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异姓王爷
纠淳褪悄蟮娜僖 ?br /> 谢怀仁自然知道这些。受宠若惊之余。也没有过分地感恩戴德、不知所措。因为他此行有要事在身。可不是这样客套两句就能解决地。他一看岳明笑吟吟地看着他。略一思忖。起身笑道:“多谢岳大人还记得草民!看大人依然心胸坦荡。为人率诚。实乃英雄才俊地本色使然啊!如今大人平步青云。名满天下。一跃而成为当今天子地第一重臣。草民本来不敢贸然攀附。可是一想起当年地一面之缘。大人地虚怀若谷、睿智率诚。至今还历历在目。难以相忘。这次草民正好路过徐州就前来拜会大人;另外……另外草民确实还有一件大事相求于大人!”
一个富商来求钦差大人办点事。在这个时代地人看来。无异于是异想天开。可是谢怀仁去年在江宁知府衙门肯第一个站出来捐款。除了商人擅于逐利这一基本原则。里面当然更有着他丰富地人生阅历之下养成地看人、识人地独到眼光地原因。
如果他早看出这个岳大人也是一个善于钻营、作威作福之人。那他肯定会相当知趣。今天这一出也就不会发生了;以故交、冒昧为托词。只不过是为了消除见面地那份唐突。其真正原因是他早就认定了当年地那个还未入流地小吏、如今一步登天地岳大人。这个岳明绝非那种一步登天就无情无义之人!
岳明前世也是个商人。虽说这是在宋代。可脑子里那种根深蒂固地官商一体地观念却不是一时半刻就能消除地。商人找当官地办点儿事情。这太正常不过了。于是一听谢怀仁地话。笑道:“谢老板不必客气。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地。尽管直说!”
虽然岳明没有开口答应。可是谢怀仁心里也是一阵暗自地庆幸。自己果真没有看错了人啊。眼前地这个岳大人用位极人臣、权势熏天、炙手可热这些词来形容丝毫也不为过。可是一个人到了这种地步。还能本性不改。如此纡尊降贵地对待一个仅仅有过一面之缘地人。其心胸又是何等地深广。放眼整个天下谁人能及!
在这样地人面前。自己还需要拐弯抹角吗?再说还有必要拐弯抹角吗?
谢怀仁想到这里,语言之间更加敬重,急忙上前说道:“如今江南的丝绸、刺绣和蜀地的云锦,在京城和洛阳一带都是紧俏的商品;一旦有了此中地上品、精品,那些达官贵人、风流雅士和豪门的女眷更是会争相抢购。这次草民进京就曾从江南各地运进了十几船的货物,未曾想不到一个月就被抢购一空草民已经在京城设了几家屯集货物的大货栈,货栈上又和当地的几家商铺立了彼此供求的契约,这次草民我回江南就是为了去亲自督办采买的事宜。可是……可是不巧正好遇到钦差大人的船队出京,因此这一路之上耽误了许多的时日,照这样地行程走下去,恐怕就难以在限定地时日将那匹货物备齐了。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大宋异姓王爷》 第100节
由牛扑webnop搜集整理
《大宋异姓王爷》 第100节
作者: 豆子芽
大人明日就要在宝龙湾码头乘船南下,可是当地的官府在几天前就将整条运河封锁了,草民地几十条船就被封锁在了邳县渡口;只得等大人的船队离开三天之后,才能解除封锁。到了那时,整个运河一定会被大大小小的官船堵塞,我们这些商船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通行;如此以来草民就再也无法兑现当初在京城和人定下的契约,到时候人家一旦翻脸告到衙门,我可就要翻倍的赔偿,那草民就是倾家荡产也赔不起啊!”
说到这里,谢怀仁忽然意识到他这番话中竟然流露出了几分埋怨的口气,于是急忙笑着解释道:“草民知道朝廷的事情事关重大,那可是关系到我大宋的江山社稷之本、黎民百姓之福,封锁运河、加强各地的关防,这也是情理之中、无可置疑的事,草民我……”
岳明无视了谢怀仁后面的这番解释,笑着问道:“倾家荡产?还不至于吧?谢老板这次在京城给那些商铺立了多大款项的契约?”
