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全集
见我一日一日消瘦,母亲天天劝我∶“睡觉、吃饭!”倒是父亲,他叫我不要休息
,应该运动。我选择了慢跑。
有半年多的时间,每个星期绝有三天左右的晚上,我开车到内湖的大湖公园,
绕著湖水开始慢跑,总要跑到全身放松了,出汗了,这才回家继续工作。就有那么
一个夜晚,我一个人在大湖公园的人行道上慢跑,不远处来了两辆私家车,车上的
人看我跑步,就放慢了车速开始跟我,我停步不跑了,车上下来七个男子,他们慢
慢向我围上来,把我挤在他们的人圈里。其中一个人说∶“小姐一个人散心不寂寞
?”我看看四周,没有其他的行人,只有车辆快速的在路边驶过。我用开玩笑的口
吻对待这一群家伙,说了几句不轻不重的双关语,“笑问”他们是哪一个角的。他
们一听我说起什么角什么角,就有些不自在,我把其中挡路的一个轻轻推开,头也
不回的再跑,很有把握的跑进对岸丛林小路中再绕公园出来,那批。⒌⒐。闹学记
人已经走了。从那次之后,我停止了夜间的慢跑,而清晨尚在读书,不能跑,这再
次的运动也就停了。“角”的意思就是黑话“帮派”,看杂志看来的,居然用得顺
口。
我们的家族运动小史并没有告一段落。小弟的大女儿天明今年八岁,得的奖状
里虽然包括体育,可是她最痴迷疯狂的还是在阅读上。小学二年级就在看我的《红
楼梦》,金陵十二金钗都能背,她只运动那翻书的小指头。小弟的二女儿天白在两
岁多时由茶几上跳下来,父亲观察她的动作,她不是直著脚跳的,她先弯下膝盖才
借双脚的力一蹦落地,这发现又使父亲大喜,连说∶“恐怕是这一个,可以训练。
”从那时起,天白每与父亲见面时,祖孙两人就在游玩一种暗藏心机的运动游戏。
可是天白现在已经四岁多了,她最大的成就却是∶追赶著家中大人讲鬼故事。我们
被她吓得哀叫,她是一句一句笑笑的逼上来,用词用句之外,气氛铺陈诡异、森冷
、神秘,是个幻想魔术师眼看她走上司马中原之路。她只做这种运动,四肢不
算灵。每听孙女造鬼不疲,父亲总也叹一口气,他的期望这一次叫做活见鬼。
其实,要一个家庭中的成员做为运动家或艺术家并不那么简单,可是保有活泼
而健康的心态去参与,不必成家也自有意义。
拉杂写来,由家庭中的运动小史铺展到马拉松,内心的联想很多。其实每一个
人,自从强迫出生开始都是孤独的长跑者,无论身边有没有人扶持,这条“活下去
”的长路仍得依靠自己的耐力在进行。有时我们感到辛酸遭受挫折,眼看人生艰难
,实在苦撑著在继续,可是即使如此,难道能够就。⒍⒐。闹学记此放弃吗?有许
多人,虽然一生成不了名副其实的运动员,可是那份对于生活的坚持,就是一种勇
者的行为。
我自然也是一群又一群长跑人类中的一员,但诚实的说,并不是为了父亲的期
望而跑,支持著我的,是一份热爱生命的信念,我为不负此生而跑。我只鼓励自己
,跟那向上的心合作。这些年来,越跑越和谐,越跑越包容,越跑越懂得享受人与
人之间一切平凡而卑微的喜悦。当有一天,跑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时,世上再也不会
出现束缚心灵的愁苦与欲望,那份真正的生之自由,就在眼前了。
。⒎⒐。闹学记长歌杨柳青青诗人□弦的故事要说的是老家本在河南
南阳城外四十里爷爷半生赶驴车爹爹做了 稼郎三代单传得一子我娘长齐报天恩那
家园白露前后看早麦小麦青青大麦黄总记得老娘纺纱明月光放下娃儿急急忙忙做鞋
帮忘不了老爹天方亮喝便上耕晌午打罢东偶又西桑辛苦苦巴到日落上了炕。⒐⒐。
闹学记计算算今秋能拿几个洋再想想到了下年好歹加盖两间房苦盼盼娃儿长大讨个
媳妇儿好兴旺舍不得小子细肩把锄扛只期望省城念书好风光小子上学堂爹娘向著师
傅打躬屈膝泪滂滂孩儿灯下琅书声喜得爹娘睡不沉寒冬上炕让暖被炎夏铺席打扇备
