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生命 作者absolut (第一部全)
蝗惶隼锤鋈硕晕宜担寺凡煌ā!矗χС治遥矗拖衷谒登宄N揖褪钦庋氲摹N抑皇且桓龀绦蛟保绦蛑獾氖虑樘憷恕O衷诘难芯靠翁饩统鑫侍猓墙茨兀康绞焙蛩姹闾隼锤鋈死粗甘只牛以趺醇芯ψ鑫蚁胱龅氖虑椋恳坏┪业募苹荚俗侨魏胃矣谧枘游业娜硕际俏业牡腥耍源腥耍铱峙戮筒换嵯裣衷谡庋苁潜虮蛴欣窳恕!?br />
“你知不知道,只要有我在,没有人敢动你。”陈宁咬着牙,一字一顿地说。
“宁宁,我知道。可那又如何?我不想受你保护。……就算你愿意保护,我也愿意受你保护,你又能保护我多久?一辈子?”吕振羽呵呵笑着,并没有任何不满的样子。
“我知道你担心的事情了。……你做的事情好像很有趣。”
“哦,你能看出来?”吕振羽看着陈宁,问。
“虽然我并不了解什么技术,不过,把你感兴趣的所有事情联系起来,好歹也知道个大概。虽然我不是个好的公司领导者,但我却是个还不错的情报员。”陈宁斜斜看了吕振羽一眼,说。“……你放心去做你喜欢做的事情吧。上面已经有决议了,你当不成研究员了。”
听到陈宁说的后面那句话,吕振羽的身体绷紧了一瞬间,随即又放松了。他并不感到狂喜,或者类似于,接近于喜悦的任何感情,而是感到心中的担子放了下来,如释重负的轻松,让他长长吁出一口气。
“谢谢。”吕振羽这样对陈宁说。
“那为了这个好消息,你是不是应该有什么表示?”陈宁这一刻的表情,立刻没有了刚才蹇着眉头的严肃劲了,而像个做了什么好事情,正在讨赏的小姑娘。
“哎,你要什么,说吧。”吕振羽皱了一下眉头。吕振羽并不吝啬,但这个不吝啬也就是在他所处的那个消费水平上不吝啬而以。而他的消费水平,和陈宁完全是两个级别的。
吕振羽清楚地知道,陈宁要是说想买条裙子什么的,那就绝对不是沿着淮海路走一圈能搞定的事情。虽然吕振羽现在是数字图腾的总裁,但公司的钱和自己的钱还是不一样的,吕振羽现在可是靠着每个月的总裁的薪水,加上网络游戏组和实验室的工作支取的薪水过日子。虽然说起来,每个月也能拿到5万多,扣除房租,生活费什么的,“俭朴”的吕振羽存下3万5千是肯定没问题的。但这次在北京,吕振羽可是从自己的帐上划出了老大一笔钱,将自己家里在北京的那套房子的贷款全部还清。现在,他的卡上,大概还剩下2万多一点。要是陈宁狮子大开口,那他可就尴尬了。
“明天中午陪我吃饭啦。地方我选哦。”陈宁笑着说。
吕振羽掂量了一下,点了点头。
第五十九章狂人工房
陈宁似乎是知道吕振羽没什么钱,居然没有狠狠敲诈吕振羽一番。所谓的共进午餐也只是在距离公司不愿,淮海路上一个做比较好吃的三明治和咖啡的小店里,弄了些好吃的小东西而已。而吕振羽则是越发怀疑陈宁到底还有什么事情不知道。虽然,吕振羽知道陈宁想要了解更多东西主要只是因为职业习惯,虽然这个习惯并不能让吕振羽觉得愉快。
可是,吕振羽还是能从陈宁的各种做法中体会到她的收敛,与善意。至少,陈宁已经像在刚认识吕振羽的时候那样自说自话地做些什么事情了。
到了12月初,海军装备研究所进行的最后测试结束后,中华神盾2的综合控制系统的模拟测试版本的参与人员也就陆续放回来了。而原本在数字图腾培训的这批人里,大部分都要求继续接受培训,于是,除了少部分留在了研究所之外,还是有18人回到了数字图腾的实验室。
在实验室工作能拿到不菲的收入,这或许是一部分原因吧,不过,实验室实在是个太好玩的地方,大概对于那些技术狂人来说,这一点更加有吸引力吧。
而随着这批人的回归,吕振羽也不声不响地回到了公司。
日常事务吕振羽并不担心,稍稍看了看积压的文件之后就跑到实验室去了。而实验室里正在进行的几项研究让离开一个月之久的吕振羽也目瞪口呆。
首先是网络游戏组的那些湄公河程序员们和实验室研究员们合作弄的一个课题——人体扫描建模。
