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的焦点
婵罩薪ソハА?br /> 丈夫预定明天回来。祯子打开丈夫的书箱。其他东西都还没有整理。书箱里只有十二三本书,几乎全是经济类书,还有两三本英文原版书,文学书一本也没有。祯子感到有些失望。
她翻开一本原版书,想复习一下英语。原以为也是经济之类的书,一看却是一本法律书。这本行刑的法律书,与其他经济书放在一起,好像很不协调。而且,那些经济书像新的一样没怎么读,而这三四本关于行刑的原版书却像旧书店里卖的书一样,满是手垢,其中很多页还用红铅笔做了记号。
他到底想学什么?祯子摸不着头绪。或许过去鹈原想当司法官或律师。这样看来,祯子意识到自己对于鹈原几乎一无所知。曾听说,他干过各种各样的职业,才有了现在的工作。究竟为什么,却没听他说起过。其实是自己没问过他,而他则保持沉默。再说,结婚后日子还不长。
然而世上夫妇之间,在婚前,妻子对丈夫的职业都是比较冷淡的,关心的重点放在结婚以后。只要大夫的过去对现在没有影响,做妻子的就放心了。
祯子对英文书中的单词不熟悉,觉得没有意思。正要合上书时,发现书中夹着两张卡片似的东西,抖落一看,不是卡片,是两张照片。
照片上的景物,算不算风景呢?两张照片都是拍的住宅,第一张的房子很漂亮,另一张是一所简陋的民房。那张漂亮的住宅有围墙,树丛枝叶茂密,其间可窥见二层楼的洋房;附近没有别的房屋,背景也没有山,给人的印象是东京的一所住宅。另一张很明显是北陆地方的民房。房子小,大门也小,厢房在尽里首,镶着粗陋的格子窗。好像是秋分季节,房屋旁边的柿树枝叶茂密,结着圆圆的果实。这张照片不是从正面照的,而是从斜面拍的,把远处的山也照进去了。但这仅仅是很小的空间,只能看到山的一部分。这两张照片,既没有人物,也没有动物和缀景。那张简陋的民房的照片已经很旧了,而豪华住宅的那张照片还相当新。
这难道算是艺术照片吗?也太煞风景了。或许对住宅的构造发生兴趣才照的吧。然而,那家民房先不说它,即使那家豪华的住宅也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在东京的住宅区随处可见。祯子产生一种直觉,这照片准是丈夫宪一照的。
祯子把照片反过来,那张豪华的住宅照片用钢笔端端正正写着35,而那张民房的照片潦草地写着21。
祯子把照片放回原处,把书放回木箱里。奇妙的是,这两张照片老是挂在心上,总是抹不掉…。
第二天丈夫没有回来。祯子去市场买东西,收拾好等着。可一直到傍晚,大门还是紧闭着,没有人推开它。
从金泽来,一般都夜间上车,早晨抵达东京上野车站。他早该回来了。难道丈夫直接回公司了,即使如此,傍晚也该回来了。到了晚上,仍然没有他的影子。这一晚,祯子睡得很晚
第二天早晨,祯子给丈夫的公司打电话,接线员说,鹈原没有回来,接着又说清等一下,立刻问:
“您是哪一位啊?”
“是鹈原的家里人。”祯子说。
“是吗?鹈原先生出差还没有回来。”接线员回答。
祯子回到公寓里。丈夫出差还没有回来,比预计晚了两天,难道常常这样吗?祯子后悔不该给公司打电话。
她心里七上八下地又过了一整天。
傍晚,邻近的房间跟前响起了脚步声。楼梯上突然热闹起来。祯子一看表,六点钟。平常这时,下班回来的丈夫总是和邻居的太太们闹哄了一阵子。
有人敲门,祯子以为是隔壁房间。第二次再敲,这才意识到敲自己的门,祯子跑过去开了门。
不是丈夫。是一个陌生的瘦削的中年男子,手里拿着帽子,服装十分考究。
“是夫人吗?”
