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式家庭教育
“妈妈,Ailin小姐的中国小宝送给我们一只美丽的大风筝!不过,菲比却想先放,我觉得这不公平。妈妈,你说呢?”罗里如遇救星般地急忙告诉梅尔达。
“是这样啊。亲爱的Ailin,真是太感谢了!”梅尔达笑着对我说,一边翻看着风筝,“确实很漂亮。”
“梅尔达太太,可是,只有一只风筝,怎么办呢?”我十分抱歉地说。
“没关系。”梅尔达微笑着对我眨眨眼睛,然后不急不火、温柔地问三个小家伙,“孩子们,你们都想要这只中国风筝么?
“是的!”三个小家伙异口同声地答道。
“那么,我们来做一个公平比赛吧!我的孩子们,看到桌子旁边那三把椅子了么,它们有些脏,你们三人一人一把,负责把它擦干净,谁擦得又快又干净,谁就有先得到那只风筝的权利,期限为半天。你们同意吗?”
“同意。”三个家伙竟然意见统一。
“那么,珍尼弗、罗里和菲比,你们赶紧去找好工具,我叫一二三开始时,你们就可以了。”
三人立即分头去找抹布和水桶。他们那熟练的模样,看来不是第一次进行这样的比赛了。
哦,上帝!罗里6岁,珍尼弗9岁,而菲比却只有3岁。显然,让年龄相差如此悬殊的孩子站在一起竞争,虽否有失公正?
我惊讶地望着梅尔达,对这种竞争教育法,我确实有点不敢苟同。
“太太,这的确是个解决的方法。不过,菲比那么小,她肯定比不上珍尼弗和罗里,她是不是该得到些照顾呢?”我小心翼翼地向梅尔达表达了我的不解。
“不,Ailin。美国社会是一个自由竞争的社会,不分年龄,不分种族,不分男女老幼,也不分资历。谁强,谁就可以出人头地,谁弱,谁就掉下去。同时,它也会迫使弱者自觉地变强,强者则更加地变强。珍尼弗、罗里和菲比三个人都有得到漂亮风筝的平等权力,因此,竞争是最合适的方式,我认为这很公平!你说呢?”梅尔达微笑地看着我。
我想了想,只得承认:“是的,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随着梅尔达的一声“开始”,珍尼弗三人马忙碌起来。当然,菲比其实什么活也不会做,她不光将自己的水洒到了地上,甚至还差点把珍尼弗的水桶弄倒了。
梅尔达则饶有兴趣地看着,真正的负责桌椅餐具卫生的泰勒太太亦在旁边闲看热闹。
几分钟后,求胜心切的罗里兴冲冲地撂下抹布,大声地叫道:“妈妈,我已经擦干净了!我是第一个,我蠃了!”
“哦,宝贝,我现在就过来检查!”梅尔达来到罗里负责的那把椅子前,用干净的白纸巾仔细地在椅子上这擦擦,那蹭蹭,当她发现白纸巾依旧是白的后,便后用赞美的语气说:“亲爱的罗里,你真是棒极了!现在,你是风筝的第一个主人了!珍尼弗和菲比,你们俩同意吗?”
“我们同意!”珍尼弗和菲比看起来有点懊丧,不过回答得心甘情愿。
第二章“孔融让梨”是愚蠢的 2004。5。24(2)
罗里赢了风筝,心情好极了,道声“谢谢妈妈,谢谢Ailin小姐的中国小宝”后,朝珍尼弗和菲比做了个鬼脸,抱着风筝就跑了。
“祝你玩得愉快,罗里!”梅尔达笑盈盈地冲着那个消失在门口的小家伙叫道。
“珍尼弗和菲比,你们不高兴吗?”梅尔达似乎有些明知故问。
“是的,妈妈,但这只能怪我没有罗里手脚快。我下回一定会超过他的。”珍尼弗说。想不到这么小的孩子,心态竟然这么好。
梅尔达盯着珍尼弗,很真诚地:“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超过罗里。”她回过头,“菲比,你呢?”
