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78-铁血沙龙:从士兵到总理
不给他实权,才好驱使啊!
正如贝京所料,沙龙果然做出让步,贝京好不欢喜。
贝京很欣赏沙龙那种不拘小节、大大咧咧的个性,认为沙龙不是一味骄横无理,在一定情况下也能屈能伸,这正是一个政治家必须具备的条件,而沙龙身上表现出的顽强不屈,则是勇气和力量的象征。
沙龙成功地操纵以色列新闻媒体不厌其烦地鼓吹建立利库德集团的必要性,介绍有关谈判的进展,以此向贝京施加压力。
为筹集充足的活动资金,沙龙飞往美国,拜会美国犹太人富商梅舒拉姆•;里克利斯和萨姆•;沙克斯,沙龙早在受财政部长萨皮尔之托到美国筹集资金的时候,就与两人相识取得大笔资金,此后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
沙龙稍加寒暄,就单刀直入道:“我已离开以色列国防军,打算投身政界大干一番,二位以为如何?”
里克利斯击掌欢迎:“早该如此,你如果早听我们劝告,说不定早已执以色列政界牛耳了!”
沙克斯更豪爽地说:“作为移民到美国的昔日以色列公民,我们有责任为祖国的繁荣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像你这样鼎鼎大名的人物,不应当在资金上依赖于以色列的政治制度,我们将以充足的资金,大力支持你投身政界,改变以色列的未来!”
沙龙兴致勃勃回到以色列,立刻召开记者招待会,首先公布建立新政治组织利库德集团的设想,然后简略地介绍了这个党的纲领。
虽然这个政纲是各种思想的大杂烩,但是,经沙龙仔细揣摩以色列当局的心思,投合以色列选民的利益,一时倒也受到欢迎。
出任利库德集团选举总指挥纵横捭阖促进联合(2)
沙龙想起美国朋友里克利斯和沙克斯对他的忠告:以色列的外交和内政要严格分开,对外要追随美国的中东政策,以讨取后台老板的欢心;对内要设法投选民所好,以捞取大量选票。于是,他经过精心策划提出:
“在安全和外交事务上要强硬,对阿拉伯国家决不手软;在内政问题上要自由、宽容和民主,使广大犹太人更深入地介入以色列的政治生活。”
沙龙认为要把广大以色列选民吸引到利库德集团的大旗之下,就要提出能够给他们带来看得见、摸得着实惠的竞选口号。于是,他便从攻击工党开始,进行富有煽惑力的演讲宣传:
“你们想必比我更清楚地看到,工党领导人关心的只是自己升官发财,追求自己的飞黄腾达,根本不关心以色列人民的生活情况,因而导致以色列人民生活贫困,街道肮脏,教育制度落后,贫富悬殊,社会地位差距别大,20多万儿童营养不良。另外,我们强烈呼吁保护犹太人的习俗,不能强制实行过安息日这样的教规。”
沙龙注意到,犹太人虽然占以色列人口的80%,可还有20%的阿拉伯人应在议会120个议席中拥有20多个席位。他们拥有选举权,也拥有可观的选票,这些选票在大选中至关重要,工党对这个特殊的群体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
沙龙决心拿到这部分选票,于是,他又提议:“我们应该给予阿拉伯少数民族平等权利,让他们以平等的地位投入国家的政治生活之中,有主人翁之感!”
沙龙看到工党领导人不太重视年轻人的作用,便在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他摆出一副关心年轻一代的姿态说:
“新陈代谢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规律,谁也无力摆脱。我们老政治家不能做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顽固派,要展现老政治家的高风亮节,给新一代年轻人让路,才能永葆生机,夺取胜利!”
沙龙认为不断来到以色列的新移民,是非常重要的票源,应该不失时机地把这些选票抓在利库德集团手中。为吸收更多的犹太人到以色列来,沙龙鼓吹以色列政府是全世界犹太人的统治机构,它拥有明确的责任采取行动,防止在以色列公开杀死犹太人事件的发生。
在谈到“六天战争”时期被占领的领土时,沙龙认为,约旦河西岸及加沙地带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无限期占有它们。西奈半岛只要认为安全上有必要,就毫不犹豫地占领。
沙龙的不懈努力终于有了结果。1973年9月5日,贝京请老政治家艾利默莱奇•;里马尔特把自由党党证发给了沙龙,特别强调说:“党证并不只是一张纸片,而是一个人忠诚于一种特别政治哲学的象征!”
