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他从来不是一个人,从来就不是,一路走来,明明是小小的孩童,董洁很多时候,却实实在在让他体会到了长者,甚至母亲地感觉。一念至此,心下已是软的一塌糊涂。他本不欲董洁跟着操心太过,如今设计大师的名号闯出来了,董洁自身便压上了极重的设计压力,“DJ NO。1”自不可能单单靠着发布会那些款式便可无忧,此后,董洁更需时时设计出新款式来,补充到市场中去。她本就年幼,身体更比不得常人康健,设计上大山帮不上忙,其余方面,大山实是不想有任何事来烦她。 
  “哥,你也不要把自己当超人,开一家公司,大事小事一堆,还要应付方方面面的人情关系,就是本事再大的成年人,也有吃不消的时候。咱们如今年龄小,人情世故知道的不多,觉得为难的时候,一定要说出来。我听人家说,一个好的掌舵人,自己不需要多能干,关键是要会用人,让手下地人各司其职。哥,我说出来你可不要笑我,我一直都觉得,咱们年龄小,是劣势,却也是优势,劣势当然是因为见识有限,处理事情很难做到周全和周道;优势便是咱们可以坦然的承认,和正视自己的不足,然后虚心请教。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对不对?” 
  好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师”,大山吐出口气。 
  “小洁,你半夜醒来,是不是也在挂念着昨天下午妈妈和唐叔地话?我想过啦,人要是出名了,自然会引起一些人注意。咱们开的是公司,人家想地也没错,咱们肯定得扩大经营规模,人手也需要扩招,做父母或者当人家长辈的,为自己家孩子考虑,希望能进咱们公司工作,这个出发点也算不得错。只是,这其中怕是有些人不适合在咱们公司里做……” 
  他沉吟了一下,终是直言道:“最让我头疼的不是这个,小洁,你现在可是被国际时尚界承认的时装设计大师,这个名头对有些人是很有吸引力的。哪,有人跟唐家的爷爷有些交情,可能会觉得,站在老朋友的立场上,麻烦你做身衣服也算不上什么不得了的大事。可是,我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这个先例不能开。” 
  “允了一个,便会有更多人提出类似的要求,咱们能满足得了多少?拒绝便会被指责说厚此薄彼,人家也会觉得:哦,你能答应某某人,为何偏就回绝我?认为自己丢了面子,对咱们记上一分仇。喏,婚嫁宴请、招待外宾、出国公干……你瞧,太多的光明正大的理由可以拿来说嘴……” 
  “哥,”董洁掩住他的嘴,“别急,没有问题是不能解决的。” 
  大山拿下她的手,“我想了半天,一点辙都没有,小洁有办法了?” 
  董洁想了一下,“你说的对,请咱们私人做衣服的先例不能开。一个呢,咱们本来做的就是服装生意,所有的衣服明码标价,有需要可以去专卖店里买;再来呢,我自己也没精力做这些。哥,我想,我的年龄、身体情况,还有工作量,大家不是糊涂人,心里有数,由我自己出面来解释,应该会得到理解。嗯,能提这种要求的千金人,平时都有指定的裁缝师缚,许多都是老手艺人。这样,咱们可以提议,定期或者有需要的时候可以互相拜访做一下交流。呵呵,一方面多少解决了他们的问题,另一方面,说不定也可以为咱们拉来几位得力助手也说不定哦。” 
  互惠互利?大山边听边点头,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他怎么就没想起来呢?如果——顺着这个思路考虑第一个问题的话,“咱们手里有国外的订单,面料要进口,服装要出口,都需要和外贸等许多部门打交道,还有,咱们公司要扩大规模,国外且不说,国内要在很多地方开代销点或者专卖店,这都需要打点关系。咱北京什么都缺,就不缺当官的,不是有人想进咱们公司么?他们的长辈官太大不好拒绝,那么咱就不拒绝,左右都要招人,索性就挑一些人品还过得去的进公司,单独成立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对外经营的业务往来……” 
  大山越想越有感觉,越说越兴奋,“咱们暂时先把手里的订单全部放到国外去做。在巴黎的时候,咱们也跟人谈过,有服装公司可以保质保量完成咱们的订单,而且,他们也有经验,只要保证订单不出篓子,市场反应也不错,以后自然会有更多的订单。咱们人手不够,不妨先这样做,最多不过赚的少一些,虽然可惜,进项却都是外汇……咱们这边腾出时间,赶紧培训熟练工人就是……” 
  “嗯~~~,服装出口是个好办法,面料总依赖进口可不行。小洁,现在不是都在谈引进技术吗?咱们是不是可以试着把这面料的技术引进来?也建一座纺织厂……说到建厂,现在的厂房都是租的,不是长远的打算,咱们干脆想办法找个合适的地方,建起一片正经且有规模的厂房……” 
  董洁以手支额,微笑聆听大山对未来的种种设想和规划。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不过—— 
  “哥,你有时间吗?如果我没记错,现在你已经是个大学生了,大学已经开学很久了吧?” 
