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较量
中缴获的,特给志愿军首长送来五辆。他走到车跟前就对警卫员说:“你坐后边,我坐
前边眼亮些。”他拉开车门和司机同志并坐在前边,还用手擦擦前边挡风玻璃。
彭总的车来到鸭绿江浮桥跟前时,正赶上最后有几门炮车要通过,为了减轻浮桥压
力,把每辆车的距离拉开些。彭总前车慢下来了,他要开到桥头停下。他见潜伏在江边
等着过江的部队,战士们悄悄地站着好像江边一排排松树,从这辆车开得这么稳,前后
都有警卫部队,战士们猜出是彭总司令过江了。
彭总对司机说:“人就是这样呀,要过江了,心里就沉颠颠的。这出国打仗和离开
家门打仗不一样呀!在国内可能还熊一点,这一出国这威风劲儿还直抖呢。”他让车在
浮桥边等炮车过,他要体会一下这离国的滋味儿。”
这时江边的黑暗逐渐地褪淡了,那带着一层红黄色的椭圆形的月亮,看样子一滚就
要滴溜溜圆了。它把江水照得越发的黑了,照得岸边的雪是黄色的。车停下时,江水冲
激着桥柱子发出哗哗响声。前边警卫战士跳下车来,在桥边和桥左右散开放哨兵,桥头
是作战部长在指挥,他悄声地对身边几个参谋说:“快,把桥面检查一遍。”这时一辆
准备在桥头的战备车飞快地开上浮桥。
彭总下车来,抬头先看看月亮,再往身后看看,是祖国大地,又往江对岸看看,是
异国战场。 这时他发现身边站着的人, 在月光下从那件大衣他看出来了,说:“岸英,
你怎么跟我先来了?你不是第二梯队过江吗?”
毛岸英往前凑近些说:“彭总,我跟你来了。”他觉得没什么话可解释的。
彭总也不好说什么,他看看桥上还有两门炮要过江,他抬腿往江桥附近待命上桥的
战士那里走去。此刻人们都精神贯注地过江,除警卫人员注意志愿军总司令来了,并没
别人注意。毛岸英紧跟着走了过去。
过江的战士动作谨慎没有响动,但心情都很紧张,反而没话可说。江边一片出神的、
难耐的寂静,一阵冷风吹得很紧,感觉出风中夹着雪粒子。战士们穿着大衣,皮帽子都
扣上了帽耳朵,脚上的大头鞋粘成个冰雪疙瘩,他们跺着两只脚,紧紧地抱着手中大枪,
他们在黑暗中互相有趣的看着,桥头响了三声尖尖哨子声,在这夜里听着怪刺耳的。
彭总很满意,这么大的举动,而能这么稳定,这么有组织、有纪律这是十分难得的。
偶尔听见战士们在小声唠喀。在他转身往回走时,他问道:“岸英,你听见战士说什么
了?你看见什么了?”他加快脚步转身往回走。
毛岸英紧走几步跟上去说:“我听战士说,快十五了,月亮快圆了。我看见战士们
抽烟,脸对着祖国这一面。”
彭总语意很重地说:“谁的心都会是这样的。”听出他对毛岸英听的看的是他所要
问的了。他们赶到车跟前默默上车了,转身工夫吉普车开上浮桥,车好像走下坡路,颤
微微地直劲打滑儿,车开到桥中间像兜在凹凹里,像在沙包上行走。彭总的吉普车很快
开下浮桥,消失在黑暗、冷风之中,迎着炮火和子弹流开去了。
●会见金日成
彭总车正往前猛开着,东方放亮了,还没等到指定的志司驻地,迎面开来一辆吉普
车,鸣着喇叭停下了。从车上跳下的是朴一禹和他的翻译、警卫和两个军官。朴一禹问
道:“彭司令员吗?”
彭总车停下了,彭总推门下了车,往前凑了凑说:“朴一禹同志,你这是从哪里来?
找我吗?怎这巧相遇上了?”
“彭司令员,金日成首相要见您。”
“那好,我们一同走吧!”
