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心遣幌肴厦鼐屠牖椋锿饫锟嗟厥呛⒆樱馐悄盟囊簧诳嫘δ兀俊庇锲型缸乓还伤魅晃尬丁!?br /> 姜红叶和董洁对视,后者摊开手表示不解。然后再一起看向陈雪,她——不快乐?
董洁故意苦着脸叫道:“小雪姐姐,你可别把我和哥哥想地太好。我们俩一天到晚粘在一起,我都担心,会不会有一天产生审美疲劳。想想呢,还是红叶姐和陈大哥这种情况比较好,一年中有将近一半的时间分开各忙各的,然后会很珍惜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啊,对了,小雪姐姐和姐夫也是这样,哪,是不是分开的时候彼此牵挂,聚在一起就是小别胜新婚,感觉特别好?”
“红叶和陈群怎么样不知道,我自己反正没这种感觉。平平常常也就那样了,又不是新婚,哪来的许多热情?我忙,你姐夫工作也忙,我们俩都顾不上家。”哎,事业成功了,家庭方面总要稍微做出点牺牲。
陈雪淡然的面孔下有一抹无奈。正沉浸在新婚憧憬中的姜红叶没有察觉,但仔细留意她神情的董洁却敏锐的捕捉到。
“其实哪个不忙呀?咱们都是忙惯了闲不下来的人。”呃,这话说的,有一点心虚的感觉,这种评价放她自己身上实在不怎么合适。董洁赶紧道:“赵哥和翠花嫂子不是一样各忙各的?感情一样好的很。对了,赵哥现在也在广州,他离姐夫近,要不要——”
董洁想了想,闭嘴不说了。陈雪和邱鹏飞关系怎样,她所知不多,感情的事,外人插不上手的,不了解情况还是不要胡乱建议为好。
“要个孩子吧,”姜红叶轻声提议,“有个孩子才像一个完整的家。姐姐和姐夫年纪都不小了,也该有个孩子,要不,姐夫都该把家当成旅馆了吧?”
第二百七十七章 孩子
“不行!”
董洁看了看陈雪,坚决反对,“现在是九十年代了,咱们都有自己的事业,不像老一辈的女人,一旦结婚生活重心就放在家庭,把生儿育女儿看做头等大事。尤其咱们在大城市生活,一对夫妇只能要一个孩子,谁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然要做了万全准备才好要孩子,这样对孩子也好。”
“小洁!”姜红叶语气中略有责备之意,“小雪姐会是一个好妈妈。”
陈雪皱眉不语,董洁放缓语气,“小雪姐姐当然会是一个好妈妈。可是,她和姐夫俩个工作都忙,又不在一处,一年到头聚少离多,现在不是要孩子的最佳时机。我的意思是,再稍微迟个一两年,到时候姐夫工作稳定,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家庭,这样也有精力陪孩子一起成长,对不对?一切为了孩子嘛,我们要多从孩子的角度想一想。”
董洁没有说出口的顾虑是:就当她杞人忧天好了,在这个多变的社会里,她对邱鹏飞——怎么说呢,持保留意见。
陈雪点头赞同董洁的意见。只是她有自己的顾虑,“要说起来,我跟你姐夫年纪都不小了……”双方老人催的急,她最近也在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哎呀,姐,国家提倡晚育,现在医疗水平那么发达,只要赶在三十五岁前生孩子就不算晚。还有好几年时间呢,不着急。”
真的不用着急,再过十年,五十岁生孩子的事都会屡有所闻。董洁再接再励劝道:“自己一个人多清静,这有了孩子,要担心他会不会冷了热了饿了病了、上学了要担心他调皮捣蛋欺负同学不好好学习,再大些早恋啊高考啊就业啊、然后是娶妻生子……真是操不完的心,很辛苦的。小雪姐姐。你就不想再抓紧时间享受一下最后的自由时光?想想,哪怕是为了以后几十年的辛苦,现在也得给自己一段喘息的时间是不是?死刑犯上刑场前还有顿饱饭吃呢。”
陈雪和姜红叶被她说地笑出声。
陈雪一边笑一边道:“你这个比喻好没道理,生孩子是一件很幸福很神圣的事,怎么到你嘴里就成人人避之惟恐不及的麻烦啦?”
姜红叶亦掩口忍俊不禁,“就是,说的好像你自己被孩子折磨了几十年、悔不当初似的,怎么,你很有经验吗?”
