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宛妃传 作者:解语
太后的鸾驾就这么浩浩荡荡的离开了紫禁城,随她一道离开的还有她最喜爱的孙子玄烨,随着她的离开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也正式拉开了帷幕,后宫的残酷与准备表现到了极致,而最最可悲的是这场战争没有一个胜利者!
孝庄虽心寒于儿子的表现,但深谙后宫之道的她还是在临行前给他提了个醒:后宫与政治从来都是相互牵绊的,既不愿取缔皇太子一事,那便大封后宫,以稳定后宫与政局!
说这些话的时候孝庄眉头紧皱,眼不时闭起,她甚至不愿去看她唯一的儿子,因为她怕自己会忍不住给他几巴掌,狠狠打醒这个任性的儿子。
也许是觉得忤逆额娘太多,也许是觉得在理,总之福临采纳了这个建议,命礼部拟定文字、礼节,并择定于十一月二十二这个黄道吉日大封后宫!
晋咸福宫佟妃佟佳氏为佟贵妃,授金册金宝!另晋三阿哥爱新觉罗。玄烨为贝子!
晋长春宫淑妃博尔济吉特氏为淑贵妃,授金册金宝!
晋永寿宫宁贵嫔董鄂氏为宁妃,授金册金印!另晋二阿哥爱新觉罗。福全为贝子!
晋贞嫔董鄂氏为贞贵嫔,授金册金印,居翊坤宫主位!
晋恪嫔石氏为恪贵嫔,授金册金印,居景仁宫主位!
晋贵人瓜尔佳氏为嫔,赐号容,金册记名!
晋泽贵人候佳氏为嫔,赐号宜,金册记名!
福临除晋各妃位份外,还对她们的家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封赏。日夕因晋嫔时日尚短不足以服众,所以在这一次大封中没有再晋位,值得一提的是静妃,福临虽没有晋她任何的名位,却下令给她恢复了相当于皇后的待遇,然而她已经残缺的一生却是怎么也补不全了!
七位妃嫔分别接过各自由礼部拟制的朱漆龙凤纹饰册匣,然后在太庙前祭告,最后再参拜帝后。
礼成的当夜自然又少不了一番热闹,其间众妃在皇上面前不论真心还是假意均做成高兴状,在这片香风花影中每一个人都显得那么美好,至少在表面上后宫依然是风平浪静,一派祥和!
十二月初七,荣亲王已是满两个月了,叫人意外的是他直到现在都没有什么表情,即使哭笑亦是有些呆呆的模样,没有什么灵气,此外不论怎么逗他都没有反映,倒是口水经常流得到处都是,形如痴儿!
这个消息被福临封锁起来,然未等太医查出什么来,一件事发生了,远在皇家南苑过冬的太后忽然患病,诏命嫔妃前往侍寝。
董鄂香澜虽然刚生完孩子没多久,但也一样接到了太后旨意,以贤惠闻名的她自然是一定应召的,而且一去之后,恪于自己是太后所领的正白旗下,她必须“左右趋走,无异女侍,朝夕奉侍,废寝食”。
对于一个刚过产褥期的后宫娇弱女子,在寒风冷血中过一个这样的冬天会有什么后果,不言而喻!
另一边经太医们的联手诊断,一致断定荣亲王是先天智障,在母体时大脑就受了伤害,所以出生后大脑发育不全,今后会形同痴傻之人!
这个结果对期望甚大的福临来说无异平地起雷,天子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啊!他清楚,一旦这个消息传出去,定于正月里的册封典礼是无论如何都行不成了,所以他一方面给太医下了封口令,一方面要求他们务必在荣亲王长成懂事前医好这痴傻之症!
至于册封典礼——照常进行!
福临的旨意无疑是强人所难的,然君有命不得不从,太医们只能苦着脸答应,可惜福临的诸般苦心反而害了这个痴儿,若他当时就此取消了册立礼,就不会有后面发生的事了!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太后的不在与患病,还有不久之后离心离德的皇太子册封一事,使得十五年的春节过得淡然无味,稀稀落落的鞭炮,虚应的客套,这样便算过完了。反倒是正月十七,元宵过后的皇太子册立礼在福临刻意的安排下,隆重而庄严!
可是仅仅在七天后,正月二十四,皇太后病还没彻底好清,董鄂香澜还没能回来见见分别一个多月的儿子时,尚未取名的荣亲王就在深邃隐秘的紫禁皇城里原因不明的死去了。这个给福临与董鄂香澜带来无尽欢乐与寄托的小生命,满打满算也只活了一百零八天,他的死更将父母带进了痛苦的深渊!