临时编成有五六辆车的车队,从公路十字路口岔开,转向右边的公路开去了。这段
路更不平坦,有的地方雪坡还没有挑开路限,车呜呜往上爬。在天还没大亮的时辰里,
格外的寒冷,车在路上不知拐了多少弯儿,才开进一条子窄窄的山沟里,这里树长得密
密麻麻地像苗圃,可是两边的山又光秃秃的,山尖上压着白皑皑的雪。太阳从东边升起,
一露出山顶就斜着照射过山沟里的密林子。这时看见在山底下排着一列坦克,在树林子
边上停着大炮车,从山半腰都可看见不少人民军在宿营。这是一条临时性防线,一路上
可谓八步一岗十步一哨,他们这车队有朴一禹带队那就免去了盘问,一直往前开,好像
地势已经越发低洼了。等感到河一股开阔的心情时,到了一个像从歪歪山尖下边,探出
的一个小村子。
朴一禹车在前打个小踅停下来了。他下车在等候彭总下车,并在周围岗哨下命令:
“报告彭德怀司令员到了。”
彭总他一个人下车了,因为他说过,要尊敬朝鲜人民、军队和他们的领袖,到哪里
没有他的话,别人不准参加活动。他对朴一禹说:“朴一禹同志,这里火药味也很浓
呀。”
朴一禹引着彭总边往一间茅草屋里走边说:“这叫大洞里,是我们大本营呀。”
“哪里还够得上大本营。”金日成穿着没有挂军衔的军便装,腰上扎根皮带,穿着
棉皮靴,没有戴帽子,看着很利落健捷,满面春风地迎出来,紧走几步握住彭总的手说:
“欢迎彭司令员,欢迎中国人民志愿军!我可是久仰您的大名啦!”金日成首相操着一
口标准的中国东北话。听出来他见到中国人民的使者该有多么激动。
彭总热情地说:“你好,金日成同志,毛泽东主瞻让我代他向你问好。”
由朴一禹走在前边引彭总走向茅草房旁边用木板钉的四框,上边盖着苫布,迎面是
两扇木板门,看出是临时搭的木棚。有两个军官拉开门,挑起厚厚棉门帘子,屋里升着
火炉,有几张桌子和一些椅子,三面板壁上挂满了地图。
金日成首相以主人身分请彭德怀司令员坐在桌子旁边两把宽大的木椅子上说;“谢
谢毛泽东主席,谢谢中国共产党!也谢谢彭司令员你这么及时来支援我国。现在我国正
处在生死存亡危机关头。”
“我们都是社会主义国家,隔着一条鸭绿江.可谓兄弟之邦,接到你的急电,我们
的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非常着急呀!调兵遣将,我是临危受命,原定的部队本打算在江
北改装齐备再出国,局势发展太紧急了,毛泽东同志对战局十分担忧,指示我们及时过
江,我也就仓促上阵了,究竟能否胜任,会打成什么样,还难说,要靠首相和朝鲜同志
帮助,同舟共济,一道克服困难。”彭德怀这些肺腑之言是说得十分亲切的。
这时室内工作人员献上茶,朴一禹同志去了解这一夜情况变化。金日成同志边听彭
德怀讲话、边诚恳地点头,他敞开胸怀地说:“我知道你们仗还没打完,刚刚建国,是
百业待兴之时、再为我们投入这么一场战争,我们心中也是很过意不去呀。可仗打到这
般地步,根据我们的力量,是抵抗不住了,那么,我们只有想到兄弟国家中国了,我们
知道你们会伸出支援之手。”
“在生死存亡关头,我们两个民族互相支援过。我们来为中国人民尽责任吧。”
两个老朋友带着诚恳的关,几乎同时又都站在悬挂的地图跟前。彭总把昨夜过江的
第一批部队的部署,指给金日成看,并把在第一个战役几处歼灭敌人的地区指给金日成
首相看后说:“我过江这四个军,从兵力上看是优于敌人兵力,出其不意攻击到敌近前
时,要把敌人包围在几处,要迅速接近敌人就是要减少敌人飞机的杀伤。等我们一触打
散他们,让他们遍地在雪上跑,看他们炸弹往难头上扔。我们的炮过了江,也会集中给
他们头上尝尝铁家伙的甜头。”他说得很有风趣。
金日成把朝鲜人民抵抗的情况介绍给彭德怀,他分两方面来谈的,他在地图上指出
三八线以南,说:“从美军在仁川登陆后,越过三八线,推进到平壤,转而又大踏步向
鸭绿江边推进。朝鲜人民和军队在朝鲜党领导下,在三八线南原州、三涉、盈德、金州
地区多山沿海地带,人民军开展敌后游击区,同时号召边打游击边越过三八线以北,然
后再整编投入战斗。目前稳住阵角,我们立刻可编两个军团师。”他在地图上插出几片
红旗。