小菲比奶声奶气地道:“我也会天天擦椅子,超过罗里。”
大家不由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晚上, 我打开华人中文台的电视,里面电视剧里正播放着一个亚洲服刑犯人的一段无奈的心声:
“很小的时候,妈妈拿来两个苹果给我和弟弟吃。两个苹果其中一个又大又红,一看就比另一个要脆要甜。我正想说要吃那个大的,没想到弟弟抢先去拿它了。妈妈生气地把弟弟的手从苹果上拨开,责备他不懂得把好东西让给别人,只想着自己。我灵机一动,马上主动要求吃那个小的,把大苹果留给弟弟。妈妈开心地称赞我是个好孩子,最后还把大苹果奖给了我。从这以后,我认为说谎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于是,我开始不停地说谎,后来又开始打架、偷盗、抢劫,直到现在,我成了监狱的犯人。”
看着荧屏中痛苦的犯人,联想到今天阿瑟家三个小孩的表现,我萌生了深深的困惑。
我们中国历来推崇的谦让美德却让一个原本天真无邪的小孩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而国人一向鄙薄的所谓的残酷竞争却深受老美的赏识,更让老美的孩子从小就明白了竞争的现实,生存的残酷,明白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
或许“孔融让梨”根植入我们的血脉实在是太深了,以致一味地提倡“尊大让小”,视谦让为崇高的美德,并以此教育孩子。却并没有注意到它的违心导致虚伪的、不合人性的一面。
而且,孩子一踏入社会,面临的却是“血淋淋”的竞争,没有谁会来谦让他,孩子必然要摔跟头。相应的,他会对自己曾经受到的道德教育产生怀疑,甚至全盘否定,连那些真正的金玉良言也一并丢弃。
谦让和竞争,哪一个更适合用来教育孩子呢?
我苦苦地思索着。
解析
美国人对孩子教育的理念是:乖,并不好。
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社会上,只要是因利益引起的纠纷,美国的父母对孩子说的第一句话准是:“瞧,幸运之星将落入那个最棒的人头上。”
比如,儿子和父亲在看哪一个频道的电视节目上产生了分歧,父亲就会出主意说:“小伙子,我们来玩弹子,谁赢了,谁有有权决定今天的电视机的频道,怎么样!”
在这里,美国父母贯输给孩子们的法则是——公平、公正和能力!绝对不会是“长幼有序,礼让有加”或“尊老爱幼”。
特别是美国新一代的父母们,他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注重培养孩子的竞争力,因为他们已经亲眼看到,惟以强势的竞争力应对人生的挑战,才能赢得事业和金钱。
点评
无时不有的竞争,已经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基本特色,孩子将别无选择地走向未来,参与竞争将不可避免。自然规律势所必然地要把孩子习以为常受到的呵护化作过眼烟云,亲情无限的父母,面对人生角逐场上的搏斗拼杀,只能是爱莫能助的观众。
中国传统教育上的一个重大误区,就是混淆了孩子的自然人成长过程与社会人的成长过程,忽视了社会人的落地生根的“人格”。这使我们在如何看待孩子在利益面前是“让”还是“争”的问题上产生了误解,致使孩子们在踏入社会后即霍然发现:长辈们讲的教的与社会上存在的东西竟然是两重天——这岂能不令孩子心寒?!
于是,各种负面因素接踵而来——但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出在教育上!
第二章黑暗中成长的孩子 2004。6。1(1)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而且是星期天。
理查德一家人去西雅图的郊区游玩了一整天。天色渐晚,我们开着车急急往回赶。
车子急驰在光滑如银的公路上。突然,“砰”的一声响,理查德赶紧来了个急刹车后,便跳下了车,我拿了手电筒紧随着下去,梅尔达和孩子们坐在车的后座上。
“见鬼!轮胎爆了!”理查德检查了一下,说。
“看来得花点时间换个轮胎。真是糟糕,没有备用轮胎了!”又是一个坏消息。
这是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鬼地方!
看来杰克得来接我们了。我心里暗道。
理查德掏出手机给汽车维修站打电话。黑夜一片苍茫,寂静的令人心慌。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鸟鸣,以及风吹草动发出的微弱的“簌簌”声。
20分钟后,汽车公司的两个职员来了,他们将一辆备用的新车留给我们应急,然后准备将我们的故障车拖走。
但是,理查德跟梅尔达低语了一阵后,微笑着说了一句令人目瞪口呆的话:“孩子们,我想,我们今天完全可以借机做一个你们从未玩过的游戏——我们试试走路回家,你们看怎样?”
