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全集
他早期的作品,像《碧血剑》、《书剑恩仇录》,现在有修订本《书剑江山》,不
过修订本没有原来的好原本一开始描写陆菲青骑著驴在官道上,吟诗而行,既苍
凉又豪迈,那意境我读过了二十年还记得,现在可惜删了。金庸早期的作品描述的
是更广泛的人类与生俱来的的情。后期的小说,技术虽然进步,可是他把政治上的
意念摆了进去,反而有局限了。
“像三毛所写的都是人的本性、感觉等等,每个人都具有的。可是金庸如果把
太多的信息投入其中,有时可以传达得很成功,有时会把武侠小说宏身的价值贬低
了。因为我一直在看他的小说,从《天龙八部》到《笑傲江湖》,大部分对大陆上
的政治加以讽刺。像《天龙八部》中的丁春秋,一天到晚吹牛,他可能在讽刺毛泽
东。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三毛接著说∶“所以我认为文学是一种再创造。同样的金庸先生,你我之间的
看法有那样大的不同。”
沈君山立刻接道∶“刚才谈你的写作,我就想起两句话∶“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是文学的一个高境界,人一生有许多矛盾和冲突,这种无可
奈何的情境就是文学最好的题材,从希腊悲剧以来最好的文学,都是如此人与
环境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人与自己的冲突,没有绝对的喜恶,但却得牺牲,这
是人生最大的悲剧,好的文学就要把这种悲剧表达出来,这就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的意境。
“第二句”似曾相识燕归来”,就是有共鸣感,如果只是不相识的燕子,就不
会有这种味道,似曾相识的燕子,才会更有“无可奈何”的感觉。
“最近看的电影,如《现代启示录》、《克拉玛对克拉玛》,觉得后一部电影
更好,就是因为后者能引起更大的共鸣感。虽然《启示录》也许更具”信息”的使
命。
“因为您写的是基本的人性,每一个人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且所写的
又是很“无可奈何”的事情。这是我对您作品所补充的两句话。还有,我觉得中国
小说里白先勇的《台北人》最具有这两句诗的味道。”
三毛解释∶“我过去的文章里”无可奈何”的情绪比较少现在比较不同,所以
一种对于生命莫可奈何的妥协比较多,看《背影》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发觉自己不
一样了,是由于生活的痕迹所致,也有点悲凉。我多么愿意做过去的我,而不愿做
现在的我。但是没有办法,也不愿加以掩饰(声音渐微弱)。”
沈君山用慰藉的口气,“这是给人的一种冲击。您觉得”三毛声音低沉若
寂∶“比较苍凉一点吧,现在……”
三毛诉说完她的柔韧而又刚强的文学旅程,声音渐杳,此时无声胜有声。沈君
山接下去说道∶“我偶尔也写点散文,但不像您的文章那样脍炙人口。目前主要写
的是政论性、科学性或观念性的文章。”我在国内写通俗科学性的文章,就常想∶
这篇文章写出来以后,普通读者是否能够接受?于是我立了三个原则∶信、达、趣
。
“”信”是讲真话,这一点对像我这样受过长期科学训练的人,比较容易做到
,不会讲错。“达”是文字表达要清晰。
还有就是要有趣味,因为这些文章并不是给专家看的,而是要吸引一般读者。
话说沂来,”沈教授绽开笑容说∶“在副刊上要吸引人,实在很难和三毛小姐的文
章相竞争的。”