彭总也把过江的四个军介绍给金日成首相,以一个军由辑安南下,分一个师在西线,
其余主力则控制东统黄草岭,阻击北犯的美李军,另将三个军全部放在西线,准备平壤、
元山一线以北,德川、宁远一线以南地区,控制要点,构筑工事,组织防御,以求稳住
阵角,然后等待时机反攻。
金日成首相将刚刚从敌人那里转回来的侦察、作战人员讲的目前敌人的变化告诉彭
总。看来敌人已有警觉,把突击得太远的以营为单位的作战体,往回收缩。美军第二十
四师和韩军第六师开始往两厢移动,这样海上航空母舰空军飞机可以支援,另外这样一
扩展面就宽了,对方要想包围那就需要更多的兵力。
彭德怀司令员和金日成首相,立刻研究战场上的变化与中朝军队的部署。他们感到
从正面压的同时还需要从侧面以及敌人后背下手,打起来更得心应手。
这时金日成首相的工作人员请彭德怀用饭。金日成说:“彭司令员咱们开饭吧,吃
饱了更有力气。”他热情地请彭总入座。
张养吾、毛岸英等跟彭总来的人员都在另一间房里用饭。席间金日成首相谈起家常,
他说家人都在这条山沟里,这里成了大反击的根据地了。忽然问道:“彭司令员,听说
毛泽东主席的儿子也当了志愿军?这使我们朝鲜人民深感不安,这种精神千古少见,有
机会我定要会见他一面,表示感谢。”他手中擎着酒杯,一脸上充满感激之情。
彭德怀立刻举杯说:“为中朝人民的友谊干杯!”
金日成和彭德怀碰杯干了酒。
彭德怀说:“毛泽东的儿子是在志愿军里,是个好青年,用毛泽东同志话说,‘全
中国人民都在关注朝鲜战争’。中国千百万青年都在争先恐后参加志愿军,反击侵略者
人人有责。我们中国人民总结两句话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就是中朝友谊万古
长春的象征呀。”他又举起一杯酒来。
金日成首相擎着酒杯连声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青年教育的好哇。”他和彭德怀
碰杯一饮而尽。
彭总夹吃泡菜说:“这菜很爽口,要有辣子更煞口。”
金日成说:“我们这个民族爱吃辣子。拿辣椒来!”他向工作人员说,他们吃得很
香。
离开饭桌双方把地图展开又研究今夜投入战斗的具体工作。这时发现敌人飞机声音
传来了。在山沟里传来有组织的防空枪声,这里没有一点慌乱。金日成首相说:这里有
几条铜矿洞,他的指挥部设在那里,他还没有过那边去,对彭总说:“彭司令员,敌人
飞机很猖狂,我建议志愿军司令部要设在铜矿洞那里以便防空。”
彭总点头应下说:“谢谢首相,我们要把志司搬到那里。其实我这个人,打仗爱敞
亮,飞机是要防的。”
他们又亲切地谈起人民的命运和战争的前途。
这时张养吾给彭总送来邓华副司令员的电报,说他带来毛泽东主席急电。彭总要他
派联络员引他们来见。
凌晨二点半邓华、洪学智、韩光楚接到毛泽东急电,明确指出:放弃原定计划,改
取从运动中歼敌的方针。毛主席分析敌我双方情况,他当机立断指出:截至此刻为止,
美伪均未料到我志愿军会参战,故敢于分散为东西两路,放胆前进:估计伪首都、伪三
两师要 7天左右才能到达长津,然后折向江界。我军第一仗如不准备打该两师,则以第
四十二军第一个师位于长津地区阻敌即够,第四十二军的主力则宜放在孟山以南地区
(即伪六师的来路),以便切断元山平壤间的铁路线,箝制元、平两地之敌,使之不能
北援,便于我集中三个主力师各个歼灭伪六、七、八等三个师。此次是歼灭伪军三几个
师争取出国第一个胜仗,开始转变朝鲜战局极好机会,如何部署,望彭邓精心计划实施
之。
最后,毛主席还指出:彭邓要住一起,不要分散。
凌晨3 时,邓华收到毛主席电,要邓的十三兵团应即去彭德怀同志所在之地点和彭
住在一起并改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以便部署作战。
凌晨4 时毛主席又给彭邓发来电报,在战役部署上指示十分明确,细节问题都不厌
其烦,一件件提出注意:(一)请注意控制平安南、平安北、咸镜三道交界之妙香山小
白山制高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