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生命 作者absolut (第一部全)
因为这次的全球IT高峰论坛就是在硅谷举行,这里附近有很多公司的老巢,找个实验室不算难,IBM设在这里的实验室就立刻表示,希望吕振羽和格林兄弟把这个芯片的测试放在他们那里进行。
对于格林兄弟来说,这毫无疑问是一个机会,如果他们的芯片能通过吕振羽的测试软件,或者,能表现得比英特尔和AMD的芯片好,甚至差得不太远,这都会是他们从一个二游都算不上的芯片供货商一跃而成为业界的新秀。假如失败了,那损失的也只不过是他们两个的面子而已。
当听说吕振羽亲自带着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借实验室进行芯片测试,参加论坛的人多多少少感到了好奇。他们已经对吕振羽提出的芯片要求和两大巨头束手无策这件事情很感兴趣了,有些二线的芯片厂商,或者一线的专业芯片厂商都对吕振羽的那个测试软件颇感兴趣,正琢磨着怎么向吕振羽开口,将这个软件公开化,给大家自己的产品玩一把呢,就正好冒出了这个事情。不少人就跟着一起来了。
这个时候,就显示出IBM在业界的良好人缘了,在小小的计算技术实验室里,居然不久就聚集起了将近200人。计算技术实验室并不是高洁净实验室,在大家的注视下,格林兄弟就从一个铝质的安全箱里取出了一块绿色的pcb板。这块板比一般的主板都大了一圈,除了必备的一些接口外,就是主板一侧,4个安装了纯铜散热片的芯片组。
当哥哥维得&·格林开始将主板和实验室里的器材相连接的时候,弟弟纽博&·格林就跟在吕振羽和IBM实验室的主管身边,解释着他们的设计。
由于正在测试中,他们并没有尝试使用单芯片多核心的制作工艺,而是在一块主板上装载了4个芯片。通过特殊的接口和专用控制器连接,可以选择打开一个或多个芯片。也可以随时关闭。虽说是4个芯片在一起,但是,因为芯片本身的管线结构不是太复杂,无论是功耗还是发热都要比现在主流的芯片要好一点。
虽然强做镇定,单纽博·格林的额头上还是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今天在场观看的,不少都算是业界巨头,或者是极为著名的技术人员,都是他们这样2流厂商的负责人轻易无法见到的。他们虽然知道这些人并不是冲着自己来的,但既然这些人都到场了,那么,这次的测试对于他们的重要程度也就无形间提高到了另一个高度。
维得·格林操作的手法极为认真和专业,日耳曼人严谨认真的特性被他发挥到了极至。在测试用的板卡上,进行连接的除了一些公共接口,比如内存硬盘之类的,和很多其他设备的连接都只能依靠飞线和pin针,而密密麻麻的针脚只要接错一个,那测试就完全失败了。
维得·格林将所有的线都接好了之后,仔细细细检查了2遍,有让纽博·格林也过来检查了一遍之后才表示可以进行测试。
在表示开始进行测试前,IBM的实验室主管问了问身边的工作人员:“吕先生的那个测试软件,我们通过了多少项?”