“是。”祯子倒吸了一口气回答。中年男子拿出名片,头衔是丈夫公司里的一位科长,横田英夫这几个字映入眼帘。
祯子解掉围裙,向他鞠躬说:“请进!”她的心砰砰直跳,连手指也颤抖起来。
横田科长恭敬走进来,寒喧过后,拿出香烟点燃,先说些没有多少内容的空话。祯子坐在他对面微笑。杂谈是谈正题之前的一种礼仪。祯子的心乱得很。
科长将烟头揉灭在烟灰缸里,开始转入正题。
“你家先生有信来吗?”口吻非常稳重。
祯子站起来,拿出丈夫寄来的明信片,夹在手指里,差点掉在地上。
“让我看看。”科长接过去看,目光随着文字移动。祯子凝目而视。
科长拿出记事本,用铅笔写了几个字,好像是记下十二日回来。接着翻过来看了看邮戳,又记在记事本上。
“谢谢。”科长道谢后,把明信片还给祯子。
“请问,我丈夫出差还要很久吗?”
祯子试探地问道。她想引出对方的回答,心里很焦急。
“这个··”
科长眨巴眨巴眼睛,移动一下膝盖。
“按照明信片上说,鹈原君应该在十一日晚上从金泽出发。”
祯子屏住呼吸,说不出话来。
“可是,今天已十四号了,他还没有在公司露面。为了慎重起见,给金泽的办事处打了个电话,鹈原君的后任本多君说,他应该在十一日晚出发。”
应该出发?那就是说没出发。——祯子心里思忖,没有说出来。
科长继续说:“我们又以为鹈原下车后直接回家了。老是想他刚搬了新居,可能在家整理东西,一直休息到今天。”
科长的眼珠转了一下,肯定是想把“新居”说成“新婚”。
“可是,两天里没有任何消息,感到很奇怪,本想打发人到府上来看一下,恰好下午夫人给公司打电话,于是急忙又用电话和本多君联络,回答是同样的,鹈原君不在那里。后来想到,或许因为生意上的事,说不定他到各客户那里转一转,于是又打电话去问,哪儿也没有去。总之,我们什么情况也不清楚。对了,夫人您是不是有什么线索?”
科长注视着祯子。
“我什么也不知道。”
祯子低着头回答,心里忙着搜索丈夫的去向。难道到他哥哥那里去了?这不可能。于是她打消了疑念。
“譬如说,亲戚朋友等等。”
她对丈夫的熟人、朋友一无所知,即使他去了朋友家,到今天为止,也该向公司汇报啊。这事儿难以想象。
“我也没有线索。只是…”
说到这里,她想到应该去问一问大伯子。她对科长说,科长立即表示赞同。
祯子去管理处打电话。她走在楼梯上,两只脚像飘起来一样。
嫂子接的电话。
“宪一出差还没有回来。前天应该回来,也没有回公司,现在科长来家了。”
祯子不让管理人听见,捂着听筒说;
“他是不是去您那儿了?”’
“没有。这事儿怪了。”嫂子回答,“是不是转到朋友家去了?”
嫂子的话和科长一样。
“我摸不着头绪,哥哥是不是知道?”
“我马上打电话去问。千万不要担心,说不定明天早晨突然回来了。”
嫂子的声音也犹豫不定。
科长回去后,大伯子接着打来电话说那儿也没有宪一的影子。
祯子走出管理处,在上楼梯途中,脑海里忽然浮现出夹在原版书中的两张照片。这是毫无根据的联想。
第二天正午,公司打电话给祯子。
“喂,喂,你家先生还没有回来吗?”还是昨天来过的横田科长。
“还没有。”
科长顿了一下,说道:
“是吗?今晚上想派个人去金泽。如果您愿意的话,是不是一起去一趟?坐夜车,明天早晨到达。”
公司要派人去,这是为什么?祯子感到事态紧迫。
“难道宪一找了什么麻烦了吗?”
“麻烦?”“譬如说,金钱上的事……”“不,不,绝对不会有这样的事。只是我们放心不下,因为鹈原君比预定晚了三天还没有消息,虽然已打了电话去,再想派个人去落实一下.恐怕夫人也是同样的心情,如果愿意的话,夫人也一起去,如何?”
“我愿意去。’祯子答道。
丈夫如果不寄来“十二日归来。”那张明信片,她不会马上答应的。丈夫下落不明,或许不是出于他自己的意志,或许有外界的压力。
对方说了今晚火车发车时间,就挂断了电话。
接着,像追赶似的,大伯子来了电话。
“宪一还没有回来吗?”
