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88-犬 道





不足的缺陷,缓和团队中人际关系上的不和谐。最终他团队的星期一有效起来,因为他的星期五是让团队成员带着思考和任务走的。    
    


《犬 道》 第八部分活着的全部意义

    活着的全部意义    
    我活着的全部意义,早从过去的“人类帮凶”成为人类社会意义的象征,然而人这种动物,只会记得过去的不快,忘记了现实的意义。与中国人对我的评价不同,西方人对我的评价使我快乐许多,然而那毕竟只是西方的评价,在中国我依旧是抬不起头。西方的哲学家尼采我是最感激的,他对于我的生命的意义最明白,评价也最为中肯:“我给我的痛苦取了一个名字,叫做‘狗’。它真的像别的狗一样的忠实、有趣、伶俐,并且缠绕不休和不知羞耻,而我可以对它发脾气,作威作福,就像许多人对待他的狗、他的奴仆和妻子一样。”    
    而我在中国挨骂挨惯了,我却依旧不知羞耻,纠缠不放。这样的事情人是做不到的,挨骂挨惯了,心便会累起来,累久了,整个行为便会放纵。依我的观察,这其实没什么不合理的,便是其他类的动物,你若向它示威,表示不礼,这和人类的哲学观点没什么不同。特别是经济学设置了“经济人”这一假设,其实在我看来,没什么假设不假设的,实事求是地看是真理,只是人这种动物是理性化了的动物,感性的东西不是没有,所占的比例已经越来越小,即便是再感性的人,哪怕是孩子,随着生活的继续,理性的色彩也越来越浓。    
    人是没有天生的善恶之分的,我也没有,一切都是后天而得,这样的问题我总觉没有什么实际讨论的价值,你只要从任何一个孩子身上便能看到这些,他的善恶最终的来源是他的环境———家庭和社会。“经济人”脱源于功利主义哲学,而英国人杰尼米·边沁(1748~1832)便是功利主义的创始人。就是这个极为推崇功利主义的人,对被压迫人民有着深切的同情心,在欧洲,他最先支持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实验,他制定监狱改革,并自己担任典狱长实施他的改革计划,为农民创办了“节俭银行”。他所留下的最非凡的贡献当说他的功利主义哲学,他指出的功利主义就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他还认真揭示和解释了复杂多变的人类行为,提出多达14种的“简单快乐”,称为感情的清单。它们包括感官的快乐、财富的快乐、技艺的快乐、和睦的快乐、声誉的快乐、权力的快乐、虔诚的快乐、行善的快乐、作恶的快乐、记忆的快乐、想象的快乐、期待的快乐、交往的快乐、减除痛苦的快乐。他这样的功利主义未必就一定正确,至少是给出一定社会现象的解释,也由此脱生出古典主义经济学,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起点到终点,任何动物都要受时间的控制,时间具有了一种重量,压迫着每一个人,便是再富有、再成功的人也摆脱不掉这种负担。越是有重量的东西,其动能也越大,而时间的重量给了许许多多人力量,所有人都被捆绑在家庭、社会、经济、文化等等其他的东西上,然后被时间推动着。    
    从一切的人与物被时间推动的角度看,万物是公平的,且是绝对的。所以不管追求什么样的价值,时间管理都是第一位的。一流的成功者,时间管理也是一流的。人这种动物在我看来对时间是不大尊重的,他们把太多的时间用到了处理所谓的“痛苦”上了;太多的人把时间用在追求与自身幸福无关的事情上了;太多的时间用到如何去破坏上了;太多的时间用到建设舌头的感觉上了;早忘了自己是人这一高级身份,每天行色匆匆,其他该带的都带了,惟独把自己的大脑忘了带。    
    一流的管理者,带着思考上路,带着眼睛观察生活,带着眼睛捕捉机会,眼睛看到的用脑去分析,不是用偏见去判断,所以他们总能找到客观的办法处理棘手的事情。一流的管理者能够挖掘团队、组织的潜力,全因他们是靠脑活着,而不是靠嘴活着。    
    一个管理流程,总也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决策、协调、控制后,完成一次组织行为,其间要经历执行、激励、合作。计划的功能就如人的五官的功能,眼睛给人指明方向,路途是不确定的,变化时刻存在,应对变化必然有浪费,有成本,眼睛就要做到观察清楚,设置出一条路线,便于控制中间的风险,使成本和费用最低化。有了计划,就如嘴巴在说话,它能协调所有组织成员的行为,为他们指明方向。低效的管理多半出自没有计划的行为中,团队成员不可能在茫然无措的行为中找到快乐,快乐是他们的功利要求,效率是组织的功利要求。一流的组织者一定能够在所有水手上船时便告知所有人要去哪里,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力气往一个方向上使。缺乏计划的组织总会让人不安,在混乱中茫然,也使实现目标的过程变得低效。组织、决策、协调、控制,都是在计划的范围内实现它们各自的价值,没有一个管理者的行为能逃脱这样的流程,就如没有一个人会逃脱生命自身的规律一样,惟独不同的是有些需要预测,有些不需要预测,计划的思路不同、内容不同,执行过程的人不同。计划之前,预测一部分属于组织中向外部求利益的管理部门的行为,一部分是属于管理高层的。    
    但这些原原本本地存在于人间,一流的管理者从生活中一样能求知,得到自己管理的素养、能力。这跟一个人的学历毫无关系,真知灼见从上古毫无历史经验的人群里开始生根,一直延续到今天,一切人活着都有意义,一切组织存在都有目的,然而这意义和目的需要人去体现,去实现。


