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细竦脑硕占洹!?br />   学校放寒假了。大学第一个学期,很遗憾。与其他同学比起来,他花在课堂上的时间实在是太少。在大家忙着适应大学新生活和忙着交友联络感情的时候。他因为自身的原因很少参与其中,不过,年轻人很容易沟通,一旦谈得来,便会油然而起相见恨晚地知已之感。他的同学,就读于名牌学府。北大地学术气氛又浓,大家谈起话来旁征博引。真正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隐约中有了日后精英的雏形。大山自己于企业管理方面,因为比其他纸上谈兵的同学多了很多年实践经验,谈话时自然更有一股说服力和亲和力,很容易交到了几个意气相投谈得来的好朋友。最重要的是,哈哈,期末考试科科都顺利通过。不需要烦恼补考的问题。 
  与张燕、康康还有周若璇校园里又遇见了几次。康康果然极善长交际,活泼爽朗地她像一股清新的和风,人们都乐于跟这个可爱地大女孩做朋友,她在北大就读的好友曹浩然也是极出色的一个人,虽然与大山不同系,康康说“悠然浩然,你们俩的名字真有缘份”,年轻人最容易惺惺相惜,两人很快成了极谈得来的好友。到后来,明明康康是他们相识地引见人,两人的交情却后来者居上,“啊,不公平,你们这是‘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我抗议!”康康的抱怨只换来两人地大笑,哎,虽然是大学生了,她的成语能力明显还不如一个高中小妹妹嘛。 
  大学时期,相处融洽的一些朋友,很容易形成自己的小团体。会餐、出游、游戏……总有各种名目让大家相聚。康康融入了他们的小圈子,常与她往来的张燕和周若璇自然跟了进来。男生们聚会,话题广泛,谈到兴头上,大家都不觉得康康和自己人有什么不一样,那丫头喝了酒比许多男生还爽快,高谈阔论逸气横飞。张燕和周若璇与她的表现自然不一样,显得淑女和文静多了,不过,两个都是大美女,没有哪个男生会拒绝有美女参加自己的聚会,几次过后,也被大家默许成为固定成员之一了。 
  八十年代的女孩子,喜欢某个人,表现仍然是非常的含蓄。康康不解,却也尊重张燕自己的意见,况且又被周若璇捏着耳朵威胁不准她擅自插手搅和,连说也不准说。康康对“搅和”这两个字很有意见,嘀嘀咕咕的嘟着嘴抱怨,终于还是被周若璇镇压的答应不“搅和”。 
  大山本来真没有意识到,张燕对自己有那个意思。只是,他的朋友正值对女孩子极有好感的青春期,眼睛雪亮,私底下便与他说了“大山,张燕对你可是大有好感,人家姑娘也不错,又是个大美女,大家都是大学生了,谈场恋爱也应该。明明平时瞧着挺聪明一个人,你怎么愣是没有动静?木头人还是装糊涂呢?” 
  大山皱眉,心里却并没有因此感到多少苦恼。本来嘛,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是自由,另一个人需不需回应也是自由,不能说你喜欢了我,我没有感觉就应该觉得抱歉,好像欠了对方什么。再说,张燕自己毕竟没有明显的暗示,他也就不便冒冒然表现的冷淡。 
  最大的困扰反而是他身边的朋友,似乎许多人都有了默契,有意无意为两人制造接触的机会。终究是曹浩然细心,觉出他不以为喜反而锁眉的异常,询问之下,大山终于私下里向他承认,自己对张燕没有一点追求之意。哎,有时候大山会有一点点遗憾:如果小洁可以再大几岁多好?他会光明正大跟别人介绍说“这是我的女朋友”! 
  可惜,除了在他自己家里聚会,大冬天的,顾虑到董洁的身体,大山绝对不准她出门吹门。只能把聚会的地点尽可能改在自己家,反正地方大,周末假日里累了倦了或者酒后不想动,也有房间可以休息,再者,他也想让董洁多接触一些人,生活不致于一成不变的太枯燥,还有,他的朋友圈和生活圈,怎么可以少了董洁的参与呢? 
  董洁很喜欢和这些人在一起,都是未来社会各行各业的精英,言之有物。兄妹俩有志一同做个行事低调的普通人,在这些好朋友面前,说的不过是从前生活中的趣事。 
  大家都喜欢这位总是微笑着的可爱的小姑娘,也为她的聪慧诈舌。 
  “大山,你——是不是喜欢你的妹妹?” 
