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伟画传





清后面那辆车的车牌号码,一时难以判断车主被绑向何方。  这个案子,很快被重案组接管。  曾志伟等人担心刘嘉玲的安全,一直留在朋友处没有离开。  3个多小时后,天都快亮了,刘嘉玲突然出现在这幢大厦前。她的面色非常之差,情绪极度糟糕。在场的朋友,见这状态,心中大概也明白了几分,因此并没有追问她。  刘嘉玲后来被带回警署协助调查。据她本人向警方提供说,掳劫她的歹徒共有3名,主要是劫财,抢走了她一只名贵手表以及1000多元现金,然后将她放回。警方将现场拾到的那只耳环与她相对,却没有对上,证实那只耳环并不是她的,也因此怀疑当场并没有发生激烈挣扎。  接下来的第二天,刘嘉玲自己前往警署将这件案子销了。  事后,刘嘉玲对当时替她着急的好友做过一番解释,说当时她驾车前往,快到达时,发现有一辆私家车跟在自己身后,形迹可疑,她心中着慌,不小心撞上了大厦的铁闸。接着,后面上来的几个人,将她绑走了。他们只是劫财,并没有对她进行人身侵害。  事情在当晚闹得很大,第二天的报纸,均登载这一消息。1990年4月29日出版的第1120期《明报周刊》封面上,有关于这次绑架事件的标题。  虽说刘嘉玲表示只是劫财,可她毕竟失踪了3个多小时,各大媒体,对她失踪的这段时间,猜测纷纷。有一点,谁都可以想象,如果是一般的劫财,当场便可以将她身上的财物搜走,完全没有必要大动干戈将她绑到某个地方。劫匪不是不清楚,一名人质在手,时间越长,风险越大。如果不是为了标参,绑匪不至于会有如此动作。可3小时后,刘嘉玲被放回,显然不是劫财了。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性侵犯。


第六部分:迷失在角色里影响至今的刘嘉玲绑架案(2)