三毛微笑著继续听沈君山说∶“至于政论性的文章,可能是更难写,因为它会
影响很多人。刚才说科学性的文章要信、达、趣。那么政论性的文章就要把”趣”
字改成“慎”字。
“事实上我所写的三种不同类型的文章∶像普通的散文棋桥之类,因为属于自
己的乐趣,自然水到渠成,轻松愉快。科学是本行,所以写这类文章也还好,只要
把它清楚准确地表现出来就可以了。至于政论,最耗时费力。大致上写一篇政论性
文章,所花时间精力,可写五篇科学性文章,或十篇棋桥类文章。”每个人都有他
应尽的责任,而我在思想及科学上都曾受过一点训练,在这种情形下,我应该把我
所知道的写出来。这是我对自己写这三类文章的不同看法。”
三毛很仔细地听完沈君山的话,接著说∶“我要说的是,我的文章是身教,不
是言教。而且实在分析不出自己的文章,因为今天坐在沈先生的旁边,我要用一句
话做为结束,印度诗哲泰戈尔有句散文诗∶“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
”这句话对于那个叫做三毛的人来说,是一个最好的解释。
因为你要说三毛是什么?她实在说不出来。我再重复一次∶“天空没有翅膀的
痕迹,而我已飞过。””
在柔和而富磁性的余音之中,倏然迸出沈君山清亮的声音∶“这是羚羊挂角,
不著痕迹。”
他们结束了这次生动的对话,虽然观点不一致,见解颇有别,然而由于两人都
富有传奇的色彩,有与众不同的经验和理想,这样的智慧撞击如星火浪花,即使没
有轨痕翼迹,却袭人历历,萦旋不去了。
三 毛 著
三 毛 散 文 全 编
闹学 记
目 录
序
序一∶我家老二三小姐陈嗣庆⒈……………
序二∶我有话要说缪进兰⒈0………………………
闹学记
你从哪里来⒈⒍………………………………………
如果教室像游乐场⒉⒐………………………………
春天不是读书天⒋⒈…………………………………
我先走了⒌⒌…………………………………………
经验之谈
老兄,我醒著⒍⒋……………………………………
爱马落水之夜⒍⒏……………………………………
我要回家⒎⒋…………………………………………
求婚⒎⒐………………………………………………
孤独的长跑者⒐⒈……………………………………
长歌
杨柳青青⒐⒐…………………………………………
导读
罪在那里⒈0⒍…………………………………………
遗爱
星石⒈⒈⒊………………………………………………
吉屋出售⒈⒊⒉…………………………………………
随风而去⒈⒋⒍…………………………………………
E。T回家⒈⒍0………………………………………
新天新地
重建家园⒈⒎⒎…………………………………………
后记ABC……………………………………………
序一∶我家老二三小姐陈嗣庆我的女儿陈平本来叫做陈懋平。“懋”是家
谱上属于她那一代的排行,“平”是因为在她出生那年烽火连天,做为父亲的我期
望这个世界再也没有战争,而给了这个孩子“和平”的大使命。后来这个孩子开始
学写字,她无论如何都学不会如何写那个“懋”字。每次写名字时,都自作主张把
中间那个字跳掉,偏叫自己陈平。不但如此,还把“陈”的左耳搬到隔壁去成为右
耳,这么弄下来,做父亲的我只好投降,她给自己取了名字,当时才三岁。后来我
把她弟弟们的“懋”字也都拿掉了。
有一年,她又自作主张,叫自己ECHO,说∶“这是符号,不是崇洋。”她
做ECHO做了好多年。有一年,问也没问我,就变成“三毛”了。变三毛也有理
由,她说 为是家中老二。
老二如何可能叫三毛,她没有解释。只说∶“三毛里面暗藏著一个易经的卦
所以。”我惊问取名字还卜卦吗?她说∶“不是,是先取了以后才又看易经意外
发现的,自己也吓了一跳。”
我听说,每一家的老二跟其他孩子有些不一样,三毛长。⒈。闹学记大以后也
很支持这种说法。她的道理是∶“老二就像夹心饼干,父母看见的总是上下那两块
