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1-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





睦鲜抗俚募觳橄摺U馐亲钭罨〉脑采。褪恰缎值芰匪翘哪侵稚。衷诘目战挡慷右彩钦庵稚 !   ?br />     我们身后还有等待的弟兄,也有老鸟也有新鸟。狗班和炊事班的也在,只要是狗头兵都要上天。我们何大队也跳,但是在去年他的腿因为跳伞骨折了,所以大队常委就坚决不让他跳了,军队讲党的领导,所以何大队不高兴也没有办法。但是他会在这里看着,从第一个架次看到最后一个架次,从早上看到黄昏。参谋长拿着个高音喇叭站在他旁边。每一架次的伞降,当那一朵朵白色云母一样漂浮的伞一个一个打开的时候,何大队总是紧张的不得了。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是我知道他心里确实在担心——还多说一句,我在看到361艇失事的时候其实觉得从长远讲这是一个很关键的信号,就是军队的事故从此有可能可以公开化了,也就是说那些因为事故牺牲的军人可以得到大家的缅怀了。其实我的心里很深的地方就涌起了那些年轻的面孔黝黑的面孔憨憨的面孔……那个时候,他们的名字只能刻在我们狗头大队那面荣誉墙上,他们的照片也只能挂在那个大厅里面的墙上,默默的被这个世界遗忘。他们平凡的离去,悄无声息的离去,平凡的和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一样,永远的不再被人提起,只生活在他们的亲人情人和我们这些人的心中。    
    陪伴他们的,就是那面弹痕累累的国旗和我们的前辈们,然后他们又成为前辈,然后又有新的年轻的面孔黝黑的面孔憨憨的面孔变成新的前辈……    
    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着。    
    不为人知。    
    还是说到军靴的问题。我开始是真的穿不惯,因为觉得沉,我们都喜欢胶鞋,因为轻巧方便,穿习惯了——但是在狗头大队,除了一些格斗和什么别的什么特殊需要的科目,这双迷彩色帆布高腰的牛皮伞兵靴就必须在任何科目的时候穿着。开始是真的不习惯,但是你不习惯也不行,因为打仗的时候,你有可能就要伞降敌后,怎么可能不穿伞鞋呢?再加上还有其余的作战上的考虑大家都知道就不再赘述了——于是就穿着,久而久之就习惯了。    
    我们就这么走向四个翅膀的小苍蝇飞机。    
    然后一个架次10个。    
    我坐过飞机,但是马达和生子都没有,所以还是比较新鲜的。    
    我们到了1500米高空,这是伞降基础训练的高度。    
    舱门一开,我就看见下面,不过真的没什么害怕——我不知道多少读者有过伞降的经验,1500米和800米看地面是两个概念。其实高度越高越不害怕,因为你看不清下面;越低你心里就越怕,因为下面看的越清楚。    
    圆伞的跳伞过程大家可以去看《兄弟连》,虽然时间过去很多很多年,但是这种基础的伞降没有什么区别的。    
    其实第一次跳伞真的没有可以写的,往往是不知道怎么回事你就已经到了地面了。    
    整个狗头大队我记得当时就一个人始终伞训科目就没有合格过,虽然这个人不主要,但是事迹还是值得说一下,就是狗班的班长狗子同志。    
    狗子同志是老士官,老资格的养狗兵,在这儿混了两年了。他们不是侦察兵比武出来的,那不是人员资源的浪费吗,大部分是别的部队的养狗兵的高手?不过狗班也要跳伞,我们当时开玩笑说整个狗头大队除了德国原装进口大狼狗就没有没上过天的了——狗子自然也少不了上天。    
    狗子年年上天,但是年年就是不合格。    
    


