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式家庭教育





绝对不是你们爸爸的对手!有爸爸保护着我们,还怕什么呢?”    
    珍尼弗毕竟年纪大点,她慢慢地挪开了蒙在脸上的一双小手,罗里也停止了嚷嚷。两个家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犹豫不决。    
    “孩子们,我知道你们非常勇敢!来,我们一起走!”梅尔达张开双臂,微笑地注视着珍尼弗和罗里,眼睛里充满了期待和信任。    
    突然,罗里往前一步,拉住梅尔达的手,认真地说:“我相信你们,不过,到家之后,别忘了支付我50美元!”    
    “真是个勇敢的小伙子!”理查德走过去,拍拍罗里的肩膀称赞道。    
    这时,珍尼弗看看罗里,又看看梅尔达,咬了咬肉嘟嘟的小嘴唇,慢慢地,把自己的小手递给了母亲。    
    “谢谢你们,我可爱的孩子们。”梅尔达显然十分感动。


第二章黑暗中成长的孩子 2004。6。1(2)

    “妈妈,牵着我。”我怀中的菲比叫道。    
    “嘿,亲爱的,还是我来牵着你吧,爸爸会保护你的!来,勇敢的孩子!”理查德从我手中接过菲比,“等你们的妈妈长出了第三只手的时候,她就可以一下子牵住你们仨了。Ailin,请替我们背着这个包袱,好吗?”    
    我顺从地背上这个大包,里面装满了水和其它用品。    
    接着,理查德大手一挥,大喊道:“孩子们,出发了!”于是,三个大人和三个小孩开始了漫漫的长途跋涉。    
    理查德牵着菲比一马当先在前开路。罗里和珍尼弗先是紧牵着梅尔达的手,三个小孩大概还是有些害怕,全然没有了白天玩耍时的吵闹,一句话也不说,只顾紧贴着大人往前赶。耳边只有急促的呼吸声和轻重不一的脚步声在浓重而迷蒙的夜色里清晰地响着。    
    走了一程后,小家伙们大概已经发现,黑夜并不像自己原先想像中的那样可怕。罗里和珍尼弗很快便甩开了梅尔达的手,背着自己的小包跟在了理查德的屁股后边。    
    路越来越不好走,我拧亮了手电筒。不知不觉中,半个多小时过去了。我注意到珍尼弗的步子越来越慢,呼吸却愈发地急促起来。罗里与理查德的距离也正在渐渐地拉大。小家伙的双脚不如一开始迈得那么带劲了。    
    小菲比看起来更加地狼狈,几乎是被理查德拖着往前走。    
    “爸爸,我走不动了!我不走了!”突然,小菲比挣开理查德的手,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爸爸,我也不行了!我的脚痛死了!”罗里听到小菲比的话,所有的力气似乎都倾刻消失了,再也迈不动步子。    
    “我想我们应该休息一下,对吧?”珍尼弗也可怜巴巴地开哀求道。    
    “前面不远处有几块光滑的大石头。坐在石头上休息可比这地上要舒服多了!”理查德转过头来,鼓励三个小孩,“再坚持一会,孩子们!”    
    “孩子们,以前有个坚强勇敢的小男孩,他12岁的时候,一个人连着走了50英里的路。你们知道吗?那就是你们的爸爸。我相信你们一定也能做到像你们爸爸那样勇敢!”梅尔达骄傲地向三个孩子描述他们父亲当年的壮举,希望激起孩子们的勇气。    
    “爸爸,你真是棒极了!”珍尼弗兴奋地叫起来,她一向崇拜父亲,“如果我像你一样厉害该多好!”    