  呃,是这么回事! 
  大山皱眉考虑许久,“头前我也想到这个问题了。小洁,我决定,这两天去学校报道时,顺便办一下休学,一学期或者一学年都成。” 
  “哥?” 
  “近期需要做的事比较多只是一个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小洁,我想家了,我想回家!”     
第一百二十八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   
  从外公手里接过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大山心里不是不激动的! 
  虽然一早,他人还在巴黎的时候,已经第一时间从长辈那里知道了这个好消息,可实实在在拿到通知书,大山还是跟别的考生一样、很真实的体会了一把啥叫“沉甸甸的感觉”。 
  丰收的果实来之不易啊!这几年,他一边工作,一边上学,既要放一半精力在公司和董洁身上,学业上又严格要求自己一刻不得放松。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他断断续续缺了不少课,或许在同学和老师眼里,他是天才,——尽管缺了许多课,成绩却向来名列前茅,赢得了多少同学的羡慕呀!可谁又知道,私下里他用了多少功,常常在夜深人静别人都已经沉入梦乡,他仍然要伏案苦读! 
  十几岁的少年,他不是铁打的不知道苦,说句心里话:累!很累!非常累! 
  可是,他是一家之主,他是哥哥,再辛苦也不能说!况且,夜里倦极回头的时候,总能看到一双静静陪着自己的眼睛,一杯热牛奶、一碗糖水荷包蛋…… 
  哎,这份通知书,费尽心思浸透汗水,更浓缩了许多个夜晚的无言相守,一时间,怎不让他百感交集? 
  “呵呵,咱们大山已经是大学生了,北京大学,真了不起!快,这边坐,老爷子说了,今儿个破例,允许你喝两杯庆祝庆祝!” 
  唐春燕附到大山耳边,悄声道:“我跟你说,老爷子有瓶放了好些年的茅台,平日里当宝贝似的收在柜子里。今天总算舍得拿出来,咱们有口福了!” 
  家里出了个名牌大学生,且他们自巴黎载誉归来。——发布会盛况和巴黎时尚传媒对董洁的高度评价,一家人早从姑父大人那里得到第一手地实况转播——如此双喜临门,长辈们精心采办了一桌丰盛的大餐,既是兄妹两个的接风宴,也是他们地庆功宴。 
  唐春燕把大山按到餐桌前的椅子上坐下。董洁已经先行被安排坐在他左手边,长辈们也陆续落座。 
  唐援朝围着桌子转了一圈,把大家的酒杯挨个斟满。 
  唐老爷子发话道:“今天的主角是大山和小洁两个。他们一个考上了中国最好的大学——北京大学,一个在巴黎成功举办了时装发布会,成为国际公认的设计大师。今天这里没有外人,都是自家人。我说句真心话,我为你们两个感到骄傲!都是好孩子啊,每次想到我们唐家和韩家有这么优秀的两个孩子,我们当老人的真是做梦都会笑醒……” 
  唐春燕小声给他漏气,“前几日。您与老朋友聊天,明明说就两个小孩子,平时喜欢胡乱折腾。侥幸折腾出点成绩……” 
  “丫头,你嘀咕什么?”老爷子瞪眼。 
  韩父急忙接口,“孩子做出成就来,该夸就得夸!不过,自家关起门来夸夸也无妨,有外人在,人家也有般大般的孙子辈,咱们说起大山两个,当然要谦虚点。来,大山。举起杯,大家都举杯,向大山和小洁表示庆贺!” 
  …… 
  唐老爷子喝的高兴。“来,吃虾!” 
