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4-悲壮的历程





ぷ鳎懔酱胃熬┥匣影嗉拥悖惺鄙踔镣ㄏ锏!   ?br />     在那个红皮笔记本上,详细记录着你奔波往来的足迹,让我又一次看见你在默默地向既定目标进击。    
    1。2    
    …1。17    
    整理邢台小震震源机制资料;    
    1。19…1。30    
    赴京去地球所、计算所上机;    
    2。4    
    …2。21    
    学习计算机算法语言,做再次上机准备;    
    2。23…2。28    
    去京上机,讨论计算结果。    
    1976年3月,江河解冻,万物复苏。    
    阳春三月,正是准备耕耘的季节。新一轮的野外考察工作将临,你和你的战友们开始进行出征唐滦考察的准备。你的工作日志上有如下记录:    
    3。1    
    上午与苏〔英俊〕、黄〔钟〕、周〔士久〕、王〔素吉〕讨论唐滦考察问题,基本定于20/4    
    ~    
    20/5〔赴唐考察〕,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搜集资料。下午拟定地震部分考察安排如下:    
    目的:认识唐滦地区历史及现代地震活动特征,提出对未来地震的中长期估计。    
    (1)通过历史地震活动与构造关系的对比,查明唐滦地区在华北地震区中所处的地位及与邻区地震活动之间的联系;    
    (2)1624年、1945年两次61/4级地震的特征;    
    (3)近年来小地震活动特征。    
    工作内容:    
    (1)在室内外整理资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下列工作:    
    ①    
    查阅县志等资料并到有关单位收集、学习;    
    ②    
    开座谈会了解1945年滦县、1975年海城以及近年来地震情况。    
    (2)了解唐滦地区地震台站情况,为探索地震预报方法打下基础。如:位置、台基、构造、地貌等条件,仪器性能,建台以来工作状况,以及附近小地震活动特征。    
    需要准备的内容:    
    (1)整理唐滦地区M≥4历史地震目录一份,并给出震中分布图等图件。    
    (2)根据已有资料整理1624年、1945年两次61/4级地震原始资料及等震线。    
    (3)点出近年M≥2小地震分布图。    
    3。2    
    上午与苏、黄、周、王讨论赴唐滦地区考察问题。    
    苏说:小王与老贾搞地震〔活动性调查〕。    
    3。3    
    上午去市图书馆借阅《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回来查抄    
    1624年、1945年两次滦县地震原始资料。    
    3。4    
    上午继续查抄滦县地震外围资料,晒唐滦考察底图。    
    在唐滦考察准备工作期间,你开始考虑利用P波残差法预报地震的问题,以求对河北北部的地震危险区做出进一步判断,并力争应用于唐山地区的台站。    
    此后,你又两次赴京,将震源机制计算、唐滦考察准备与预报方法探讨等多项工作一并进行。    
    唐山地震后一封老同学的来信,仿佛让我看到了当时在北京工作的你,是那样专心致志,是那样热情洋溢。    
    陈非比同志:    
    你好!    
    在同地震这个自然灾害进行斗争,在为保卫毛主席、党中央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战斗中,我们得知贾云年同志牺牲的消息,心中万分悲痛,对你极为惦念,希望你保重身体,我们大家都在共同为你分担这一痛苦。    
    云年同志和我们永别了,但他生前的朝气蓬勃、热情洋溢、忘我工作的革命形象还历历在目。我总不愿相信这一事实,自从唐山地震发生后就陆续听到这个悲伤的消息,至近日才最后得到证实。我记得他在今年初曾两次来过我们所,一次同我们讨论了地震波速问题,一次因出差路过北京,又在大门口谈了他对开展地震预报的想法。他生活简朴,吃苦耐劳,临别前在太阳下还像学生时代一样,衣着简单,干劲十足,不怕疲劳和辛苦地工作着。我让他在我们所吃饭,他笑着摇手说:“不啦!还有好几件事都得赶快干呢!”他还讲了他要到唐山,要在那边开展工作,还说以后再来,可没想到这竟成了我们的诀别。。    
    从上大学起,我们俩很快就分到了一个组,他总是那么乐观,对革命工作总是那么积极。他不顾个人危险赶到地震危险区工作,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云年虽死犹生,在他短短的一生中,他为党和人民做出了贡献,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你有这样的伴侣是可以得到安慰的。    
    。。    
    祝好!    
    郝锦绮、冯锐    
    8月8日夜    
    云年啊,1976年的头三个月,你就是这样奔波着。    
    三个月里你四进京城,累计出差在外约30余天,以至我们刚刚搬进去的位于建设大街的新家,迟迟不能就绪;待拜托二哥在京购买的双人床、小衣柜托运到石家庄时,你已经不在人间。。