  几天后,有媒体表示,透过某些内线获得消息,刘嘉玲因为不肯和黑社会势力合作拍片,惹恼了这位黑社会人物,因此才被绑架。绑架之后,黑社会人物将刘嘉玲强行带至一处地点,脱光了她的衣服后,拍了很多裸照,并且对她进行了性侵犯。媒体更透露说,不久前,有一位红星被黑社会强迫出演全裸电影,如果不从,便要毁她的容。最后,她被迫无奈,不得不在数名黑社会人物尖刀的威迫下拍了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后来一度以录相带的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媒体虽然没有指名道姓说出这位影星是何人,可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她就是叶子媚。  媒体也同时引述,早在几年前,某黑社会人物就曾威逼刘嘉玲,要求她拍电影,可刘嘉玲以档期安排不过来为由,严词拒绝,于是引起这位黑社会人物的强烈不满,曾当众掌掴刘嘉玲。此次被绑架事件,很可能是当年那次拒绝之后的泄愤。  刘嘉玲被绑架之后,媒体虽然猜测了一段时间,但因为当事人一口咬定只是劫物,并且从警署销了案,警方不再过问此案,媒体也没有更新的消息,自然也就平息下来。  没料到,5年之后,香港节目主持人钟慧玲在主持节目的时候,突然有人打她的传呼机留言。神秘的留言人称:“昨晚,杨××强奸了刘××,并拍下裸照兼勒索20万港元,你最好公开这件事,否则就要公开刘××和陈××同居的事实。”  钟慧玲接到这个消息后,非常害怕,又不敢找刘××,但她知道这不是开玩笑。一时间吓得六神无主,无所适从,急于打电话向朋友请教,问这件事应该怎么办。事情很快在一定范围内传开了,听到消息的记者,自然不肯放过这一爆炸性新闻。于是,有媒体公布了这一消息,只是没有公开点出名字,称恐吓信息中提到的是一位刘姓女星。消息一出,立即在香港娱乐圈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地震。所有姓刘的女星,人人自危,急于澄清自己,通过各种方式出来声称消息所指的刘姓女星不是自己。有媒体将此事往刘嘉玲的头上扯,这也是可以想象的,香港所有刘姓女星中,刘嘉玲的名声最大。加上5年前曾经被绑架,媒体一度认为3个小时空白的背后,肯定有着更为隐私的内幕。此时有了这样一条信息,自然就将5年前的事给翻了出来,直指当时刘嘉玲被拍裸照并且被迷奸等等。  对此,刘嘉玲十分愤怒,召开记者会,公开澄清此事。她表示,这件事根本与自己无关,5年前自己被绑架,只是被劫财,根本没有强迫拍裸照的事。  尽管姓刘的女星急于声明,事件与己无关,可媒体就像一部庞大的机器,高速运转的结果,使得事态继续在扩大,影响力也更加地深远。令人十分不明白的是,正当媒体沸沸扬扬之时,有一名叫刘惠玲的女星自己站出来,承认说,她就是那名被迷奸的女星。此事与别人无关。  这一公开承认,使得事件尘埃落定。媒体的炒作,也顿时偃旗息鼓。  事态虽然平息,可整件事的背后,还是给人留下了诸多不解。这种事,一般人原本躲之惟恐不及,为什么有人偏偏要硬往里钻?人们不能不得出一个印象,刘惠玲的背后,肯定有一股很大的力量在胁迫。由此可见,香港娱乐圈的水深得很。早前就有传说,香港黑社会,正在瓜分娱乐圈,他们正在娱乐圈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似乎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话题回到1990年的那件事上。梁朝伟自己也承认,这一事件对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差点令他和王家卫失之交臂。这话自然指的是《阿飞正传》。后来,他接受《联合早报》钟雁龄的电话采访时,曾简略地谈过那时的心情。他说,当年,他转入电影界发展,可一时没有摸清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又因为陷在剧情里面,角色与角色,在自己的脑子里搞起拔河比赛,今天这个占上风,明天那个异军突起,令他一时间十分茫然。恰在此时,王家卫给了他一次机会,让他在《阿飞正传》中演一个角色。能够和王家卫合作,他自然是非常高兴,希望借助这次机会,一扫几年来的阴霾,能够重振旗鼓。不曾料到,这时候刘嘉玲出事了,使得他不得不放弃了这次机会。即使如此,王家卫还是给了他机会,让他在最后出了一个镜头。  由这番话可以看出,刘嘉玲被绑架事件,对梁朝伟的影响确实是巨大的。  同一部《阿飞正传》,刘嘉玲和梁朝伟都有角色。刘嘉玲在里面演咪咪,整个戏差不多贯穿始终,戏份非常之重,甚至可以与演苏丽珍的张曼玉平分秋色。绑架事件发生在刘嘉玲身上,她尚且可以将这部戏演完,梁朝伟则仅仅只有一个镜头。可见事件对于他,不仅仅是影响,而是沉重的打击了。


第六部分:迷失在角色里梁朝伟遭遇王家卫(1)