福临在悲切之余犹记得向董鄂香澜隐瞒了这件事,他知道这件事给她带来的将会是比自己更为深切的痛苦。然几乎是荣亲王死的当天,远在南苑的董鄂香澜就在有心人的安排下得知了儿子去世的消息。
原本就身体不佳的她终于在这个巨大的精神打击下病倒了,出了这般大的事,孝庄亦决定移驾回宫,一路的颠簸再一次加重了董鄂香澜的病情,回宫见到皇帝的时候她已经站不起来了,只能躺在软轿上去参加自己儿子的葬礼!
在调查无果之后福临终于放弃了追寻皇四子死因,但他还是处死了当时负责照顾皇四子的奶娘、太监等人!并追封他早夭的继承人为和硕荣亲王,专修陵寝!
在太后生病一事上与董鄂妃形成对比的是皇后,她压根就没有到南苑去看过自己的姑祖母,而事后太后也仅仅只是不让她再来慈宁宫做“惩罚”。可以想像,这件事很可能就是孝庄皇太后所使的计策!
愤怒的福临遂将怒火与失子之痛一并喷向了皇后,指责她在太后生病之时“礼节疏阙”,“命停应进中宫笺表”,准备再一次废后!
还在病榻上的董鄂香澜知道这件事后,她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一切感到心惊肉跳,立即对皇帝以死相谏,劝阻他的废后之举,事实证明董鄂香澜是明智的,仅仅过了一个月,皇太后便下令恢复皇后的一切待遇。
然不好的事并未在荣亲王死后结束,在开年的第二个月,被人利用糊里糊涂害死荣亲王的悼妃在其死后终日惶惶不安,深怕皇上会查到是自己身上,最后因无法忍受担惊害怕的日子而在寝宫中上吊自尽了。
因爱子早逝而没了心情的福临并未对她的死因细加追究,而是尽早下葬,对他来说死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妃子根本无关乎痛痒,后宫的人生从来就是这样冷酷,命贵命贱均逃不脱生死这关。
可是福临啊,你可知道,不久之后,你最心爱的皇贵妃也将离你而去啊,徒留你一人在这世上思念,因为……这是上天对你的惩罚,你可知否……知否……
重华宫
穿着一袭白色寝衣的清如坐在椅中细听着子矜关于外面发生的事情,而今的她只能依靠此来得知消息了。
呵……又有人死了吗?看来近期还真是不太平,清如随意地翻着手中的兵书,自禁足后,原先的佛门典籍都被她收了起来,灰尘消然落满书籍。而今摆在她案头的是一本本兵书史册,还有各种经略之书。
虽说刚看起来有些吃力,可一旦看进之后就会发现这些书自成一个世界,里面有许多东西让她沉醉其中。除此之外还有搜集了一些怡情养性、美颜修容的书方子,譬如今日刚刚调成用以润发的九回香膏!
这九回香膏据传是汉成帝的宠妃赵合德沐后用来养护头发的,使用之后不仅能让头发润泽,还会散发出幽幽的兰香。
这九回香膏的原料对现在的清如来说颇为困难,许多东西不仅珍贵而且要合时令,所以清如将原本繁杂的配方简化了不少,然饶是如此她还是费了月余才配全。
这厢子矜刚将今日之事报完,那厢绵意就捧着调配好的九回香膏进来了,此膏装在一个黑碗之中,犹显其色泽莹白,轻薄如无物。
绵意先是在清如背上披了一层青纱,将衣物与头发隔开后方将香膏均匀仔细地抹在她头发上。
清如并指在抹了香膏的头发上抹过,幽香顿时从指间蔓延至鼻间,幽幽的笑意亦从眉间蔓延至唇间,冷宫最易催人老,但她绝对不能老,她要以比来时最美的容颜跨出这囚禁她的牢宠!
第一卷 相爱成恨 第二十三章 宫闱之乱(三)
这香膏润发过半个时辰后要洗掉,所以清如暂时还不能歇下,她取了本书在手却无意翻阅,沉吟半晌后突然向子矜问道:“子佩怎么样了?”虽语气淡然无波,但听仔细了,还是能发现那丝身在云深处的落寞,十数年的相处,又是唯一跟进宫里来的两个丫头,叫她如何能无动于衷。
子矜闻了话大感为难,不知如何回答才好,只得闪烁其词地道:“她……她好……好些了。”
瞧子矜这个样子,清如哪还会不知晓实情,她接过绵意奉上的茶,揭开茶盖,只见里面漂浮的不是整片的茶叶,而是细细的茶末子,吹散了又聚过来,喝在嘴里说不出的涩意,饮了一口便不想再喝,她推盏对绵意道:“以后不用四处找茶叶了,直接冲水就行了,还是那样喝着舒服点!”敢情她已知就这些茶末子还是绵意好不容易找来的。说完了茶的事她对还在绞手帕的子矜道:“只怕她还在怪我吧?”
