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之道:成为领导者的9种性格
于时代40年。”麦克阿瑟回答说:“需要重新塑造西点,重新设置课程。”什么地方出错了呢?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改革呢?他结合课程对历史和传记进行了系统的阅读,并做了这样的总结:“课程学习混乱,招生的文化标准低得惊人,学员的士气低落。军校里没有超级人物,没有一位学员出身的军官可以作为楷模。”
麦克阿瑟根据他从书本上汲取来的宝贵知识,对西点学员的日常学习生活做出调整。他让学员们在暑假期间参加正规的宿营,他希望军校学员直接与实际的部队生活接触,他想改变学员们原来那种“封闭的、僧侣似的生活”,他要求每个学员必须参加一项大型体育活动。麦克阿瑟将学校的课程扩展,增加了更多关于国际关系、历史和经济的内容,以帮助学员扩大知识面,增进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了解,训练学员的思维能力。
1942年,遵照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命令,麦克阿瑟在离开菲律宾后来到澳大利亚,组织盟军准备重新夺回被日军侵占的地区。一位传记作家写道:“麦克阿瑟经常在图书馆里待到很晚,书架上摆满了用好几种语言写的书,早年形成的文化素养此时派上了用场……在深夜里读到的东西,经常会出现在麦克阿瑟每天早上发表的公报里……在阐述一个观念时,他会引用莎士比亚、《圣经》、拿破仑、马克•;吐温和林肯的话,约翰斯顿说麦克阿瑟有时会引用柏拉图的话,或《圣经》上的句子。”
繁忙是充电的理由而不是放弃学习的借口
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保持终生性的阅读习惯。这是成功领导者的共同特点。
第四部分第8章 打开领导艺术的“圣经”(5)
马歇尔将军是二战期间最繁忙的人之一,但他还是能抽出时间读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马歇尔将军每周工作7天,从1939年到1945年从参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马歇尔只休过19天假。在《同甘共苦》这本书里,马歇尔夫人回忆了马歇尔将军在为卡萨布兰卡会议做计划时的往事,她写道:“整个秋天,乔治都在忙着制定已在会议上讨论过的计划。这一计划很复杂,又必须像手表的零部件一样精确地工作。制定这项计划需要理解力、想像力和耐心。乔治在深夜回到家里时,常累得不想说话。这时我会去图书馆里找几本书,堆在他的长沙发上。我丈夫读书不倦,我时常找不到那么多书给他读。他看起书来,就像饥饿的蝗虫群扑向一块农田大吃大嚼一样。”
我说有些人不肯花点时间读书,理由是看电视或工作时间过长。对此,迈耶将军认为:“为了解前人如何处理与我们目前遇到的困难相类似的问题,花点时间看书是值得的。在任参谋长的时候,我和参谋部人员一块儿看波格写的马歇尔传记里有关战争动员的内容,然后一块儿讨论马歇尔遇到的问题。我们发现,马歇尔时代美军存在的问题基本上与那时美军遇到的问题一样,都是空壳部队。”
美国退役空军将军格雷奇是严格按计划读书的一个范例。我在第四章里探讨过为什么格雷奇将军会迅速成长为四星上将,以及他对美国空军的管理风格和战斗力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像我提到过的大多数高层领导者一样,从很早时候起,比尔•;格雷奇就如饥似渴地阅读,尽管作为一个飞行员要杰出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工作压力很大。
