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较量
病狂,大肆屠杀北朝鲜老百姓,砍下几十颗头颅堆满街头示众。半晌,他两眼深沉地看
着周恩来说,“我们将不再沉默。”
周恩来点点头,他知道这份决心是很难下的,中国抗御日寇十四年,又打了三年解
放战争,中国需要建设,再被逼投入战争该有多难。打了战争,人们对帝国主义认识提
高了,但是经济建设会倒退,如果三年内击退侵略,会使经济建设放慢十年,这时在整
个世界是多么需要投入建设,这是要争取安定搞建设。毛泽东和政治局战友该多么渴望
建设,从打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新中国成立时起,除了继续剿匪,就是安定人心搞经济
建设。光谈大家庭饱饭,不谈小家庭挨饿。
毛泽东在想建国不久和莫斯科斯大林会晤,一路上的思考都是经济建设问题,过去
有些互相认识不清楚,在战争年代总算熬过来了,建国后,这是十分明显的首要问题,
中国需要经济建设。苏联虽然战后七年了,他们受法西斯灾难太大了,当然,伸出友谊
支援之手是完全有能力的,但他在莫斯科并没有受到热情的接待;更没有亲切地会谈新
中国未来的经济建设。关于旅顺、大连、中长铁路对方是很热情,而那种热情的背后,
需要有何等的代价呀!?后来斯大林吃到了中国的菠萝罐头,说是要中国为莫斯科开几
个菠萝罐头厂,毛泽东的批复是中国可夫人到苏联帮助办厂,不然就买中国生产的菠萝
罐头。中国没有力量去肩负战争重担了。
在这期间,莫斯科何等的着急,北朝鲜眼看被美国侵略军全部占领了。在战争一开
始北朝鲜军队迎敌突破三八线,攻克汉城时,斯大林在莫斯科政治局会议上,曾经干过
杯,为战友的祖国统一欢呼过。当美军仁川登陆时,北朝鲜军队遭到的可悲命运,莫斯
科一方面暗淡下来,另方面看见杜鲁门在欧洲战场的变化,艾森豪威尔就任盟军总司令,
这使苏联有些人紧张,不断加强军事部署。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
和国仅鸭绿江一水之隔,战争从打响发展到今天,美国侵略者的趋势是鸭绿江,不是战
车停止的目标。可知莫斯科斯大林该何等的着急?他亲自往菊香书屋通过电话,谈到国
际上由冷战转入战争,苏联是棵大树,招风大,再加斯大林和毛泽东莫斯科单独会晤时,
斯大林说他身上有不治之病,好像吐露马克思三两年间会要他去见面了。在毛泽东去莫
斯科之前,当年七月初中共中央派刘少奇去苏联与斯大林进行会谈,为毛泽东访苏作准
备工作,斯大林讲过,中国的党是成熟的党,中国的干部是成熟的干部,有水平;还讲
了革命中心东移问题,斯大林说:“世界革命中心从欧洲转移到苏联,以后会移转到中
国,希望小弟弟超过老大哥。”并为此祝酒、刘少奇不肯接受,没有喝这杯酒。斯大林
解释说:“世界革命中心东移,你们的历史责任加重了。”刘少奇还是没有喝这杯酒。
现在毛泽东陷在沉思之中了,他的感情萦绕在中国大地上。他见周恩来也在沉思,
说:“我们在等着朝鲜同志的态度。我们并不怕第三次大战,打嘛也好,反正打了这么
多年仗了。不过,依我看,美国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他们都在欧洲下力气,盟国成为仇
国,他们在干方百计使苏联减弱和垮台。因此,我们只有担这副担子了。”他深沉地说
着,满脸苦涩涩的气味,他在担心自己人民的命运,一旦卷入战争,就是一场深重的灾
难。
周恩来完全理解此时此刻毛泽东的感情,这时他们的想法和中央政治局同志们是一
致的,都在希望战争别再降临到中国人民的头上。但在这么紧迫的时刻里,中国不能不
做好应付战争的推备,要发动教育全国人民对侵略者美帝国主义的仇视,要反抗,要掀
起反美情绪,要掀起爱国热忱,如果一旦投入反侵略战争,要紧跟群众的动态吧。他说:
“主席,你考虑应由谁统帅这支反侵略的队伍?”其实他们心中都在转几遍了,在他的
桌上有林彪要去苏联养病的报告,看来即日就要出国了。林彪按军委的命令调配干部和
军队,组织东北边防军。
毛泽东瞟着周恩来说:“由聂总在军委研究,再报政治局。”他微微笑着,他们心
照不宣了。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毛泽东看周恩来站起来要走说:“邻家着火了,我们还能安之若素吗?”
