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裁患卸嗌闲墓!弊炖锼底疟г沟幕埃谄词且煌懦枘纭!?br /> 刚浇过水的花。湿漉漉地叶子看上去格外青翠精神,一颗颗活泼泼滚动着的水球,阳光照射下,珍珠一样浑圆又可爱。
姜红叶出门上班了,大山扫扫院子,拎过鸟笼来逗弄一会儿,便听见敲门声响起。
陈老爷子他们到了。
老人还是一样爽直性子,大门口就拉着大山的手。端详半天,“嗯,又长高了,精神不错,比以前好像白了点,老丁,你说呢?”
丁老爷子上下打量一会儿。摇头道:“高是高了点,我倒觉得跟从前比,还显得黑了些。”
大山心情激动,“陈爷爷、丁爷爷,你们来了就好,我和小洁可想你们了。两位爷爷瞧着可是一点没变,又精神又硬朗,路上累着了吧?快,咱们进屋说话去。”
后面跟着开过来一辆厢式军用卡车,陈老爷子的警卫员拉开车门跳了下来。“小王。你在这儿待会儿。一会还有人来,你帮着搭把手,把车上的东西都搬到屋里去。”
“搬东西的时候小心点,可千万别磕伤了。”
丁老爷子叮嘱,待那个警卫员笑着连连点头保证,才放心的对大山解释:“小洁买的古董,尤其是瓷器和那套家具,都是需要轻拿轻放的东西。刚进北京,我们就给你唐家的爷爷打过电话,这会差不多也快到了。”
“罗嗦!”
陈老爷子不满地嘀咕,“轻点轻点,一提起你那些盆呀碗呀,你就罗嗦个没完。大山,小洁呢?也不知道出来见见我们哪。”
“她还不知道陈爷爷到了,否则早跑过来了。”大山边说,边头前领路。
两个老人一边走,一边打量周遭的环境。陈老爷子“啧啧”连声惊叹,“大山,你这房子,可够阔气的,搁从前,不是亲王府第,也得是属得着的一品大员的住宅吧?怨不得这半天,小洁也听不到我们在门口的动静,敢情,这房子弄的挺复杂。”
随着大山穿过垂花月亮门,又拐进一个院落。大山已经扬声喊了起来,“小洁,快出来,陈爷爷丁爷爷来了!”
董洁笔尖一抖,画笔不受控制的斜斜划过纸面,毁了半日地辛苦成果。她不管这些,画笔一扔,脚底生风直奔了出去。
见面叽叽喳喳说了好半天,才甘心一手一个,拉着两位老人进了屋。
各种精致的点心和已经洗好的水果早就摆在桌上,董洁动手冲了几杯香茶,大山快手快脚端过两盆水,干净的新毛巾浸在水里,“爷爷,你们先洗洗脸,吃点水果点心垫垫,中午咱们再出去吃好吃的。”
陈老爷子端起盆,脸整个浸在水里泡了了好一会儿,舒服的叹息一声,把毛巾拧拧干,大概擦了擦道:“中午呀,你唐爷爷请客,咱不跟他客气,非得挑个好点的馆子,放开肚皮大吃一顿不可。”
“好你个陈老头,心可真黑呀,背后算计着我荷包呢吧?”说话地是唐父,几个警卫员搬着大大小小的箱子跟在后面。
“爷爷,外公!”大山连忙招呼,一边把椅子拉开,伺候老人围桌坐下。
几个老人互相点头招呼,客气寒喧一阵。唐父转向陈老爷子,奇怪道:“我说,你陈老头什么时候变这么大方?人来就来了,还带这么多礼物?”
陈老爷子翻翻白眼。“你以为这是我千里迢迢给你带来的礼物呀?想什么美事呢?我肯空着手大老远跑来看你,已经够给你面子了。这些东西可没你的份。我跟你说,这是大山他们过去几年,在沈阳添置的家当,我给人送过来的,知道吧?”
大山指点着警卫员,把那套红木家具放到事先计划好的地方,其余大大小小的箱子放到地上。
其中一个箱子。特意用笔做了记号,粗粗的黑笔写一个圈起来地“青”字。
董洁猜测:“丁爷爷,这箱子里,放着我那件天青过雨吧?”