“还没有回来。”
“这家伙真伤脑筋。”大伯子咂了咂舌头说。
祯子告诉他,方才公司来了电话。大伯子似乎醒悟到事态格外严重。
“按理说,我也该去,可是手头还有一些工作撒不开。’大伯子犹豫不决地说。
“哎呀,哥哥您就不必去了。我先去,等我了解情况后,你再去也不晚。”
祯子说完,大伯子说:“那就这样吧,拜托了。”挂断了电话。
祯子回到房间里,心跳不怎么厉害了。窗外,海洋似的建筑群在呻吟。宽广的空间,今天覆盖着薄薄的云彩。云色分好几层,颜色各不相同,像墙壁一样展现在眼前。祯子想起了在诩访湖见到的北方的云霞。
收拾行装时,祯子把夹在原文书中的两张照片塞到皮箱底下。
上野车站,一位瘦削的中年男子在检票口等待祯子。
“您是鹈原太太吧?”他问道,说是和宪一同一个科的,其貌不扬。
他拿出车票,说已订好了座位,说着三步并作两步先朝站台走去。
座位在二等车的一端。
“我姓青木。这一次让您担忧了。”他对祯子说,“那边有本多君在,想去当地再详细调查一下。今天,本多君已向警察署询问,说这四五天没有发现有身份不明的尸体。”青木滔滔不绝地说。
祯子不由地一怔。没有发现有身份不明的尸体。
——他的本意想叫祯子放心。可是,祯子听了他的话后,心里翻滚得更厉害了。
事态已发展到这个地步,自己毫无所知。而丈夫的身体已发生急剧的变化。丈夫在漆黑漆黑、手够不着的地方独个路行。祯子觉得自己的想法还太乐观。接着她发现自己手指头在颤抖。
祯子十分清醒,而青木早就交叉着胳膊睡着了。
窗外~片漆黑。偶尔在河上浮现出暗淡的灯光。在火车穿过山峡时,可以望见天上的星星。
语田、水上、大泽、六日叶等站名在孤寂的灯火中闪了过去。
北陆路渐渐接近了。曾经憧憬过的北国,祯子没想到会以这样的心情来到这里。祯子一点也睡不着。
从直江津发车时正是黎明前的黑暗。祯子卷上百叶窗向外眺望。远处稀疏的灯光在窗户上冻住了,在模糊不清的玻璃窗上,灯光在慢慢移动。
旁边的身子在动,祯子睁开了眼睛。
“对不起。”青木说着,拿着洗脸具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祯子这才意识到自己睡了一会儿。她看见窗外苍白的光射进车厢里来。
车厢里的百叶窗都打开了。 从斜面看, 白光在飞驰。祯子解开带子,百叶窗“啪”的一声弹了上去。眼前展现出流动着的景色。
外面的雪堆在流动。在阳光尚未照射的郁郁苍苍中,一个个雪堆,堆得高高的。黑色的树木形成一道线,埋在雪堆中,在低矮的屋顶下露出微弱的灯光。有的地方焚火,那火色十分鲜明。天空阴沉,被煤灰色封住了。
——这就是北国。
祯子清醒了许多。今年东京没有下雪。来到这里,不仅看到了雪,而且树木的形相,民房的屋顶,不超过山脉向北看是看不到的。早晨,阴沉沉的光线,显出北国的荒凉。一看表,还不到八点。
青木洗完胜回来了。他把手时光靠在窗框上,眺望着外面,对祯子说,“快到了。”
青木的脸上胡子拉碴的。
祯子对着洗脸间脏兮兮的镜子化妆。车体的晃动,使她站不稳脚跟。她那掌握不住重心的身子,仿佛心中七上八下地感到不安。皮肤粗糙,化妆也不顺心。今早她朦朦胧胧地睡了一会儿,还记得富山车站的灯光。
回到座位上,青木正在吸烟。祯子对这位同伴没有亲近感,但仍向他问了早安。
远处出现黑沉沉的大海。日本海的海岸线比预想的要小得多。再过去则是绵延的山脉。山上的积雪好似在灰色的天空中露着牙齿。
“那是能登半岛。”青木说。
那是能登半岛吗?祯子的脑海里浮现出地图上像巴掌那样大的一块地方向大海突出。能登山脉的形状似乎很平板。轮岛、七屋小学时代学过的地理,此刻祯子还记得这些地名。
祯子眺望微微移动着的远处的山脉。忽然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