两个人注视很久,逼上梁山才会下这么大的决心呀!因为他们肩上担着中国人民的
命运呀!这是个十分苦恼人的事呀。
●婉转的警告
印度驻北京大使潘尼速,在中国国庆前一周,应中国军队的代理总参谋长聂荣臻元
帅之请共进晚餐。
聂荣臻元帅亲自来给潘尼迦斟酒说:“朝鲜半岛的战争,美国侵略军突过三八线了,
中国人民不打算袖手旁观,让美国人直逼我们的边境。”他说这番话的意思,这是中国
政府和人民的表态。当时中国人民对这位有正义感的朋友是十分信赖的。是希望他的外
交部传给伦敦,然后传到美国。
潘尼迪大使认为聂荣臻元帅十分友善和坦率,他说认为这是中国政府对美国人货真
价实的警告。他说:“中国投入朝鲜半岛的战争,会引起全面的战争。”
聂荣臻元帅说:“中国是被逼投入这场战争的。”
潘尼迪大使呷口酒说:“元帅阁下,全面战争的破坏是十分巨大的。”
“美国假联合国之手,在朝鲜半岛已经发动了全面战争。”聂荣臻元帅笑着答道,
“已经杀死了很多人,破坏了朝鲜半岛的经济建设。我们已经考虑了一切问题。他们会
向我们扔原子弹。那又会怎么样呢?他们也许会杀死几百万人。但一个国家不付出牺牲
是不能捍卫独立的。”他又给大使从容地斟酒。
潘尼迪大使手擎着酒杯,没有喝干达杯酒,他连日来看到从国内转来有关朝鲜半岛
战争的资料,朝鲜人在战争中的死亡,经济的破坏,是十分使人吃惊了。如果战争之火
燃烧到中国,中国人反抗抵御,双方将会是一场多么残酷的战争。他说:中国的空中防
御力量是没法抵制美国的空中优势。首先你们的东北要受到轰炸破坏。”
聂荣臻元帅说:“仅仅靠空中轰炸是不能赢得一场战争的,而且我也不相信美国会
派出作战部队来中国打仗。”
潘尼迪还是和聂荣臻元帅碰杯说:“为和平幸福干杯。”当然,他判断中国这是发
出言疾辞厉的警告,不能不屑一顾。他立刻把谈话内容报告给印度外交部,伦敦美国外
交部很快从印度获悉这些内容。这些家伙太傲慢了,他们认为这是中共利用潘尼迪大使
的“外交讹诈”。美国负责远东事务的国务卿,认为这不过是中国恫吓威胁的宣传而已。
这时的美国军队正在大吹麦克阿瑟圣诞节班师回国呢。
这天午夜,潘尼迪大使接到中国外交部的电话,秘书把他从梦中叫醒,通知他立即
去周恩来总理的住处。他被秘书引进周的办公室。屋里外都很肃静。他下车走进屋时,
周恩来站起身来迎接他说:“很对不起,深夜把您唤醒。”亲手给他摆上茶。
潘尼迪大使知道周恩来工作很忙,他是个极务实的人。但他猜中是有关朝鲜战争问
题,他认为前几天聂荣臻元帅的谈话,是十分严肃的宣战书,他急忙报告给印度外交部,
他相信中国人说到办到,不是恫吓和虚张声势。可他没有等到英国、美国得知他的消息
后,通常要向他订正详细的消息,他叹息这些官场家伙过于迷信麦克阿瑟的吹牛皮,以
这种傲慢对待事实,结果会吃大亏。
周恩来先殷切地和他聊家常说:“我们从战争中习惯了深夜办事,这样便于思考,
工作出效果,当然,家属和孩子们习惯他们的亲人白天工作,夜里团聚。”接着打听大
使家里人员情况,在中国住习惯不?两个人游得挺热乎。接着他把感情收拢一下说:
“大使先生,有这样一个信息:如果美国人越过三八线,向中国边境不停地推进,中国
将被迫对朝鲜战争进行干预。但我们非常希望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美国政府听了麦克阿
瑟的话,往往会判断失误,会遭到大的失败。”
潘尼迪听出周恩来话中的用意了,他问道:“总理阁下,你认为美国人越过三八线,
会推进到中国边界吗?”
