
就在这时,路旁突然又传来了一阵由远及近、急急匆匆的马蹄声,这种匆忙之声与茶棚中略微显得有些悠闲的气氛有些格格不入,茶棚中饮茶的众人都纷纷的将目光投向茶棚之外的大道上。
我与杏儿、大师兄也一起随着众人的目光向外看去,只见大道之上,远远的有两匹长有约丈二、高约六尺、毛色雪白、脖颈挂着威武铃的马飞驰而来,马上坐着的二人,衣饰大致相同,都是头戴亮银盔,斗大的红缨罩顶,身上甲叶内衬着素色罗袍,胸前挂着护心宝镜,黄丝绳伴甲绦,左腰别着弯弓和箭筒;右腰挎一把长柄宝剑,足下一双虎头战靴;随着距离的临近,可以看见那二人都在三十左右年纪,只是,面象有些差异,一个红脸,一个黑脸而已。
看着他们的装扮,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