“我当然有经验,我经验太丰富了!”
董洁眼珠一转,笑嘻嘻道:“你们看看我,我就是最好的活生生的例子。哥哥打小就饿着肚子为我操心,这许多年多少次担惊受怕?直到今天也不得消停。公司的事家里的事人情往来啥地已经不让他省心了,这不,还得想着我有没有按时吃饭、夏天会不会嫌热在室外睡了着凉、冬天有没有多添件衣服感冒了怎么办……不光是现在,以后这心也得继续操下去对不对?这养个孩子哪那么容易呀,我这么懂事乖巧的人我哥都不省心,而且我还不用上学都这样,别的孩子就可想而知了。不养儿不知父母心。现在的孩子可不是给他吃饱穿暖就算完事。”
“你哥要听到你番话,一番辛苦总算有着落了。亏得你心里这么明白,”陈雪上下端详她,“也是,你哥把你带这么大可真不容易。”
“是吧?”董洁猛点头,“我将来呀,三十岁之前是肯定不要孩子的……”
门外有人敲门。姜红叶打开一瞧,却是大山。
大山从郊外回来,先把唐老爷子送回家。唐奶奶和外公外婆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午餐。要留兄妹俩吃饭,他奉命前来接人。
“红叶姐,你这房间布置的真好。”
地上铺了浅色原木地板,大山换上拖鞋,进门先打量房间。
姜红叶几次出国。国内也常有应酬往来,什么样的大饭店和高档房间都见识过也住过,眼光早就锻炼出来。此次布置自己的家,当然会格外用心,又有董洁从旁帮着参谋出主意。房子的装修已经是不俗。诸般家具挂饰摆设。俱是挑那款式大方式样高雅地精品,色调的和谐度也给予充分考虑。
大件家具差不多已购置到位。上午三个女人最后确定它们的位置,并把姜红叶林林总总添置的一些东西布置一番。虽不能说齐全——有个别物件还得采买,但整个房间看上去极是赏心悦目。
楼房采光好,而且这房间又向阳,布置得当后,风格与兄妹俩的居所迥异。四合院是有年头的历史遗留的老建筑,董洁布置房间时,放在首要位置考虑地是房子的整体格调,配合那股厚重感和青砖彩饰的韵味做出相应布置,结果自然与这边不同。大山喜欢自己地家,但看到这种不同风格却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大加赞赏。
姜红叶固然听的喜上眉梢,参与布置的另外两人也觉得与有荣焉。
“两位姐姐忙一上午,辛苦啦。李阿姨做了一大桌子菜,正等着两位过去开席。”
大山过来之前先回了一趟家,他早晨嘱咐午餐时多做几个菜今天是签合同的日子,至此农场地事算是尘埃落定,是件喜事。他特别对姜红叶交待:“陈哥刚下班,本打算亲自过来接你,正巧李阿姨要做鱼,而陈哥做的鱼是一绝,他就接手去做。说是要亲自做俩菜,慰劳你们俩个的辛苦。”
陈雪喜食辣,几乎是无辣不欢。她知道李阿姨是四川人,做的一手好川菜,赶紧问:“李阿姨有没有做几个地道的川菜?”
“有啊,当然有。”大山知道她地意思。董洁地食谱一直走养生路线,重口味的麻辣川菜基本上不怎么沾。李阿姨在他们家做了几年,她很喜欢这个小姑娘,自从在大山地安排下,跟几位名厨学过各种膳食做法后,平日里反而很少做川菜。
“今天你可以吃个尽兴,一桌子菜大半都是川菜。红通通一片闻着香看着也漂亮。”
邱鹏飞一年有大半时间不在北京,陈雪一个人住,她住的是楼房,不喜欢自己家住进外人而没有请保姆。两家老人偶尔会过来住些日子,他们不在时,她就经常到大山这边吃饭——反正这边人多,姜红叶、陈群还有田志祥等人都在,人多热闹吃饭也香,饭后有人一起说说笑笑。有时天晚了不想走,就与姜红叶抵足而眠。
所有人里边,陈雪最喜欢吃川菜,但能吃过瘾的时候实在不多。闻言大喜,“真地?呵呵,难得李阿姨终于肯发挥她的手艺,今天有口福喽。”
几个人下楼上车。司机仍然是田志祥,先把大山和董洁俩个送到部队大院,然后调转车头,载着姜红叶和陈雪回四合院那边吃饭。两下里都有电话。大山用车时,打电话招呼一声就得。
兄妹俩人在门卫处下车,拣着路边大树洒下来的荫凉处走。
大山先前在姜红叶新房门口,隐隐约约听到董洁说话,这时想起来,“小洁,刚才是你说。三十岁之前不要孩子?”
