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生命 作者absolut (第一部全)
ⅰ夺绕稹返墓讨胁欢献肺实摹?br />
和吕振羽的表现相似,游戏部的人在看到胜利结果之后,就纷纷离开了整个公司的同事们聚集的大礼堂,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那里,已经准备了不少啤酒和食物。虽然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事情,但好歹这是他们辛辛苦苦弄出来的历史壁垒第一次被打破。
半个多小时之后,整个场景的历史壁垒积分被最终统计了出来,而这个结果果然是和大家预想得一样,这一次,击败日本舰队之后,历史将在游戏里被改变。
在进行2个小时的服务器维护后,《崛起》就将按照游戏的内在逻辑,跳转到下一个场景。
当玩家们急不可耐地重新进入游戏的时候,每个人都将强制性地收看一段动画,来解释从甲午海战一直到下一个场景之间的跳转。这个动画,自然是早就在每个人安装游戏的时候就安装在硬盘上的,只不过,只有系统到了需要的时候才会被激活。玩家们自己虽然知道这个是动画文件,可就是没办法打开……这,也算是数字图腾的压缩和版权保护技术的使用之一吧。
但是,玩家们有些震惊了。历史场景并不是按照他们预想的那样,跳到1900年。那一年,北京和周围还是发生了很多事情的,比如义和团运动。《崛起》的历史场景直接跳到了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而历史壁垒积分的双方,也变成了清政府和革命派……
而且,有玩家敏感地发现,相比起他们在封闭测试的时候,要推翻清政府需要的历史壁垒积分要高了不少。随后,他们又陆续发现,北洋水师还在,台湾还在……回想起刚才几乎被大家忽略的动画的内容,大家逐渐明白了。
清政府击败了日本,按照清政府历来的对外态度,虽然保住了台湾,甚至保住了朝鲜,但却仍然无法遏制日本明治维新的成果,最多只是推迟了日本的发展。而列强的暂时退缩虽然让之后的一些事情没有发生,却也改变不了清政府的腐朽。可是,清政府却因为没有割地赔款,而节余了大量军费,现在,要推翻清政府,需要付出的努力就更为艰巨了……这确实是一个很合理的逻辑,或许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仍然有些牵强,但让玩家们击败日本,这本身也足够牵强了。
大家不由得一下子沉默了,难道自己辛辛苦苦换来的就是这么个成果吗?虽然,按照历史,NPC在这个场景里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玩家们的努力只是从属。那么,难道刚才大家的努力就是给自己造成了更多的麻烦?难道大家能作的就是再努力一把把自己刚才的成绩再抹掉?难道游戏中的历史轨迹都将回到和真实历史毫无区别的轨道中去吗?
协助革命派推翻清政府,这应该是大家首先的选择。除了少部分要通过维护清政府阵营来捞取个人利益的人,大家应该都会支持革命党……可是,难道历史就不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吗?
沉默的人实在很多。而在沉默中,也不断爆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说数字图腾故意用这种设置欺骗玩家的,说这种设置不合理的,说数字图腾在愚弄大家的感情的,甚至有不少玩家在威胁说,如果数字图腾不改历史设定就从此退出游戏的……可是,同时,也有人沉下心来,在考虑这样的设定是否具有历史的合理性,是否具有自己的逻辑,是否真的代表了某种历史的可能?
数字图腾公司里,游戏部的人早就料想到了会是这样的结果,他们中间的不少人,当初自己也经历过这一幕。大家看了一会,除了值班GM,大家都散伙回家了。而这天晚上,注定是GM们难熬的一夜,各种各样的谩骂铺天盖地而来。
整个数字图腾总部里,最生气的应该算是陈宁了。她可是被战斗中的浓厚的英雄主义气氛深深打动的人,看到英雄们最终迎来了这个结果,比那些玩家们自己都更要生气。她直接踢开了吕振羽的办公室的门,看到办公室空无一人后又踹开了休息室的门,拽住吕振羽的领子将吕振羽从松软的床上拖了起来。美丽的双眼饱含着愤怒瞪着吕振羽。
吕振羽像是不明白陈宁到底想做什么似的,说:“怎么拉?老婆,天塌下来了?”
