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较量
他又给鲍世勋续酒。
鲍世勋没有劝杜聿明多喝,因为他刚动过手术,能陪陪他就够意思了。他看着眼前
满杯酒说:“光亭,你还算挺开通。市面上各界人士对党国的希望一天比一天降落。接
收造成的影响特大,军队搅民也很蝎虎。再这样下去,不堪收拾,会丢掉东北。共产党
会来人情,他们政策得人心。”他拿起杯子抿口酒。
“世勋, 你说什么蝎虎? 共产党怎么得人心?”杜聿明问得很恳切,又说,“东
北这块地盘,我们插进腿来了,可惜没走好。”
“蝎虎,是东北方言,就是很厉害的意思。”鲍世勋又喝口酒说,“共产党进到沈
阳就维持治安,把日本人安全送走了。准许工商户开板营业。在农村搞土地分配,听说
共军不住民宅,还挑水扫院子。”
“这有几分刁买人心吧?”杜聿明接着又说,“我们还没站住脚跟,还谈不到施政
方面的建树。军队不打则罢,要打则胜。像捅蜂子窝似的不行。”他从座位上站起身来,
扭动着腰,这给人的感觉是,他动手术耽误了军队战机。他往前一探身,夹起一块熊掌
放在鲍世勋菜碟里,说,“这玩艺越嚼越有滋味。”
这很明显,是预示大爪子熊把军政全搞坏了,他要从头收拾旧山河,首先要抓军队,
要打个漂亮仗。鲍世勋没有说话,他真就夹着熊掌,脆生生地在嘴里嚼着。他心里在掂
量杜聿明的讲话,好像过于自信了。他说:“最近他从外地学生当中,了解共军日益壮
大,他们军队和政权结合很紧,没有扯皮的事,不像国军互相拆台。住在那里就祸害老
百姓。”他借着酒劲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杜聿明在地毯上来回踱着步说:“世勋,你说东北目前这局面,这仗怎么打?”
鲍世勋不喝了,推开酒杯,老习惯夹块面包片嚼着,屋里很肃静,过会儿说:“我
觉得目前要思考的是该打不该打。”他离开桌子,坐在沙发里点起一支烟。
“何谓该打不该打?”杜聿明凑近坐下来,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鲍世勋看着杜聿明,他感到对方不是在昆仑关打起仗来暴跳如雷,挥动指挥刀冲在
前边,也不是缅甸远征时那种血气方刚的气势。那时,连史迪威、罗卓英他都敢顶撞,
深入到战区指挥真有横刀立马的架势。现在他居然能坐下来听取意见,可见他随着年龄,
阅历老练了,不过他过于夸大自我的雄心未泯。于是讲了,抗战胜利后,全国人心所向
和平、民主,东北十四年受奴役之若,可以说精神被扭曲了。本来东北人对国民政府知
道的很少,感情相距很遥远,他们被抛给日寇十四年,这是谁之罪?对国民政府当时还
有些正统观念,可是不久,国民党批准中苏条约,跟着苏联军队闯进东北,一些文武大
员,连抢带夺地大劫(接)收,伤透了老百姓的心。眼下又要打内战,……
杜聿明插问一句:“能称内战吗?”
“那能叫出什么名堂来呢,同胞互相残杀。”鲍世勋摊开双手。
“这能怨国府一方吗?”
“从当时一切力量来比较,国府不先动手打,积极想打,不用说对方什么心理状态,
他们不会先挑起来打。可是打起来,对方一点也不示弱,反而越打越强,最后是什么样
结局呢?我推测不出来。但有一点很明确,胜者得民心,败者失民心。”
“这就是你说的该打不该打吗?”
“另一方面,站在党国的立场上,要打就亮出武松打虎的气魄,羞羞答答,占领东
北想拿个八军来占领,太没头脑了。虽然没有陷入重围,但越打理越亏,怎么能征服民
众和民心呢?”
“依兄之言,是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局面了?”
“难以收拾的局面。”
“难在何处?”
“丢掉了时机?”
“从何而言?”
“稳不住民心,定不住军心。”
“从哪方面看?”
“几处国军在战场上投向共军,他们发表的言论是弃暗投明。我担心会有更多的人
走这条道路。”
杜聿明眼里虽然暗淡了一下,可是还有一道强光冲刺着说:“听兄之言岂不没有救
了吗”?