那个工作人员说:“94项。”主管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示意边上的工作人员给板卡加电。
打开了一个芯片,格林兄弟在一边紧张地等待着结果。
“用减法学习的方法进行管线测试的话,对程序的完美度要求很高。你们两兄弟都是学习芯片制造的,程序也是你们自己写的吗?”吕振羽问道。
“是的。减法学习程序的初始程序组实在是太难了。我们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不过,我们只是2流不到的小厂家,我们有反复失败的时间,和资格。”维得·格林说。
“你们进行了多少次尝试才得出了现在的这个成果?”IBM的实验室主管问道。
“从六月份看到吕先生的减法学习理论的阐述开始。一直到昨天我们4天前离开工厂来这里,几乎每天都有一次。我们兄弟两个轮流进程序调制和测试,大概在9月底才有了初步的程序模拟结果,而后,就是根据结果制作芯片,设计控制芯片和板卡,调整接口,和进行各种测试。我们没有钱供养一批成熟的实验人员和技术人员,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要我们兄弟亲自来做。毕竟维持一个实验室,进行通用芯片的制作实验对于一个利润微薄的专用芯片生产商来说,实在是过于奢侈了。”维得&·格林说。他的脸上写满了坚毅。
他们兄弟两人的话,顿时让在场的这些人都肃然起敬。当年it狂潮里是个人就敢凭着创意拉起来干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IT界,没有足够的资金可以烧,几乎是不太可能有什么成果的,而这对兄弟,真的就凭着两个人硬是弄出了点成果来。在场这些人也都明白,所谓的专用芯片能有多大利润。除了少数几个在行业里做大的,大部分的专用芯片厂商都是被盘剥的对象。
“主管,已经通过了20项。”一个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提醒道。
大家的注意力,都开始集中在了测试上。……大约20分钟后,格林兄弟的芯片开始冲击80项的指标了,而这个时候,他们总共进行的项目只有102项,通过率相当高。……而这个成果,则让吕振羽非常满意。这个测试软件是他和岳羽,青青,还有达摩绞尽脑汁才编制出来的。通过的那些项目和不通过的那些项目他自然是知道各自有什么意义。
当测试进行到第127项的时候,格林兄弟的芯片已经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了,127项中他们通过了100项,已经突破了英特尔和AMD,还有IBM的记录了,虽然双方的技术体系不同,很难进行横向比较,但这个成绩却让吕振羽非常满意。他说:“后面50项都是常规评测,你们能不能将4个芯片一起打开,让我们看看极限的表现?”
这个时候兴奋异常的格林兄弟连忙点了点头,说:“好的。”
当4个芯片同时被打开后,格林兄弟带来的产品,总共通过了144项测试,已经达到了吕振羽所说的可以下订单的标准了。虽然芯片的完善和板卡的工业化设计还需要时间,不过,一款基本能派上用场的芯片终于出现了。
当大家逐渐散去之后,吕振羽带着苏宛和柳源侠单独约见了格林兄弟。
吕振羽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胜利了。你们在这个烧钱的IT时代,凭意志获得了胜利。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祝贺你们。”
吕振羽热情的赞扬让格林兄弟非常高兴。
“好了,我曾经说过,只要能通过120项测试,我就会下订单。我想问一下,你们对这个芯片的价格,还有你们的产能,是怎么考虑的?”吕振羽看着格林兄弟,问道。
“吕先生,我们的产能……目前只有每天20片,如果要算上板卡,和专用控制芯片,只能保证每天10套。而且,我们还有很繁重的生产压力,这一次我们赢得了HP的订单,而且数量相当不小。同时,单芯片技术成功了,我们还想尝试一下单芯片多核心的技术,再加上周边的完善,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吧。”纽博•;格林实话实说,他们两个不敢贸然答应吕振羽的任何要求,即时吕振羽的订单让他们非常垂涎。
“嗯,我理解。你们是严谨而光荣的日耳曼人,我知道,你们一定会为我提供最好的产品。可是,我的需要真的很迫切。”吕振羽稍稍加强了语气。
格林兄弟两个人互相看了看,咬了咬牙,说:“吕先生,我们没有钱扩建生产线。如果您能对我们注资,我们可以合力建立起一个符合您的需要的生产线和研究体系。”
吕振羽笑了笑,这或许能算是他的部分目标吧,看得出格林兄弟确实已经将事情的方方面面仔细考虑过了。而这件事情由他们两个主动提出,也算是相当难得。毕竟,吕振羽要做的事情很有可能就是收购。
“哦?专心当我的供应商?你们觉得那样你们就能满意了吗?”吕振羽微笑着,“现在,有我,有IBM,有英特尔和AMD在,大家都能证明,你们已经具有了针对高端计算应用的特种专用芯片的设计和制造能力了?那么你们的目标还是成为我的供应商?”
格林兄弟这下子不明白了,难道吕振羽不是准备收购他们?或者参股?或者发展一个专用的供货商?那他们的芯片还能有更大的发展?
“说实话,芯片领域我不太了解,这也就是为什么碰上了计算瓶颈之后我只能找那些巨头们合作,用订单诱惑他们。可是,你们的出现给了我更好的选择。”吕振羽说。
格林兄弟自己咀嚼着吕振羽的话,问道:“难道您有兴趣进军芯片领域?”