《犬 道》 第八部分管理者的能力与团队组织能力

    管理者的能力与团队组织能力    
    恶狼从不悔过,从不道歉,它以屠戮为快感,它有变态的“作恶快乐”。有一天它若能躺在中国人的舌头上,便知道什么叫做非自然死亡的痛苦了,依照我这个世界所有不愿意约束自己的人看,这样的日子不会太远,在那一刻,我愿意与恶狼做一次城下之盟,研讨一下生的意义。    
    狼当然也有它的分工,可总那样一味地杀杀杀,什么时候杀到头,没一点远见,我没见过只靠杀就能杀出一片天地的。    
    社会分工保证了所有人都有机会参与社会,当然世界上的人实在太多了,人生长的速度远远快于社会分工的速度,所以有些人的利益便被社会牺牲掉了。    
    以我狩猎的经验看,企业管理者非要等到一个产品和市场完全成熟才肯上市,大约什么机会也得不到,除非你说要抓的是一只乌龟。兔子是狡猾的,当我观察到它时,我便已经开始助跑了,等到它要跑的时候,我已经到了,即便是这样,也有扑空的时候,若是两只狼狗,扑到一只兔子的成功率肯定会高一些,但是狼狗与狼狗的奔跑速度也不尽相同。你若跑慢了,功劳必然成为别人的。市场规律大体和抓兔子没有什么不同,市场领导者或许先出击能抓到兔子,或许抓不到,一旦他把兔子赶得无处可逃,后面的追随者们便一拥而上抓了个正着;谁又能保证先行者肯定能抓到兔子?最后也只有到冰天雪地的角落里嚎叫。    
    我所观察到的组织管理世界,越是成功的越是率先捕捉到商机的,所有人都要避免最激烈的市场竞争,所以他们研发新产品,新产品研发成功后也总是先声夺人的,之后便要保护自己的市场,管理自己的市场。    
    管理者的能力仅仅是一种分工的能力,却不一定是核心竞争能力,参与社会分工的导向致使许多人迷惑于利益获得,与狼也没什么不同。有了分工一切都具有了价值,没有了分工,一切都变得没有价值。世界上假如只有两个人,那两个人都是世界上最大的老板,这样的老板必须自己去找野果吃。    
    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科学分工,主动的科学分工比被动的科学分工效率高,你要让别人自己看到任务,你和他的时间都要被浪费掉一大部分。只有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才不会产生推委、扯皮等不良现象。公司就像一个庞大的机器,每个员工都是一个零件,只有他们爱岗敬业,公司的机器才能得以良性运转。公司是发展的,管理者应当根据实际动态情况对人员数量和分工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否则,公司中就会出现“不拉马的士兵”。如果队伍中有人滥竽充数,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工资的损失,而且会导致其他人员的心理不平衡,最终导致公司工作效率整体下降。    
    一个团队的管理便是他们分工的能力和合作能力的综合,这样的能力从团队成员里体现出来,也考察了团队组织者的管理能力。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体现在分工能力、合作能力的管理能力是一种管理要素,剩下的要靠企业的哲学、企业的制度、企业的精神、价值观,以及企业的文化去加以贯穿。管理的重要作用,它是企业的强大的粘合力,企业的各部分需良好有效的结合。有了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理念,整个企业才能稳固地不断成长,才能将企业的产品、业务统一到企业经营整体,甚至是员工们,才能发挥高效作用。    
