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78-铁血沙龙:从士兵到总理
但是12月23日开始的规模最大的“霍雷夫行动”,吸引了沙龙的注意力,他作为巡逻队长参加了这一战斗。
沙龙欣喜地看到,以色列军队在保卫自己国土的信念下,向埃及军队发起猛烈的进攻。以色列国的成立,满足了广大犹太人掌握自己命运的愿望,实现了犹太人重返上帝赋予的土地的梦想,在逃过希特勒法西斯的大屠杀后,犹太人从世界各地移民到以色列,终于梦想成真,拥有了自己的国家,于是便爆发出无法估量的巨大的力量。
以色列空军首次突袭了加沙的阿里什机场,只见飞机在天空呼啸,大炮在地面震响,炮弹在空中飞舞,形成巨大的威慑力,一举把埃及空军的飞机炸毁在地面,以色列获得了极为重要的制空权。
与此同时,以色列军队的阿隆师以戈兰尼旅为先导,在空军掩护下,对加沙地区实施牵制性进攻,沿着宽阔的正面沿海公路挺进,以不可阻挡之势节节取胜,12月28日攻克了重要军事据点阿布奥格拉。
在阿隆师捷报频传的有利形势鼓舞下,沙龙所在的亚历山大旅奉命切断“伊拉克埃尔-曼希亚”要塞的埃及军队阵地,没有想到埃及军队英勇善战,沙龙所在部队死伤惨重,却毫无进展,这使沙龙更加深了对亚历山大旅指挥官的不信任感。所幸犹太人的历史就像不断遭受挤压的弹簧,在近两千年的漫长岁月里不断遭受外族统治,不断被迫迁移,两千年中积蓄的力量终于在1948年得到释放。
沙龙与以色列士兵满怀犹太复国主义狂热,作战勇猛,不知恐惧为何物,而阿拉伯国家虽然为反击闯入他们家园的入侵者而战,内部却矛盾重重,正如阿拉伯人穆萨•;阿拉米所讲:
“在敌人面前,阿拉伯人没有统一的国家,只有几个小朝廷、几个集团,而不是统一意志的民族整体;他们彼此猜疑,互相监督。”
以色列就是这样在美国支持下,逐渐扭转不利战局,一直持续到1949年中期的第一次中东战争即巴勒斯坦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15个月,由于美国和联合国不断敦促各方停战,双方真正交手仅61天,就在强烈的国际和平呼声下,签订停战协定,第一次中东战争宣告结束。
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地区4/5的土地,比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多出6700多平方公里,历经苦难流离的以色列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国家,并得到许多国家的承认。
希伯来大学历史系的高材生父亲逼儿子大学深造
1949年2月,第一次中东战争接近尾声,沙龙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为自己的前途设计出种种方案。
父亲萨廖尔来看望儿子,沙龙看到父亲比以前苍老了许多,但还是像以前一样关心自己,他关切地询问母亲维拉的情况。
当萨廖尔得知儿子在军队混得不太顺心的时候,就建议儿子离开军队去上大学。他特别强调,如果没有知识,是寸步难行的,而犹太人又是格外重视知识的民族,没有知识就不配做犹太人的后代。
沙龙佩服父亲是有远见的犹太人,知道父亲言之有理,但却实在不愿离开他非常钟爱的部队,态度有点犹豫,没有当即答应。
典型的犹太老人萨廖尔见儿子不听他的劝告,情不自禁发起脾气来了,大声喊道:“你这个混小子,如今翅膀长硬了,竟敢不听我的话了。”
沙龙见父亲真生气了,急忙好言安慰道:“爸爸!您别急呀!我也没说不上大学呀!可是……”
萨廖尔依然余怒未消:“好你个混账东西,再说二话,老子就打烂你的屁股,好多年不打屁股了,我的手还发痒呢!”
