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来的出息绝对不止简单的做一个飞行员。呵呵,他自己许下的承诺,当然也要说话算话才好啊!
董洁笑倒在大山怀里,“哎呀,真难为他竟然肯答应进军校吃苦。”
部队大院里出来的孩子,一种是听从父辈的安排,早早进入部队中发展,一种是见惯了父辈摸爬滚打的辛苦,打死不要成为橄榄绿的拥有者。
丁睿性子油滑,恰是做生意的好苗子,应酬往来更在她与大山两个之上,他自己也对做生意蛮有兴趣,对挣钱的兴趣更浓。如今竟肯说到做到,老老实实考上军校,走上一条为国效力却注定清贫一生的另一种人生,实在让董洁既意外,又由衷的感到佩服!
果然是每个时代的青年,骨子里都必然会打上这个时代地烙印。换做十年后。不,哪怕是五年后的同龄人,都会是另一种截然相反的选择。丁睿哥哥。十八岁地丁睿哥哥,再怎么飞扬跳脱,他骨子里,仍然是一个充满爱国主义热情和理想的热血青年。从小受到的传统教育,使他在做抉择的时候,可以毫不犹豫的放弃个人的私利,呃,好吧,也许不是毫不犹豫,可是不论外界的诱惑再大。都动摇不了他最纯粹的爱国的一颗心,这个年代的年轻人,如果祖国需要,如果受到召唤,他们可以随时抛弃一切走上战场。纵是流血牺牲也不改初衷吧?
董洁心中低叹。丁睿哥哥,从此以后,她会老老实实真心诚意唤他一声哥哥!
唐援朝夫妻买着了傍晚时地火车票。赶着在离开前过来拜访长辈。
他俩个昨天晚上得知了要做父母的消息,又惊又喜,一宿辗转反侧,不曾睡的安稳。这时候,正是午饭过后,肚子饱饱的,又窝在软软的沙发里,眼皮就有些酸涩,韩盼忍不住用手遮着嘴,小小打了个呵欠。
细心地丁老爷子注意到了。“援朝。你们今晚还要坐一晚上的车,虽说是卧铺,人来人往的到底没有家里清静。你媳妇有了娃,休息不好可不成。这样。你陪她去客房睡上一会儿,有大山和小洁陪我们说话就够了。”
丁、陈两位老爷子去北京,也曾做过几次唐家地坐上客,况且,军人出身的他们都有种豪爽气,用不着多说客气话。唐援朝瞅着老婆眉梢眼角掩不住的倦意,于是告罪一声,和韩盼俩人自去客房歇息。余下几人移到小客厅里继续聊天。
男人之间的友情,有一种类似欢喜冤家型的,就像陈老爷子与丁老爷子这情况,你来我往斗了大半辈子,谁也不肯服谁,感情反而比谁都好。
大山自然是晓得,这两老头碰一块就得斗嘴,他从前看得多,早已经习惯了。
他笑盈盈握着董洁的手,等两人歇下来喝水的工夫,插嘴道:“陈爷爷,前几天通电话,你嗓子有些沙哑,听你说感冒了?小洁担心了大半天。现在看你这么精神的跟丁爷爷斗嘴,病都好了吧?”
陈老爷子立刻掩口轻咳了几下,“对对,我还是病人。这个丁老头欺负一个病人,天理不容啊!”
丁老爷子冲他挥挥拳头,“装,你再装,使劲装!都是多久前的事了?”
他转而跟大山他们解释道:“喏,上次我两人一起出门,回来时淋了点雨,你婶婶怕我们感冒,现给熬的热腾腾地姜汤,你这个陈爷爷呀,像头牛一样,死倔。非要说自己身体好,肯定不会生病,死拧着就是不喝。过后怎么样?果然就发烧了,算他走运,只是咳嗽了两天,吃过药,早好了!你瞅他现在,活蹦乱跳像只刚出水的大头虾,精神头足着呢!”
陈老爷子不乐意了,“怎么说话呢?我像刚出水的大头虾?还活蹦乱跳?哦,睿睿走了,感情你这是拿我当睿睿耍呢?”
大头虾?董洁差点笑出声。
大山急忙岔开话题,“陈爷爷,听叔叔说,小洁走后,平日里你没少陪丁爷爷去逛旧货市场,有什么收获没有啊?”
