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78-铁血沙龙:从士兵到总理






    沙龙正要命令阿米支援加比,又接到南部军区要他迅速赶往米特拉和吉迪关口担负阻击任务的命令,沙龙一时犹豫不决。    
    这时候,加比直接把电话打了过来,绝望、狂怒地吼叫:“我的军队正在惨遭杀戮,你们却争吵不休、见死不救!”    
    沙龙无可奈何地回答:“我愿意掏出心来给你看,我刚刚接到命令,要我火速赶往米特拉和吉迪关口担负阻击任务,我正犹豫不决呢,请让阿丹通过军区途径联系。”    
    沙龙率领部队赶到吉迪关口,发现那里已空无一人,心里又是一肚子气。    
    8日深夜,沙龙奉命赶到南部军区司令部,一见面就与阿丹、戈南争吵起来。    
    沙龙极力主张以色列军队的战略目标应是横渡苏伊士运河,既能暗中破坏埃及军队的军事设施,又能很快地摧毁运河西岸的反航空导弹基地。沙龙强调分散兵力达不到任何目的,而且消耗兵力。    
    众人认为沙龙的计划虽好,但是目前兵力严重不足,只能先等后备军的到来,等到美国军事准备补充到位,才能发动渡河作战。    
    10月9日,西奈半岛战争呈胶着状态。    
    沙龙师与阿丹师密切协同,形成在伊斯梅尔正面渡河之势,与埃及军队隔河对峙。    
    沙龙不甘心放弃渡河计划,向大苦湖北面的德维斯瓦方向派出一个侦察营,命令该营停留在那里,配合以色列部队大举渡河。    
    戈南得知沙龙擅自行动后极为恼火,命令沙龙立即撤回侦察营。    
    沙龙不肯就此罢休,打电话向以色列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西恩准将求助:“我的脚已经伸进大苦湖里,请你把这个情况报告给总参谋长或国防部长,批准我实施渡河作战!”    
    西恩原来是沙龙的部下,他了解沙龙的作战计划是富有经验和准确性的,便向国防部长摩西•达扬和总参谋长戴维迪极力推荐,力争尽快实施渡河作战。    
    沙龙看准时机,不顾一切地命令该师三个旅一起出动,向埃及军队发动进攻,取得了明显的战果。不仅救出了被埃及军队包围的坦克部队,而且迫使埃及军队向苏伊士运河溃逃。    
    戈南得知此情大为惊恐,当即发出紧急命令:“沙龙师立即与埃及军队脱离接触,在驻地挖壕固守!”    
    沙龙哪肯放弃即将到手的可观战果,急切地发出请求:“请允许我们利用大好形势,继续追击狼狈逃窜的埃及军队!”    
    戈南发出强硬指示:“我的命令是明确的,就是采取坚定的防御态势,而不是主动出击!”    
    沙龙竭力申述理由道:“无论如何,我的行动是用来保护自己的部队,以免遭到拥有反坦克武器的埃及步兵的打击!”    
    戈南知道沙龙不会严格执行命令,多次通过无线电联系均告失败,就登上直升机降落到沙龙的指挥部,声色俱厉地威胁说:“再不停止进攻,我就要采取极端措施!”    
    沙龙只好回答:“请放心,我将服从命令!”    
    沙龙再次求助于达扬和戴维迪,希望他们给予必要的支持。    
    戈南得知沙龙竟然违抗他的命令擅自行动并且越级求援,不禁勃然大怒,请求总参谋长戴维迪撤销沙龙的师长之职。    
    戴维迪虽然支持戈南的意见,但是深知沙龙与达扬关系密切,因此不敢擅自做主处理此事,便向达扬请示如何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    
    达扬认为以色列打仗离不开沙龙那样的猛将,现在以色列战局恶化,不起用沙龙更待何时?于是斩钉截铁吩咐戴维迪说: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沙龙的行动予以解释。在我看来,沙龙的主动行为,远比其他师指挥官的踌躇不决、畏缩不前要好得多!现在处于战争的特殊时期,岂容无能之辈搞内耗?你马上解除戈南的职务,由沙龙取而代之!”    
    戴维迪马上把这个命令透露给戈南,戈南很不服气,颇受委屈地反驳道:“违抗命令的师长得到提升,而他的上级却被罢免,这种做法太可笑了!”    
    戴维迪觉得戈南的意见也有道理,临阵换将不太合适,就与达扬研究,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让戈南的副手巴列夫实际上履行军区司令的职责。    
    总参谋部的高级将领们对此意见分歧很大,不少人对沙龙10月9日的行动非常恼火,认为沙龙师伤亡严重,因此,想到了另外的处理办法:以巴列夫取代戈南出任南部军区指挥官,而由戈南取代沙龙出任师长。    
    对此,伊斯拉尔•塔尔准将持相反意见,他振振有词为沙龙辩护说:    
    “我认为,沙龙10月9日的行动非常成功,沙龙师的损失远比总参谋部的报告中所列举的数字小得多,更何况沙龙的行动非常有价值,他证明以色列军队进入埃及两支部队之间的真空地带是可能的,证明在苏伊士运河西岸摧毁埃及军队的桥头堡是完全有可能的!”    
    巴列夫对此不做结论,他来到南部军区后找主要军官谈话,听取他们对沙龙的意见。他发现戈南等人早就在暗中监视沙龙的行动,沙龙却被迫执行戈南的命令,不得不采取他极力反对的行动。巴列夫便邀请戈南一起主动征求沙龙的意见。    
    沙龙有根有据地分析目前的军事形势,然后建议把沙龙师和阿丹师联合起来,攻击埃及第二军团。    
    巴列夫微微一笑道:“沙龙的想法很有创造性,我支持你!”    
    沙龙与巴列夫紧紧握手,激动得热泪盈眶!