鲍世勋把皱紧的眉毛突然展动一下说:“控制住军队,扩大战场该何等的难?”
“我认为兵随将转。”
“将要随着谁转呢?”
“将要随着战争与命运转吧。”杜聿明脑子反映很快,他觉得还往下唠什么呢?于
是说:“世勋,我虽然不是将帅之才,处在党国给我的位置和重任上,尽全力去打好东
北这场战争。觉得我们不能意志衰退,我想要先打本溪,甚至同时要打下四平街。我想
听听你的看法。”
鲍世勋有些茫然了,杜聿明的命运系在战争上。这次绝不同于抗日战争,这显然是
场内战。自己参加抗战了,可谓出生入死,眼下回到生养自己的家乡,一切都看见了,
一切都尝到了,是战争掌握他的命运。他自己不能掌握命运吗?杜聿明要在这场内战中
掌握自己的命运?一个自负的人,往往被命运所掌握。因为跟蒋介石走,这么多年了,
又获得什么了?老父亲被建军害死了,还没有见着儿子,老婆剩一条臂膀,还不认他这
全尸体的男人,可谓家破人亡了。多亏筹备这座学校,和青年人在一起,给自己认识命
运的勇气。他不管教学方面事务,不管训导方面的事情,只是找校舍、学生宿舍,交涉
土地,工学院的试验场,文学院的历史文物搜集,整天滚到繁忙的事务里,在学生当中
和教授当中交了不少朋友。罗鼎就是因为住房漏雨,他亲自看过,雇工修好的。这样学
生和教授都管他叫鲍代办。这阵看杜聿明把他当近人,肯把作战方案吐露给他,这样他
就不能不回答问题了。他说:“光亭,这阵子我是个大事务篓子,两耳不闻校外事。你
我在战场上滚过,我不见外,也不说假话,这仗很难打,东北是国人众目瞪瞪之地,眼
下全国和平谈判,成立三人小组,连外国人都参加了。为了和平停止战争。我们怎么打?
谁打?谁就对内战负责,枪伸不出去,话说不出口。”他说到这里吸口大气。
“世勋,你说的对,方才我们谈到战争与命运。我觉得战争是命运的较量,不管国
家和个人的命运都是如此而矣。”杜聿明把茶桌上一只玻璃杯子,用手转得像朵白花儿,
可见当时他的心该有多么慌乱。想到军人的命运是枪杆上的花朵。他停住杯子又说,
“我的仗打胜了,共产党让步,就停止了战争,我们在和谈上话就好说多了。”他掠着
眼皮看着对方,在征得同情。
鲍世勋也轻轻掠下眼皮说:“我看和谈双方不在谁胜谁败上。我看是在诚意上,在
重庆谈判时,国府军事实力是完全占上风的。可是签了字,大大小小的仗还在打。再说
胜败乃兵家常事,谁敢预料胜败?打本溪,我看林彪不一定夺城,打四平他又不一定舍
城。”
“这怎么说?”杜聿明听着站起身来。
“共军主要目的在于歼灭我们的有生力量。而共军可是越打越多。”
“这怎么说?”
“因为时间使共军越打越多。他们在边打边搞土地分配,保田保家,穷人都去争当
共军。不是这样吗?
