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情报局档案





    2001年12月,美中央情报局特工通过测谎仪审讯战俘后得知,重要目标“根据地”秘密转移到了海上,并组成了一支大约20艘舰船规模的舰队,分布在以阿拉伯海和印度洋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对此,美军在地面部队加紧在阿富汗搜索重要目标的同时,美国海军也在全球各大洋展开了“围剿”行动,力求将重要人物一网打尽。结果证明这是一个假情报。    
    实践证明,美国中央情报局使用的测谎仪是不灵验的,连美国参议院特别情报委员会最近在一项报告说:“测谎被认为是有用但不可靠的审讯手段。”特别是一些好人有时被测之后,被误成是恐怖分子,在美国受到了长期监视。    
    


第五部分:CIA的伤疤:精神药物与人体试验“蓝鸟行动”和“蓟菜工程”(4)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慎重地告诫说:“对那些有泄密之嫌的人做测谎试验解决不了问题。我们不应该根据靠不住的测谎试验便断送一个人的职业生涯。”然而,在过去7年中,测谎在反情报界得到新的地位。中央情报局至少对4万名涉嫌人进行了测谎检查,以寻找吸毒者和潜伏的间谍,但功效不大。    
    据情报部门和执法机构的官员说,测谎仪成为美国中央情报局实施反情报、反渗透的一个重要工具。然而,目前多数法律案件中不允许把测谎的结果作为证据,因为人们对它的准确性有怀疑。中央情报局那些得到撒谎测试结果的雇员常常发现自己处于被称为“测谎束缚”的社会底层。有时错误的测试结果将使中央情报局不知花费了多少精力,甚至要用两年的时间进行调查,寻找被测者与外国情报机构的联系。联邦调查局的反情报特工马克·马拉就是其中一个,被美国特工进行了长达19个月的监视,并多次搜查他的住处。中央情报局有时对他进行一天24小时的监视,包括在他的头顶盘旋的联邦调查局的飞机。直到1995年7月才证明他是清白的,恢复了原职。    
    如果以正常的道德良知来评价,中央情报局的人体试验可以说是一种唯利是图的政客的阴谋与攫取情报的卑鄙手段,而这一切,如果和它对日本细菌战部队的支持相比,又显得“黯然失色”了。    
    早在二战结束后,美国驻日占领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批准对臭名昭著的战犯、日军中将石井四郎和他的细菌战部队(即所谓的“731部队”)免予战争罪行的控诉,交换条件则是让他把资料和技术提供给美方进行生物武器的研究(特别是在马里兰州德特里克要塞进行的研究),并稍后在朝鲜战争中进行实地试验。对于这一令人唾弃的肮脏交易,在20世纪80年代,在日本也发表了有确凿证据的详尽报道并有专著出版。就这样,手上沾满中国受害人鲜血的“731部队”的战犯成为美国政府麾下的研究精英。美国政府把他们从1948年留到1968年,继续在美研究生化武器,这批日本战犯带着731实验室的菌种到马里兰州德特里克要塞的美军实验室,相安无事地继续他们的“科学研究”。    
    历史是最杰出的讽刺小说家,在“9·11事件”后,美国许多政府部门都收到了里面装有炭疽菌的信件,也有人受到炭疽菌侵害——这是一种致命的毒性极强的病菌。美国政府号令各级情报组织倾全力调查。紧接着,令人哭笑不得的结果出来了:《华盛顿邮报》和美国有线电视网等众多媒体都报道说,导致多名美国人丧生的炭疽菌来源,其实就是位于马里兰州德特里克要塞的美国陆军生化战研究室!    
    《华盛顿邮报》报道,德特里克要塞实验室有两打以上的细菌样本于1991年的时候不知去向。当时在实验室工作的人,以及次年陆军内部的调查报告显示,遗失的这批危险的样本,包括炭疽菌在内和去年攻击美国的炭疽菌事件,已查出源于一处。这个生化战研究室是由中央情报局及其二战时的前身所资助的,中央情报局与此事脱不了干系!美国人一向鼓吹至高无上的“天赋人权观”,然而,当他们的道德高调遭遇了他们的情报组织时——这些情报组织按照政府的授意,对曾大肆进行活人解剖试验的日军战犯实施保护行为——人权的大旗也似乎摇摇欲坠了。    
    无论是对精神药物和测谎仪的迷信,还是对日本细菌战部队的资助与扶持,这些事件都在中央情报局不长的历史上留下了一个个巨大的永远无法抹去的污点,中央情报局也因其自身浓重的政治色彩而为公众甚至是外国同行所诟病:“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第五部分:CIA的伤疤:精神药物与人体试验CIA搁浅“猪湾”(1)