  “当然了,这有什么疑问?” 
  曹浩然吭吭嗤嗤半天,“不是说兄妹情,我指的是,像男孩子喜欢女孩子的那种——喜欢。” 
  大山垂下眼,嘴角上翘,笑了出来,问他:“你怎么会这么想?” 
  见他没有生气,曹浩然松了口气,“我看过一本书,说起来还是康康那丫头从国外给我带回来的。书名叫做《源氏物语》,呃,似乎是日本很有名的一部小说。那个,主角光源氏把小他九岁的若紫接入府中,从十岁开始培养她成为自己理想中的女性,长大后成了他的妻子。忽然觉得老兄的情况有点和书中相似,所以……嘿嘿,兄弟,别生气,就当我胡言乱语好了。” 
  “为什么要生气?”大山抬眼直视他,大大方方第一次向外人承认道:“我是喜欢小洁,男孩子喜欢女孩子的那种喜欢,你说的没错。” 
  想了想,他补充道:“将来我会和小洁结婚,至于别人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意外,有什么关系呢?我又不怕被人说!” 
  说白了,人言可畏这种东西,畏惧其实是自身的感受,只有你怕了,它才会对你产生作用。 
  做人,做事,做自己。这个世界上,旁人对你的看法其实是从这三点递进而来的。如果你做人合格了,做事合格了,就可以有足够的空间来做自己。谁又会为你做什么样的自己而对你有所指责呢? 
  “呵呵,果然是爽快人,大山,好兄弟,好,我支持你!” 
  曹浩然拍着他的肩,竖起大拇指,“眼光不错,你妹妹小小年纪,言行举止待人接物样样都做的让人佩服,哎呀,再过几年,她得有多优秀呢?‘都说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真是的,稀世明珠早早被人守着,哪个都没有份了。你是个有福气的人,我都要嫉妒死啦!” 
  “喜欢一个人,眼里就只能看见那个人的好,所有人加起来,都抵不过这一个。我也只是,从心里喜欢了一个人,我的幸运,就是在最适当的时候,遇见了她,并且也得到了她的喜欢。浩然,你也会遇到这么一个人的,用不着羡慕我,各人有各人的缘份……” 
  回到客厅,就看见康康和董洁正在说话,正说的眉飞色舞,其他人微笑着聆听偶尔插上一两句,而张燕坐在周若璇身边说着悄悄话。 
  这是放假前最后一次聚会,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明日便要各回各家,再相聚就得等年后了。 
  张燕微笑着提出邀请,“年底了,在外地读书的同学会回到北京,上班的也放假有了时间,所以,高中时的同学,想组织一个寒假聚会,李悠然,你可以参加吗?” 
  寒假聚会?因为一直有许多事要做,不像别的同学,可以全心全意做一个享受读书时光的好孩子,高二插班后,总是来去匆匆并且时不时请假的他,虽然没有和哪个人有嫌隙,却也没有和哪个同学有深交。寒假聚会?他参加与否并不重要吧? 
  “高中毕业就没再跟同学见面,我当然想参加了。不过,会不会去我现在没有办法答复你,也许到时候会不在北京呢……”     
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年新气象   
  春节过去了。 
  又长了一岁。 
  因为年龄小,不觉得再长一岁有什么要紧,反而有些欢喜。 
  只是新年聚会,听到唐家的爷爷和外公喝了几杯酒后,追思往事,怀念曾经的战友,而感叹时光易逝,自己又老了一岁。 
  心里就有些闷闷的。是啊,老人家年龄大了,一年比一年老,如果把人的一生比做一天,他们兄妹俩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老人家却已经是傍晚挂在西天的夕阳,这实在是件想起来让人伤感的事。 
  于是和董洁商量,留在部队大院里住了好些日子,什么也不做,每日承欢膝前。 
  家里打电话也方便,经常给沈阳打去电话,陪陈老爷子丁老爷子等老人家聊天,邀请他们天气暖和的时候,一定要来北京相聚,或者大家商量一下,订个一起出游的计划。 
  老人家出门走动是好事,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年轻时候戎马生涯,为的是打江山,几十年来物是人非战友分手散居各地,再回头看看今日变化,总是会与记忆里另有一种不同的风景,想想,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出国不实际,不是因为钱的问题,实在是几个老人都是部队高级将领,受限太多。 
  大山于是认真考虑在上海买房的事情。 
  年关底下,卖房买房的人家都不少,时间充裕的关系吗?还是手里有钱或者,想要有钱过个好年来年有个好开始? 