沙龙深表谢意,郑重其事地说:“这张党证不同凡响,我将继续为建立一个能够改变国家面貌的政党而工作!”
沙龙攻克了成立利库德集团道路上三个堡垒中最大的一个,他踌躇满志,大发感慨说:“哈哈,贝京除接受我之外,别无选择!”
沙龙充分施展灵活的政治手腕,利用加哈尔集团和自由党想成为执政党的愿望,向两个组织的领导人施加压力。
沙龙先后会见民族党首领伊格尔•;霍罗维茨、自由中心党首领萨廖尔•;塔米尔,信心十足地施展纵横捭阖、威逼利诱、挑拨离间等种种手段,说服两人同意加入利库德集团。
沙龙接着开始做加哈尔集团领导人的工作。他敞着衬衫,脚登凉鞋,滔滔不绝讲述加入利库德集团就可以登上以色列政坛最高峰。加哈尔集团领导人,对沙龙所讲将信将疑。
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三个组织终于同意联合。
9月6日,利库德集团召开成立大会,沙龙被贝京任命为该集团全国竞选委员会总指挥,人们向沙龙表示祝贺,称赞他像指挥军队打仗一样所向披靡。
沙龙仍然敞开衬衫,脚穿凉鞋,神采飞扬、对人们吹牛说:
“我取得成功的原因,就是甘愿拿出我所有的政治资产,孤注一掷进行政治赌博。在各种条件的制约下,贝京只能按我的办法行事;我一旦退出政治舞台,贝京转眼也就完蛋!”
这些话传到了贝京耳朵里,令他非常恼火。
以色列新一轮竞选就要开始了,沙龙作为利库德集团全国竞选委员会总指挥,决心利用利库德集团大干一场,结束工党一党控制政府的局面。
1973年10月20日,特拉维夫街头,大规模游行队伍浩浩荡荡通过。
沙龙戴上钩织的无边圆帽,穿上短袖衣衫,一身标准的犹太政治家打扮,驱车来到特拉维夫。他站在利库德集团的大旗下,带头振臂高呼:“利库德集团万岁!”“坚决反对签署撤离埃以之间沿苏伊士运河部署部队的协议!”
现在,沙龙的身价更高了。在以色列人的心目中,他是令人尊敬的战斗英雄,经常处于数百名唱着“以色列之王阿里克”歌曲的热情支持者的包围之中。
沙龙大摇大摆地穿过人群,登上讲台发表讲话。人们不时用掌声打断他的讲话,卖力地跟随他高呼口号。
1973年12月31日,以色列选举战如火如荼,耶路撒冷一片紧张气氛。沙龙憋足劲头儿投入大选之中,企图一举推翻工党统治,由利库德集团执掌以色列国家大权。
出任利库德集团选举总指挥大失所望暂时告别利库德(1)
选举结果公布时,沙龙大失所望。利库德集团虽然取得39个议员席位,但是工党仍然作为议会第一大党执掌大权,梅厄夫人再次受命组阁。
沙龙当选议员,作为利库德集团政策委员会主席进入国会活动。在无休止的例行国会辩论之中,他不得不同以色列各党派人士打交道。他生性暴躁,与议会不死不活的懒散作风格格不入。
在很多国会议员看来,沙龙犹如一头暴怒的公牛,拒绝进行平心静气的持久讨论,反对彬彬有礼地相互辩论,缺乏政界人士之间的相互尊重。他经常用近乎野蛮的方式反对他的对手,威胁、警告、诅咒、嘲弄甚至侮辱对方,使对方难以接受。
沙龙对无休止的国会辩论感到厌烦。他甚至公开表示不赞成利库德集团的政治纲领,主张解散组成利库德集团的四个政党,重新组织一个强有力的政党,遭到大多数成员的反对,激起了利库德集团人士的敌视。
沙龙对利库德集团在国会中的反对派角色感到心烦意乱,他渴望承担具体的责任。他对贝京领导的利库德集团也十分失望,又开始向往高级将领的位置,渴望军旅生活。
1974年3月,沙龙一怒之下辞去利库德集团政策委员会主席职务,贝京等一再挽留也无济于事。沙龙的第一次政治生涯是不成功的,他没有在以色列国会中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
但他不甘寂寞,静静地等待时机。
三个月后,沙龙终于等到了机会:
面对阿拉伯人的沉重打击,悲观情绪笼罩着以色列,不少人把怨气撒在梅厄夫人身上。为了使工党摆脱危急,梅厄夫人不得不于1974年6月引咎辞职。
在拉宾与对手佩雷斯竞选以色列总理的斗争中,老资格的佩雷斯向拉宾射出一发重磅炮弹:
“拉宾在‘六五战争’中是个信心不足的胆小鬼,不适合当总理,总理候选人必须是个能够在复杂形势下果敢做出决断的人!”
