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
谌死嗤豕投锿豕⒌厍蚝陀钪妗⒐ハ衷诤徒床煌碧氖澜缋铩E叮绻枰握绽啾鹊幕埃てぢ秤械阆竦缬袄锏奶毓?07。郑渊洁的作品可以说是童话里的通俗小说。
郑渊洁早期的童话作品,除了皮皮鲁和鲁西西,还有小老鼠舒克和贝塔、大灰狼罗克几个活灵活现的童话角色。有人说,郑渊洁的童话是随着他的儿子长大的,在他后来的作品风格和内容,更加适合于早期读他的童话长大的阅读人群。所以,给孩子推荐郑渊洁童话,还是选择他的早期作品更加合适。
郑渊洁充分揣摩了正在成长中孩子所具备的好奇、叛逆的心理,为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无所不为的愿望,打开了一个释放通道。这也许就是孩子们读郑渊洁作品,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原因。
郑渊洁作品的文字相当有特点,用足了基本汉字内的数百个常用动词、名词,极少运用形容词。每句话都是那么直接、明快,很少有深刻婉约的意味和用字。他的幽默是刻在纸上的,点到为止、一触即发。所以,读郑渊洁,可以来得轻松、愉快,而且还特有启发性。特别适合起步阅读的孩子作为初级阅读的读本。
郑渊洁1955年出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1961年郑渊洁随父母迁入北京。在北京马甸小学就读到四年级时,“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爆发,自此中断学业,学历为小学毕业。1988年以小学学历被北京市破格授予副编审高级职称。现为独立作家。靠写作为生。常常戏称自己能熟练使用500个汉字,在计算器的支持下会四则运算。
【小绿人】
小绿人是什么?准确地说,就是“小型绿色隐形智能生物”。地球上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有这种生物的存在。有个叫班马的叔叔,一直在中国寻找着小绿人。他知道,不但在中国南方有南岭绿人、十万大山绿人、神农架绿人和武夷山绿人,自古以来在北方也有小绿人出没的记载。最近听说在藏南也有“波密绿人”。这些地方都有森林……
可是在上海的一座小洋房里,三个外号叫做“怪鸭”、“夫人”和“可可”的孩子也发现了小绿人。一天夜里,他们爬到洋房的顶楼,悄悄进入三姨沈雪的房间,被眼前的景象赫然惊呆了房间里爬满了巨大的鲜活的绿色植物!
后来,三姨和她的老师司马翁博士特别邀请这三个孩子参加追寻小绿人的探险活动,就在这年的暑假,他们来到了大西南的原始森林里……
这是一部亦真亦幻的童话。司马翁博士和他的研究生助手沈雪已经掌握了中国西南地区有“绿人”活动的证据。没想到的是,已有小绿人钻进了沈雪的考察背包里被“带”回了她住的城中小楼。小楼里的三个小孩子极其关心“绿人”的命运。他们被邀请去西南某森林地带进行科研考察;在那里,微型机器人帮助他们揭示了“绿人”的秘密生活史。这群孩子认定“绿人”是地球上最后的一支落难贵族,可是,命运多舛的“绿人”始终不肯向人类发出求救信号,不敢接近人类。《小绿人》以童话的方式表达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愿望。
《小绿人》是90年代中后期难得一见的童话佳作。作者班马用摇曳多姿的文笔,在现实与幻想之间营造了一个美得令人向往的神秘世界,并在童话中极力渲染了这种美和神秘。作为一部童话作品,《小绿人》有丰富而新颖的想象和引人入胜的情节,还有强烈的人类自省意识、环保意识,因此这是一部充满神奇魅力的童话。
本书是儿童文学界享有“鬼才”美名的班马的代表作,曾荣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奖”。
作者班马,本名班会文,出生于1951年7月。祖籍安徽巢湖,在上海长大、就学。文革期间曾下乡八年。198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编剧专业。曾在上海《少年报》工作,在广州师范学院儿童文学研究所任所长。1976年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六年级大逃亡》、《幽秘之旅》,小说集《野蛮的风》、《那个夜迷失在深夏古镇中》;长篇幻想文学《绿人》、《巫师的沉船》,童话集《误入森林》。另著有散文集、随笔集及理论专著如《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与构想》、《游戏精神与文化基因》等。
第三篇童话(14)
《狐狸列那的故事》
'法'玛·阿希…吉罗夫人 /改写
译本1 严大椿、胡毓演 /译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8年版
译本2 石健 /译 接力出版社 2000年版
适合年龄:7岁以上 适合大声给孩子读
家长提示:市面上有关这本书的版本很多。这是一本年代久远的书,出版这本书已不存在原作者的版权问题,所以需要留意翻译整理者的能力。这本书本来就来源于民间传说,经过吉罗夫人的改写,语言并不困难,没有必要让孩子们读改写本的改写本,当尽量找原改写本的译本。不过狐狸列那的故事是由一系列短篇故事组成的,有的故事不免带着一些成年人的趣味,孩子暂时不读也无不可,所以经过编辑精心整理的节选译本也是好的。
这本书表面上看是说动物王国的事情,骨子里是中世纪法国社会的缩影,如果孩子感兴趣,不妨引导孩子顺便了解一下这个时期的法国。
《鹅妈妈的故事》
'法' 夏尔·贝洛 /著 傅辛 汪阳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0年版
适合年龄:5岁以上 适合大声给孩子读
家长提示:直接翻译贝洛(又译为“佩罗”)原书的译本不多见,大多数版本是将他编写的童话再次改编的童话故事。贝洛本人是一位诗人,能读到诗人写的童话,当然会是一种享受。这本书是一本小书,包含这样一些篇章:《小红帽》、《穿靴子的猫》、《灰姑娘》、《蓝胡子》、《林中睡美人》、《仙女》、《一簇发里盖》、《格里赛里蒂》、《可笑的愿望》和《驴皮》。这里推荐的译本也不全,但还收录了其他与贝洛同时代的作家编写的童话,如博蒙夫人的《美人与野兽》、多瓦努夫人的《森林中的小鹿》。
《格林童话》
'德' 格林兄弟 /收集整理
译本1 《格林童话全集》 魏以新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年版
译本2 《格林童话全集》 杨武能 杨悦 /译 译林出版社 2001年重印