最开始的时候,主要是几个美工觉得同时开3个项目,工作量实在太大了,物品和建筑的建模还好,有时候甚至直接能搞到建筑物的电子图纸,换一下格式就能用。而无论是《崛起》,《自由宣言》还是《神圣纪事》,由于npc众多,风格非常拟真的人体建模,尤其是面部的建模可就把这些美工折腾惨了。某个美工突发奇想,说把网络游戏组新购置的激光立体扫描仪用来做人体建模。新一代的立体激光立体扫描仪主要是用来做道具的建模输入的,虽然扫描速度慢,但怎么样也比一个美工手动建模要快一点,尤其是那些比较复杂的模型。用于人体建模并不是没有人尝试过,但就是因为扫描速度慢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什么成果。毕竟人是要动的,哪怕呼吸这种最正常最为小的动作,也会引起微小的动作,而这些微小的动作,则会干扰建成的模型的精度。要是让美工去修正这些误差不见得有多大,但每个误差都在关键部位,都是很细节的修改,那工作效率算下来还不如让美工自己做一遍呢。
正好网络游戏组正在和一个公司洽谈购买一套动态捕捉系统。这套基于第三代光学动作捕捉系统的东西精度非常高。因为对方给的价格还是比较优惠的,这次网络游戏组采购了2套光学捕捉系统,其中的一套立刻被搬到研究激光扫描人体建模的课题组里,把立体激光扫描技术和光学动态捕捉系统结合了起来。
在网络游戏组所在的楼层,辟出了一间专门的房间,里面有一个用茶色玻璃隔出的小间。里面安装着数条导轨,这些导轨上安装着拆了三台激光立体扫描仪拼凑出来的10多个扫描探头。要进行人体扫描的人,要事先穿好黑色的,装置着银色反光点的极为紧身的服装,然后进入这个玻璃小隔间。扫描的时候,细微的动作会被光学动态捕捉系统的探头捕捉下来,结合扫描出来的数据进行修正。经过这个系统扫描出来的人体,只要经过极为细微的修改就可以使用了。而面部表情栩栩如生,更是一般的美工无法达到的真实感。
由于美工们原本就掌握着一套相当不错的图形制作引擎,这个技术的采用大大提高了工作速度。虽然现在还是一边在使用一边在进行细致地调整,但就吕振羽看来,这套东西实在是有点意思。
不过,在看这些人的工作成果的时候,吕振羽不慎发现他们曾经以测试的名义将公司几乎所有美女都骗来穿过那套特制紧身衣,进行过全身扫描……现在,这个工作组掌握着公司里许多美女的包括三维在内的体型的极为精确的数据……
这个事情,吕振羽也只好让他们不要再干了,不然一旦让那些女同事知道,估计事情就会比较麻烦。因为,谁也闹不清楚,这种行为算不算性骚扰。吕振羽向开发出这套东西的人保证,之后将找一批职业和业余模特,来满足人体建模的底本的需求。
虽然那些业余或者专业模特,乃至一些演员,未必比公司里的那些年轻女同事们漂亮。但只要是这些行业的人,难免能满足一下这些人的猎奇心理,更何况他们扫描出来的数据,精确到零点几毫米,那些模特啊什么的恐怕自己都没有那么精准的三维数据吧。
吕振羽虽然对这个技术很满意,但没有提供那些被拆散了之前的原始装备的厂商的协助,这套东西的外观估计就要一直那么凄惨落魄了。而且,吕振羽也料想到,这项技术应该是个蛮有意思的技术,该有一定的推广潜力。于是,和激光立体扫描仪,还有光学动态捕捉系统的生产厂家联系,协调合作和进一步研制开发事宜的小组迅速被组建了起来。
而和人体扫描建模技术在短期内的成形相比,实验室自己在进行的项目的进度却是不快。吕振羽布置给实验室的项目是运动的机械与光学感知的数字化。这还算是一个一揽子研究项目的第一步,而就在这第一步上,确实让大家颇为困扰,虽然并不像陈宁给吕振羽说的是卡住了,但进度却是不快。主要的问题是,这些研究都太基础了。
现在学校里学的,大部分公司里研究的,都是很实际的东西,而对这些非常本源的东西涉及的反而很少,可以说是几乎没有。