天哪!这儿离家可还有20多英里路呢,要是徒步走,起码得花四、五个小时,我们这三个大人倒没什么,但是,这儿还有三个都不到10岁的小孩子!
我瞠目结舌地望着这个年近五旬却依然古怪精灵的理查德。此时的时钟正指向晚七点,
“天哪!这简直太可怕了!你们看看,这夜是多么黑,没有月亮,连一颗星星也没有!”珍尼弗闻言立刻大叫,几乎是一蹦三尺高。
“六点,You must be kidding(你一定是在开玩笑)!”罗里倒是十分镇定地站在路边上,甚至叫着父亲的小名,因为他根本不相信父亲的话。
“这是真的,孩子们。而且,我知道,这附近有一条小道,可以很快就回到家的。为了能早点到家,我们抄小路走。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次‘黑夜历险’吧!如果成功的话,我将奖励给你们每人50美元!”理查德平静地告诉三个孩子,但语气里显然透着十二分的坚决。
“这可真是个好主意!孩子们,我们一定会有奇遇的!”我更没想到连梅尔达都这么赞同,而且她还朝我眨了眨眼睛。
“可是,妈妈,外面太黑了,什么都看不见。我害怕——害怕极了!”小菲比双手紧紧地抱着梅尔达的腰,看看黑漆漆的野外,嘴里嗫嚅道,眼里满是恐惧。
“菲比,不用怕,妈妈会陪着你一道走的!”梅尔达伸手摸摸菲比的小脑袋,温柔地说。
“不,爸爸!妈妈!吸血鬼最喜欢在晚上闲荡,它们会张开大嘴,用两颗又长又尖的牙齿吸干我们的血的!”罗里大声嚷道,他终于明白父亲并不是在开玩笑,不由自主地、开始和珍尼弗一起大叫大嚷起来。我敢保证,此时罗里的眼前一定浮现出了一个有着血盆大口、森白尖牙、面庞青色的怪物。
“啊,吸血鬼!”珍尼弗下意识地转头去看伸手不见五指的野外,却又飞快地转回头来,用手捂住自己的脸,仿佛真的看到了什么极其恐怖的东西。
“妈妈——”小菲比被哥哥和姐姐的话吓坏了,直往妈妈梅尔达的怀里躲,只见她小脸煞白,像筛糠一样浑身发抖。
“不用担心,我的孩子们,世界上根本没有吸血鬼!”梅尔达急忙轻轻地拍拍小菲比,柔声细语地安慰三个孩子。
“可是,我知道有个德拉克拉伯爵,他就是‘吸血鬼之父’!”珍尼弗十分肯定地说。最近同学埃玛借给她一套“鬼怪小说之父”布莱姆•;史托克的《德拉库拉》,小家伙每天都躲在卧室看得津津有味,看完了又害怕得不得了,晚上连洗手间都不敢去。
“哈哈!我的孩子们,被吸血鬼吓倒了?他们只是我们人类自己想象出来的,就像米奇,那只会说话的老鼠。可怕的吸血鬼和聪明的米奇都是我们人想象出来的。”理查德故作大笑起来。
难道理查德疯了吗?
此举莫说是我,甚至让素不相识的汽车公司职员都惊讶。不过,显然他们并没有认出眼前的人就是西雅图著名的大富翁。其中一个走向来对理查德说道:“对不起,先生,我认为你这样做非常不安全。我建议你们最好开着我们公司的车回家比较妥当。你知道,这车是免费为你提供的。”
可能是因为后面的一句话吧,理查德大笑起来:“谢谢您的好意,可是,我还是决定带着孩子们走路回家。您要知道,没有见识过黑夜的人,是不懂得艳阳天的可贵的!”
我恍然大悟,原来,这是理查德夫妇给孩子们设计的一个考验。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我将菲比抱了起来,小家伙或许是害怕,也或许是冷吧,她的身子依然抖个不停。
此时,梅尔达也开始发挥她的母性作用:“珍尼弗,罗里还有菲比!相信我,相信你们的爸爸,他是世界上人所共知的英雄!就算有吸血鬼,他们也绝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