子矜迟疑了一下后点点头:“小姐,您再给子佩一点时间吧,她一定能理解您的!”她急急地说着,生怕迟一点小姐就会怪下罪来。
她的模样惹笑了清如,她微一弯唇后神色又转为忧郁:“都已经四个多月了,要能理解还会等到现在吗,子佩与你不同,她心性较你要倔强许多。还记不记得小时候有一次阿玛以为她偷了额娘的簪子,罚她跪在院里还用藤条打她,可她就是不肯承认,其实就一只普通的簪子,即使真偷了也不会受什么大罚,至多是打几下而已,可她就是不认,把阿玛气得不轻,后来要不是凑巧找到了簪子,恐怕她真要去掉半条命,子佩人虽不错,但这脾气,唉……”清如无奈地叹着气,入宫后还是第一次与身边的人有了冲突。
“可是小姐……”未等子矜说完,清如已挥手打断了她的话:“不用再说了,在她没想明白前,先在外面做事吧,什么时候明白了,懂事了,再将她调回来,这期间你能劝就多劝着点,毕竟我也不习惯没她在身边,另外,这之前我近身的事还是由你和绵意一起理着!”
清如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子矜再无异议,毕竟小姐并不曾为难子佩,是她自己想不明白,能否再回到齐心伺候小姐的日子主要得看她自己。说话的同时,绵意已取了清水来,慢慢洗去清如发上已由莹白转为透明的九回香膏。
看着原本清澈见底的水逐渐变得混浊,可人还是不停地往里搅着,使它更加混浊,最终不复原有的清透。
清如心头闪过一丝感触,这水对应的可不就是人心吗,人性本善,是所处的环境将纯净的人心逐渐染上颜色,最终只怕连这心的主人都看不清自己的心!
正神游虚空之际,突然听见小福子的声音,他是何时进来的,清如敛了思绪,端眼看屋里,只见小福子一人搬了许多东西进来,并在桌上分明别类的放好,有绸缎,有新做好的衣物,还有装点心的盒子。
清如没带任何装饰的纤纤玉手在那匹宝石蓝的绵缎上缓缓抚着,丝锦织就的缎子摸在手心光滑如无物,这样的轻这样的软,如初生婴儿的皮肤,“是淳嫔她们叫人送来的吗?”
小福子终归是年少,见了好东西高兴得脸上笑开了朵花,他应声指着桌上的东西一一回道:“这是淳嫔娘娘托人带进来的云锦,说是快到春天了,给主子您裁几件新衣裳!”他指得正是清如手中这匹。
清如淡淡一笑道:“在这种动荡的局势下,日夕还能深得皇上记挂,真是难得,但愿皇上不是图一时新鲜,否则这般恩宠,日夕将来指不定要被多少人生吞活剥了呢!”
绵意正拿手巾吸干清如发上的水滴,闻言奇道:“主子,这云锦不是内务府按宫里各位主子的位份分配的吗,与皇上记挂有何干系,淳主子是娘娘了,照例是应该有几匹的呀?”
宫里除皇上特别赏赐外,一应穿戴器物全由内务府来分配记档,这云锦又不是什么稀罕物,难怪绵意会有此一问。
清如斜睨了她一眼后悄然松开捏在手里的云锦边角,只见那宝蓝的缎子上用银线绣着两个很小的字:一品。
“额娘以前进宫谒见太后的时候,曾有幸得太后赏了半匹一品的云锦,与这匹手感光泽一模一样,你可知这苏州织造府每年送入宫的一品云锦也就七匹而已,除了太后恐怕也就皇后或皇贵妃那里分到了,淳儿这一匹定是皇上特别赏的,只是她不知道这一品云锦的稀少,当作普通料子送来与我做衣服了。要知即使二品云锦一年也仅有十数匹而已,这宫里大多数主子所得的不过是三品云绵!”
听了她的解释绵意几人这才恍然大悟,想不到这看似普通的云锦还有这区别,连原本?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