父子俩正说着,亚历山大旅指挥官本•;芳恩•;弗里丹推门走了进来,沙龙急忙把旅指挥官介绍给父亲,萨廖尔热情地请弗里丹落座,请他对不成器的儿子多加管教。
弗里丹非常喜欢这对父子的率直爽朗性格,就坦率地说听到了他们父子俩刚才的谈话,对这位犹太老人的远见卓识极为钦佩,让儿子到大学深造的确很有必要,只是舍不得沙龙这样的年轻教官走。
萨廖尔听弗里丹讲得也合乎情理,就坦率地提出请旅指挥官重用沙龙,弗里丹说明今天就是专门来与沙龙商量这个事情的。
萨廖尔非常知趣,急忙借故告辞,弗里丹和沙龙把老人恭恭敬敬地送走,又回到屋里继续交谈。
弗里丹单刀直入问沙龙到底还愿不愿在军队里干,是不是会听老人的话马上去欧洲大学深造?沙龙倾诉肺腑之言道:
“说真的,军旅生涯已经融入我的血液之中,我对自己作为一名战士和指挥官充满信心,我也坚信有能力完善自己的部队,可以在许多方面,对建设现代化的以色列国防军做出自己的贡献!”
弗里丹非常欣赏沙龙对建设以色列现代化国防军的看法,可谓与自己不谋而合,因此以平等身份与沙龙讨论,认为亚历山大旅应该重新组建,在总结、吸取第一次中东战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制度,使这个旅再上一个新台阶。
沙龙原本认为弗里丹只不过是一个只知升官发财的军官,却没想到他竟然有着与自己相近的建军思想,便坦率地提出拉特鲁恩和法路贾战斗指挥上存在的严重问题,提出自己当时设计的作战方案。
弗里丹对此表示赞成,可惜当时没有听取沙龙的意见。他请沙龙继续留在亚历山大旅服务,认为这样才能使沙龙的军事才能能够得到很好发挥。
沙龙雄心勃勃地说他留在部队不完全是利他主义,也满足了他内心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他愿意继续留在军队里发挥天赋,得到一个受尊敬和公认的地位。
弗里丹很高兴地告辞而去,几天后任命沙龙为营指挥官。
沙龙没有想到上任的第一天,就有一个士兵卡马西说他靠拍马屁当官,不光明正大;沙龙对此虽然非常窝火,但是没有发作,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提出与卡马西进行摔跤比赛。
五大三粗的卡马西哪会把身材苗条的沙龙放在眼里,大大咧咧地就向沙龙发起挑战,原想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沙龙摔倒在地,以显示自己这个“摔跤大王”的威风,没有想到刚一交手,就被沙龙撂倒在地。
卡马西怎肯善罢甘休,提出自己刚才是麻痹大意,被沙龙钻了空子,要求再来一次。没有想到这次更加败得莫名其妙,这才知道天外有天,于是对沙龙心服口服,沙龙由此有了做营指挥官的良好开端。
沙龙看到部队纪律严重涣散,宣布在星期天晚上进行军事训练,可届时参加的只有一少半人,他仍然带领这一少半人进行夜晚行军训练,直到后半夜才回来休息。
沙龙发现晚归队的人已经回来睡觉,便又吹起紧急集合号,点完名后说参加前半夜训练的人,可以回去睡觉,自己则带领缺席人员再次出发进行夜间行军训练,训练时间加倍,直到天光大亮,才带领队伍返回营区,又开始第二天的正常训练。
几经反复,战士们才明白,沙龙的命令必须服从,不然要加倍惩罚,便提高了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这使营里面貌焕然一新,沙龙善于带兵的名声不胫而走。
希伯来大学历史系的高材生初识情报工作
亚历山大旅指挥官弗里丹见沙龙把一个步兵营带得大有起色,不由喜上心头。他认为情报是整个部队克敌制胜的关键武器,鉴于侦察营很不得力,决定把沙龙调到侦察营去打开局面。
弗里丹告诉沙龙,目前以色列军队与埃及、约旦军队在双方有争议的地区紧张对峙,侦察营担负着侦察巡逻、搜集情报和夜间奇袭等重要任务。但以色列领导人严格命令不许主动向阿拉伯国家挑衅,不许惹是生非,一旦闹出外交纠纷,以色列就会受到国际舆论的严厉声讨。
以色列领导人的“清规戒律”,严格地束缚着侦察营的手脚,因此几任营长都谨小慎微,无所作为,很难打开局面。