吕振羽再次微笑着,说:“兴趣?当然。不过,还有人也很有兴趣。大家在这个领域都不算强势企业,不过联合起来,就很有看头了。”吕振羽拿出了一份意向书,放在了格林兄弟面前,说:“你们看看,我相信,这里面的条件对于大家都是比较合适的。并没有谁欺负谁的问题。如果你们同意,2年之后的莱比锡全球IT高峰论坛,你们就是东道主,要负责接待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升级换代
格林兄弟一脸疑惑地拿起那份已然翻译成德语的意向书。
到处都能根据对方的语言而使用对应的语言,已经成为吕振羽为人所知,也被很多人相当敬仰的能力了。不仅仅是利用纵横家翻译各类文本,让合适的语言文本适时出现,而且,似乎就没有吕振羽不会的语言,格林兄弟自从和吕振羽接触以来就没把吕振羽当作是个德语国家之外的人,因为吕振羽的德语实在是太道地了。语言加上文本,对于那么体贴和细致的谈判对手,很少有人不动心。
格林兄弟仔细阅读着那分意向书,意向书里所形容的那种合作方式对于格林兄弟来说是无法想象的优厚。数字图腾和IBM,将同时出资参股格林兄弟公司。数字图腾和IBM将通过资金、渠道和技术的介入,占到合资企业的各30%,而格林兄弟将持有剩下的40%。格林兄弟公司将继续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在,而不是成为任何一个企业的附庸。他们将在获得资金与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同时赢得两大集团的订单,尤其是数字图腾的订单尤为巨大。数字图腾将根据新的芯片调整自己的生产线和产品,研发基于“减法管线”的芯片的产品,这些产品将包括纵横家掌上版,宠物狗波波,同时,蜘蛛平台系列产品也将开始使用这种芯片。
吕振羽在意向书里列出这些东西,主要还是为了给格林兄弟一个保证。因为,他们开发的芯片虽然适合智能系统,但是,在公共计算领域能发展到什么程度是个很大的问题。纵然有IBM的帮助,也很难进入英特尔和AMD所把持的CPU市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数字图腾都会是这个系列芯片的最主要的用户。
意向书里也列出了吕振羽和IBM紧急磋商后确立的对格林兄弟公司必须要进行的一些改组和扩展工作。包括公司的组成结构,管理制度,质量管理体系,研发体系等等……当然,还有很重要的,那就是格林兄弟公司必须在短时间里拿出一套看得过去的企业VI。只要他们一旦认可了意向书,签订3方合同后,格林兄弟公司就不再是一家2流都不是的芯片厂家,而是一跃进入一流的行列。这样一家公司要是VI被人诟病,那实在是很没面子的事情。
……当然,这一切都要是格林兄弟公司认可这个意向书。
格林兄弟稍稍想了一下之后,就点头同意了。2天后,格林兄弟,吕振羽和IBM的代表就会签署3方合作的合同。
格林兄弟的赞同着实让吕振羽松了一口气。他们两个不必知道,至少现在不必知道,为了这个三方协作的合同,吕振羽这整个下午都在和IBM的几位高层斡旋。
IBM的芯片设计和制造一直都是很强的,但是,他们却一直没有在这个领域有多大名气。固然是因为IBM的核心业务并不在这里,他们的服务器产品的知名度压倒了一切,而另一个方面,也是因为他们一直太耽于高端。
他们的CELL处理器可以说是无比强悍,但是,除了一些军用产品和索尼的游戏机,采用这个芯片的地方还是很少。这方面的收入是不是抵得过他们投入的研发和生产费用实在是很难说。但是,从格林兄弟公司的产品里,他们看到了高端和低端合而为一的希望。他们本来就掌握着单芯片多核心的技术,如果加上格林兄弟公司的“减法管线”技术,那在单芯片里,理论上可以加入的核心数就可以进一步提高,那这样的芯片该是多么强悍?自从他们失掉了为苹果的MAC提供芯片的订单之后,IBM可是一直很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