    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美国在二战后对苏联采取的“遏制政策”,在这一思维的指导下,中情局展开了针对苏联的一系列行动,如我们提到过的白银行动、黄金行动和窃取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等等。其实,在“遏制”战略的另一个方面,南美洲和北美洲被认为是美国利益头等重要的地区,无论在军事、经济还是在原料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1950年开始,美国白宫就被各界人士提醒要注重拉丁美洲的地位。拉丁美洲一直作为美国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曾以一份电报闻名的乔治·凯南将自己在电报中阐述的对苏联遏制的思想延伸到拉丁美洲,他向白宫报告说,“如果拉丁美洲落到了我们的敌人的手中,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可以想像得到,拉丁美洲作为美国的“后院”,如果这里出了问题无疑是后院起火。凯南断言说,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政策必须把美国的安全利益放在首位。乔治·凯南在向白宫的建议中反复强调共产党的可怕性,如果美国的身边出现了共产党的国家,那么会慢慢地将美国包围。艾森豪威尔最后被说服了,并决定对拉丁美洲国家的独裁统治者提供大量的帮助,换来他们对美国的臣服并且反对共产党的渗透。这项任务的执行者,自然是中情局。在这段时间里,中情局在拉丁美洲向当地的统治者提供支持,帮助训练警察部队,临时指派顾问人员交换情报和信息等。    
    然而,古巴革命者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共产党人于1959年在美国的“后院”点起了第一把大火。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古巴革命者推翻了中情局支持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美国白宫的决策者脑中出现了如乔治·凯南等人所描述的场景:共产党一个接一个地在拉丁美洲的国家取得政权,最后形成大火,将美国包围在大火中。古巴的新政权在掌权后的做法更加使得美国人感到了恐惧。美国人在古巴的庄园和财产在一夜之间被卡斯特罗政府没收,美国人的企业也被收回。这使得美国政府大为不安。白宫马上采取行动,“一定要把火势控制并消灭”。于是古巴遭遇了美国指挥下的经济封锁、政治孤立,遭遇了美国有计划、有组织的颠覆活动。但是,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古巴丝毫不惧。卡斯特罗对待美国和西方的态度就像他的胡子一样倔强。他一次又一次地让美国的行动失败。当时,美国白宫的那些人只要一提到卡斯特罗,一个个都只是无奈地摇头。甚至有人提到大胡子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在无可奈何之际,艾森豪威尔只好把希望寄托于自己最后的一张牌——中央情报局,让它承担起从肉体上消灭卡斯特罗的“责任”。    
    中情局在领到任务后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和安排,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可是最后还是没有逃脱被卡斯特罗羞辱的命运,而且造成了著名的“猪湾事件”。    
    1959年12月11日,J。G。金上校向中央情报局局长杜勒斯送交了一份备忘录,上面写道,“仔细考虑之后,认为非干掉卡斯特罗不可……许多了解古巴情况的朋友都相信,只有干掉他才能加速古巴现政府的垮台。”杜勒斯批准了这份备忘录。随后,由比斯尔和金上校负责组织暗杀卡斯特罗的秘密行动。    
    在获得白宫的同意后,金上校组织了一个行动小组,研究具体的行动方案。7月,中情局总部向哈瓦那发去一份密电,命令对方同时暗杀卡斯特罗的弟弟劳尔·卡斯特罗。但不知道为什么,中情局总部当天又收回了这项命令。9月,暗杀卡斯特罗的计划已经就绪,中情局首先想到的是找犯罪集团合作,实施这一计划。    
    与此同时,比斯尔在中情局组织了以反对卡斯特罗为主题的政策研究,最后他向中情局提供了一整套的行动计划。比斯尔建议采取四个步骤:首先以流亡在外的反对卡斯特罗的古巴势力为基础组建一个反对政权,然后帮助这个政权发动强大的舆论攻势向卡斯特罗发动攻击。下一步就是在中情局的帮助下建立一个秘密的行动系统,具体负责针对卡斯特罗政府的情报和其他秘密行动。最后,建立一支武装力量,用来将卡斯特罗最终消灭。比斯尔的计划立即得到了艾森豪威尔的批准。而且总统告诉比斯尔,立即执行第一个步骤,即找到一个流亡的古巴人,由他来组织一个绝对反对卡斯特罗的敌对政府,并接受美国的管理。在这里应该提到的是,在美国有许多从古巴逃亡到美国来的人,他们过去往往从事赌场、走私、毒品之类的黑社会行当。中情局断定他们可能敢于冒险。于是在接下来的近一年时间里,比斯尔将他的计划逐一付诸实践。第一步在开始的时候是比较成功的,许多反对卡斯特罗的古巴流亡人像潮水一样涌入迈阿密。这些人都希望美国人能帮助他们赶走卡斯特罗,于是他们就能重归家园。可是在随后出现了问题,中情局找到的“流亡政府”的未来领导人是巴蒂斯塔,他并不能得到大多数流亡者的肯定和支持。一些人支持巴蒂斯塔,多数人反对巴蒂斯塔。中情局接着又试图找其他人来成立政府,可是没有一个人能胜任。与此同时,推翻卡斯特罗政府的武装部队也在比斯尔的指挥下建立和秘密训练。比斯尔招募了大量的狂热分子。最初中情局将训练营地选在迈阿密郊外,但因为这一基地的保密性不好,所以这支队伍被送到巴拿马运河区。    
    