周恩来说:“是的,美国超过三八线,不会停止前进。”
潘尼逊说:“杜鲁门总统和麦克阿瑟将军在威克岛会晤后,要麦克阿瑟将军慎重推
进,尤其对中国边境的警告。”
“杜鲁门总统对麦克阿瑟的向中国边境推进的提醒,但不是坚决地制止。”周恩来
特别强调美国人的行动。
潘尼迪说:“如果南朝鲜过千八线再往北推进,中国怎么办?”
周恩来回答得干脆而有力,说:“南朝鲜人不要紧。但美国人入侵北朝鲜往北推进,
将会遭到中国人的抗击。”
潘尼迪已经知道,中国人在鸭绿江边,建立了东北边防军。他这次向印度转达了中
国一位更高层次的警告,看来是明显无误的警告:即,美国人注意,不要越雷池一步。
艾奇逊对周恩来和潘尼迪的谈话,认为是私下谈话,不屑一顾,因为中国随时对此可以
否认,如果中国人“打算参加扑克牌游戏的话”,他们就应该比现在亮出更多的牌。美
国不应对大概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恫吓过分惊恐。
看出美国政府是为麦克阿瑟将军准备好了圣诞节的晚餐。
战争被美国挑起来了,现在像打桥牌一样,在明争暗斗。最后才知道谁斗过谁,总
之怕斗的人赢不了。
●中国准备出兵援朝
彭德怀在他西北家里突然接到急电,要他赶到北京,派来的飞机在机场等候着。他
当时担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他十月国庆后回到家里,他
感到工作太多了,他在计划西北的党政工作,好像他眼前这片大西北土地、肃清残余匪
帮和经济建设千头万绪,他要在这里领导人民把工作搞上去。另外他这阵子很注意国际
风云,六月,在朝鲜半岛发生战争,他从秘书那里找来几份地图,他对夫人浦安修说:
“美帝这样猖狂,我们哪能置之不理?中央会考虑的。”他接着电报去北京,他和人们
说:“中央要是这次还研究美帝国主义,我要出把力气,帮助出出点子。”这样他简单
收拾一下就上了飞机。在飞机上他还在看中国大西北地图和朝鲜半岛地图,有时凝神地
看着舱外蓝天和大地,他心率很重地想:“我们放下了战争,都快成了老人,还有多么
艰难的工作要做呀!”
飞机停在北京机场时,已经华灯初上了,接他的同志对彭总笑笑,对司机点下头,
轿车飞也似地往市里开去了。进了中南海往丰泽园颐年堂,在灯光下这些古建筑着不太
清,可是给人一种坚固感,中华民族的气魄,这里住着全国人民的领导,他们在日夜研
究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蓝图。
彭德怀路上没有间接他的同志,此刻在开什么会?开得这么个急劲?急电中看出一
分钟也不能等。此刻,轿车停在颐年堂时,这里正在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叶剑
英、朱德、聂荣臻在门里迎出来了。
毛泽东挥着手说;“德怀,快来加入讨论吧,众人捧柴火焰高。”
叶剑英迈出一步拉住彭德怀的手说:“再多你一个拳头,力量就更大了。”
大家握手寒暄,又在屋内坐下。彭德怀这才知道,方才正讨论很热烈,是关于出兵
朝鲜问题。关于出兵是一致了。又在讨论抽调的军队几时能运输到鸭绿江边?这仗是怎
么打法?在军队当中在全国人民当中首先要打掉恐美病。他说,鸦片战争以来有不少中
国人恐帝,这次较量一下就壮民族之气了。
周恩来在组织一个经济建设计划会,他安排一下就赶来了。还带来一大包子东西。
他刚坐下,正好高岗发言。
高岗还是前几天的老调,防比打好哟,他是坚决反对打,可他见彭老总来了,那认
为装备落后不能打的林彪正忙着启程赴苏治病,这就很清楚了,毛泽东的打占上风了。
他还是说:“加强东北边防为上策。”
“打中也有防,打,是主动的防,如果美帝国主义侵占了整个朝鲜半岛,东北无宁
日,我们得天无防。对着台湾的沿海也要防,这样得筑防几千里,美帝逼着我们在朝鲜
打,这就是他们的失策、失败。”周恩来不便对这些军事家多说,他们对打对防都会根
据战争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