第四次中东战争出奇制胜力排众议强调进攻(3)

    沙龙深受鼓舞,深入研究以色列情报机构提供的资料,结合国际形势研究下一步作战方案。    
    10月10日下午2时,以色列南部军区司令部作战室气氛活跃,争论激烈。    
    巴列夫主持召开的作战会议,改变了戈南压制沙龙创造性战术的做法,人们普遍感到有些希望了。沙龙得到巴列夫的支持,也敞开思想指出自开战以来,以色列国防军从未采取过主动行为,在保守思想指导下,节节失利处于被动状态。而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状况,他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深入敌后反击的建议:    
    “我们应该大胆地穿越两支埃及部队间的真空地带,在苏伊士运河西岸建立一个桥头堡,否则,运河西岸会被埃及军队占领,为他们大举进攻提供方便!”    
    阿丹断然反对说:“以色列国防军曾经有过两次进攻,但都失败了,轻举妄动必然遭受更大损失!”    
    曼德勒大喊了一声“我支持沙龙”,然后以激烈的言辞陈述理由说:    
    “我主张用三个师袭击埃及第三军团,把它赶出西奈半岛,再继续西进抢渡运河,我更坚决地呼吁发动一场反击战!”    
    巴列夫静静地听着各种意见,决定向最高当局汇报有关情况,指示沙龙师、阿丹师和曼德勒师继续挖壕固守,命令沙龙加强情报搜集活动。    
    当天夜晚,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亲自主持最高防务会议,讨论巴列夫上报的两种意见,决定要认真研究沙龙的建议,按总参谋长的计划执行。    
    10月11日上午,巴列夫接到总参谋部准备发动进攻的指示,当即制定出在比特湖地区发动进攻的详细计划纲要,他把沙龙和他的两个旅长找来,询问许多细节问题。    
    沙龙认为,以色列国防军在西奈半岛拥有足够的兵力,可以在毫不伤害特拉维夫的情况下,抢渡苏伊士运河发动一场强大的进攻,但是两个旅长由于不了解最高当局的意图而信心不足。    
    巴列夫和戈南随即召开南部军区师长以上将领会议,提出了以色列国防军横渡苏伊士运河的“大胆出击行动计划”。    
    沙龙听了欢欣鼓舞,许多将领也解除疑虑,返回部队进行开战准备。    
    然而,10月12日在梅厄夫人办公室举行的最高防务会议上,却得到一份情报反映,埃及军队正等待以色列国防军发动进攻,因此决定延迟横渡运河计划,直到弄清楚埃及军队的真实情况为止。    
    国防部长摩西•达扬奉梅厄夫人之命做慎重抉择,他反复思考,难以下定决心,稍有不慎,就会有千万人头落地啊!    
    突然之间,一个念头闪上达扬心头:此时此刻,听听“机灵鬼”沙龙的意见又当如何?此时沙龙已是以色列家喻户晓的“战神”,看他有何高见吧!    
    达扬想到这里,霍然而起高声传令:“准备直升机,去看沙龙!”    
    国防部官员急忙阻止:“你年事已高,乘坐飞机有危险,亲自到前线更容易出事,还是把沙龙接来面谈吧?”    
    身经百战的达扬自有他的道理,将手一挥朗声吩咐:“不到第一线,很难有真实体会,怎能拍板决策!”    
    国防部官员又说沙龙既粗暴又自私,很难和他相处,人们对他是又恨又怕。摩西•达扬将手一摆,发出一番妙论:    
    “我知道沙龙是一匹会尥蹶子的劣马,但我爱用劣马。在节骨眼儿上你给它一鞭子,它能奋力把车拉上坡,这比那些温顺而无用的马要强多了!”    
