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芳录 (晚清民国小说研究丛书)作者:西泠野樵
小于,胎毛乳牙尚未全退呢!然而这些没据的空言,只派着我明白回奏,何至传唤内廷,如此机密,好似犯了什么重大事情一般。初闻令人可怕,此刻倒觉可笑。都是这班军机里的人,没有见识,小题大做罢了。待此事过后,我也慢慢来摆布陈宝徵那小畜生一场。只怕我一发手,小畜生即难招架了。你家老子的仇恨,我刻刻在心,久欲拿你出气,因为事件太多,未曾理料到你。这是从那里说起,反被他先踹我一脚去,虽然无损于我,究屈可恶。”正待分辩,复闻上面道:“今有陈御史原参奏折一道,老中堂可先看了,好逐一陈认有无其事。”说着,掷下原折。
鲁道同接在手内,暗,笑道:“不用细看,无非水上一棒的话。大凡这起疯狗子咬人,不过风闻据闻而已,如隔靴搔挠,不着痒处。那些道行浅薄的人,才得吃你苦头呢!我也要虚掩故事,看这么一看,方好扳驳。”遂展开观看,所有以上各款,鲁道同毫不介意。忽见中间一款,参他交通外官,败坏国政,有江西巡抚亲笔私书一封,粘呈为据。不禁吃了一惊,急翻转奏章,果见原函粘在折后。从头细看,恰恰是因鲁鹇的那件公案,始末根由写得明明白白;书后又写着,彼此关节的话。不须认罪画供,这就是如山铁案了。
此时,鲁道同好像被半空中打了一个绝大的霹雳,震得目定口呆,浑身发抖,额颅上汗珠有黄豆般大,滚滚的淌了下来。自知不妙,忙摘了朝帽,在地上碰头。上面又问道:“陈御史所奏,孰虚孰实?老中堂可明白说来,,以便本大臣等覆奏。”鲁道同现在有一百张嘴都分剖不得,惟有匍匐在地,自称万死。众王公大臣,齐笑道:“谅来陈御史所奏各款不虚,老中堂可一齐招认了罢。”不怕鲁道同千刁万恶,到了这个时候,吓得神昏智乱,只得答应了声是。
众大臣道:“老中堂既已全认,可请先回私第。待本大臣等覆奏上去,听候天恩发落便了。”又命众京员,落了鲁道同传问口供下来,好进呈御览。鲁道同仍向北谢了恩,戴上朝帽退出。
可怜鲁道同年过花甲的人,平日都做的心高畅兴的事,全以盛气凌人,那里受过这等风波,直气得面无人色,如死灰相似。
贴身衬衫,尽行汗透,喘吁吁的站在朝房门首,一手扶住廊杜,略为歇息。见内里各官,交头接耳,“嘁嘁喳喳”的议论,明知说的是自己,此际也无暇过问。慢腾腾走出午门,早有随来的家丁上前搀扶,打过车辆伺候。
恰好鲁鹏亦至,因闻内廷有旨传唤,不知何故,不放心特地赶来。见父亲如此形色,很吓了一跳,忙迎上几步,欲待询问,鲁道同望他头一摇,丢了个眼色,即跨步上车。鲁鹏知道此事机密,不便多问,也急急的跟了回来。
到了府中,鲁道同才走上外厅’,即将朝帽除下,使劲的在桌上一摔道:“罢了,罢了!今番是丢定了,还不知这几根老骨头可能好好的死在家内呢!我算走了一世的长江大浪,安然无恙,而今在小夹沟里失风,岂不被天下人笑煞了么!”吓得鲁鹏立在一旁,反不敢问长问短。过了半晌,方低低问道:“父亲,究竟何事?如此动怒。内廷是何密事传问?”