所以,一旦公司的研究涉及到这些基础中的基础,他们就要从头摸索起来。吕振羽知道,他们要研究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是可以通过技术引进的方式,购买一批也就解决了,但如果这样做,也就无法让公司拥有自己完整的技术体系和技术风格,在技术积累上也会有比较大的缺失。和这些问题相比,吕振羽宁可在这初期多花点时间多花点钱。
即时是自己积累,实验室采取的方法仍然是自己研究和消化别人的成果相结合的方式。在用光学感知运动方面,就分成了两个组,一个组专门负责拆别人的光学动态捕捉系统,人家的motion capture技术的高精尖设备在实验室里被拆得支离破碎,成为了超级昂贵的玩具。这种已经广泛用于电影,动画和游戏制作的动态捕捉技术虽然已经颇为完善,但对于采集对象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比如要采集对象穿这镶嵌着银色反光片的专用服装之类的,环境的复杂程度一上去,这套系统的效能立刻下降。
实验室自己进行的基础研究则是和动态捕捉系统的动作复杂,环境简单的要求相反,目前的要求是要能够在复杂的环境背景中辨认简单的动作。
在光学设备上,因为数字图腾并没有自己的技术,只要采用大家现在都颇为喜闻乐见的方式——拆。他们拆了数台数码相机,建立了一个品字形的光学信号输入平台,装置着3个镜头。用3个镜头的不同角度去精确定位物体的运动。而这项技术碰到的主要问题就是,多少精度的视频信号输入才足够,还有就是要分配多少资源给这个辨认部分才足够。
像素越高,将物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可能性就越高,但相应的,要分配给自动背景分离的计算机资源也就越高。到底怎么样是个比较好的平衡?大家最近就在反复测试这个。
大家其实都明白,这些投入肯定是为了有一天能够让这些技术在某些方面转化为生产力,而要转化为生产力,这些技术在研发的时候可能不用多考虑成本,但好歹要有提高性价比到有人能接受的程度。
而通过一定程度的研究,研究员们一致的意见是,光学部分的技术薄弱让他们走了很多弯路。比如在定位一个物体的移动的时候,测距是一个很简单的方法,而这项技术,在他们看来就有很多种实现方法。
用3个镜头的不同角度,通过三角定位的计算来测距是一个办法。用现在单反相机上经常用的超声波测距是一个办法,而个别数码相机上用的激光矩阵测距又是一个办法。民用级产品上用的技术肯定不是那些厂商掌握的最高级的技术,但那些更高级别的技术,又怎么能弄到手呢?
吕振羽无暇顾及实验室的这些人到底已经拆了多少昂贵的设备了。因为在机械感知运动的课题里,他看到了很多可怕的东西。受到原先在军队的研究所里工作过的人的启发,他们居然在一个自己制作的实验品里安装了个很朴素的,但精度极高的陀螺仪。而其他一些实验品上安装的东西,也有不少让人匪夷所思,比如——压电陶瓷。他们制作了几组感知碰撞的实验品,就是通过压电陶瓷来生成强度不同的电流来进行分辨。而在实验室这帮人这么干之前,吕振羽依稀记得这个东西好像经常被用在炮弹之类的引信上。
总之,实验室里那帮人的胡来,已经远远超过了吕振羽的想象。
吕振羽倒是感到几分高兴。在被应试教育压抑了那么多年之后,仍然有那么多人,没有被磨平棱角,磨去各自的想象力。或许多年之后,他们这些人今天进行的这些乱七八糟的实验里会有99%被证明不可行或者不是两好的解决方案,但在现在看来,这些天马行空的方案里,无不闪现着这些可爱的研究员们的充沛的想象力。
实验室的那些小伙子们可没有精神这么想,他们完全沉迷在这些有趣的东西里面了。以往在网络上看到欧美一些高手动手diy,或许他们中不乏叹为观止,击节叫好,啧啧称奇的人,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