最后的拼搏风尘和林(1)

    1976年4月,春回大地,乍暖还寒。    
    原本,一切都在按预定计划进行:做唐滦考察的进一步准备,继续进行小震震源机制的计算工作,把P波残差法的学习与研究深入下去,寻求其他有效可行的预报方法。。    
    然而,中华大地并不平静。    
    敬爱的周总理逝世,毛主席病重,“四人帮”的反革命淫威愈演愈烈。清明节前后,“四人帮”迫不及待地加快了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肆无忌惮地压制和迫害悼念周总理的广大群众。英雄的首都人民忍无可忍,他们冲破“四人帮”的重重“禁令”,自发地聚集在天安门广场,沉痛悼念周总理,愤怒声讨“四人帮”。面对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的群众运动,“四人帮”凶恶地举起反革命大棒,残酷镇压革命群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所谓“天安门反革命事件”。    
    4月3日,你从北京回到石家庄,向我讲述了天安门广场的悲壮。你曾沉重地对我说:我看天安门非打起来不可,咱们国家的命运真令人担忧!    
    4月4日(丙辰清明节),天安门流血事件发生!    
    人间的祸事未了,大自然的淫威又到!    
    4月6日,内蒙古和林格尔6。3级地震突然袭来!此时,距1975年2月辽宁海城地震仅仅14个月!    
    这次地震意味着什么?它与那个预期中的“1980年前后河北北部7级以上地震”有没有联系?是什么关系?    
    如果说,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地震的发生,表明华北地区地震活动总趋势的增强;那么,和林地震呢,它的发生又说明了什么?    
    大地震在我省邻区相继发生,并形成对河北北部“东西夹击”的态势,这难道不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吗?!    
    于是,你和你的战友们毫不犹豫地请战出征:到和林格尔地震现场去,亲自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未来地震趋势的发展,做出进一步的判断。    
    在你的红皮笔记本上,有如下记载:    
    4。9    
    刘长垣同志同意我组去内蒙考察4月6日发生的6。3级地震,经组内同志讨论决定周、王、黄、贾四人去;唐滦考察后推,车辆提前使用〔司机阎拴正〕。    
    地震局丁国瑜已同意〔河北派人前往〕,    
    〔指挥部设在〕和林格尔,〔负责人〕王树华。    
    4月11日,你们向和林格尔进发,同行的还有河北局贾志斌、田更生同志。至5月26日返回石家庄,你和战友们在风尘弥漫的塞外高原,在内蒙古灾区的沟沟坎坎,整整奋战了46个日夜。    
    你的工作日记上记载着你们的行程:取道山西,用最快的速度到达指挥部(据说你们是最早到达的外省市单位),而且沿途边行进,边进行震区外围的宏观调查。    
    你们到达和林后,当晚就听取了国家地震局有关负责人王树华同志对情况的介绍,马不停蹄地投入工作。    
    4。13    
    朔县出发(8:20)到和林(下午5:00)    
    王树华同志介绍情况:    
    宏观分为五组:①等震线圈定;②震害调查;③发震构造;④房屋抗震;⑤地震前兆    
    4月11日开始工作15天,4月26日回到和林总结,有问题再补    
    ①    
    资料、底图统一保留    
    ②    
    既参加就要做到底。。    
    云年,这次考察你真的非常严格地遵守指挥部的纪律。在你的遗物中,没有发现关于这次地震的业务资料,仅有一份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给每位参加工作同志的《感谢信》,以及两份打印的名单:赴和林格尔震区工作人员名单和参加地震总结经验交流会人员名单,前者共173人,后者为131人。足见国家地震局对这次考察工作的高度重视。    
    1986年唐山地震十周年祭之前,河北地震局有关同志请我提供你的业务工作成果,我才给内蒙古地震局孙加林同学(咱们1960届的科大校友,学爆炸力学专业的)写信,向他了解你有否参加这次地震的业务总结。于是,他把你起草的报告《和林格尔6。3级地震总结·宏观深度与震源机制》的复印件寄给了我。    
    孙加林同学在回信中,还深情地谈到你在和林格尔的工作情况: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和林格尔地震、唐山地震已十年了。此时此刻彼此的心情难以用语言表述。云年是位好同志,他在和林格尔震区做了很多工作,尤其对我局的一些同志给予了很大帮助,至今不少同志说起来都很怀念他。在震区云年带一个考察组(共三个组)担任最艰苦的路线(羊群沟公社方向),交通不便,吃、喝、住十分困难,他们早起晚归,每天回来很晚。但我局一些好学习的同志都找他问问题,他经常用晚上时间给同志们讲解与地震有关的各类问题。。他还热心地教同志们唱歌曲。。昨天我收到你的信,去找一位搞地质的同志(刘德简,1956年大学毕业)询问有关情况,他说:“我们局要有一个像贾云年那样的同志,我们的工作和同志间的气氛就会大不一样了。”“他给我的印象太好了,也太深了!”。。和林格尔极震区的烈度定多少,当时发生很大分歧。。云年坚持7度强,不到8度,最后定不下来,全体人员集体到一间房进行复查,结果,大家在现场统一了意见,采纳了云年同志的观点,大家印象相当深。    
    是的,去跑羊群沟公社,这在你的工作笔记中得到了印证。    
    4月27日,宏观考察告一段落后,你曾来信谈到了有关情况。


