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陀督探长1 走向决定性的时刻(零时)
凯伊说:
“泰德,你为什么不住到‘宫廷’旅馆去?这样你来这里比较方便多了。”
“噢,那种地方好像不合我的胃口。”
“不错,拉提莫先生,”屈维斯先生说,“那绝不是你活动的领域。”
泰德·拉提莫为了某种原因脸红了起来。
“我不知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他说。
玛丽·欧丁感到紧张的气息,赶紧支开话题,提出她对报上刊登的一个案子的看法。
“我知道他们在肯特市那件重大案子中又扣押了一个人——”她说。
“这是他们扣押的第二个人,”奈维尔说,“我希望他们这次抓对了人。”
“即使他就是凶手,他们也拿他没办法。”屈维斯先生说。
“证据不足?”罗伊迪问道。
“嗯。”
“然而,”凯伊说,“我认为他们最后总是会找到证据的。”
“不总是会找到,史春吉太太,如果你知道有多少人犯了罪却逍遥法外,你会大吃一惊。”
“你的意思是说,他们一直没被发觉?”
“不只是这样。有一个人,”——他提及两年前一个有名的案子——“警方知道一些儿童谋杀案是他干的——一点怀疑也没有——但是他们却无能为力。有两个人提供他不在场证明,尽管这不在场证明是假的,却没有办法加以证明。因此杀人凶手获得开释。”
“真是可怕。”玛丽说。
汤玛士·罗伊迪敲敲烟斗里的烟灰,以他平静、深思的声音说,“这证实了我一向的想法——有时候人把法律操在自己手上是对的。”
“你这是什么意思,罗伊迪先生?”
汤玛士开始装填烟丝。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以心血来潮、不相连贯的语句说:
“假设你知道——一件卑鄙下流的事——知道现有的法律奈何不了那个下手的人——知道他不会受到惩罚。那么我认为——自己动手去执刑是正确的。”
屈维斯先生亲切地说:
“非常要不得的理论,罗伊迪先生!这样的行为相当不正当!”
“我不认为。你知道,我的前提是事实已经证明——只是法律无能为力!”
“私人采取的行动仍然是不可原谅的。”
汤玛士微微一笑——非常温柔的微笑。
“我不同意,”他说,“如果一个人应该被吊死,我不在乎担负起吊死他的责任!”
“再来就轮到你自己遭受法律的制裁!”
汤玛士仍旧微笑着说:“当然,我会小心……事实上人不得不多多少少耍点下流的手段……”
奥德莉以她清脆的声音说:
“你会被发现的,汤玛士。”
“老实说,”汤玛士说,“我不认为我会。”
“我曾经知道一个案子,”屈维斯先生说着又停了下来。他歉然说:“犯罪学是我的一点嗜好,你们知道。”
“请说下去。”凯伊说。
“我知道的犯罪案例很广泛,”屈维斯先生说,“其中真正有趣的只有少数,大部分的凶手都提不起人家的兴趣,而且非常短视。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们一个有趣的案例。”
“噢,说来听听,”凯伊说,“我喜欢谋杀案。”
屈维斯先生说来缓慢,显然字字斟酌,小心地挑选用辞遣句。
“这个案子是有关一个小孩子。我不提这个孩子的年龄或性别。事实如下:两个孩子在玩弓箭。其中之一射中了另一个的要害,结果死了。调查庭召开,幸存的那个孩子完全一副心神错乱的样子,激发了庭上的怜悯心,案子以不幸的意外事件了结。”
他停顿下来。
“就这样?”泰德·拉提莫问。
“就这样。一项令人遗憾的意外事件。不过,你知道,这故事有另外一面。在事情发生之前不久,有个农夫恰好在现场附近树林里的一条小路上走着。透过树林的间隙,他注意到有一个小孩在那里练习射箭。”
他停顿下来——让听众细思他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玛丽·欧丁不相信地说,“那并不是意外——而是蓄意的?”
“我不知道,”屈维斯先生说,“我一直不知道。不过调查庭上记录小孩子不会用弓箭,结果盲目乱射一通。”
“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这就其中一个小孩来说,确实并非如此!”