当格雷奇还是一位上尉军官时,他在朝鲜进行了103次作战飞行。在接下来的6年时间里,他在飞行表演任务异常繁重的“雷鸟”飞行队任职,其中有4年时间任“雷鸟”飞行队队长。在那段时间里,他在世界许多国家做了557次正式飞行表演。在著名的美国空军战斗机武器学校任13年校长职务后,格雷奇成为战术空军司令的首席助理。从国家战争学院毕业后,格雷奇为国防部长当了两年参谋助理,然后以上校军衔在东南亚执行了177次战斗机飞行作战任务(其中有156天任战斗机联队负责作战的副队长)。后来调到驻扎在西贡的美国空军第7军司令部,任乔治•;布朗将军负责作战的助理帮办。尽管在一系列的工作变更中,时间非常紧迫而且任务繁重,但格雷奇还是能抽出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因为他十分清楚读书对于他成长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我一直在努力,而且我发现所有那些成功地到达高级领导岗位的人也都从未放弃过提高自己的智力。最佳的培养智力的方法就是如饥似渴地看各种各样的书籍。当然,在忙碌了一天后,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你必须下定决心,每周看一本书,或至少每两周看一本书。在陆军部队里,我每天早晨3点半或4点钟起床,自由阅读,这是我自己的时间,想读什么就读什么。不这样,我就没机会读书了。我不允许其他事情占用这段时间,我自己也不去想部队里的事。我发现如果不专门安排出时间读书,那么就看不成书。现在也是一样,如果想读书,就必须努力找出读书的时间。二战时期的领导者们在成长时,没有电视,除读书外没其他什么事分他们的心,像高尔夫球、保龄球之类。”
繁忙的工作使得人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如何利用这有限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学习提高自己呢?格雷奇的建议是专门读那些与你的兴趣和工作密切相关的著作。他说:
“至于该看哪些书,我不想提具体的建议,不过对我自身而言,我认为关于人的心理方面的书籍最有价值。关于人的心理方面的书籍,占我阅读量的75%。我一直在研究动机——是哪些动机激励人们去追求卓越,哪些动机使人们有工作的渴望,是什么在激励人们每天一大早就来上班?我也研究历史。我读过那些领导者、特别是军事领导者的所有传记和自传。例如艾森豪威尔的《欧洲远征》、麦克阿瑟的《回忆录》、布莱德雷的《一个军人的故事》和福里斯特•;波格写的马歇尔的传记。我的图书室里有这些人的传记,还有其他军事领导人及文职领导人的传记。让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我想了解和模仿那些人是怎样提高自己智力的。他们热爱读书吗?他们喜欢读历史方面的书吗?
“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保持终生性的阅读习惯。我认为这是成功领导者的共同特点。”
时间紧缺仍然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这几十年来,随着知识信息的剧烈增长,人们的时间更是相对减少了。为了胜任领导工作,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形势,人们还必须讲究一定的学习策略。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领导人该如何找出最有价值的材料呢?1987年,卡尔•;维诺将军在任陆军参谋长后找到了办法。他组织了一个由军官和文职人员组成的小组,帮助找出美国陆军存在的问题。维诺把这个小组的主要职能确定为“评估与建议”,即找出美国陆军面临的重大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以最有利于陆军和国家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确定这个小组的名称颇费了一番工夫。其他陆军参谋长曾用过的“陆军研究小组”、“参谋小组”都被考虑过又放弃了,因为学术研究并非这个小组的工作重点。这个小组也不是陆军参谋部或陆军秘书处的一部分或替代机构。最后该小组定名为“陆军参谋长评估和倡议小组”,简称CAIG。CAIG只对陆军参谋长负责,并必须严格保守秘密。CAIG展开工作时所关注的主要领域是:国家安全战略,军政关系,陆军内部关系,陆军与公众、媒体、国会和白宫的关系,陆军训练,领导者培养,武器装备现代化,武器装备研究开发,条令,部队结构设计,以及从入伍到退役的全周期人员质量。CAIG的产品包括对敏感问题的最新评估,职能部门因负担过重或部门利益往往不触及这些问题,并提出团结部门利益或其他原因按正常渠道和程序无法出现的解决办法。简言之,CAIG是陆军参谋长和国家的忠诚经纪人。