“因此,我要夺得时间。”
“你就是打下本溪和四平,共军也不会退到松花江以北,因为他们在那里建立了大
片根据地。这你还不知道,共产党就是靠根据地才生存的。”
“东北的前景,我有时感到暗淡,有时还感到光明。目前马歇尔从美国回来了。根
据目前东北的局势,三人小组不能不来,我打个胜仗,会逼得共产党停战。”他这次突
然站起身来, 好像在战地前沿, 突然奔向吉普车一样的动作。杜聿明说:“你的话给
我提供了战前思考。世勋,中正大学有个眉目了,你还是回到保安司令部吧。不愿挂领
兵衔,就挂个高参吧!我当老头子讲去,为了东北巩固,国防部连马占山、万福磷一些
东北将领都封了副司令,张学铭都当上中将高参了。他们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你是我的
需要。你熟悉军队作战,你熟悉东北民情,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他抓住鲍世勋的手,
是诚恳的。
鲍世勋只是说:“眼下学校有很多事缠手,再说,我和青年人在一起免去了很多愁
思。对军队生疏了,不用说指挥打仗,就是那套平日生活跑步出操也过不惯了。”
“你当我的助手,在关键时刻进一言就行了。”杜聿明端起一杯酒,说:“我拿下
本溪,你就到长官部报到。”
“学校一时脱不开身。”
“那就身兼双职,你这叫能文能武。”
杜聿明把杯中酒喝一半,递给鲍世勋,这种感情十分真挚感人。
鲍世勋喝干杯中酒说:“光亭,你要注意身体少喝酒。”
杜聿明从桌子上拿起一个敞开口地的东北保安司令部的专用信封说:“世勋,你的
车挂上这面小旗,就通行无阻了。整个长官部就发下十面。”说着从信封里拿出一面小
旗,可见他对鲍世勋的信任了。
鲍世勋接过黄地红字三角小旗, 他懂得小旗比特别通告证还有作用。 他说:“到
你这来喝酒就方便了。”
“不熊爪子,我觉得啃不长了。”
两个人会心地笑起来。
● 国民党不自量力
鲍世勋走后,杜聿明回到他的小客厅,轻轻地把头仰在沙发上,魂灵悠悠的飞了出
去。以沈阳长官部为出发点,经本溪绕到四平街,整个战场的阵地,敌我双方兵力都在
他的心里了,连对手林彪一举一动也都看在眼里了。
杜聿明下令,给他的参谋,请上三天假要他的高参关在卧室里三天,把十天来从各
方面侦察到的情况、判断和决心写出综合报告出来。
杜聿明认为共军在本溪方面和四平街方面各有十多万人。两方面兵力虽然大体相等,
但论火力、战力,四平街方面较优于本溪方面,林彪又亲自在这方面指挥。国军在四平
街方面,自三月十八日新编第一军及第七十一军(欠一个师)分两路向四平街攻击以来,
将近四十天,损失惨重,士气颓丧,非增加兵力无法打开僵局。在本溪方面,上次两个
师攻击虽然失败,可是目前新编第六军主力在辽阳,第五十二军主力在苏家屯以东及抚
顺地区,对本溪形成包围侧击态势。如这次稍加调整,可增加至两个军以上的兵力,对
本溪攻击较四平街为易。而且本溪方面调整部署,增加兵力,不影响四平街方面的战斗。
从地形上判断,本溪与沈阳唇齿相连,为沈阳门户,共军大量集结在本溪附近,直接威
胁沈阳安全。如将本溪共军压迫至连山关以南,既可保障沈阳安全,又可抽调一个军以
上兵力增援到四平街方面作战。
杜聿明把他的初步断判写出之后,他分别邀请第五十二军军长赵公武和新六军军长
廖耀湘来谈“先打本溪、再打四平街”的方案。在作战态势图前,他亲自讲解,说得活
灵活现。
赵公武听着连声说:“周密。只要我五十二军不分割使用,攻下本溪后,防守连山
关一带阵地,万无一失,掩护沈阳安全决无问题。”并表示一切备战要当,随时可采取
行动。
杜聿明感到这番苦心没有白费,立刻邀请函耀湘听取意见。
廖耀湘连声赞成说:“先攻打本溪腹案我早有此想法,这腹案准确,我认为在攻击
本溪中,我担任右翼沿太子河两岸向桥头方面包围攻击,可操胜券。”
杜聿明听了两位军长的意见,他很激动,他们一致认为必先攻取本溪,安全沈阳门
户,再集中优势兵力攻下四平,进取长春,方可无后顾之虑,真乃大展雄韬奇才之举,
可能就是一把打开东北战局的必胜钥匙,向北推进,直至黑龙江边之必要途径。两位军
长同意他的判断腹案。他一鼓作气地制出方案第二步骤,决心以收复本溪进取连山关保
障沈阳安全之目的,先集中有力之一部,再向本溪迅速攻击前进。他立刻部署正在沈阳
集中的六十军(除一八二师已在铁岭外),以一师接替鞍山、海城、大石桥、营口等处
新编第六军及第七十一军第八十八师的防务。军部及一个师驻抚顺, 接替第五十二军
第二师防务。令新六军(欠二O七师)及第八十八师将防务移交后,集结于辽阳附近,
对本溪方面警戒搜索,并侦察沿太子河两岸的地形交通,准备包围攻击本溪。令第五十
二军第二师将抚顺防务移交后,即归还建制,准备向本溪攻击。
杜聿明一切铺开之后,拿着方案密约会见熊式辉主任,面呈了攻击本?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