陈老爷子努努嘴,“你问他!我反正是搞不懂那些盆啊碟啊碗地,本来做出来就是拿来用的,一个个卖地那么贵,买的人呢,买回来腾出个柜子摆着看。有时候吧,明明两个看上去差不多的东西,价钱一个天一个地,有时候呢,明明这个东西看着比另一个漂亮多了,可是价钱却远远及不上另一个。哎,搞不懂,明白人也能给整成糊涂蛋。”
丁老爷子却是一脸愤愤不平之色。“甭提了,提起我就一肚子闷气。”
董洁奇怪道:“丁爷爷,怎么回事?”
“小洁,你给评评理,我该不该生气。”丁老爷子拉着董洁的手道:“夏天的时候,我好容易说动这个陈老头,请他挪动大驾陪我走一趟旧货市场。你猜,结果怎么着?咱两人在一处地摊前,瞅中了一块石头,我就琢磨着要买。这个老陈头跟我找别扭,他非要从中横插一杠子……”
陈老爷子叫屈,“那真是一块石头,黑呼呼的上面还落了好多污七八糟的灰尘,当时隐隐约约看得到石头上好像有座山一样的图形,下面还有像岩石一样的东西。你丁爷爷捡出来看了看就放一边,自己又瞅别的去了。我瞧着还不错,我又不像他,对那些盆呀碗呀都有兴趣,蹲一边闲着也是闲着,跟小贩一搭话,人家说这是他收货时的一块搭头,他自己也不当回事,一起摆了出来。我这一问价,得,价钱也没多少,我寻思着,咱也别次次来都空着手回去呀,一块石头,摔不破打不碎,咱这粗人收着看也合适,没跟他打招呼就付了钱。”
他摊摊手,接着道:“不成想,回来洗洗刷刷弄干净,不得了,这石头可漂亮着呢,你丁爷爷就记我个大疙瘩,惦记了好长时间,非说我抢了他的东西!”
大山好奇,“陈爷爷,快,拿出来给我和小洁瞅瞅。”
陈老爷子去到书房,从书桌上取过来,“看看,就这东西。”
大山与董洁两个捧手里细瞧。
这是一块椭圆形、横面比一本书略大一些的石头,青灰色的石面,上面是极清晰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火山口热腾腾的雾气隐约可见,红色的岩浆顺着山体滑落,长河状蜿蜒直下,岩浆处白色的热气、灰黑色的熔岩清晰可见,其所到之处,甚至看得到绿色植物被摧毁的垂死挣扎……
董洁啧啧称奇,“真的很漂亮啊。怨不得丁爷爷气不平!”造化钟神秀,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功,非人力所能达成,况且,石块看上去光泽圆润,石质细腻,那种极具爆发力的美非常有感染力。最让人称道的是,整体的画面不是平平浮在石面上,摸过去,很多地方像是经过最高明的工匠精心镂雕过一般,很有质感,却又全无一丝匠气。
董洁对石头并无研究,却也看得出,待到日后玩石赏石之风兴起,这块石头的身价,肯定会水涨船高,陈爷爷算是拣着宝啦!
“我当时挑出来,就是想买的意思,不过是先看别的还有没有瞅着顺眼的东西没,这个陈老头,非得抢着付钱买过来。这么漂亮的石头,就这么从我手中,‘嗖’的就飞了,唉!”哎呀,他这人是不是特没有运气啊?从前,董洁先他一步买走了“天青过雨”的梅瓶,现在呢,陈老头又半路抢着买走了这块美石,为什么好东西都跟他有缘无份啊?
大山摸摸鼻子,呃,是挺让人——同情的。“丁爷爷,这就叫做: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陈爷爷前前后后也去过许多次旧货市场,偏就这次看中了这块石头,而这石头从前不知经过什么变化,被埋在杂物里或者瓦烁堆里,没人当它是个正经物件。偏偏被从不买古玩旧货的陈爷爷相中,这说明呀,陈爷爷与这块石头有缘份……”
第一百三十三章 平地起风波
午后时分,大山烫水煮茶。茶香悠悠中,两老两少围桌而坐,捧茶畅谈,如此偷得浮生半日闲,实是人生一大快事。
陈老爷子丁老爷子一边斗嘴,一边追着大山把别后情形细细道来,关于他们的巴黎之行,尤其问的详细。
两人早年军旅生涯,进过城、下过乡,也曾山里山外打过游击;走过南、闯过北,算是踏遍大好河山东西南北留下足迹。领略过南国风情,更喜北国风光,霜侵两鬓时卸下戎装,留在沈阳终老。算来一把年纪,却始终不曾踏出国门半步,抗美援朝时做为后援部队,止步于鸭绿江畔。后来闻得大山他们小小年纪远征巴黎,自然是一肚皮好奇心,总算逮着机会,前前后后问了个通透。
不觉已是日落西山,从窗口望出去,依稀看得见一抹如血残留,极留恋的挂在天边。
唐援朝夫妻俩已经收拾完毕,略吃了些东西,陈老爷子找了辆车,送他们去了火车站。
此行,可谓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道同来的四人,两人怀着喜悦之情离开,留下的两个,目送火车缓缓驶离,终于彻底消失在暮色迷离中,细思量,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哪!