第三部分 砺炼第81节 没跳伞的命

    这个事情说起来也真邪性了——第一次跳,狗子就来了个大家熟悉的《第一滴血》第二集的兰波动作,把自己挂在飞机外面了。里面的兄弟都急了,赶紧想办法拽他回来。那年就没敢让他跳。这个事情我没有见,是别人跟我说的。    
    在我跳的那年,狗子在前面几个架次。    
    他一出来我们底下就惊了。    
    伞没开!    
    真的没开!    
    狗子就跟个小黑点一样一直往下落。    
    我们都张大嘴在地面看。    
    何大队也张大嘴在地面看着。    
    只有救护车在赶紧启动——其实去有个屁用啊?!    
    一直到大概500米左右,我们都以为这回狗子完了的时候,那白色的云母一下子打开了。    
    狗子那小黑点一样的身躯就被一下子拽上去。    
    等到他落地以后我们就围上去。    
    狗子居然还没有睁眼,紧张的圈着腿抱着胸前,保持着一个跳伞出舱的姿势。    
    我们就笑了。    
    狗子睁开眼就问我们笑什么。    
    我们笑的很开心。    
    何大队当时一口气吃了十颗救心丸,并当即指示:    
    “狗子以后不要跳伞了!”    
    狗子就成为后来唯一就没有上过天的狗头兵。    
    你们听着是不是个乐子?还是没劲?还是你们觉得是个特种大队的就应该跳伞及格?不跳伞就不叫特种兵?就没有资格在你们心里的特战精英里面占据一个小小的位置?    
    呵呵,其实就是我说的话,这是狗子的命,他就没跳伞的命。    
    你们说不跳伞是好事是坏事?    
    还是你们觉得不满意,一定要我们这帮子小兵跳?    
    圆伞完了就是翼伞。据我可怜的军事知识,这是连一般空降兵都不会跳的,就在空降部队也是老油子才会跳——就是那种长方形的伞,可以根据风向和风速自己进行方向的调整和操纵——而且,是自己开伞,不是挂个钩子在钢索上面你自己一跳出去崩的一下就拉开。——有的朋友说是“方伞”,我们不叫“方伞”,叫“翼伞”,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记错了,或者是有不同的学名。我不是什么军迷,知道的也就是在部队学会的这点子劳什子,还忘记的差不多了。错了就错了,大家也就凑合着看,小说的重点不是这个。    
    我再强调一遍,一般的空降兵都不会跳翼伞,除了他们自己的精锐类似于执行特战任务的分队——你们在电视里面见到的老美82空降师大批量跳的都是圆伞,要是他们部队都能跳翼伞,我觉得可能性极小——没有看过大量的资料,我是从自己的实践体会出发的。    
    翼伞的操纵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我又不想写科普文章,因为我最腻歪的就是这件事情。    
    我还是说人物和故事。    
    虽然新队员可以第二年跳翼伞,第一年只是进行圆伞的体验,但是狗头高中队的直属特勤队是非跳不可的而且是全员满编制跳。如果说我们的狗头大队真的是大灰狼的狼牙的话,那么很明显我们狗头高中队亲自指挥的直属特勤队就是狼牙上的牙尖子的地位,这个就不用再解释了吧?    
    我们三个就要跟老鸟一起跳翼伞了。    
    当时我们跳的翼伞是红白相间的运动翼伞,现在有没有专门军用的我就不知道了。国家穷军队就穷,翼伞的需求量也不是特别大,能用我们就凑合着用这个我现在都绝对理解,当战士的时候就理解——但是我多说一句,某些中国军用品的颜色也是真够可以的,譬如救生衣,当然是为了救人需要,我们当时用的都是桔红色的,胸前给个狗头标志,我那会就纳闷这要打仗不就是找死吗?冲着彩色狗头打不就完了吗?准挂。结果后来我带过的那个兄弟回来说在国际比赛的时候也是用的这个,我就知道多少年也没换。他还告诉我参赛的外国选手都问你们怎么把民用品带来了?他都不好意思说什么。唉,国内就这样了也不打仗,抗洪比较多桔红色最合适,但是要出国比赛还不能换个迷彩或者暗绿马甲穿穿,挺没面子的。    
    ——扯回来。    
    我们跳之前,来自空降部队的老鸟先过瘾。    
    你们知道什么是真牛逼吗?    
    我告诉你们是什么。    
    就是不戴头盔光着头,不穿伞靴穿胶鞋跳伞。    
    不相信?    
    我亲眼见到了。    
    一队来自空降部队的伞训骨干嘻嘻哈哈就来了就要上飞机。    
    更过分的是还有一个老鸟不戴头盔就罢了,居然脑袋上戴了一个彩色的游泳帽,上面还写着“北戴河留念”。    
    ——把跳伞当成游泳。    
    牛逼吗?    
    我至今觉得这帮子老鸟是真牛逼!    
    ——对自己的技术信任到什么程度啊?!我们出发之前早早背着伞包哪儿都不敢碰,生怕碰一下造成里面打好的伞怎么样怎么样了。这帮老油子呢?拿着伞包往地下一搁围个圈就一屁股坐上去打牌,一点都不在乎会不会坐出什么事情来。哨子一吹背上就走边走边整理,到了检查线跟前就差不多都整理好了。    
    真他妈的鸟啊!    
    我至今回忆起来还要感叹。我不知道别的大队或者空降部队有没有这样的,但是这是我亲眼见到的。    
    然后他们就上天了。    
    然后你就看见空中一会绽开一朵鲜花一会绽开一朵鲜花,在空中全部绽开后就组成一个大雁队形那是真他妈的漂亮!    
    这个画面深深的印到我的脑子里面,即便是后来自己可以这么作了也是深深的记得第一次亲眼目睹的美丽的三色降落伞组成的大雁。    
    居然不会散掉队形的一直在空中往地面目标过来。    
    