鲁道同听问,双眼一睁,把桌子一拍道:“什么事呢?老脸孔都削尽了。”遂将陈宝徵怎生参奏,怎生拿住私书把柄,内廷又怎生传闻,“又恨宝徵这小畜生,甚是辣毒。参我倒罢了,我死也死得着了,不过拚这条老命,给他弄去。他连你兄弟们皆参了上去,说我家父子同朝,如何党恶,直头要一网打尽,他心里才快活。我不知鲁家,究竟与陈家是前世种下什么冤恨,一结一结的解不开去。我久经要摆布宝徵离我眼前,报复他老子当日参鹏儿之仇。我只说这件事算得什么,随便什么时候,遇着空儿将他拈掉就是了。谁知他反弄我一下,又中在我要害之处。如今懊悔不及,怪我作事因循,可谓养痈成患。”
鲁鹏听说;也急出一身冷汗,忙问道:“父亲在内廷,可全认没有?”鲁道同将头一扭道:“胡涂东西,若是据闻参奏,我还不会分辩么?无奈有这封私书质住,如何抵赖得过,也不容我不认。”鲁鹏此时,亦顾不得父亲坐在上面,不禁双脚齐跺道:“你老人家这一认,是小一窝儿都下火坑,没想一个活的爬得上来了。”
此时鲁道同被鲁鹏说破,好生追悔道:“我认私书往来也罢了,怎么连两个儿子罪名,我都代认下来,可不是老背晦么!”愈想愈急,惟有痛骂江西巡抚,误事不浅。“你不能代我儿子出脱,我不怪你,谁要你写这封书子,到我跟前讨好。既有书信,怎么又作事不慎,差这么一个没用东西进京,将把柄落于人手。偏偏又落在我鲁家对头手内,我们全家性命,都断送在你一人身上。试问你写这封没打紧的书子到我,有何益处?办到底,你也不得脱钩,既害了人,又害了自己,何苦来呢!”鲁道同气一阵,骂一阵,甚至大哭一阵,闹个不清。鲁鹏在旁,也只落得长吁浩叹而已。
—
厅堂上闹的沸反盈天,早惊动上房鲁老夫人,与鲁鹏等妻子。忙出来询问,鲁道同又由头至尾,备说一番,鲁老夫人也十分着急。自己招认私书往来,是有凭有据,无法狡赖。“大不该连儿子们的罪名,全行认下。你的年纪高大,不做官也不希罕。还留儿子们在朝,巴结出头,将来亦可守候机会,报复陈家。这么一来,不是斩草除根么!”
鲁老夫人心内一团的委屈,因见鲁老气恼太甚,怕的急出别样事端,不忍再抱怨他,反忍气吞声,用言宽解他父子。命使婢扶了鲁道同,回后堂少歇。“此刻急也没用。好在圣旨还没有下来,且从长计较,设法为要,不能束手待毙,所幸鹏儿等参款尚无实迹,庶几可以挽转得过”。鲁道同也自觉得身子困乏,遂扶了使婢,到上房宽去外面大衣,躺在床上,辗转寻思,要想代鹏儿等豁罪。心内好似辘轳一般,滚上滚下的,无片刻之停。将他本身过失,反抛在脑后去了。
鲁老夫人又重新安慰鲁鹏,“不须过急,且去寻条门路,弥缝此事。再则不过丢官,只求没有后灾,即算万幸”。一句话提醒鲁鹏,忙唤套车,到各同年世谊前,告诉恳求他等,代为划策。
不提他父子忙的昼夜不安。单说陈宝徵奏折一上,中外皆知,无人不痛赞他有肝胆。恰恰又得着这般实在凭据,也是鲁老头儿该数倒运。凡有这班御史,都是通消息的。平日风闻得一件半件事情,即争先奏劾。好在所参不实,没有处分。一遇关系重大的事,便你推我诿,怕先出头。若有一人出了头,这些御史打弱的本领,要算一绝。,此时见宝徵参倒了鲁道同,又闻内廷传问如此利害,眼见鲁老是爬不起了,生恐被宝徵一人得了美名,即彼此不约而同,一窝风的弹章交上。有的参广纳苞苴,有的参私鬻官爵,有的参把持国政,有的参败乱朝纲,众口纷纷,所参不一。未了的几位,没有参款的名目,甚至把鲁道同父子,,如何广蓄姬妾,用度奢华,纵容仆从的话,都参了上去。
却好奉旨传问的诸王大臣,又覆奏鲁道同.于原参各款,尽行招认,请旨核夺。众折一上,天威甚为赫怒,当朱笔亲批:
鲁道同世受国恩,不知图报,所犯各节,罪不容诛。姑念年迈昏聩,着加恩革职,永不起用。其家资私第,即着该承审王大臣前往抄封入官,不准徇隐。伊次子鲁鹏,亦着革去中书,发刑部杖一百,刺配边远地方,不准收赎。长子鲁鹍,既经两江总督云从龙参办在案,着毋庸议。牛大保着交刑部细勘,有无别情,再行定罪。江西巡抚即行锁提来京,严加惩办。
此道上谕一出,在京各官莫不吐舌摇头,说:“此次办的利害。平时鲁老那般作威作福的气焰,行不起来了。”又有许多受过鲁道同父子残害的,徘着这个消息,人人抚膺称快,唾骂奸臣应得这种恶报。众王大臣奉了圣旨,点齐了数十名锦衣军,直奔鲁道同私第。