凉床只求娃儿不灾不病写字忙爹娘白汤粗馍也是香小子十六作文章村里人人面容光
看信代书把人拉那今世秀才便是他休道爹娘做牛做马费了学钱不管用。00⒈。闹
学记只盼来年似锦前程祭祖告天耀门宗那年兵荒马乱方才起唬得爹娘心惶惶小子不
及定亲家慌慌张张打发他说起同学结伴走老娘漏夜赶行装厚厚裤子肥肥袜密密鞋帮
打成双不言不语切切缝油灯点到五更蒙老爹墙角挖出现大洋老娘缝进贴身内衣裳小
子不知离别伤怨怪爹娘瞎张忙只想青春结伴远那知骨肉缘尽箭在弦才听得更鸡鸣叫
天方亮就来了同学扣窗启程嚷三五小子意气佳不见爹娘乱发一夜翻芦花。⒈0⒈。
闹学记门前呼唤声声到灶上油饼急急烙油腻腻粗纸包著递上来气呼呼孩儿不耐伸手
接老娘擦眼硬塞饼哽说趁热路上带了行推推拉拉几番拗饼散一地沾白霜娘捡油饼方
抬头孩儿已经大步走娘呼儿可不能饿人影已在柳树大桥头娘追带号扶树望孩儿身影
已渺茫那柳树秋尽冬正来寒鸦惊飞漫天哗爹娘哭唤声不闻三十年大江南北离乱
声讯终断绝南阳城外老爹死也没瞑目。⒉0⒈。闹学记睁眼不语去向黄泉路孤零老
娘视茫茫日日扶墙门前苦张望树青一年娘泪千涟我儿不死我儿不死只看那青青杨柳
树我儿必不死我儿在他乡那一年村人讨木要柴烧老娘抱住杨柳腰只道这是我儿心肝
命谁抢我拿命来拚村人上前拖又说老娘跪地不停把头磕那一年树砍倒娘去
了死前挣扎一哽咽叫声“我儿”眼闭了江湖烟雨又十年他方孩儿得乡讯只告你
爹你娘早去了。⒊0⒈。闹学记爹死薄棺尚一副娘去门板白布蒙了土中是一场杨柳
青青杨柳青青南阳城外四十里小麦青青大麦黄昔日一枕黄粱梦今朝乍醒儿女忽成行
养儿方知父母恩云天渺渺何处奔眼前油饼落满灾耳边哭声震天淘悔不当初体娘心而
今思起眼不干泪成河。
。⒋0⒈。闹学记导读罪在那里导读《异乡人》卡缪的第一部小说《异乡
人》于一九四二年出版,是以年轻的法国人莫梭以及他所居住的法国殖民地阿尔及
利亚为背景,叙述出来的一个故事。
这本小说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描述莫梭母亲的死,以及他杀人以前的生活。
第二部描写狱中生活和审判的情形。两部的构造,是用对照的方式表示两种不同世
界的不同看法,那也正是莫梭视“直接感动”为真实的人生态度。
在第一部中,莫梭所过的生活,以母亲的死而明显的表露了他那冷漠的反应,
是与一般社会惯例绝不相同的。葬礼过后,莫梭去做海水浴,和偶尔相遇的女朋友
玛莉去看电影,当天晚上和她发生关系。那以后的两三个礼拜,他一如往昔,上班
、下班、工作,星期六和玛莉约会。他的公司派他去巴黎,莫梭却以随便在什
么地方都可生活,而予拒绝。他虽不爱玛莉,却也答应跟她结婚。
莫梭这种平静的生活,终于因结识了一位毗邻而居的年轻人雷蒙而告终止。雷
蒙是个皮条客,他发现自己的阿拉伯情妇移情别恋,处心积虑想要惩罚她,莫梭偶
然地卷入这场争端。他答应替雷蒙想办法让他会见情妇。当雷蒙殴打情妇。⒍0⒈
。闹学记时,邻居召来了警察,莫梭又为雷蒙说谎,毫无动机的介入这件纠纷。
有个星期天,雷蒙叫莫梭一同去海边游玩,那时,包括雷蒙情妇弟弟在内的一
群阿拉伯人跟他们打架,雷蒙因此受伤。后来莫梭再度只身外出,想在灼热的海滩
附近找个阴凉的地方休息,就在这个时候,迎面碰到了一个阿拉伯人。莫梭身上恰
好放著雷蒙托给他保管的一枝手枪,再加上令人头昏目眩的阳光,使得莫梭神智混
乱,他误把阳光的反射当成刀刃的锐利光芒,他扣动扳机射杀阿拉伯人。而后,再
向尸体连发了四颗子弹。
莫梭被捕、受审、判处死刑。陪审员做这种判决,与其说是基于犯罪行为的事
买,倒毋宁说是由于深恶莫梭的性格特别在于他对母亲死后种种所谓放荡行为
的深恶。
对于杀人,莫梭除了对预审推事表示是由于“太阳的缘故”之外,并不说明任
何犯罪的动机事实上,他的动机的确并不存在,除了太阳的缘故。