译本3 《格林童话全集》 徐珞 余晓丽 刘冬瑜 /译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8年版
译本4 《格林童话》 魏以新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年版
改写本 《格林童话选》 陈敬 /译改 新蕾出版社 2003年版
适合年龄:3岁以上 适合大声给孩子读
家长提示:关于格林童话的书,市面上多为两种类型:改编文字本和改编图画故事书。格林童话本身是从民间整理来的童话,文字浅显,如果孩子可以自行阅读的,建议选择原著的译本,不过也没有必要一定选择全译本。低幼的孩子正处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过渡期,如果直接为他们读纯译本,可能不太容易被接受,对他们不妨考虑使用改编得比较口语化、篇幅较短的改写本,最好是图画故事书。
正如我在前面的介绍,格林童话原本是非常忠实地从民间收集整理来的童话,在细节描写和人物塑造方面并非它的强项。它更像好的文学素材,而不是好的文学作品,读或讲的时候,不妨多发挥一下。
《安徒生童话》
'丹麦' 安徒生 /著
译本1 《安徒生童话全集》叶君健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1年版
译本2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林桦 /译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5年版
译本3 《安徒生童话》 任溶溶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年版
译本4 《安徒生童话选》 林牧野 /译 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9年版
适合年龄:3…99岁 适合大声给孩子读
家长提示:安徒生是一位具有诗人气质的作家,他的童话是营养丰富的文学作品,强烈建议尽可能让孩子接触原著。他的童话本来就是讲给孩子听的。对于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好的译本非常重要。评价儿童文学作品的译本,标准比一般文学作品的译本还要高,除了看翻译本身的质量外,还要看翻译后的文字是否象原文一样适合孩子阅读。
翻译家兼儿童文学作家叶君健先生(1914…1998),是第一个将安徒生童话全部翻译成中文的译者,为了完成这项工作,他前后经历了40多年的努力,为此,1988年丹麦女王曾授予他“丹麦国旗勋章”。他的中译本被丹麦安徒生博物馆永久收藏。叶译安徒生童话有多种选本和单行本,选安徒生童话时你可以特别留意,他的译本具有品牌价值。
任溶溶先生也是中国儿童文学界功勋翻译家,他的风格幽默,语言贴近儿童。他的这个译本只是选择了几十篇自己喜爱的篇章,大多都是俏皮幽默的故事,任译的安徒生童话选本也是让人爱不释手的。
安徒生童话选(绘本)是一个很特殊的图画故事书版本,由丹麦斯堪的那维亚出版公司授权,香港翻译家林牧野先生翻译,未经删改的12篇安徒生童话故事,再配以欧洲画家的图画,非常精美。低幼的孩子也可以通过图画来享受原汁原味的安徒生了。
第三篇童话(15)
《水孩子》
'英' 查尔斯·金斯利 /著
译本1 周煦良 /译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6年版
译本2 张炽恒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年版
译本3 木偶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版
适合年龄:9岁以上
家长提示:作者金斯利是一位散文大家,文笔优美典雅。读者在欣赏故事的生动和曲折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自然的秀美风光。作者也是一位博学的进化论者。他小时候生长在海边,对水有很特殊的感情,成人后还写过专门讨论水底世界的论文。因此,他在本书中描写幻想中的水底世界时,也自然地添入了水底动植物知识。要想充分享受到这些,不读原著是不行的。
这本书本来是作者为了愉悦他四岁的儿子而写的,但由于年代相隔久远,更兼译文的隔膜(再好的译文也是难免的),所以大概要大一些的孩子才比较容易接受这本书。
《北风的背后》
'英' 麦克唐纳德 /著 杨艳萍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适合年龄:9岁以上,适合大声给孩子读。
家长提示:这也是一部文笔极尽优美的幻想小说。故事采用现实和幻想两条平行的线索,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在幻想作品中非常典型,初次读到的读者可能会略有点不习惯,或许需要有人来帮助理一下思路:这本书最有可能让人困惑的地方,是小钻石第一次去北风背后的经历,那次经历在现实世界中是一场重病,而在幻想世界中是一次“演习”。
本书有一个主题,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是不太常见的,就是死亡的主题。作者给小钻石的死做了一个非常美丽的解释:他到了北风的背后。这个解释有童话色彩,也有宗教色彩。林格伦在《狮心兄弟》中也谈到了这个主题,她的解释,大概可以理解为:从一个想象的世界到另一个想象世界。我们在后面将介绍的美国作家E。B。怀特,在《夏洛的网》中也谈到了这个主题,他的处理更现实,他给蜘蛛夏洛的死赋予了永恒的意义。
死亡,对于孩子来说虽然是一个很困难的话题,但也是无法回避的。读读这些儿童文学大师的作品,会得到很大的启发。
《爱丽丝漫游奇境》
'英' 刘易斯·卡罗尔 /著 约翰·坦尼尔爵士 /插图
译本1 《阿丽思漫游奇境记》 赵元任 /译 商务印书馆 2002年版
译本2 《爱丽丝漫游奇境》王永年 /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年版
译本3 《爱丽斯漫游奇境》 张小路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版
译本4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英文对照版)》 袁雨花 /译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