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点的思考: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作者:杨雁捷





小猪先到食槽,小猪就可以吃掉6个单位的猪食,大猪可以吃到4个单坏闹硎场N颐前颜饬街恢侵碛龅降恼飧鑫侍夤槟梢幌拢捅涑上旅娴难恿耍? 

小猪 

按 等待 

5 ; 1 2 ; 6 

9 ; …10 ; 0 

大猪 

按 等待 

这样看起来会比较方便,经济学家把这种像表格一样的东东称为“得益矩阵”,它对于我们做博弈分析有什么好处呢?先让我们看看这两只智猪的得益状况吧! 

大猪和小猪的问题就是谁去按那个按钮,因为去按按钮的那个猪要消耗2个单位的猪食的能量,此外,按钮在另一边,他跑过去跑回来的这段时间,另一只猪就有了先吃的机会,而去按按钮的那只猪只能后吃剩下的了,所以两只猪就要想了,到底自己要不要去按那个按钮呢?这个得益矩阵里的(5 ; 1)就表示,大猪和小猪都去“按”了,两只猪同时去“按”,同时回来吃,大猪可以吃到7个单位的猪食,但消耗了2个单位的,所以得到净收益是5个单位的猪食;而小猪只能得到3个单位的猪食,又消耗了2个单位,所以得到的净收益只有1个单位的猪食了。类似的(2 ; 6)就表述为,大猪选择去“按”,而小猪选择在食槽旁“等待”不去按,然后他们的这个策略选择的净得益就是,大猪得了2个单位的猪食,而小猪得到了6个单位的猪食。(9 ; …1),(0 ; 0)也是一样的,现在我们就来看,这两只聪明的智猪会怎样思考呢? 

先看大猪吧!大猪的决策是要根据小猪的策略选择来决定自己的策略,所以大猪先假定小猪选择“按”的策略,这时大猪想小猪既然去“按”了,自己选择“等待”的策略可以获得9个单位的净猪食收益,而如果自己也跟着去按的话,只有5个单位的净收益,所以大猪肯定选择“等待”而不去按。同样的,大猪假定小猪选择“等待”的话,自己去“按”的话可以获得2个单位的净收益,而如果也跟着“等待”的话,就只能得到0个单位了,也就是什么收益也没有,所以自己只能去“按”了。 

所以对于大猪而言,小猪如果去“按”了,自己就不按,小猪如果选择“等待”,那么自己就只能去“按”了。那我们再看看小猪会怎么思考这个策略选择呢?同样,小猪也要假定大猪去“按”了,自己选择“等待”可以获得6个单位的好处,而也跟着去按则只有1个单位了,显然肯定选择“等待”。然后,小猪也假定如果大猪选择“等待”的话,自己也选择“等待”,那么尽管没有任何收益,但至少也没有能量消耗;然而,如果自己去“按”的话,等自己按好赶回来的时候只有1个单位的食物了,加上消耗的2个单位的食物,自己实际上还损失了1个单位,净收益变成了…1个单位了,所以小猪还是选择“等待”。 

这时候,我们就有了一个大发现,那就是小猪不管大猪“按”还是“等待”,自己的最优策略都是“等待”,因为小猪总是选择“等待”,那么大猪的最优策略只能选择“按”。所以这个博弈模型的均衡策略解就是大猪“按”,小猪“等待”,即(2 ; 6),这个最后的大猪小猪都没有利益动机再去改变它的均衡状态我们也叫它为“纳什均衡”。这就是经济学里著名的“智猪博弈”模型。 

因为这种博弈的特点是,小猪不管对方选择哪个策略,自己总是选择“等待”,我们也把小猪的这种以静制动的策略称为“占优策略”,任你千变万化,我就是不动,嘻嘻!那为什么小猪可以不动,而大猪非要动呢?因为大猪对于食物的需求量弹性比小猪对于食物的需求弹性更小,什么叫需求弹性呢?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你?(2)
Blog。xiaobin
杨雁捷
其实这个名词我们可能经常会听见,从字面上看“弹性”就是伸缩性,韧性咯,呵呵!当然经济学家在研究市场状况是总不可以这么模糊的来定义,否则经济学家和巫师就没啥区别了。这就是经济学之所以需要数学的原因,它必须要有精确的数学定义,这样才能计算,否则拍脑袋想当然的,是没法指导市场经济运行的。这个弹性的数学定义需要用到微分学,这里就不说,也没必要拿出来吓唬大家,因为这里的读者不是去做经济学研究,而是要掌握一种思考方式,所以根本不需要做精确的数学计算的,我们只需要做“模糊”的分析即可,需求弹性的文字意思其实就是指对于某个因素的变动而造成需求变动的变化程度,变化程度越大,那么弹性也就越大,变化程度越小,那么弹性也就越小,当弹性很小时,我们有时也叫它“刚性”,像钢板一样刚强,怎么弄也不变形,呵呵! 