检察官向陪审员指出,莫梭没有一般人的情感,也没有罪的意识,是个“道德
上的怪物”。莫梭在狱中等待受刑时,也的确扮演著一个社会怪物的角色,包括神
父劝他忏悔、投向永生。莫梭除了大怒之外,不肯向宗教认同,他说,他的人生到
目前为止,与任何先验的价值无关。这种人生虽然荒谬,却是他唯一可以遵循的人
生。他接受生,接受死,这使他奇异的寻护了和平,并且发现到自己和宇宙,终于
合而为一。
我们阅读《异乡人》,应以故事的形式和风格所表达的莫。⒎0⒈。闹学记梭
性格为中心。以传统自传形式来言,《异乡人》中的莫梭,正是一个在任何社会形
态下所谓的“异乡人”。卡缪用在以第一人称莫梭的文字,一向只提示事件,并不
说明他对事件的反应他不分析自己的感情,只是叙述琐碎的细节,或一些“感觉
上”的印象。
莫梭在表面上看来,并不具有一般人的感情。他虽然认为母亲不死比较好,却
未曾对她的死感到特别的悲哀。他欢喜玛莉的笑容,对她产生情欲,却没有爱她。
他缺乏雄心,也不接受升迁的机会。他认为“无论如何,什么样的生活都一样
,毕竟目前的生活,并没有让我有什么不悦的地方。”
他甚至对于受审,都觉得不是自己的事,他只想快快审完,好回监狱里去睡觉
。
我们透过《异乡人》这么一个人物,可能看见某些自己也常有的性格,那就是
∶许多人包括我们自己,常常生活灸无意识的生活习惯中而至麻木。莫梭是一
个不知道本身人生意识的人,是一个没有意识的主人翁。他对于生,既无特别的狂
喜对于死,也并不很在乎。整个的生命,不过是一场荒谬的过程。在这里面,除
了“感觉”之外,人,没有其他的思想,包括杀人,也只因为那“阳光的刺目”而
已。
莫梭,在基本上,是一个普通人,对于社会,事实上并没有露出明确的反抗
他只是放弃。或者说,他活得相当自在却又不在乎。
当莫梭自觉到他无法对人生赋予任何有意识的形态时,他很自然的放弃了一切
,留下的生之喜悦,只是能够带给他直接反应的“感觉”。例如∶“夏日的气息,
我热爱的住家附。⒏0⒈。闹学记近某个黄昏的景色、玛莉的微笑与洋装。”以上
的种种,成为了他所感受的真实生活,而不想再去超过它们。
莫梭把这些事情都放在生活里,却不给予自己一个说明,正如他并不想从他和
玛莉一时的肉体快乐中,导出以爱为名的永恒感情。
卡缪以间接的方法表示出莫梭那种若有若无其事的叙述态度,实际上,这种表
达手法,包含著比想象更丰富、更复杂的感情。莫梭有他自己生活的法则,他不是
道德上的怪物,也不缺少常人所具备的感受力,他只是一个不愿深究一切而存活的
某种人。即使可能在法庭上救自己一命,他也拒绝成为一个习俗上的孝子。他
不肯说一句虚伪的话。
莫梭不是一个虚伪的人。这,使得整个的社会,反抗了他,误解了他,将他孤
立起来。造成悲剧的事实上并不在于他的性格,而在于他和这个社会上其他的人类
如此不同,因为这一份不相同,社会判了他死刑。
虽然,杀了一个阿拉伯人可以判死刑,这是无可非议的,可是判决莫梭死刑的
方向,并不在于这个事件,而在于他的不肯矫情。
对于莫梭而言,道德就是遵循感觉的行动。所以他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必
须忠实地、毫无夸张地表现这种感觉。
《异乡人》是人与外在世界的纠葛,也是人与社会冲突的纪录。
卡缪所谓的“人的欲望”与“世界的不关心”之间的对立,就在这本小说里。
事实上,经过莫梭,我们可以看见人的基本特质,对生的欲望以及对真实的欲望。
但是他的欲望如此的不明显,使。⒐0⒈。闹学记得他囿于世界所设定的极限里。
监狱中的莫梭,象征著被敌对世界所捕护的人,他逐渐失去自信,他无法对他人表
达思想,他已成为自己的“异乡人”。而莫梭没有征服外在现实的方法。
事实上,莫梭只是一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