陈宁愤怒地摇着吕振羽,说:“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会是这样!”
吕振羽拽住了陈宁,好歹把自己稳定下来,说:“你不觉得至少这个设定的逻辑还是成立的?也就是因为这一点,提出这个设定的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拿出了这个方案之后,我们还是讨论同意了。”
吕振羽轻轻拉开陈宁的手,整了整自己的衣服,将陈宁拉到自己身边坐下,搂着陈宁说:“事实上,我们谁都不知道历史究竟应该怎么改变。我们也不可能像那些电影,比如《12只猴子》,《蝴蝶效应》那样,将故事编得那么玄。我们能做到的,仅仅是选择一种合乎逻辑的可能性而已。”
陈宁低着脑袋,想了一下之后,身体靠着吕振羽,说:“可是,为什么是这种呢?这样多打击人啊。”
“呵呵,打击人?对啊,当初我们设计这个游戏的时候不就是为了打击人?不就是为了让很多人知道,他们的那套,行不通。那么多其他游戏的玩家加入了《崛起》,多少其他游戏里自由散漫的坏习惯带了进来?再自由主义,经过了这一年,现在来看呢?虽然很多玩家并不是从内心情愿的,可是,对于集体的认同和对于系统的认同,已经成为他们进行游戏的一个基础。也只有通过集体,通过遵守规则,他们才能够获得最大的游戏乐趣?公安局治安科的老李上次吃饭的时候不是还说,我们的点卡销量的增加和他们抓小流氓闹事的数字成反比了吗?虽然不敢说和我们有关,但对一些玩家的潜移默化还是明显的啊。”
“可是,这次可不同于游戏里的那些小设定啊?”陈宁说。
“嗯,可是,这却是最能引起思考的一种设定。绝大部分的人不懂?没关系。我们的崛起里可有400万人,只要有百分之一的人想到了些什么。我们的目标也就算是达到了。不枉我们要为了这个挨的骂。……当然,这些都是我自夸了。呵呵。”吕振羽嘿嘿笑着,“可能,也有一点原因,是我不想让那些玩家们过得太舒坦。心理上折腾人,可是我能做到的唯一的事情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聊胜于无
无论争议得如何激烈,玩家们关于《崛起》所导致的历史场景的变换的讨论还是逐渐地平息了下去。无论玩家们怎么质疑,却也无法否认,《崛起》的这次场景变换在内在的逻辑上并不是不可能。确实,如同数字图腾官方在游戏主页上做的一个很简短的公告中所说的,事实上,我们谁都无法知道历史究竟会被如何改变,而《崛起》只是在无数种可能性种选择了其中一种而已。
《崛起》中发生的事情,几乎没有能在吕振羽的视野里停留上一天。第二天开始,他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上午在公司披阅文件,下午跑到了工厂那里去继续尝试新的实验方法。
在吕振羽的想法中,两足的步进装置并不代表现在机器人技术的主流,或者最高峰。只是因为两足系统的外观上更为接近真实的人类外形,而被很多人认为2足系统是最好的和最先进的。有时候,就是有那么多人,对更像人类的2足机械有着莫明的好感。现在的吕振羽就碰到这样的问题。
在前几天,在底特律开幕的车展上,丰田公司发布了一种两足步进的单人交通工具。虽然同样是两足步进机构,可是,吕振羽仔细看了在美国的工作人员拍回来的照片之后,从这个被命名为鸵鸟的东西里,没有看出和之前被偶然发现的自卫队的人形机体之间有什么血缘关系。两者在机械动力的控制方式上是完全不同的。
自卫队的人形机体似乎还是很注重战斗可靠性的问题,关节被做的很粗壮,驱动关节的是复合式的液压动力。而这次丰田发布的鸵鸟则不是。鸵鸟的外观确实也真的很像鸵鸟,上面是一个圆形的玻璃座舱,座舱里装置着一个座椅和一个方向盘。鸵鸟并不是设计用来进行越野的,考虑的只是在公路的平面上的进行运动,也就不用像蜘蛛那样安装一个单杆操纵杆了。
玻璃圆球的座舱地下,就是鸵鸟的驱动装置。鸵鸟的动力也是一台电动机,由于步进机构本身需要的动力不是很大,这台功率只有2马力的小型电机也就足够应付了。比较奇特的是鸵鸟将动力输出到两条腿上的方式。电动机将动力输出到了一个颇为复杂的差速控制机构上,而这个机构通过几条金属线来牵动两条腿的运动。两条被做成细长的柱形的腿里,都是细密的金属线……