“那么那个农夫采取什么行动?”奥德莉屏息着说。
“他什么都没做。他这样到底对不对,我一直不确定,这关系到孩子的将来。他觉得,对一个小孩子来说,宁可错放他一次,应该把对小孩子的怀疑作善意的解释。”
奥德莉说:
“可是你自己毫不怀疑那个孩子是蓄意的?”
屈维斯先生沉重地说:
“纯粹个人的看法。我认为这是非常巧妙的谋杀——一件由小孩子事前详细计划过的谋杀案。”
泰德·拉提莫问:
“有理由吗?”
“噢,是的,是有动机,孩子间的戏谑、讲些难听的话——足够挑起仇恨了。小孩子容易生恨——”
玛丽大声说:
“可是怎么那么深思熟虑。”
屈维斯先生点点头。
“是的,那么深思熟虑是很可怕的事。一个小孩子,把谋杀的意图藏在心里,静静地一天一天练习,然后最后阶段来到——假装笨拙地射出——悲剧收场,假装懊悔、伤心绝望。这太叫人难以相信了——叫人难以相信到案子也许不会让庭上采信。”
“那个孩子——后来怎么啦?”凯伊好奇地问。
“改了名字,我相信,”屈维斯先生说,“在调查庭公开之后这样做绝对是明智之举。那个孩子如今已经长大成人——在这世界上某个地方。问题是,那谋杀成性的一颗心是不是依然存在?”
他满腹心思地接着又说:
“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不过不管这位小凶手走到任何地方我都认得出来。”
“当然认不出来。”罗伊迪提出异议说。
“噢,认得出来。身体上有个特点——哦,我不继续在这个话题上谈下去了,这不是个令人愉快的话题,我该动身回去了。”
他站了起来。
玛丽说:“先喝一杯吧?”
酒摆在客厅另一端的一张桌子上。汤玛士·罗伊迪离得比较近,向前打开威士忌酒瓶的瓶盖。
“威士忌加苏打好吗,屈维斯先生,拉提莫,你呢?”
奈维尔低声对奥德莉说:
“夜色可爱,出去走一下吧?”
她正一直站在窗门边,望着月光下的阳台。他掠过她身旁,走到外面等着,她迅即摇摇头,转身回到客厅里。
“不了,我累了。我——我想上床去了。”她越过客厅,走了出去。凯伊打了个大哈欠。
“我也困了。你呢,玛丽?”
“嗯,我想我也困了。晚安,屈维斯先生,照顾一下屈维斯先生,汤玛士。”
“晚安,欧丁小姐。晚安,史春吉太太。”
“我们明天会过去吃午饭,泰德,”凯伊说,“如果天气还像今天这么好,我们就去游泳。”
“好。我会出去找你,晚安,欧丁小姐。”
两位女性离开了客厅。
泰德·拉提莫和气地对屈维斯先生说:“我跟你顺道,先生。我要去搭渡船,所以会经过你住的旅馆。”
“谢谢你,拉提莫先生。我很高兴有你护送。”
屈维斯先生尽管已宣布了他要离去的意愿,却好像不慌不忙。他愉快地细细啜饮着酒,热衷于向汤玛士·罗伊迪探询马来亚那边的生活情况。
罗伊迪的回答非常简短。要问他这些日常琐事就好像问他什么重大国家机密一样困难。他好像陷入自己的心事中,难以分心回答问话。
泰德·拉提莫局促不安,一脸不耐烦的神色,急着想离去。
他突然插嘴惊叫说:“我差一点忘了。我带了一些凯伊想要听的唱片来,就放在厅子里,我去拿来,你明天交给凯伊好吗,罗伊迪?”
罗伊迪点点头。泰德离开客厅。
“那个年轻人生性毛躁。”屈维斯先生低声说。
罗伊迪哼了一声没有回答。
“我想,是史春吉太太的朋友吧?”老律师继续说。
“凯伊·史春吉的朋友。”汤玛士说。
屈维斯先生微微一笑。
“嗯,”他说,“我指的是她。他几乎不可能是——第一位史春吉太太的朋友。”
罗伊迪强调说:
“是的,他不可能是。”
然后,接触到对方怪异的眼光,他有点脸红地说:“我的意思是——”
“噢,我相当了解你的意思,罗伊迪先生。你自己就是奥德莉·史春吉太太的朋友,不是吗?”