  反正,姜红叶带来了好消息。她回北京的时候,顺便征得房东同意。房子里外拍了几张照片带回来。 
  一张张翻看。因为是冬天,草坪没了绿色有些光秃秃,假山花房由于主人没有精心打理略有些破败,站在户外拍的房子全景照,感觉却很不错。室内布置也透着一股优雅。 
  大山心里思量,买来了又不一定自己去住。或者多买几间想住的时候挑着住,花园洋房每一栋都有自己独特地风格,住在里面心情也会有所不同吧?只要价钱合适就好,就有些心动。 
  姜红叶已经托了相熟的人打听上海的房价,尤其是花园洋房的行情,也向主家打过招呼。表示自己有意购房。 
  那么,找个合适的时间。去一趟上海吧。 
  韩盼肚子已经很明显鼓了起来,胃口也好了很多,有时候会想要吃一些比较奇怪地东西,过年的时候有那么一阵子,竟然想吃凉地东西比如说雪糕! 
  生育是件很神圣的事。大山心里百感交集。 
  从前,他也在妈妈肚子里,这样一天天长大。那时候,妈妈带着他,吃不好喝不好,最后连父亲都出了意外,种种境遇,和现在比起来,何止是天壤之别? 
  他感谢妈妈把他生了下来,并且教他读书识字。人都说:生儿方知养儿苦,养儿方知父母恩。 
  他参与了董洁的成长,他亲手把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小婴儿,抚养成今日聪慧伶俐的小人儿,过程中多少担惊受怕操心劳力,点点滴滴永远都忘不掉。山里的日子,有时候肚子很饿,为了生计绞尽脑汁地时候,他会想,从前妈妈是不是也这样,为了一口吃的东西终日苦恼?可是,董洁她会细声细气地安慰说自己不饿,会在他疲倦的走进家门时,送上热水和打湿的毛巾,会仰起甜甜的笑脸说不要着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也曾经用力回想,却不记得自己曾经做过类似地事。 
  于是会惭愧会感到懊恼,也会为自己的小姑娘这样懂事而感动的眼眶湿润。 
  添丁是件大事。住在外公家里地日子,见到唐援朝细心呵护照顾韩盼,长辈们也紧张的问寒问暖,大山觉得很高兴。无论如何,走过最困难的日子,现在大家都得到了幸福。唯一有意见的是郝璐,她掰着手指数落,“舅妈肚子里有小宝宝,外公外婆舅舅大家有什么好东西都要先给舅妈,外婆做饭的时候就会问舅妈:今天想吃什么呀?有什么特别想吃的东西?大山哥哥只会紧张小洁,好吃的好玩的第一个想到的永远是小洁,‘会不会冷?今天温度低,来,多穿件外套,要不,咱们穿咖啡色的毛衣吧,那件暖和……’噢,全家就我最可怜了,没人理,妈妈也只顾着和舅妈说话……” 
  寒假时间充裕,另一件喜事是,大山拿到了驾驶证。 
  过年期间,家里总要留个人,商量后,刘大同留了下来,年后其他人回来,他再休假。自己有车,大山便抓紧机会同他学开车。 
  要开车,就得会开车;会开车,就得拿驾照;拿驾照,就得先考试。这个逻辑链到这里都是没问题的,可是:考驾照,为什么一定得上驾校? 
  大山很不理解。他低调行事,不想考个驾照还要托人情走关系,可是报考驾照时,人家竟然要他出具《驾校培训记录》。 
  真是——无语! 
  他当然不肯再拿出时间去驾校学习,不过还是选择交了驾校的学费,补齐手续,最后顺利考出了驾照。 
  年后开学的第一个周末,办了个同学聚会。大山想着大家久未见面,正是该请客吃酒才好,况且众人远道而来,一面又想给大家接风,本来去酒店最好,既方便省事也郑重些。不过,此时尚在半年之期,大山不愿董洁出门,好不容易手心捧着到现在还不曾生病,万一出了次门回来发烧了,那才叫一个悔之莫及。 
  可是,要他把董洁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