    “珍尼弗,如果你能做到,我想,我一定也能!”罗里总爱和姐姐较劲。    
    “亲爱的珍尼弗、罗里,我为你们感到骄傲!”理查德万分高兴地称赞道,“可是,我们不过刚刚走过了6英里而已呀。”    
    珍尼弗和罗里面面相觑。    
    “继续前进,孩子们!”理查德抱着小菲比,大步流星地望前走去。珍尼弗和罗里也只得鼓起勇气继续走。    
    前面果然有几块大石。大家坐在石头上喝了些水,积蓄了一些精力后继续往前走。    
    月亮渐渐从乌云中钻出来了,柔和的月光冲开了夜色的迷蒙。在这如水的月色中,珍尼弗和罗里甚至一边走,一边玩起了猜谜游戏,而小菲比也主动要求自己走。三个小家伙看起来有点适应黑夜了。梅尔达和理查德不由相视一笑。我的心境也逐渐变得宁静而美好起来。    
    很快,我们到了一小片树林前。往里看去,黑洞洞的一片,悄无声息。只有一条一米多宽的小路,蜿蜒前伸,通向幽暗深邃的另一头。    
    三个小孩显然又开始有点紧张了,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    
    突然,林中深处传来尖利的“唧唧”声,带着几丝颤抖,划破了夜空的寂静。    
    珍尼弗吓得后退一步,一把抓住我的手。    
    “爸爸,那是——那是什么声音?”菲比一边哆哆嗦嗦地问,一边急急地往梅尔达身上靠。    
    “爸爸,我们可不可以走别的一条路!”刚才还颇有胆色的罗里也开始发抖了,上前紧紧拉住理查德的衣服。    
    理查德转过身,摸摸罗里的小脑袋,笑着说:“我们勇敢的小伙子罗里也害怕了?刚才是猫头鹰在呼唤自己的伙伴。勇敢一点,我们要进入树林了。小心脚下,别让枯树枝绊倒。树林里大部分的小动物应该已经睡觉了,我们不要吵醒它们。”    
    然后,理查德俯身抱起菲比,慈爱地说:“菲比,爸爸再抱你一会,出了树林再自己走。”    
    罗里和珍尼弗有些迟疑地迈进了树林,身子却紧贴着我们三个大人。    
    树林里一片漆黑,只有些许的月光透过斑驳陆离的枝叶照射下来。靠着这点微弱的亮光,我们小心翼翼地走着。猫头鹰的叫声间或在耳边响起,时而尖利得刺耳,时而哀怨地令人内心发颤。路边的草丛里不时传来轻微的“悉悉簌簌”声,愈发地衬出林子的幽静神秘。    
    在这么一个人迹罕至的树林里走,而且是黑夜,说实话,我这个大人都有点得慌张。仗着人多,我们终于走出了树林。三个小家伙长长地出了口气,如释重负。    
    “孩子们,树林其实一点也不可怕吧!祝贺你们又一次战胜了恐惧!还有个好消息告诉你们,还有半小时我们就可以到家了。瞧,前面那个有亮光的地方就是!”理查德得意地看着自己的三个孩子,说道。    
    “太棒了!”    
    “太好了!快要到家了!”    
    “我们真勇敢!”    
    三个孩子叽叽喳喳地嚷嚷,一扫刚才的紧张。    
    “孩子们,看,月亮越来越亮了!多么美好的夜晚!如果再来点歌声就更妙了。我们一人唱首歌吧!”梅尔达突然提议道。    
    “我先来,妈妈!”珍尼弗平时最喜欢唱歌了,立刻兴奋地叫道。    
    “Star light; star bright……”珍尼弗稍显稚嫩的声音回荡在这静谧优美的夜色中,异常地悦耳。    
    然后是罗里、梅尔达、菲比……