丁老爷子笑着点头,“天青过雨可是传世珍品,存世本来就不多,万一不小心碎了,钱财上地损失事小,毁掉这么一件宝贝,爷爷地罪过可就大了。做个记号。心里有数,路上也好多注意着点。”
“天青过雨?听说过,我还没见过真品呢。”唐父很感兴趣。自打退下来,同龄的老战友各自都发展了新的晚年爱好。守着琉璃厂,也有喜好摆弄古玩的朋友,平日往来,也多少接触过古董,自家不觉也有了几分兴趣。
董洁打开箱子。丁老爷子很细心,包了厚厚的两层护垫。最外边是塑料泡沫,里面竟然是软软的棉絮再裹了一层。
陈老爷子一边发牢骚道:“这个丁老头,小心翼翼只拿这些个东西宝贝一样待见,生怕磕了碰了,一路上这忙前忙后的不消停劲,晾我老人家一边当根草。魔障了我看他。大山,你陈爷爷委屈哪,越老越不受待见了,我这地位越发地连个瓷瓶也比不过了。”
大山憋着笑看陈老爷子耍宝,一旁的唐父急着看瓷器,不客气啐了他一口,“去,一边呆着去,越老越活回去了,跟几件死物也能较劲。还好意思跟小辈面前显摆,羞不羞哪?”
噎的陈老爷子直翻白眼,恨恨咬牙道:“这家伙,嘴巴还是那么毒。就这暴脾气,大山,他有没有让你受委屈?甭客气,咱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跟爷爷讲,爷爷找他拼命去!”作势挽袖子,便打算上演全武行。
董洁顾不得老人之间独特的熟络感情的方式,一心扑在她的古董上。
小心的一层层打开包装,仔细剥出那些易碎的青花。哦,真想把它们放到脸上,静静感受那细腻如二八少女水嫩肌肤般的纹理,她的老朋友,久违了,在北京地这段日子,可真想它们呀。
丁老爷子协助她收拾出所有的古玩,唐父和韩父蹲一边,一件件拿手里把玩细看。
“这可都是好东西呀,放琉璃厂都算是少见的精品。”逛过几次古玩市场的韩父忍不住赞叹道。
这时候的旧货市场,真东西多,价钱虽说贵不到哪儿去,人们几十元的工资,却也支持不起这样奢侈的消费。这几年,手头较一般人宽裕些的韩父,闲暇倒也淘了几件好东西,可与这里地这精品一比,还是低了不只一个档次。
大山可真舍得花钱,这些东西加起来,那可绝对是个令人咋舌的数字。已经知道两个孩子能干,身家颇丰,如此能挣也敢花的烧钱方式,还是让唐父和韩父连连摇头。
“小洁喜欢古玩?”韩父忍不住吃惊道:“这么小的孩子,可真是让人……意外的爱好!”
“我和小洁都喜欢。”大山解释道:“前两年,日子好过了,偶尔也去旧货市场逛逛,看到有些人家,把老辈传下来的一些东西拿出来卖钱贴补家用,有些小物件瞧着确实让人喜欢,丁爷爷也懂一些古玩方面的知识,请他帮忙掌掌眼,就买了几件。嗯,时间长了,不知不觉就攒了这么多。”
陈老爷子插嘴道:“哎呀,哪个孩子不喜欢玩具呀?大山和小洁,在他们眼里,这些古玩就是他们最喜欢地玩具了。虽说贵了点吧,到底在两个孩子能承受的范围里。”
极具鉴赏价值的的古董,保存往往是个问题,锁保险柜里吧,也失去了那份把玩欣赏的乐趣,放明面上吧,不小心碰了摔了,或者门户不严被偷,都不能让人省心。
好在这座四合院,在大山他们住的内院主卧室下面,有个极宽敞的地下室,里面规划设计的都不错,看得出先前的主人极用心的经营过。想来,过去没有银行,有钱地人家,总有许多值钱的金银细软,需要一个安全的地方存放,特意建了这么一个地下室。
大山请人做好了博物架,一早便摆进了地下室。这时候,便在几个老人的帮助下,把这些瓶瓶罐罐都搬了下去,一一分门别类放架子上摆好。
丁老爷子绕地下室转悠几圈,“这里通风做的不错,一点也不觉得气闷,就是空气里水分重,潮了些。”
“又不放纸张和布料,这些瓷器类的东西,倒不怕这个。以后想想办法,用石灰还是别的什么办法,把这湿气除去。”大山左右端详着摆放后的整体效果,一边做调整一边道。
董洁张嘴想说话,想想又咽了下去。呃,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得卖地下室除湿器。她曾经在朋友家见过,比空气加湿器略大一点,插上电,只需隔上几日把存下来的水端出倒掉,古玩字画典藉,都可以放心的存放了。
大山看看腕表,“哎呀,真不好意思,让几位爷爷帮我们忙了这大半天。该吃午饭了,今天我做东,请几位爷爷出去好好吃一顿。”
唐父看看陈老爷子,笑道:“不,还是我来请客吧,不然你陈爷爷可就有意见了。”
“对对,大山,你要请客,那得下次。”陈老爷子拍拍他的肩膀,斜睨着唐父道:“无端端抢了我老人家的大孙子,这口气憋得狠了,不好好让老唐出出血,我老人家非憋出病来不可!”