  给大山和董洁各挟了一只红通通地大虾。老人家放下筷子,笑眯眯道:“小洁啊,你看,大山哥哥现在是大学生了哦,马上就要去念大学了,小洁羡慕吗?” 
  董洁警觉的抬起头,也笑嘻嘻的回道:“我很为哥哥感到高兴哦,以后哥哥在大学读书,学习就不会像高中时那么紧张,我们也会有更多时间回来这边陪爷爷和外公。呵呵,真是个好消息,爷爷一定很高兴,对不对?”她礼尚往来给唐老爷子挟了块鱼肉,“哪,爷爷吃鱼,今天的鱼特别好吃,听说是爷爷和外公亲自下厨做的?” 
  韩父桌子下偷偷扯了扯唐老爷子:这丫头鬼精鬼精,就说跟她转圈子是白费力气! 
  唐老爷子清清嗓子,再接再励,“哎,小洁啊,爷爷和外公接到大山地录取通知书高兴归高兴,总觉得有点遗憾。我们就想啊,要是哪天能接到小洁的录取通知书该多好?小洁人这么聪明,不念大学真是太可惜了……” 
  唉! 
  董洁在心里叹气再叹气。赶紧长大吧赶紧长大,省得总被长辈惦记着上学的问题。平日里她无事极少过来这边晃,除非有大山陪着,——长辈们始终不放弃劝她上学地打算,话赶话总会明示暗示加以劝说,她便只能打马虎眼装糊涂嘻嘻哈哈兜圈子,泪,真是太不容易啦! 
  话说,传统观念的力量真是强大呀,长辈们百战不殆的精神真是可敬呀,那个、打定主意抵死不投降的她勇气真是可嘉啊!换个立场想想,如果她有自己这么大的一个晚辈,应该也会坚持到底想办法劝这孩子上学吧?据说老窝在家里对身心健康发展不利,听说集体生活对性格发展很有好处,呃,这样一想,长辈们用心良苦也真不容易啊,好吧,理解万岁! 
  董洁偶尔又会委屈的腹诽:她是很理解长辈没错啦,可谁来理解她呀?天知道,她早就受过正规的全程教育,真要被禁固在课堂里对着黑板发呆太不人道了!可是,死咬着各种借口不上学硬要窝在屋子里的小女孩,是挺让人觉得不解,对吧?呜……她的形象啊…… 
  怨念归怨念,原则性的问题不能妥协! 
  董洁抬头,刚要开口,被大山一个眼色制止了。 
  大山把虾去头去皮,沾了调味汁,放到小碟上推给董洁,换去了董洁自己碟里完整地大虾。笑道:“爷爷,从前读书时,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认为很有道理。就说这次巴黎之行,我们都觉得收获很大,小洁见识了最新的流行时尚,现在流行什么样的款式、面料、颜色,做为一个时装设计师。这些最重要的东西都是书本学不来地;我自己呢,外语大有长进,看到别人地管理和服务模式也很受启发……我们两个正计划等明年天气暖和些,抽时间再出去走走。爷爷,外公,你们如果有时间,不妨也与我们一起作个伴……” 
  唐老爷子笑着摆手,“我们都一把年纪了,可比不得你们年轻人,人老恋家。除了自己这几间屋,哪儿都不想去喽。再说,我和你外公都是部队退下来地老人,真想走到国外去,也是件麻烦事。这人老了。脑子闲下来,就爱操心你们这几个孩子……” 
  “爷爷,上学求出路。这是大部分人的选择,却不代表它就是唯一地选择。我知道,您和外公,还有外婆和奶奶,看到我考上了大学,免不了又牵挂起小洁的上学问题。都是为了我们好,我能理解,真的。” 
  大山给长辈们把酒杯斟满,“小洁走的是时装设计的路子,咱们国内这方面的教育眼下还处于摸索阶段。我想啊。也就是小洁她年龄太小,要不然,说不定现在就能接到大学的聘书。聘请她去学校给学生们讲关于设计方面的课程,您说是不是?抛开这个不提。爷爷,小洁她人文历史、古诗古词知道的比我都多,这些年她一直帮着我管帐,又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她将来和现在最想做地工作就是时装设计……您觉得,她真的有必要进学校么?不是我自夸,小洁她的知识水平,比许多中学老师还要强!” 
  唐援朝站起来,给父亲挟了一筷子菜,“爸,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