最后的拼搏风尘和林(2)

    1976。4。27    
    来信·内蒙古和林格尔    
    非比:你好!    
    上封信想已收到了,一晃来震区已是半个月了,宏观考察到昨天算是告了一段落,但是由于分组很多,人来自八九个单位,标准很不统一,所以对烈度、极震区的大小的认识分歧较大,但总体来说,7度区、6度区都是北北东的,东西向衰减很快,现正在进行统一标准重新认识烈度的工作。昨天国务院工作组由农林部副部长梁昌武带队。。已到达呼市,预计今天到和林。昨天内蒙第一把手尤太忠来和林做检查,接见了地震工作者代表。    
    听说文安地区发生4。0地震,纪登奎有指示,这一下河北又忙起来了吧?我们原以为家中会来信催我们尽快回去呢,这对我们将来再考察外省地震是个很不利的因素。    
    妈妈怎么样,小谌谌现在放在什么地方,你的身体如何?有时间给北京写封信,就说我可能于5月上旬回石时路过北京停一二天。别无他事。    
    祝    
    好!    
    云年    
    76。4。27    
    1976年5月,春意盎然,阳光灿烂。    
    石家庄正是柳絮扬花的季节,应该是你们回石准备赴唐的日子了。    
    5月上旬,经过室内总结、野外补点以及地震趋势讨论等,和林的考察工作已基本结束,但你并没有于5月中旬返石。    
    1976。5。16    
    来信·内蒙古呼和浩特    
    非比:你好!    
    阎师傅可能已到石了,本不想再写信了,但这里的领导小组又决定我们都参加内蒙召开的和林6。3级地震总结经验交流会,会期16/5    
    ~    
    22/5。。这样一来,回石最早也是月底了。    
    这次地震总的看法认为东西向构造带(在这里是北东向)是控震构造,北北东向断裂带是发震构造,具体震中位于北北东与东西向〔构造〕的交会部位附近。根据火成岩的分布,穿过震中还有一条北西西向的构造,从余震分布来看,北西西向可能在震后参与了活动。对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