第八十七章 出头琉璃厂
身为长辈,韩父和唐父始终挂念着董洁的入学问题。
他们不得不承认,感情这东西,是需要时间一点一滴培养的。在大山和董洁的心里,丁老爷子和陈老爷子的份量,可比他们这些人来得更深更重一些。
趁两位老人家在北京,找个机会,避开董洁,叫上大山,几个人碰头坐下来开了个小小的坐谈会。
韩父和唐父主张董洁还是得上学,“不是我们老脑筋,谁家的孩子长到七八岁,都要去念书,就是农村,那也得普及八年制义务教育,对不对?大山,你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计划,这我们能理解,干事业也好,买屋建厂也罢,我们也尽可能去支持。可是,小洁不念书,这不合适吧?”
陈老爷子一贯也主张董洁上学接受教育,闻言一个劲点头赞同。
丁老爷子与董洁最熟,也是最疼小姑娘的人。他持相反意见,认为董洁倒不急着入学,只须再过得几年,插班考直接念初中甚至高中就行,“凭小洁现在的文化水平,不论是语文还是数学,与初中生比起来,都只强不差,更别说外语了。让她和一帮小姑娘坐一块,从头学加减乘除学拼音?那不叫接受教育,我说那纯粹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才对!”
大山赶紧点头,“丁爷爷说得有道理。外公,我十岁才开始读书,之前一直在家里和小洁、我们两个人看书自学,后来直接考进了五年级。我觉得吧,再过几年,小洁不妨也走这条路,现在,她还真是没有时间上学。”
他掰着手指给大家算了笔帐:一天二十四个小时,董洁差不多得有十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一日三餐扣掉两小时,梳洗和锻炼身体也得两小时。剩下的十个小时。她还要学外语,画设计图,看书,给一些慕名找来的人做私人的服装设计,哦,每天晚上总得挤出点时间兄妹俩说说话看看电视休息一下。时间安排的很满。并不是大家想像中的清闲加无所事事。
董洁上学的问题,至此算是盖棺定论了。不管怎么说,兄妹二人统一口径,两个孩子倔起来,唐父与韩父还真是拿他们没办法。
韩父无奈的叹气道:“哎,真没见过这么宠妹妹地哥哥!”
北京的琉璃厂,打清朝就是古籍文玩字画的交易场所,被业内人士誉为“九市精华萃一衢”。这个时候。潘家园还没有古玩市场,向来街、后海等处的古玩市场也没有形成规模,因为城管多次执法查抄。流动性强,只能见几个摆散摊的。凡是来京的爱好古玩这个行当地游客,必去的首先之地,就是琉璃厂。
丁老爷子与董洁,老少二人可算是又搭上伴了。淘宝淘宝,来趟北京,总不能空手回去。
荣宝斋、萃珍斋、韵古斋……琉璃厂有好多百年老店,这儿的好东西多,价钱比别处也贵上一些。再往西走,就是一个旧货市场,品种全侃价空间也大。有句话说得好,到北京有两个地方一定要去看,一个是抬头看,到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一个是低头看,到琉璃厂看古玩。一些懂行的业内人士,和来京工作或是旅游的外国人常在这片逛。希望能够淘得宝贝,俗称“捡漏”。在这里,不买东西,走走看看也是一种乐趣。对收藏者来说,有闲时、闲钱、闲情,逛琉璃厂是份情趣,在这里寻的是一种愉悦,碰的是一种机遇,找的是一种磨炼过程。
老少二人边看边逛,倒也悠闲自在。路过一家老店。玻璃橱窗望进去,却见里面满满围了一圈人。
董洁好奇心上来,也与丁老爷子拐了进去。
这是一家主营美玉地店,鸡血石田黄石等琳琅满目的美石摆满了博物架,各种雕工精美的玉器尤其惹人喜欢。
引起争执地,就是大厅中央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