沙龙充分运用他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的实战经验,重点培养侦察员们在各种复杂情况下的独立作战本领,亲自带领他们外出执行侦察任务。
沙龙特别强调机智和灵活,经常带领几个侦察兵孤军深入对方占领地区,巧妙地化装侦察,获取以色列领导人和高级将领急需的情报。
沙龙在阿拉伯占领区化装侦察遇到麻烦时,绝不一味胡来,宁可不要唾手可得的情报,也绝不惹是生非,因此很快打开了局面,既得到上级的表扬,又深受士兵的拥戴,侦察营充满了乐观情绪。
沙龙的名声逐渐大了起来,1949年9月又被调任兰尼步兵旅担任侦察部队指挥官。这里有几个侦察本领高强的刺头,几任指挥官都被他们气跑了。
沙龙心里有数,一上任就跟这几个刺头比赛侦察本领,显然沙龙比他们高出一筹,这才赢得了侦察员们的尊敬,这些刺头也变得无比驯服,心甘情愿接受沙龙的指挥,很快改变了这支部队的面貌。
北部军区指挥官约塞夫•;阿维达少将非常欣赏沙龙的军事才能,1950年8月提升沙龙为上尉,这使沙龙自以为是的毛病发作,一次骑着摩托车外出,因拒不服从并辱骂警察而被告上军事法庭。
按照以色列军事法律,北部军区指挥官要担任军事法庭庭长。阿维达深知,沙龙若被军事法庭审判,至少要关30天禁闭,然后就要被开除军籍。阿维达实在不愿丢掉沙龙这员爱将,就故意拒绝出任军事法庭庭长,遂使此事不了了之。
阿维达把沙龙传来,训斥一顿,警告他凡事要头脑冷静,否则就会招致悔之晚矣的后果。沙龙情知此次闯祸严重,若非阿维达出面袒护,他就得离开部队,因此对阿维达一直心存感激之情。
一天沙龙突然接到老连长格尔曼的电话,得知格尔曼已经升任中央军区参谋长,并已决定调沙龙到中央军区,担任野战军区司令部的情报官,调令马上就到,要沙龙做好移交工作,马上到中央军区司令部报到。
沙龙在电话里与老连长谈得颇为投机,更感谢阿维达的悉心爱护。因此他办好手续,特意拜谢阿维达,然后才去中央军区司令部报到。
在老连长格尔曼的指导下,沙龙的军事才能得到进一步发挥,源源不断搞来各种情报,得到中央军区首长的表扬,又把沙龙送到兹里菲茵的以色列军官学校进行深造。
希伯来大学历史系的高材生知遇拉宾、达扬两名人
在以色列军官学校里,沙龙遇到了一位优秀教官,他就是赫赫有名的伊扎克•;拉宾。此人头脑灵活、学识渊博、能言善辩。
沙龙特别喜欢拉宾身上的那股霸气,桀骜不驯的沙龙不禁对拉宾执弟子之礼;而拉宾也觉得这个小伙子跟自己年轻时有许多相似之处,他告诉沙龙要有一股霸气,要不怒而威,一见面就使敌人胆寒,没有交手就被你的霸气所击败,而要从自信开始培养:
“如果没有自信,就一事无成!必须在精神上压倒对方,使对方心里发怵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沙龙虽然与拉宾相处时间不长,但却结下深厚的交情,两人对以色列今后的发展都起到重大作用。
沙龙以优秀成绩结束了在军官学校的学业,分配到北部军区担任情报官,他渴望担任货真价实、具有指挥权的军官,而对情报官失去了积极性,因此心里觉得特别苦闷。
沙龙正想离开北部军区另寻高就,听说“好战分子摩西•;达扬”调任北部军区指挥官。他久闻达扬的大名,便想跟随达扬大干一番,以展宏图。
正在沙龙想见达扬没有办法去见的时候,达扬却来到了沙龙的办公室,这使沙龙喜出望外。
原来,达扬上任后,正为两个被绑架的以色列士兵的命运发愁,听说手下有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情报官,就特意过来当面考察。达扬谈笑风生,好似没事人一般,只是在不经意间撂下一句话:“小伙子,你认为有可能抓到两个约旦军团士兵吗?”
达扬说完就借口有要事扬长而去,沙龙却觉得达扬这句话有千钧重,因为几乎所有高级将领都要求部下循规蹈矩,不能惹是生非,而这个达扬真不愧有“好战分子”的称号,竟然挑头让你干事情,这个“魔鬼达扬”真是与众不同啊!
沙龙顿时精神大振,大叫一声“天助我也”,把好朋友肖尔蒙•;格鲁伯找来商量,当然绝口不提达扬的吩咐,而只问他敢不敢跟他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