佩雷斯这发炮弹击中拉宾的要害,顿时使拉宾陷入尴尬境地。
在关键时刻,沙龙的好朋友、前财政部长萨皮尔让沙龙私下告诉拉宾:“不要紧,有我和梅厄夫人保驾,料也无妨!”
萨皮尔在以色列是个可以呼风唤雨的人物,尤其与美国当局关系密切,由他和梅厄夫人保驾,拉宾终于以298票比254票的微弱多数战胜佩雷斯,登上以色列总理的宝座。
当时,沙龙虽然奉萨皮尔之命给拉宾帮忙,但是因拉宾与佩雷斯两人实力悬殊,沙龙没有想到拉宾会取胜。而拉宾的意外取胜,使沙龙顿时觉得眼前出现一线生机,因为他与拉宾的关系非同一般。
早在1948年以色列独立战争期间,时任“哈雷尔旅”旅长的拉宾,就听说“亚历山德罗尼旅”有个勇猛善战的排长沙龙。听说沙龙参加强攻拉特隆警察据点的战斗负伤后,本•;古里安亲自捧着鲜花到医院探望,这真是一般以色列人无法企及的事情。
拉宾当时就想:这个沙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竟然能够得到本•;古里安和摩西•;达扬的如此垂青呢?
拉宾与沙龙第一次见面是在拉宾主持的营长训练班上。
拉宾发现这个学生的确非同一般,头脑灵活,思路敏捷,精通突袭、包抄战术。拉宾认为沙龙不愧是达扬亲自调教出来的营长。
1964年拉宾升任总参谋长后,也很爱惜沙龙这个将才,把他提拔为北部军区参谋长。拉宾没有想到沙龙上任后更专横跋扈,不但不把北部军区指挥官放在眼里,而且嘲笑拉宾在军事上不过是连长水平,甚至狂傲到敢于当众辱骂拉宾。
拉宾出于爱惜人才之心,也考虑到沙龙受到过本•;古里安和摩西•;达扬青睐,就没有计较沙龙对他的粗暴无理,而是把沙龙调到总参谋部任训练部长,军衔也由准将提升为少将,“六五战争”前又把沙龙提升为师长。
当然,拉宾提拔沙龙也是因为这个以粗暴闻名的勇将善于领会他的意图,坚决执行他的命令。
“六五战争”前,拉宾看到当时的以色列总理艾希科尔过于胆小,办事犹豫不决,就给沙龙示意向艾希科尔施加压力。
沙龙马上腰插手枪大摇大摆闯进总理办公室,受到总理办公室主任干涉时,竟然把手枪往办公桌上一扔,尖声怪叫道:
“如果你认为我要用手枪吓唬总理的话,那你就错了!我根本用不着这么干,我只要嚷嚷几句,他就会吓得拔腿而逃!”
艾希科尔果然噤若寒蝉,任摩西•;达扬和沙龙等为所欲为。
沙龙怀着满腔热情拜访新任总理拉宾,向拉宾表示祝贺,请求拉宾吸收利库德集团成员入阁,并且对政府和军队领导进行改组。
拉宾客气地问道:“你本人有何打算?”
沙龙直截了当提出要求:“我想重返军队任职!”
拉宾深深地叹口气说:“贝京推荐你当总参谋长,但是工党领导人选择了莫迪凯•;古尔!”
沙龙不解地问:“你这个总理是干什么的?”
“我也无能为力!”
“为什么?”
“我们这些萨巴拉,难比老头子啊!”
原来,拉宾等在以色列土生土长的犹太人被称为“萨巴拉”,它是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