    10月13日上午,西奈半岛炮火连天,突然,一架直升机降落在沙龙的指挥所前,沙龙急忙出来观看。他知道,直升机里准有大人物。    
    不一会儿,从直升机上走下一帮人来,沙龙一看大吃一惊:独眼将军怎么到这里来了?    
    沙龙急忙迎上前去,敬礼问候:“将军,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怕什么,咱们两个都命大福大哪!”    
    达扬的幽默引起人们爽朗的笑声,这笑声,无疑给人们增添了很多自信。    
    沙龙把达扬请进他的指挥部,刚请达扬落座,就迫不及待地对他的老上司发表强硬意见:“我不能接受推迟横渡运河的计划,我认为这是错误的决定!”    
    达扬作为国防部长,很久没有听到这种痛快淋漓的话了,对沙龙的逆耳之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笑吟吟地鼓励沙龙继续发表意见。    
    沙龙认为目前的取胜之道,在于打破防守态势,采取主动行为,带着横渡运河的意图,向运河东岸的埃及防线发起进攻!    
    沙龙这番话使摩西•达扬精神为之一振,当年勇猛顽强的神态重新出现在他的脸上,他微微一笑说:“阿里克,我认为,你这种横渡运河的想法是绝妙的!”    
    摩西•达扬即刻乘直升机赶往耶路撒冷去见总理梅厄夫人。    
    就这样,以色列当局在沙龙的积极推动下,完成了发动反击的艰难抉择。    
    摩西•达扬临走前,问沙龙还有什么问题要他解决。    
    沙龙突然想起一个重要问题:“我们的弹药快供应不上了,请快点与美国盟友联系抢运!”    
    摩西•达扬哈哈一笑道:“你不必着急,我已经与尼克松总统联系好,美国武器马上就到,请做好接收准备!”    
    原来,尼克松接到以色列武器短缺、急需补充的请求,当即责问美国国防部官员:“为什么迟迟没有执行我早就发出的向以色列运送军事物资的命令?”


第四次中东战争出奇制胜力排众议强调进攻(4)

    有关人员回答说:“包租民用运输机有困难!”    
    “真是的,包租什么飞机?用美国军用飞机直接送去!要明白,现在这场战争不是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冲突,而是华盛顿和克里姆林宫之间意志的较量,决不能让俄国的大炮胜过美国的大炮!”    
    在尼克松的亲自督促下,美国从北约军事仓库中直接开出装满燃料和炮弹的坦克;现代化的“鬼怪”式飞机则由美国飞行员直接开到以色列,涂掉美国标记,刷上以色列的大卫星,换上以色列飞行员即可投入战斗!    
    总理梅厄夫人让国防部长达扬向师级以上将领说明这一情况的时候,激动得哭了:    
    “这次空运的价值是无法估计的,它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士气,而且也清楚地向苏联表明了美国的立场,毫无疑问,它使我们的胜利成为可能!”    
    沙龙师及时得到弹药补充,决心全力发动进攻!    
    1973年10月14日清晨,沙龙师的指挥部里,人员进进出出,电话铃声不断。    
    沙龙这时接到一个宝贵的军事情报,美国高空侦察机和侦察卫星都发现,在陶索姆附近的埃及第二、三军团的接合部,有一条30公里宽的空隙,而埃及军队主力已经调到第一线,埃及后方已在唱“空城计”。    
    沙龙大喜,立即把早已准备停当的装甲特遣队长特纳叫来面授机宜。之后,特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