汤玛士·罗伊迪缓慢地把烟丝装迸烟斗里。他低头看着自己双手的动作,有点像是把话含在嘴里地说:
“唔——是的。可以说是一起长大的。”
“她一定一直是个迷人的女孩吧?”
汤玛土·罗伊迪好像是说“唔——嗯。”
“两个史春吉太太同时在一个屋子里有点难堪吧?”
“噢,是——是的,有点。”
“对原先的史春吉太太来说处境艰困。”
汤玛士·罗伊迪脸色发红。
“极为艰困。”
屈维斯先生趋身向前。他的问题猛然爆了出来。
“她为什么来,罗伊迪先生?”
“这——我想是——”被问的人声音含糊不清,“她——不喜欢拒绝。”
“拒绝谁?”
罗伊迪为难地挪动身子。
“哦,事实上,我相信她总是每年这个时候来——九月初。”
“而崔西莲夫人要奈维尔·史春吉和他的新任太太同时也来?”老绅士的语气带着巧妙的政治场上的不易相信的意味。
“至于这一点,我相信是奈维尔自己要求的。”
“那么,他是渴望这次——团聚?”
罗伊迪不安地挪动身子。他避开对方的眼光,回答:
“我想是这样。”
“奇特。”屈维斯先生说。
“做这种傻事。”汤玛士·罗伊迪被激得话语较长。
“让人觉得有点尴尬。”屈维斯先生说。
“噢,这,时下的人们是会做出这种事来。”汤玛士·罗伊迪暧昧地说。
“我怀疑,”屈维斯先生说,“这会不会是别人出的主意?”
罗伊迪瞪大眼睛。
“可能还会是谁?”
屈维斯先生叹了一口气。
“这世界上有好多好心的朋友——老是急着想替别人安排生活——建议一些不合宜的行动——”他中断了下来,因为奈维尔·史春吉从法国式落地窗门那边跨步进来。在此同时,泰德·拉提莫从厅堂那道门进来。
“嗨,泰德,你拿的什么?”奈维尔问。
“给凯伊的留声机唱片。她要我带来的。”
“噢,是吗,她没告诉我。”两人之间出现短暂的僵局,然后奈维尔走向放酒的架子,自己倒了一杯威士忌加苏打。他看来激动,闷闷不乐,呼吸沉重。
屈维斯先生听人说过奈维尔是“幸运的家伙——这世界上任何人想要的他都有了”。然而他在此时看起来却一点也不是个快乐的男人。
汤玛士·罗伊迪在奈维尔进来之后,似乎感到他做主人的义务已经结束。
他道晚安便离开客厅,而且脚步有点比往常匆促,几乎如同逃走一般。
“愉快的一晚,”屈维斯先生放下酒杯礼貌地说,“非常——啊——有教育性。”
“有教育性?”奈维尔眉头微微上扬说。
“得到有关马来亚的知识,”泰德笑开了嘴提示说,“要从沉默寡言的汤玛士身上问出什么来可真辛苦。”
“奇特的家伙,罗伊迪,”奈维尔说,“我相信他一直是老样子。只顾抽着他那可怕的老烟斗,静静听着,偶尔哼哈一声,一副像猫头鹰一样的聪明相。”
“也许他想得多,”屈维斯先生说,“现在我真的该走了。”
“有空再早点来看看崔西莲夫人,”奈维尔陪另外两位男士到大厅时说,“你让她很开心。如今她跟外界接触很少。她人很好,不是吗?”
“嗯,的确。一位非常具有激励性的健谈家。”
屈维斯先生非常仔细地穿上大衣,围上围巾,再次道过晚安之后,他和泰德·拉提莫一起离去。
“宫廷”旅馆实际上只在一百码以外,在一条大路的拐角处。它是一条稀疏散落的乡间街道的前哨站,在月光下一本正经、令人难以亲近地朦胧浮现。
泰德·拉提莫要去的渡口还要走两三百码路,就在河道的最狭窄处。
屈维斯先生在旅馆门口停了下来,伸出手。
“晚安,拉提莫先生。你要在这里待很久吗?”
泰德笑着露出亮闪洁白的牙齿。
“这要看情形而定,屈维斯先生。我还没有时间感到无聊。”
“对——对,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