  有评论说,王家卫将梁朝伟从一个明星改变成为一个艺术家。  梁朝伟觉得这一说法有些太过,关键在于,他觉得自己并不是艺术家,而是一个演员。或许因为自己天生的悲观情结,或许由于自己那种凡事认真的个性,他在每一部戏中,都比别人投入得多。有付出自然就有了回报。说他有艺术气质,那也是自然的事。  王家卫改变了梁朝伟,这是无可否认的。  梁朝伟说:“在《阿飞正传》里的那个镜头,对我来说意义非同一般。没有拍那部电影之前,我对演戏失去了兴趣,觉得自己怎么演都不能再进步了。然后就碰到了王家卫,我拍完以后才发现自己原来还可以演成这样,突然间兴趣又回来了。跟王家卫合作的时候,他可以发掘我自己都没有察觉的一些内在的潜力。所以那个镜头对我来讲,有非常大的意义。”  他承认,自己是一个自卑的人,一个悲观的人,永远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在哪里,永远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向消极的方面发展。同时,他也颇有点自我欣赏地说,他能有所成绩,大概与这种性格还是有莫大关系的。如果不是这样的性格,怎么会有这么多年来的更上一层楼呢?因此,凡事不能只看一面,都有它的两面性。从事物的两面性中,去找比较积极的一面,就会生活得开心一些。这是刘嘉玲教会他的,也是王家卫教会他的。  王家卫学的是美术设计而不是电影,1980年香港理工学院美术设计系毕业后,经过短暂的编导培训,开始从事剧本创作。在此期间,他曾写过13个电影剧本,并被提名香港金像奖最佳剧本奖。1988年,他开始担任导演,处女作是《旺角卡门》,亦名《热血男儿》。从一开始,便确定了王家卫电影的悲剧性格。  《旺角卡门》拍摄时,正是英雄电影大行其道的时候。所谓英雄电影,其名称来源于周润发的《英雄本色》,影片所讲的,并非通俗意义上的英雄人物,而是江湖人物。和以前完全不同的是,在这类影片中,正面的警察退居了幕后,一直在电影中以反派出现的江湖人物,走到前台,成为“英雄”。电影强调的是江湖人物的义气以及最终结局的悲壮。闭幕时,英雄无一例外地死了,死得壮怀激烈,令人荡气回肠。  王家卫反其道而行。他讲的也是江湖人物,强调的同样是两个带点猥琐的小人物之间特别的情义,他们既没有通常英雄片的豪情盖天,也没有舍生取义的英雄主义色彩,他们无助、卑微、冷酷,充满了反英雄主义的情调。最终这两个人物也死了,却并不壮烈,反而死得悄无声息,透视出一种生命的无奈。  在《旺角卡门》中,王家卫的合作伙伴是刘德华、张学友、张曼玉和万梓良,没有梁朝伟,接下来拍《阿飞正传》的时候,他再一次找来了刘德华、张学友和张曼玉。同时也第一次找了梁朝伟。  由于意外,梁朝伟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演出。即使如此,王家卫还是对梁朝伟极其有限的演出恋恋不舍,在影片的结尾,给了梁朝伟一个镜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镜头竟然让那些影评人大声叫好,甚至有“梁朝伟一出现,令影片中的其他人都黯然失色”的说词。  这次合作之后,一连拍了很多部影片。1991年演了7部,1992年演了3部,到了1993年,竟然一口气演了10部。而在此之后的1994年至2002年的9年时间里,梁朝伟也只不过演了25部电影,几乎和那3年数量相当。90年代最初几年的二十多部影片中,梁朝伟的表演,虽然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可影片本身,相当一部分非常一般。他本人后来总结自己的12部电影,1993年以前的,仅仅只有《青春差馆》、《人民英雄》和《悲情城市》3部,而这3部电影,除了侯孝贤的《悲情城市》,另外两部,均是他在无线时期拍摄的。  在这几年中,梁朝伟没能和王家卫合作,似乎是王家卫没有准备好。到了1993年底,王家卫突然找到梁朝伟,告诉他,自己已经准备好了一个本子,是根据金庸小说改编的《东邪西毒》。  听说演金庸戏,梁朝伟异常激动。他是演金庸戏出道的,也是演金庸戏走红的。由他所演的几个金庸人物,至今都被人津津乐道,堪称金庸武侠电视的经典。梁朝伟问王家卫:“你准备给我哪个人物?”王家卫却是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到了开拍的时候,梁朝伟有些迷茫了,这哪里是金庸戏?只不过是用上了金庸小说的名字以及金庸小说的人物,整个戏,完全是王家卫的。  开拍了,所有演员拿到的,只是当天要拍的剧本。梁朝伟大急,找到王家卫,挥着那几张纸说:“让我怎么拍?剧本就这么几页纸,剧情往后怎么发展,我心里完全没底。”直到此时,梁朝伟才知道,他在剧中演的是个盲武士,也是一个名叫桃花的女人的丈夫。王家卫在一旁偷着乐。他说,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些演员,演戏演得多了,每个人都觉得掌握了技巧和知识,导演说一声开始,他们的脑子里,全都是自己早已想好了的一切。可他要的不是表演,而是真情流露。所以,他从来都不会将全部的剧本交给演员。  电影拍完了,如果问梁朝伟,这部戏拍的是什么?他只有一个回答:不知道。  他确实是不知道。别的导演拍戏,用胶片时极其节省。王家卫不同,他说一声开拍,便一阵猛拍。一部电影拍完时,演员觉得所用的胶片,比其他导演多出几倍。这么多镜头,看上去完全是断裂的,王家卫会怎么剪,演员心里,确实是没底。  电影上映了,演员自己跑去看。看第一遍,一心想知道哪个镜头用在了哪个地方,完全只注意镜头的分配了,片子看完,对于剧情一无所知。于是看第二遍,这一遍是既找镜头,又了解剧情。演员们不得不佩服王家卫,那么多镜头,他还真的舍得剪。剪出来之后,演员们发现,自己有很多非常得意的镜头不翼而飞,全都被王家卫给枪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