第二章黑暗中成长的孩子 2004。6。1(3)

    当阿瑟豪宅门前的那条长长的林荫大道上的路灯照在我们身上时,才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么狼狈,脸上、身上全是汗,衣服都湿透了,尤其是三个小家伙——珍尼弗的头发散乱,上面还沾着几片枯树叶,罗里的裤子被剐出了一道长长的口子,而小菲比头上的发卡不知什么时候就丢了。    
    到家了!    
    豪宅的警卫、黑人司机杰克、女佣泰勒太太以及里夫等人都惊讶万分地看着我们,他们内心一定在激烈地猜测着是否出了什么大事。    
    理查德夫妇没有食言,他们立即支付给了孩子们每人50美元!对阿瑟家的孩子们来说,理查德已经是大手笔了,这可是破天荒的事!!    
    “勇敢的孩子们!你们真是棒极了!不过,你们想知道,我为什么不开着汽车公司的车回家,也不让杰克来接我们,却一定要走着回家的原因吗?”理查德蹲下身子,认真地看着三个小孩问道。    
    “你想让我们知道黑夜其实一点也不可怕!”珍尼弗抢先回答。    
    “你要我们像你一样可以走很长的路,并且过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罗里跟着说。    
    “爸爸,你想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吸血鬼!”小菲比也奶声奶气地说。    
    “不错!孩子们,你们说得都很对。不过,爸爸还想让你们知道,跟一片光明的白天想比,黑夜的确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不方便,但是,只有经过了漫漫长夜,我们才能迎来灿烂的朝阳。孩子们,你们必须在黑夜里学会忍耐和奋斗。”    
    我看着这一幕,内心感慨万分。    
    拥有这样一个聪明的、尽职尽责的父亲,拥有这么完美的的家庭教育,孩子何愁不能成才!    
    反思我们华人的家庭教育,一些现象实在令人堪忧!记得昨天上网浏览新闻,就看到这样一篇报道:    
    “第十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母亲带着儿子来到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展台前。儿子在展台前转来转去,一声不吭。最后还是不通英语的母亲向中方代表咨询:“老师,我儿子今年25岁,硕士快念完了,想申请你们学校生命科学的博士,你能帮忙介绍一下吗?”爱丁堡大学的老外看到后,惊讶地问:“女士,您儿子都是成年人了,怎么儿子留学,还要您来替他咨询?”    
    研究生出国留学还要白发苍苍的老母为他咨询相关事宜,自己却只管躲在老母背后踟蹰不前,连老外为之“悲哀”也就不足为怪了。    
    作为母亲,我也是中国千万名家长中的一员,我习惯性地包办孩子的一切;而我的孩子和千万个中国孩子一样,理所当然地享受着依赖的幸福。    
    没有老根供给的鲜花必然颓靡,失去攀附物的蔓藤终将塌陷。像我这样培育出来的孩子,一旦离开了父母,我真不敢想像,他将如何同珍尼弗、同罗里、同菲比去竞争!    
    也许,除了淘汰,我们的孩子别无它路,除非我现在改变我的培育方式和方法。    
    其实我们中国有许多名言俗语,比如“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等等,早已明确而深刻地提醒了我们,只有经过今天艰难的磨练,才能迎来他朝灿烂的辉煌。    
    但是,我们那千年前的老祖宗说过的话,为什么我们这些晚辈总是做不到?    
    解析    
    美国人的胆量比其它国家的人普遍要高,当然,这亦得益于其优秀的教育工作。    
    为了让孩子培养自己办事的胆量,美国家长会选择孩子能办的一件事,告诉他应该怎样办。如果孩子自己不敢去办,家长便会陪他一起去,但事情仍由孩子办。由小事到较大的事,由简单的事到较复杂的事,几次下来,孩子的勇气和能力就都大大增强了。    
    比如孩子不敢在生人面前或在公众场合讲话,父母则会告诉孩子,只要想好了说什么、怎么说,大胆去说,任何人都是欢迎的。别人能做的事,你必能做到,而且能做得很好。    
    孩子有准备地迈出第一步后,家长及时肯定,第二步、第三步就好办了。    
    为了让孩子能在陌生的客人面前大胆说话,父母会先教他准备几句话,并准备好要送的饮料,预先演练一下。当客人到了以后,便鼓励孩子照着去做。客人的表扬,对他的言行就是一种强化。几次之后,孩子就能大胆应酬了。    
    点评    
    太过于注意危险,通常会使自己坠入危险之中。太过于让孩子避开恐惧与黑暗,将会使孩子一生都沉浸在对恐惧与黑暗的害怕之中。


第三章坦露世界的真相 2004。6。10

    今天下午,理查德•阿瑟先生的父亲——威廉•亨利•阿瑟顺道来看望他的小孙女菲比。不巧菲比刚睡下,老威廉就在客厅和我闲聊起有关中医保健的一些问题。    
    五点半的时候,珍尼弗回来了。这个小家伙每周二、四都在外面打两个小时的零工。但今天,她连向老威廉打招呼都顾不得,就一屁股坐到沙发上,低着头,一声不吭。    
    “亲爱的珍尼弗,这是怎么了?遇到什么麻烦了?”老威廉走过去坐到珍尼弗身旁,温柔地摸摸她的脑袋,慈爱地说。    
    珍尼弗缓缓抬起头来,一张小脸绷得紧紧的,蓝汪汪的眼睛里全是委屈。    
    “今天我在加油站干活,一个可恶的黑人加了油没给钱就开车跑了,我只好用自己的钱补上去。今天的活算是白干了!”珍尼弗忿忿地说,看起来非常沮丧。    
    “这真是太糟糕了!哦,我可怜的珍尼弗!”老威廉拍拍她的肩膀,轻声安慰道,“别往心里去,我的孩子!”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