“妈妈这个年龄生养,真是——”让人担心啊。
董洁碰碰大山的手,“哥,妈妈回去,家里有外公外婆和唐家的爷爷奶奶照看,以后啊,怕是连下个床都得请示半天,不会有事的。嗯?”
大山沉默着点头。他已经是大学生了,突然被告知,要有个小弟弟。心里的感觉——还真是奇妙啊!
董洁倒是举双手欢迎这个即将到来的婴儿。这个和大山有血缘之亲地婴儿便如一个纽带,从此后把大家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韩盼因为某些原因,离开大山,纵使后来母子终得相逢,可是儿子心里,最重要的位置已经被她占了。再者,大山坚持独立,一直便是自己养活自己,买院独居后地日子因为忙碌少有闲暇,母子相处的机会着实不多。做为一个母亲。韩盼心里有多少失落,董洁静下心来想想也觉得非常理解。如今上苍照顾,她重又得了再做母亲的机会,相信这个孩子,应该会弥补韩盼心中的一些遗憾吧?哎呀。自己和大山俩个生活幸福,以已度人,董洁也希望她可以再幸福些。
拜访了陈靖文。看望了杨善明,过问了一番服装厂的经营状况,陪两位老爷子聊天散步逛市场,也抽时间采买了许多吃用之物……又耽误了两三天,大山与董洁告别了沈阳的亲朋友好友,在刘大同的陪伴下,踏上了回山里老家的路。
习惯了北京的生活,再打量西平县城,大山才恍然觉察到,这个座落在山里的县城。真是很小。
这几年虽也趁着改革之便,发展地脚步略有些加快,无奈地处偏僻。只城西一条公路,交通也算不上十分便利。看着并未比从前好过多少。县城的人闲时交谈,俱说最热闹的时候,莫过于文革时期。那时候县城接待许多天南海北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娃,几年间来来去去再加上他们远来探亲的亲属,谁个走地时候,多少都要捎带些买些当地的山货。再后来,知青们回城了,这里也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别个地方搞合资拉投资,他们这地界,可没有吸引外商投资地商机。
大山打算在县城且歇上一夜,养足精神,第二天早些动身,争取一鼓作气走回村里去,——深秋时分露宿野外,不是好玩的事儿。
老屋里也有被褥等铺盖之物,不过时隔两年,大山只担心又湿又潮用着不舒服,便打算重新置办两床背回去。西平县城不大,却也称得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种应时应节的吃用之物都有得卖。
刘大同是军人出身,海军陆战队当兵那几年,负重长途跋涉是常规训练项目,现在又值年富力强,几十斤重物也背得。山里物资缺乏,且不说送与村人做礼物,单就三人自己的消耗也不少。经过商量,几个人采购了许多吃食准备带进山里。
头天晚上睡得早,第二天,天边微露曙光,三人已经吃过早饭动身上路了。
已经是深秋时分,路边野草有些枯黄,不复夏日里绿油油一派生机勃勃之色。高大的乔木下,浅浅铺了一层落叶。爬上一个小山丘四下里打量,绿色里间杂着极显眼的黄色或是红色,看上去色彩斑斓了些,油然而生一种英雄迟暮般的悲凉。
早晨空气新鲜,深秋的寒气也扑面逼来,大山为董洁准备了冬天穿的薄棉服。
这实在不是一个好办法。走到太阳升起来的时候,董洁开始觉得热,再走了一段路,汗就顺着鬓角流了下来。
停下来休息地时候,董洁坐到路边的石头上,解开衣扣吹风,捶着又酸又软的双腿,“哥,还有多远啊?”
大山翻出一瓶水递过来,打量着周遭地环境,略一推算,“咱们走了快一半的路了。还受得住吗?”
“你和刘大哥都背着很重地东西,我自己空着手,走些路不算什么!”
董洁一边喝水,一边回头瞅。走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