吕振羽不得不承认,这个机构非常巧妙,从动力的利用率上,要比蜘蛛系统高不少,2马力的鸵鸟,居然就可以以时速70公里在公路上奔跑。而且轻巧的外形,似乎更适合家用,存放起来也不占地方。但是,这个被丰田当作概念车推出的东西,估计也真的只能停留在概念上了。吕振羽反复推测之后,还是觉得,鸵鸟的方式可以学习借鉴,但鸵鸟本身短期内是不太可能投入生产的。因为,鸵鸟的可靠性太差了,而且,鸵鸟采用的机械动力方式,不具备大型化的潜力。
以金属线进行传动,金属线本身就是一种很脆弱的东西,频繁的机械运动更是让这种脆弱的材料很容易出现磨损和疲劳的现象。短期作为一种技术的可能性进行展示那是没什么问题,一旦要量产,丰田就要考虑如何应付频繁的维修和无止尽的投诉了。用了鸵鸟,用户使用医疗保险的概率估计要大大高于使用第三者责任险的概率吧,吕振羽不免有些恶意地想。
可是,日本人的这次发布还是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首先就是媒体方面。结合蜘蛛walker,不少媒体以“交通的步进时代?”为标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不过,步进方式就目前来看,确实比轮式驱动节省能源,那倒是个不争的事实。
另一个轰动,就是让数字图腾的研究中心炸了营,大家纷纷请命,要求尽快推出具有生产价值的两足系统,不少人更是说,装上机械手,我们直接做“人”得了。这些技术人员门稀奇古怪的提议一个接着一个,这几天里都没让吕振羽安生。
至少,技术员们都知道日本人的那个鸵鸟并不是多先进和复杂的东西,充其量也就是想法巧妙,设计得比较精致合理而已。而不懂技术的人,则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说什么日本在步进系统方面的技术已经赶超中国,将数字图腾甩在身后等等……他们评判先进程度的依据,就是腿的数目……这些不太懂技术的人,甚至包括了白强大将。白强大将显然没有和他的那个副官一起研究过,看了一些报纸之后就很着急地给吕振羽打了电话。还是吕振羽很是花了一番时间解释了技术上的差别,和应用局限之后,白强大将才放下了心,挂上了电话。
说实话,这么一来,吕振羽可真的觉得有点憋屈了。日本人这弄出来的是什么玩意?比较精致的线控机械而已,充其量在重心管理方面解决得比较好,在动力上有特色而已,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人对数字图腾的怀疑?
那个不能爬山的鸵鸟,有那么可怕吗?
吕振羽想了一想,既然你们这帮矮子要玩,我陪你们玩,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做真正的两足步进式的交通工具。
在吕振羽和数字图腾的高级工程师群中,并不是没有两足类型的设计思路,只是运用的方向不一样,而且技术实现方式也不一样。他们的两足方案,被称为“电磁关节在复杂地形环境中的跳跃功能验证机”。这个方案,因为设计方案里的古怪的样子,而被称为“跳蚤”。
只不过由于大家最近还在忙着生产蜘蛛先锋系列,并且进行进一步的发展,没把这个“跳蚤”项目启动而已。
吕振羽立刻招集了核心技术团队开会,讨论将“跳蚤”项目上马的日程问题。至于资金,现在给美国的,巴基斯坦的,和来自国内军方的订单第一批都交付完了,公司账上有的是钱。而且,现在正在和美国讨论第二批的采购方案呢,民用型也快上市了,而来自网络游戏还有蒲公英系统的分成也相当可观……吕振羽知道,现在公司的财务上还是比较稳健的,何况这个跳蚤也化不了多少钱。
跳蚤系统的难度不在于机械,或者动力上。跳蚤系统将采用全电磁关节,腿长的比例和丰田的鸵鸟相比,显得更夸张一些。如果达到设计要求,跳蚤系统的瞬间发力弹跳,将能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