所以我们很容易发现,大猪因为体积大,能量消耗也大,所以对于食物的需求也就大,那么大猪对于小猪选择“按”或者“等待”的这个变化因素的需求弹性也就很小了,也就是说,不管你小猪“按”还是“等待”,大猪都需要这么大量的食物,而可以通过节食来压制需求的数量余地非常小;相反小猪体积小,对食物的需求量相对也小,所以相对于大猪而言,通过节食来维持生存的能力反而大的多,所以如果大家都不愿意去“按”的话,耗到最后,肯定是大猪先吃不消顶不住了,所以,倒霉的总是大猪,大猪总是要去“按”的,小猪就可以没事偷着乐,等着大猪送美食来,嘻嘻! 

知道了这个道理,你就会明白一般情况下,为什么家务活总是MM做的多,尽管MM火很大,很不高兴,但是MM还是会不得不去做许多家务,而GG总是不愿意干家务,就在那里敷衍几句,反正就是不干,嘻嘻,是不是很像小猪,这下有点明白了“智猪博弈”的思想了吧!因为一般女生对卫生的需求弹性比男生来的小,她们不能容忍任何“脏乱差”横行,而男生通常在这方面的忍耐度比较好,往往在“狗窝”里都能甜甜的睡大觉,所以,这下MM在对于卫生方面的需求而言就成了“大猪”了,而GG则是“小猪”,小猪有“占优策略”,以静制动的法宝,所以只能作为“大猪”的MM受苦了,哎! 

MM要想少干家务的唯一办法可能就是把自己对于卫生的需求弹性抬高点,至少抬到和你GG一样的位置,也就是把你对“脏乱差”的难耐度提高到和你GG一样的位置,这样至少就不适用于“智猪博弈”模型了,你就不是大猪了,他也就不是小猪了,然后你们可能会变成两只“鸡”,我们后面会讲到的“斗鸡博弈”,哈哈,是不是突然觉得经济学家都挺有童趣的,老喜欢小猪小鸡的对吧,哈哈!其实,在“智猪博弈”中,那个小猪什么都不做,就可以获得食物,所以我们常叫小猪为“免费搭便车者”。 

我们在大学常发现,某一门课程的成绩是由一个课题小组几个同学共同完成一篇论文提交后来算成绩的,这样想拿奖学金的人总希望这本课程的成绩要高一点,而不打算拿奖学金的同学只要Pass 过关即可,这样想拿高分的同学就成了大猪,而不想拿高分的同学则成了小猪,所以这样的博弈结果往往是想拿高分的同学一个人在努力做课题,其他人就什么也不干,尽管那个努力做课题的同学心里很不痛快有怨言,但他也没办法,因为他是大猪,受伤的总是他,呵呵!此外,在股票市场,尽管你是散户、小户,但你不要忘了你也是小猪啊,你的最优策略就是跟随那些“庄家”、“机构”做投资,因为他们是大猪啊!再比如,你是公司小股东,你就是小猪啊,那些大股东就是大猪了,大股东自然要承担几乎所有的企业运作管理的监管事宜。还有行业中的大企业与小企业,大企业搞研发R&D ,小企业就不需要搞,因为小企业是小猪啊,在R&D研发项目上是以静制动,等大企业研发出来后,自己模仿跟随,即可。 

虚心未必总是好的(1) 

思考: 

你去面试应聘,推介项目等等,你觉得总是习惯性谦虚的说自己不行啊,不行的,这样会有良好的效果吗? 

不知道谁说的,过度虚心就是骄傲哦,哈哈!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一句多么古老的忠言啊,告诫我们要谦逊坦荡,为人处事要虚心谦让,但是在某些时候虚心未必是件好事啊! 