且说鲁鹏前往各父执前诉说此事,要想求他们设法。众人听了,无不摇头。晓得这件事情重大,又闻天威盛怒之际,那个敢出头去撞入网罗。又不好当面回决,都用婉言宽慰道:“我等大家须要商议个妥善章程,好代尊老大人分剖保奏。此事非同小可,若草率而行,一则怕的反与老大人有碍,二则我等妄自出头,亦有未便。世兄且请回府,代我等先请问老大人安好,但祈放心。我等明日写一传单’,约齐人众斟酌条万全万美的法则,再来报命。”鲁鹏闻说,明知他们畏惧,故作推委,生恐人说“他们与我家同党。却也难怪他们,当此风火雷霆之下,谁人不怕牵连”。只得将计就计的先行道谢,“或者他们寻着机遇,代我家分忧,亦未可定”。临行又再三谆托了人众一番。直至薄暮,方回转府中,将众人所说的话,察明他父亲。
鲁老夫人终是女流见解,信以为真,喜得举手过顶,谢天谢地道:“难得他们好心,尚念平日交情,不以我家势败置之不问。果然我家平安无事,就供他们的长生禄位,我也甘心。”鲁道同睡在床上,一声儿都不言语。待他们母子说完,翻转身叹口气道:“鹏儿也痴了,何必又空往一场,听他们两句不着痛痒的鬼话。还有你娘,当真的相信。目下谁人敢出头代奏,他不怕说是一党么?若是我家做件占上风的事,叫他们衬这么一衬里子,那可一呼百诺,无庸费事。甚至有人桠的来,卖情讨好,亦是人情大抵如此,不足为怪。你忙了半日,也该乏了,吃点晚饭,去睡着歇息罢。待我静静的想他一夜,有法出脱更妙,否则。只好听天由命。”鲁鹏答应退出。
这里,众使婢摆上晚膳,鲁道同那里还吃得下去,摇摇头命一齐撤过,即叫放下帐帏,让他安睡片刻。可怜鲁老夫人,既舍不得丈夫愁苦,又舍不得儿子获罪。先听鲁鹏的话,倒觉欢喜。此时重又愁烦起来,迢迢一夜,何曾合眼,坐在帐外,防鲁道同要茶要水。命众婢轮班去睡,替换着上来伺候。
只听得外边已交四鼓,鲁道同在床上犹自翻来覆去,咳声不绝。天色才明,鲁老即披衣起身,胡乱着净了面,漱了口,略进了点饮食。正待亲去见一班共过心腹的老同年,——皆系当时当道的人,平时又圣眷优隆,——与他们商议商议。我想是凶是吉,竟自覆奏一本,爽性自己直认不讳,随便或杀或剐,我都情愿,只要代鹏儿辩白清楚就好了。
忽见一个家丁匆匆的上来回道:“军机内的各位王爷大人,都到了厅上,口称奉命而来,请快去接旨。并带着若干锦衣军把守前后府门,连家人们都不许出外,不知何故?”鲁老夫人闻说,吓得直跳了起来道:“他们来这许多人做什么,你可曾问问底止么?”家丁回道:“家人也曾问锦衣军内的人,他们皆不肯说。”鲁道同在旁,听家丁说完,即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道:“催命的符敕到了。”立起身,止住鲁老夫人道:“你问也无益,还呆什么,难不成他们带了锦衣军来,你还想不出么?我去接了旨,你自然晓得。倘有变动,你同媳妇暂避一避,不要受人家哕唣。”遂叫家丁速到前厅,摆香案预备,又叫取衣冠过来,忙忙的穿换齐全,大踏步出外去了。
鲁老夫人甚不放心,亲自扶了使婢,至穿堂窃听。鲁道同到了外所,见仍是昨日传问一班王大臣,厅口站了多少锦衣军,一个个撩衣揎袖,尽望着上面。鲁道同趋至香案前,朝北行了廷参大礼,跪着读了廷寄,不禁面容失色,忙摘去朝冠,摆在案上,·又向北谢了恩。起身对众王大臣行礼,双泪交流道:“革员蒙天恩浩荡,不加斧钺,已屑万幸。况陈御史所参各款,革员在内廷亲口承认,夫复何言?但与江西巡抚往来私书一节,其中仍有下情。该巡抚与革员原有瓜葛,他做京官多年,不谙外事,自到了江西巡抚任上,凡有重大不决之事,都写信来问革员。后来他又写信入京,说闻得云从龙因疾奏请开缺,若此事已定,他想谋两江之缺。诸位王爷大人的明见,人心不足,自古皆然。当他做穷京官的时候,求一外任而不可得,及至简放江西,身为封圻大员,也算荣宠无比。他复贪心不足,谋求两江,可谓得陇望蜀。前番书来,革员即时回答,又狠狠申斥了他一顿,说他太不知足。且督抚不过一间分别,同是封疆,又何荣于彼而辱于此。再则此等书函,倘被别人看见,不知我与你怎生交通卖法。适值革员长子在南昌府任上被参,他又写信到我跟前讨好,书后复申前说。大约因革员申斥过他,所以他都写隐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