第五部分:CIA的伤疤:精神药物与人体试验CIA搁浅“猪湾”(2)

    中央情报局首先挑选了少数的一些人,大概30个。这些人将来要成为执行美国在古巴任务的骨干,他们接受训练后就被派到古巴国内,在那里为将来的行动做准备,并组织游击部队。比斯尔告诉中情局,这只是他的初步计划,一旦他们所训练出来的古巴反卡斯特罗力量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美国就可以退出行动,那些中情局训练出来的人完全能够独撑大局。    
    就这样,中情局慢慢培养出了一定规模的反卡斯特罗力量。比斯尔有计划地让他们分别向古巴的海岸渗透。可是他们的力量相对于卡斯特罗的力量太有限,并且得不到有力的支持。所有的行动都没有获得理想的结果。    
    于是,比斯尔面临着两个问题,首先是如何提高行动的规模,因为前面的教训告诉他,小规模的行动根本不起作用;第二就是如何找到更好的秘密训练基地,可以更好地培养反卡斯特罗力量。首先,比斯尔明白,要想扩大行动规模就必须有足够的经费,于是他向中情局报告要求增加对反卡斯特罗任务的投入。可是中情局给比斯尔的回答是,增加资金必须得到总统的批准。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中情局开始和总统艾森豪威尔不断磋商。最后的结果很使比斯尔满意,总统一下子给了他1300万美元。这样就有了足够的资金来升级行动规模。然后就剩下找到一个理想的训练基地的问题了。在中情局给予比斯尔选择的几个基地位置中,他看中了位于危地马拉的加勒比海沿岸的一个训练基地。那里有着同古巴相近的地势地形,有利于演习登陆古巴的行动。同时那里偏僻而隐秘,不容易被人们发现。当所有问题都解决后,中情局开始招募大量的人员到那里受训。在那里的训练水平和强度都大大提高。    
    当看到基地的训练成绩一天比一天好,比斯尔感到信心十足。同时,他和中情局也开始研究如何进入古巴的方案。在经过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比较后,比斯尔接受了一个比较大胆的方案。这是一个陆海空相结合的战斗计划。首先由美国的海军发动攻势,将古巴海岸的防御工事摧毁,同时将中情局培训出的特工们送上海滩,并保护他们;抢摊登陆的特工们就地进行部署,运用他们在受训时学到的阵势原地坚守,等待命令。然后,美军出动飞机,对哈瓦那进行空中打击,与此同时,严守阵地的特工们在飞机的配合下进军哈瓦那。更为重要的是中情局将控制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