谢怀仁苦笑道:“草民可不敢欺瞒钦差大人啊!草民这次和京城的十八家商铺立下了供求的契约,凡九十四单,每单的款项都超过了三千两银子,总共不下三十万两啊!如果按照我背约的惩罚条款,那我就要赔三倍的银子,所以此次草民我实在是到了走头无论的绝境,这才冒昧地来求大人,看看能不能通融一下,帮草民我度过此劫!”
嗯,此人还真有魄力,买卖居然能做到这个份儿上,这里里外外可是一百万两的巨款啊!
岳明听到这里,暗叹了一声,自己最恨的就是当官的扰民,没想到自己此次出京南下就给老百姓带了了这么多的麻烦!这才是谢怀仁一个人出来说话了,其他人被这件事逼得叫苦连天的还不知有多少人呢!不过朝廷的钦差出京这类国之大事,那可都是有例可循,别说是自己了,就是皇上也不能擅自更改。
现在谢怀仁来找他的目的已经很明确了,如果他的船在这里窝着,那接下来就是倾家荡产的悲惨场面;如果能够尽快南下采购货物,那就能借此狠狠地赚上一大笔银子,就是傻子也知道哪头苦那头甜!这不就是让自己想办法让他的船先走吗?
说起来这倒不是什么大事,别说是让他那十几条船跟在自己的后面,就是将他那十几条商船装到钦差的艨艟巨舰上,那不就跟拉了一堆木头箱子一样吗,于是笑道:“如果真是如此,这倒不是什么难事!既然谢老板有了这么大的难处,我们又是故交,帮上一把也是天经地义的!”
真的?这钦差大老爷虽然笑呵呵的,可看起来却不像是在开玩笑啊!
常言道:天子无戏言;那钦差大臣如今就代表当今天子,也同样无戏言啊!
谢怀仁一旦确定了“钦差无戏言”这个难以相信的现实,他刚才表面上的那份淡定和从容一下子就被击了个稀里哗啦。
第125章 生财之道
岳明的这句话就等于是将谢怀仁,不,准确的说应该是他们的整个“谢氏刺绣庄”,还要加上他的一家老小从地狱之门口一下子就拽到了天堂的边缘上。
进门之前还是陪得倾家荡产也不见得能万事大吉,现在岳明的一句话却能让他狠狠地大赚一笔,这无异就等于是手里的一张巨额赔款单,却突然变成一张中了特等奖的彩票,这种刺激可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就见谢怀仁步履蹒跚地走到岳明的近前,突然就深深地拜了下去,激动地张了几次嘴,可就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岳明也知道,自己刚才的那句话无疑就决定这个老头儿极其他们全家人后半生的生活质量,让他拜谢一番也并不过分,可是他看谢怀仁的情绪如此激动,刚才走路的时候也是一摇三晃,神情呆滞,不禁就吓了一跳,常言道“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啊,这老头可别在我这儿上演了这么一出悲喜剧来,那自己可真就好心办成糟糕事了,于是就稳稳地坐了回去,面无表情地说道:“谢老板不用如此客气,你是生意人,自然懂得这里面的道理!这次我出手相助,可不是白帮忙的,实不相瞒,我也有一件事想请你帮忙啊!”
他的这句话简直比给老头子打一针特效的镇静剂还管用,一下子就让老头从地狱和天堂的那种腾挪转换中清醒了过来;谢怀仁也是厚道人,如此的大恩大德如果不能让他有机会倾力相报,那还不把老头子给压抑死,此时一听钦差大人还有事需要自己帮忙,简直是拨云见日,于是急忙用手在脸上擦了一把,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后恭恭敬敬地说道:“这就好……这就好,钦差大人有什么事请尽管吩咐,草民我……我谢怀仁定当效尽全力。不然我岂能安心地苟活于世啊!”
说实在的,他还真不知道在这个年月里,商人们南北运点儿货物还有这么多的难处。宋朝的经济空前繁荣,就是汉唐世代也不能望其项背,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以前他只是想着宋朝的水运系统发达,商人们做点儿买卖很容易。可是他没想到在如此艰难的水运条件下,这宋朝的商人还能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甚至还有后来地航海贸易,如此壮举不得不令人叹服啊!