    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可以发展的,你让一个毫无经验的人,刚来组织就发挥出他的能力,你的要求太苛刻了。“管理者能力”和“管理能力”是不一样的,管理者的能力是一种在发展的能力,很活跃,它能不断地提升,同时在提升的过程中就发挥出一定的能量,而管理能力却是很综合的能力,它需要管理者具备了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够发挥出来这些能量为组织目标所用,管理能力是属于较为完备的能力,管理者的能力却可能仅仅是不完善的能力,只是有些特长而已。你总能看到,一条猎狗经过训练,可以做很多事情,其实在没训练之前它一样可以做很多事情,然而方向准确度不一样,执行效果不一样,执行的章法也不一样。    
    这就和人类所讲的“木桶理论”是一个道理,木桶理论也讲团队合作,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会跑的若能会飞,能跑的还会游泳,那整个森林的整体战斗力就强很多,森林覆盖面积才能保证,家园才能不被侵犯。    
    我看到的人类组织也是这样,谁也不是生下来便什么都会,所以需要一个机会发展自己的能力。组织设置了一个共同目标,所有成员就要面对共同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也只能靠组织的全体成员,各个位置上都有一个合适它的人,但是这些位置上的人能力并不一样,最终这些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最终也决定了整个组织的水平。    
    一流的管理者不会只看他组织成员的今天,他们与组织一样,是不断进步的,你若只看他的今天,或许要损失一个奇才,也许他有无限的潜能,他今天或许不足以完成你交给的任务,明天或许能承担更多的任务。只有不思进取的人才是短板上真正的威胁,组织发展真正的瓶颈,你若将他当作烂苹果扔了,损失便是你自己的。    
    一流的管理者看他员工的潜在能力,看他未来作为管理者的能力,也看能为组织的管理能力提供什么样的贡献。


《犬 道》 第八部分野狗的自由

    野狗的自由    
    我越来越觉得不快乐了,没日没夜的工作换来的是主人的责怪是我始料不及的,我追随他一辈子,最后还是原来的样子,自己一辈子的赌本全输给了他,真觉得亏。这样的事其实也没什么,只是和野狗比起来,真是觉得这一生太不值得,太过忠心,太过意气用事。    
    西方有个诺贝尔经济学奖,有一位经济学奖得主叫卡尼曼,真是把我的遭遇说得淋漓尽致。他获得了经济学奖委实让人想不通,他用心理学分析法研究人类的判断和决策行为,发现了人类决策的不确定性,即人类的决定常常与根据标准的经济理论做出的预测大相径庭。卡尼曼与已故的阿莫斯·特维尔斯基合作,提出了一种可以更好地说明人类行为的预期理论。这些理论,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处罚比奖励对人“刺激”更大,如果老板给你加薪100元,你会很高兴;不久,你的薪水又被老板降掉了100元,虽然你的收入与以前相比没有变化,可这个时候你只剩下对老板的“仇视”。再比如,A。你的资产在通货膨胀率为15%时增值了10%;B。在通货膨胀率为0时你的生活开支增加5%。两者都是资产缩水5%。可实验表明,大多数人在A种情况下比在B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