维诺将CAIG作为政策倡议和评估的来源。他还用CAIG来研究那些陆军之外的问题,因责任繁重维诺无暇仔细考虑。除了完成解决陆军问题的责任外,CAIG的成员们还要为维诺研究并写出时事性问题、书籍和出版物的简短提要。如果他们不做这些工作,维诺可能就不会注意到这些事。每周,CAIG都编出一个“问题文件”供维诺在周末或外出时翻阅。这些“问题文件”一般包括15~20个问题,每个问题有5页纸那么长,每个问题的阐述方式一般是书或论文的摘要,有时也是CAIG成员们自己撰写的学术文章。
维诺对我讲述了CAIG在帮助他完成千头万绪的责任方面所起的作用:“这些问题文件能激发我的想像力。一般周五晚上拿到这些文件,我在周末或旅行时看这些材料。这里面的好观念源源不断,这些文件扩大了我的视野,为我注入了新观念,这些新观念来自人类活动各方面的经验。很难讲哪篇文章或哪本书对我的某个决策起了特别重大的作用,但总体而言这种研究对于决策是相当关键的。我没时间自己去获取这么多的信息,我的职责如此重大,而每年出版的书籍文章又是那么多。有时问题文件会使我对某本书或某篇文章感兴趣,我会让CAIG给我找来这本书或这篇文章。我就是这样读书的。如果CIAG不提醒我,可能我就不会读某本书。”
第四部分第9章 领导就是第一影响力(1)
领导就是那个惟一不可或缺的人
甘做事业的第一推动者
幕后亦是真英雄
在职责与自我的天平上起舞
领导就是那个惟一不可或缺的人
群体迁徙的候鸟在飞行时排成“V”字形,为的是合理利用群体的力量,降低气流冲撞造成的压力。生物学家研究指出:在群飞时,处在排头位置的“领航员”承受的压力最大,所以,它们轮流领航,一只累了,由另一只跟上。
今天的美国人为他们高度发达的民主制度而自豪,他们认为自己的制度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就好像这套制度是亘古就有、自然成长起来的。但是,纵观历史,人们发现,美国民主制度的诞生和成长都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美国的国父:乔治•;华盛顿。
正是乔治•;华盛顿,带领美国人民争取到国家独立;也正是乔治•;华盛顿,凭借自己的高尚人格和无可替代的个人影响力一手护卫着新生的民主制度。
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身为大陆军总司令的华盛顿面临着难以想像的困难:许多士兵没有步枪,只能用棍棒操练,许多人没有鞋穿,御寒的毯子也很少,加之食物匮乏,士兵在部队上的时间时断时续。在1776年1月14日的一封信里,华盛顿向他的朋友约瑟夫•;雷德倾述了自己的心声:“当周围寂静下来的时候,对所处局势及大陆军状况的思考让我的心里很难过。我时常想,如果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拿着棍子在队列里操练,而不是接受了指挥官的职位;或者我能说服自己要多为子孙着想、多为自己着想,回到乡下的安乐窝里,那将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啊……”
然而,在这样艰险的条件下,华盛顿将军没有退缩,尽管“很少有人了解我们所面临的险恶处境,但我仍然坚信这支军队会挺过可能发生的任何灾难”。对于美国来说,幸运的是华盛顿没有退缩到安乐窝里,也没有作为普通一兵加入大陆军,而是无私地带领他的国家走向胜利。
1781年,英军科万尼斯的部队在约克镇投降后,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作为统帅的华盛顿,威望如日中天,他不仅是军队的总司令,也是这个处在战争中尚未成型的国家实际上的最高行政首长,而且是全民拥戴的大英雄。当时世界上主要大国都是君王当政,于是他手下也有许多人希望他成为独立后美国的君王。有一个叫尼古拉的上校就写信给华盛顿,劝他“顺应民心”,成为新大陆的第一位君主。
烽烟刚熄的美国大陆也存在着对他登基便利的客观条件——军队长期欠饷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许多人已有五六年没拿过薪饷了,也就是说,作为职业军人,他们打了多年的仗,就是没见过钱。眼见战争即将结束,国会已决定裁军,却闭口不谈所欠的饷银。军官们的愤怒犹如快要爆发的火山。
军人的愤怒正好与某些财团的利益暗合。战争期间成立的邦联国会发行了大量债券,在胜负未定之时,金融巨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