第三部分 砺炼第82节 真的牛逼

    我在心里感叹是真的牛逼啊!——只有你自己去作了才真的知道不容易,因为你不是职业跳伞运动员,你是特种兵还要训练别的多的要死的科目不会每天跳伞,训练时间就那么多,培养成这样的高手除了时间,还要有天分。    
    而组成这个大雁的就是那些黝黑的沉默寡言的面孔。    
    虽然参谋长在底下拿着高音喇叭在喊:“注意编队啊同志们!注意编队!”    
    但是谁都知道他喊是多余的。    
    这个队形不会散开。    
    ——地面是草坪中间的一个正方形的水泥地面,我记忆中是5米长,中心是一个红色的1米见方的圆心。    
    他们就要逐次落在这个上面。    
    然后我就睁大眼睛。    
    ——一双胶鞋轻盈的落在红心上犹如蜻蜓点水。    
    又是一个蜻蜓点水!    
    ……    
    下来以后憨憨的笑着。    
    我在心里感叹真牛逼啊!    
    头盔和伞靴的作用还用我复述吗?你们应该比我清楚的多啊!    
    但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翼伞的降落,就是光头和胶鞋。    
    对了,还有一个戴着上面写着“北戴河留念”的游泳帽。    
    不穿伞靴不戴头盔从800米高空下来,我知道是违反规定的。但是我说了这是小说,不能成为要指责我们狗头大队违反训练规定的证据。    
    ——关于这个靶子我还要多说一句,说实话我真犹豫说不说的,但是想既然是小说不妨说个乐子。    
    我们狗头大队有个规定,除了这些老油子伞训骨干,谁要是在这个800米日间训练中踩到靶心,就是500块钱的奖励——好像解放军不该搞这个但是我说了这是个小说,大家就当是个乐子。    
    我第一次跳那年,800米翼伞训练那天白天的风比较邪性,除了那些老鸟和后来的不多的军官和老士官,落在靶心的极少。大多数队员毕竟不是空降部队出来的骨干啊,都是陆军过来的,伞降训练日也不会象空降部队那么多,所以这个是正常的。    
    所以后勤股长发的很爽快。    
    第二年的同一天,风极好。    
    不用说跳的怎么样,你看后勤股长的表情就知道了。    
    ——张大了嘴,一会脸上的肌肉抽搐一下,一会脸上的肌肉抽搐一下。    
    最后干脆闭上眼不看了!    
    我不知道最后别人发了没有,反正我给小影买的第一件高档的礼物用的就是这500块钱。    
    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传奇的涵义,我自己就没有什么理解。因为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传奇,就是你的命,该着了就是该着了——你们都佩服那些战场上的传奇英雄人物,但是要我说句实在话,我觉得他们自己都未必佩服自己。因为他们的脑子里心坎里总是会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兄弟,在那个瞬间是怎么样在枪林弹雨中抽搐一样抖动着身躯?在那个瞬间是怎么一秒种前还笑眯眯跟你开玩笑或者跟你吵嘴但是一发炮弹就消失的无影无踪连个胳膊都剩不下一只?在那个瞬间是怎么在你的怀里咽下最后一口气脸上的血污中还有孩子一样的微笑或者恐惧?在那个瞬间是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