“哎呀,哥,你怎么偷听女孩子说话呢?”
“这怎么叫偷听。开门的时候正好传进我耳朵里,你不早说是不能听的,不然我一定提前捂住耳朵。
董洁咬着唇笑,“是我说的。哥,我们俩个结婚可以早些。要孩子还是晚一点好。”她挽住大山的胳膊,仰头道:“哥哥是我一个人的,我的敌人已经很多了,才不要再生个孩子来分宠。”
“敌人?”
“就是工作呀。哥,你可是大忙人。只有我生病地时候。你才会推掉所有工作,全天候陪着我。平时你工作那么忙。还有好多应酬要参加……”
董洁又想皱眉了。哎,也许人心永远不知足、得拢望蜀是本性,也许是她实在太闲了,所以希望哥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她在一起。可是,一个有公司要管的男人,再怎么能干清闲的时间终究有限,况且人在商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吸呐新知关注行业动态国际走向、政治时事经济什么信息都要了解,公司发展要走一步看三步,各方面打点要到位……总之是有一大堆事情要操心。
“你自己也是个孩子,做母亲还是很远的事,现在想这个做什么?”
大山点点她的鼻尖,笑道:“三十岁之前要不要孩子你做主,只要你好好的,有没有孩子不重要。”
说到孩子,他眼里飞快掠过一抹黯然。两年多前,于乐江的表姐难产,孩子没保住大人也差点出危险。小洁她也是稀有血型,大山实在不能不担心,况且她身体先天就比较差,不是说女人生孩子如过鬼门关?他不想冒险。这两年大山一直小心,生怕董洁会受伤,虽然他动用关系,与血库做了确认,也详细登记了一些与她同血型的人的资料,必要时重金跟这些人采血,但这世界上有个词叫“万一”。
“咱们这么大一份家业,没有孩子怎么成?”
董洁嘴里边抗议,然而嘴角上翘表示了她地好心情。世上所有的女人都喜欢听好听的,尤其是来自爱人的甜言密语,这方面她也不能免俗。
“不是还有小峰吗?我们要是没有自己的孩子……哎呀,真是,说这个干嘛?”
转过一个弯,唐老爷子的小楼在望。董洁想了想,决定先不说自己打算明年结婚的事,哥哥万一不同意,一会儿在饭桌上露了口风就不好了,她不想招来围攻。
“哥,下午你要回公司?”
“嗯,上午没去,下午得过去。一会儿吃完饭,你在这边睡个午觉,再和小峰玩会儿,外婆还要留我们吃晚饭对了,模特大赛地录相下午该送来了……”
第二百七十八章 录像带
迄今为止,大山名下已经有好几处房产。
北京德胜门这边的四合院之外,张燕家的那栋四合院也腾了出来——当初大山买下来,只说张家人以后有钱可以再买回去,而其后几年,张家一直租住于此,象征性的交一点租金。张父开了一个小小的书报亭,书报杂志之外,兼卖一些水和饮料,张母支了一个流动的小吃摊,仗着手脚勤快,也颇赚了些钱。但用张母的话讲“攒一攒,窟窿等”,张父身体先后动过两次比较大的手术,术后也需要常年吃药,加上供张燕上大学,日子始终过的紧巴巴的,仅是不需要再举外债,要攒一笔钱把房子买回来却不可能。
初时张父张母确实把大山当做大恩人,尤其张母,她眼里自家女儿是千好万好,大山这般恩待他们家,莫不是对她家女儿有好感?待后来慢慢弄清大山的情况,就觉得这实在是一个万中无一的好女婿人选。曾经有段时间,紧着女儿邀他兄妹俩来家吃饭,想着两下里多走动搞好关系,这般青梅竹马日后也算一段佳话。
可是,大山客气中透着疏离,始终不曾答应做客,仅在一天中午,带着董洁光顾了一次张母的小吃摊。张母最开始相信大山是因为太忙无暇分身来家,以为这孩子懂事,怕占用她做生意的时间来准备饭菜,时间长了才慢慢明白,人家并没有她想像中的那个意思。私底下跟老伴长吁短叹一番,也叮咛女儿抓抓紧,喜欢就主动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