,夹在中间的其实可口,但是不容易受注意,所以常常会蹦出来捣蛋,以求关爱。
”三毛一生向父母抱怨,说矣备受家庭冷落,是挣扎成长的。这一点,我绝对不同
意,但她十分坚持。其实,我们做父母的这一生才是被她折磨。她十九岁半离家,
一去二十年,回国时总要骂我们吃得太好,也常常责怪我们很少给她写信。她不晓
得,写字这回事,在她是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在我们来说,写一封信千难万难。
三毛的家书有时每日一封,什么男朋友啦、新衣服啦、跟人去打架啦、甚至吃了一
块肉都来信报告。我们收到她的信当然很欣慰,可是她那种书信“大攻击”二十年
来不肯休战。后来她花样太多,我们受不了,回信都是哀求的,因为她会问∶“你
们怎么样?怎么样?怎么吃、穿、住、爱、乐,最好写来听听以解乡愁。”我们回
信都说∶“我们平安,勿念。”她就抓住这种千篇一律的回信,说我们冷淡她。
有一次回国,还大哭大叫一场,反正说我们二十年通信太简单,全得靠她的想
象力才知家中情况。她要家人什么事都放下,天天写信给她。至于金钱,她倒是从
来不要求。
三毛小时候很独立,也很冷淡,她不玩任何女孩子的游戏,她也不跟别的孩子
玩。在她两岁时,我们在重庆的住家附近有一座荒坟,别的小孩不敢过去,她总是
去坟边玩泥巴。
对于年节时的杀羊,她最感兴趣,从头到尾盯住杀的过程,看完不动声色,脸
上有一种满意的表情。
在重庆,每一家的大水缸都埋在厨房地里,我们不许小孩靠近水缸,三毛偏偏
绝不听话。有一天大人在吃饭,突然。⒉。闹学记听到打水的声音激烈,三毛当时
不在桌上。等到我们冲到水缸边去时,发现三毛头朝下,脚在水面上拚命打水。水
缸很深,这个小孩子居然用双手撑在缸底,好使她高一点,这样小脚才可打到水面
出声。当我们把她提著揪出来时,她也不哭,她说∶“感谢耶稣基督。”然后吐一
口水出来。
从那一次之后,三毛的小意外不断的发生,她自己都能化解。有一次骑脚踏车
不当心,掉到一口废井里去,那已是在台湾了,她自己想办法爬出来,双膝跌得见
骨头,她说∶“咦,烂肉裹的一层油原来就是脂肪,好看好看!”
三毛十三岁时跟著家中帮忙的工人玉珍到屏东东港去,又坐渔船远征小琉球。
这不可怕,可怕的是∶她在东港碰到一个军校学生,居然骗人家是十六岁!她交了
今生第一个男朋友。
在她真的十六岁时,她的各方男朋友开始不知哪里冒出来了。她很大方,在家
中摆架子每一个男朋友来接她,她都要向父母介绍,不来接她就不去。这一点
,做为父亲的我深以为荣,女儿有人欣赏是家门之光,我从不阻止她。
等到三毛进入文化大学哲学系去做选读生时,她开始轰轰烈烈的去恋爱,舍命
的去读书,勤劳的去做家教、认真的开始写她的《雨季不再来》。这一切,都是她
常年休学之后的起跑。对于我女儿初恋的那位好青年,做为父亲的我,一直感激在
心。他激励了我的女儿,在父母不能给予女儿的男女之情里,我的女儿经由这位男
友,发挥了爱情尿面的意义。当然,那时候的她并不冷静,她哭哭笑笑,神情恍惚
,可是对于一个恋爱中的女孩而言,这不是相当正常吗?那时候,她。⒊。闹学记
总是讲一句话∶“我不管这件事有没有结局,过程就是结局,让我尽情的去,一切
后果,都是成长的经历,让我去。”
她没有一失足成千古恨,这怎么叫失足呢?她有勇气,我放心。
我的二女儿,大学才念到三年级上学期,就要远走他乡。
她坚持远走,原因还是那位男朋友。三毛把人家死缠烂打苦爱,双方都很受折
磨,她放弃的原因是∶不能缠死对方,而如果再住台湾,情难自禁,还是走吧。
三毛离家那一天,口袋里放了五块钱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