其实现实的情况要远远比谢怀仁所说的严峻的多。宋朝的运输主要依靠的就是水运,随之带动起来地造船业也是空前发达;从北宋开国到现在,经过了半个世纪的休养生息,再加上朝廷没有政策方面的限制,如今官造船、民造船是一拥而上,大家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平时还看不出什么。大家也都能在宽阔的河面上抢到一碗羹,可是一遇到航运的高峰,那这些民船就只能躲到港口里望河兴叹了;这些年。朝廷除了每年有几次大规模的南粮北运之外,朝廷还动不动的就要大规模的从全国征集粮饷、调动各地的驻军,那个时候航运就会极其紧张,如此一来留给商人们地河运资源可就少得极其可怜了。
要想改变这个局面,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事。如今他在京西校场训练禁军、研制新式的火器就已经有人在背后说三道四了;如果自己再插手这河运方面地事,那可真就是捅了马蜂窝了。再说自己现在真正掌握的是墨卫,如今的墨卫有能力解决这件事吗?
虽然没有能力解决这件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可要想借这种局面大大的赚上一笔,那还是有机可乘的。于是他将谢怀仁让到座位上,笑着问道:“谢老板家大业大,每年的货物运输频繁,不知道你自己家里养着多少条船,每年花在这上面的又有多少钱?”
谢怀仁这个时候没有了后顾之忧,说起话来也痛快了许多,他见钦差大人问话,急忙起身说道:“回钦差大人的话,草民地谢氏刺绣庄如今养着九条大船。二十条小船,雇佣的船工二百多人,每年花在这上面的钱足足有十万两白银呢!”
“十万两?”虽然这个数字没有刚才毁约时赔偿的多,可是也蛮有震撼性的,试想,一个杭州的刺绣庄每年光是运费就高达十万两白花花的银子,那整个苏杭呢,整个江南呢,整个大宋呢?
谢怀仁一看岳明还有些不太相信。于是就接着道:“其实只要一次性地置办好这些船只后。剩下地就是每年用于修缮地钱了。就是再加上那些船工们地工钱。每年地花费也不过就是三五万银子”
“三五万两?”岳明道。“那剩下地几万两银子是怎么花出去地。难道都是在路上消耗掉地吗?”
这句话算是问到了谢怀仁地心里去了。只见老头儿一阵苦笑。无奈地道:“大人是明白人。不用老朽我多言。老朽想要告诉大人地是仅从杭州到京城地这段河面上。来往地船只一共要通过二十一个地方官府地关卡。另外还有五个是朝廷地三司衙门设在苏州、镇江、扬州、徐州和京城刘家店码头地大关卡;除此之外。还要时常经受那些水匪和一些官船地勒索。这又是一笔多大地花项啊!”
这几句话说得真让岳明感到一阵心惊肉跳。这么多地收费站。而每一个收费站无异于一台印钞机。这……这也忒他妈地狠了吧!可是就在这样近似于明抢地条件下。这些商人们仍然忍受着。并且还从中赚到了巨大地利润。这种毅力可远远要超过现代地那些商人们!
说到这里。岳明心中地那个大发横财地生意也就出炉了。那就是今后他地墨卫也要建一支分布在全国各条水系上地庞大地水上运输队。也就是一个大型地水上航运公司。这样做真可谓是一箭双雕。既可以利用水上航运这条渠道将墨卫地势利发展到全国各地。甚至无孔不入地地步。那么消息来源地渠道就可以大大地拓宽了;二来还可以为墨卫赚取巨大地利润。保障了今后整个墨卫庞大地财政支出。那么。李迪和张尧佐想通过粮饷这条渠道来变相控制墨卫地计划也就会随之泡汤了。
墨卫要做到这一点简直太容易了。那支神秘地墨卫成功地抓获了敌酋李元昊。几乎将党项人安插在京城一带地奸细一网打尽。这些壮举早就名震天下了。如果墨卫地船在河面上航行。又有那个衙门敢半路拦截。那还不是一路横行无阻!
当然这些话可不能都说给谢怀仁,岳明只是笑眯眯地说自己手下的墨卫也要建立一支大船队,专门承接水上的运输的时候,谢怀仁就好像见到救世主一样得看着岳明,激动地说道:“大人有如此壮志,是我大宋黎民百姓之福啊!如果能省去中间那么多的盘剥和周折,大人此举真可谓一本万利啊!”
?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