我们东方人与西方人的传统文化很大的差异是,西方人你问他什么,他都会说,我可以试试,我看我行云云;而我们东方人常常会说,我恐怕不行啊,我不知道行不行,我没干过等等。所以东方人在与西方人一起竞争同一岗位时往往处于劣势,并不是说我们的能力不行,而是我们太谦虚了,总说自己不行。其实西方人未必真的行,他可能也从来没做过,心里也没把握,但他觉得他边做边学会很快掌握其中的技巧的,所以他总说可以试试之类的话。而我们东方人心里一没有把握就不敢说自己会,没做过就不敢说自己能,所以给人才猎头HR的感觉就是,这个人自己对自己都这么没信心,又怎么能相信他能把这个工作做好呢? 

所以,尽管我们东方人可能说得是实话,但我们太谦虚了,以至于无法让对方知道我们究竟有多少能力,尤其对于外国人而言。东方人可能还知道东方人比较谦虚低调地文化传统,但老外不懂得,他们只知道你说你不行就是不行了,难道你明明行的还会说自己不行?所以,我们的虚心让我们失去了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让我们放弃了营销自己的机会,这就是我们犯了一个囚徒困境的错误啊!
虚心未必总是好的(1)
Blog。xiaobin
杨雁捷
要知道,当我需要一个人来帮我工作时,我总是希望看到那个人对他自己所要从事的工作充满信心,这种信心不仅给是你这个应聘者的,而更是给雇佣你工作的HR或者老板的,你要让他们充分相信他们雇用你是他们的一个最优的选择。我们来看看这其中囚徒困境是怎么一回事!如果你选择谦虚,实质上是你认为所有人都认同这种谦虚是一种美德,也就是说你无意中与其他应聘者达成一种同盟,就是大家都是谦虚地协议,而这一点其它应聘者也是知道的,东方人谦虚。而那个不谦虚地人就可能给HR展现出一种强大的自信和能力,因此不谦虚地人就可以获得额外丰厚收益。他们的得益矩阵如下: 

赵灵儿 

不谦虚   谦虚 

8 ; 8   10 ; 0 

0 ; 10   2 ; 2 

林 不谦虚 

月 

如 谦虚 

呵呵,我们这里举了赵灵儿和林月如的例子,如果你看过《仙剑奇侠传》电视剧的话,就会知道她们之间可是情敌的关系哦,哈哈! 

既然是情敌嘛,不就是两个人都要讨李逍遥的欢心,然后呢,李逍遥最后选中了谁,就好比谁被最后录用了,呵呵,我这里可没有任何性别歧视的意思哦,只是这种情敌关系确实和求职者之间的竞争关系很相近嘛,本质上是一样的呀!所以用这个例子来说明问题我更有激情啊。我有激情是很正常的,因为我是男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让我讲解灵儿和月如这样的漂亮MM总是津津乐道的,人之常情,食色性也,哈哈!想必读者也会更有兴趣看吧!毕竟男女都会遇到情敌嘛!哈哈! 

这次得益矩阵里的数字就表示了她们各自得效用收益了。其实这里面的具体数字是没有意义的,在较为专业的博弈论书籍中都是用数学字母来表示的,只要定义了这些字母间序数关系即可。因为经济学家认为,人的快乐、悲伤、喜悦、痛苦……这些心理的效用收益是不可像物理里的温度、长度等一样被计量的,人们只能说快乐比悲伤的效用收益要高,喜悦比痛苦的效用收益要高,非常快乐比一般快乐效用收益要高……也就是说,我们只能知道谁比谁更快乐,而不能确切的用数字计量出你究竟算是多少单位的快乐,数学上称为序数排列,而不可基数计量。当然某些目前比较前卫酷酷的脑神经经济学家们则认为效用是可以被计量的,他们认为人在快乐、悲伤等等的心理变化时,大脑内的某些激素分泌会增加减少等,所以通过一些医学仪器是可以测量出人的效用收益的,但是这个尚处在实验争论阶段,经济学界都还没有定论,所以我们姑且不管这些与我们个人选择决策无关的一些东西,那是他们那些称为经济学家的人物的事情,与我们这些一心只为在情敌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凡夫俗子们没啥太大的关系。 

所以,我们在这里的得益矩阵中所使用的数字只表示一种大小的关系,而不必去计算它们究竟相差多少。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个“囚徒困境”的纳什均衡解就是(不谦虚,不谦虚),即(8 ; 8)。也就是她们两个MM都要尽可能的在李逍遥面前表现自己的长处,不会傻乎乎的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