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较量
也已进入战斗,他们的腿这时已经被解放军给牵制住了,不能适时地集中锦州了。在锦
西外围西面不断发生激战。不是解放军骚扰,而是正面冲突。为了保障锦西至锦州之间
的交通, 范汉杰感到压力太重了,解放军 是要把他装在网里,他迅速地派暂编第六十
二师刘梓泉部守备塔 山; 第八十八师黄文徽部移住锦州旧城,南连刘祥泉师,西连第
九十三军暂编第九十八师守备飞机场部队,向虹螺观方向警戒侦察敌情。为确保刘云瀚
军适时撤回到锦州。在该军未到沈阳前,要从沈阳光空运一个军的兵力到锦州协防。
卫立煌对从沈阳空运来一个军到锦州很是不满意,这样从东往西空运兵,沈阳就成
了空城无计了。
顾祝同把范汉杰在锦州部队布防情况,说给了蒋介石,看出锦州是在共军先攻击之
列了。蒋介石对于空运锦州一个军立刻表示了赞成,要求顾祝同立刻催卫立煌“迅办”
还加上“不得有误!”
卫立煌他连日从抚顺视察阵地回来,他分析东北人民解放军的大量活动,他在军师
以上指挥官会议上发言,他认为林彪没有打锦州的迹象,说林彪还是在捡软的有把握的
打。要能守过今冬,美军顾问团能把许诺下的三十架运输机给了,他就可以度过难关。
这时他已经收到国防部和美军顾问团团长巴大维的电文,说:装备不日可运抵东北重镇
沈阳。他要参谋长赵家骧发电感谢,并催促询问:贵国运载来的装备数目?这时他在幻
想巴大维应下的装备十个师的武器。他还感到有点遗憾的是没有满足他二十个师武器装
备。
看来这次蒋介石不会再克扣了,因为这是他亲自从顾问团团长巴大维讨下的。显出
东北战场目前太重要了。他在夜以继日地召开整编、整练、整顿会,要在共军围着他沈
阳打圈圈时壮大起来。范汉杰要他空运一个军的电文,他压在手下了,认为范汉杰不是
胆小,而层往自己翼下孵兵。
东北人民解放军在林彪指挥下,他遵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下,召开了纵
队会,重新调整了部署;以三、四、七、八、九、十一纵队及地纵,进入义县、锦州以
西北宁路作战;一、二、五、十纵队进入新民以西地区,准备对付沈阳西出增援的敌人;
以六、十二纵队进入四平地区,准备对付长春敌人突围和沈阳敌人的接应。
各部队按计划向指定地点开进;十一纵由建昌地区出发,进入秦皇岛、唐山段北宁
路。四纵由台安、鞍山地区,九纵由北镇地区,二纵由西丰、公主岭地区,一纵由九台
地区,三纵由西丰、东丰地区,六纵由吉林地区,七纵由四平地区,八纵由西丰、烟筒
山地区先后出发,向指定地点开进。十级由开原、昌图地区向指定地点开进。
林彪在军用地图前坐着,他的面前摆着几个炒熟的黄豆粒口袋,他不知为什么几天
来这个小口袋的黄豆粒,嚼在嘴里都有一股生味,方才送来刚出锅的炒黄豆粒,还有生
味,就连炒过火糊了,他嚼在嘴里也是生味。东北大地都在他脑海转,他把十二个纵队
像撒豆成兵一样了。可他怎么把这些精兵撤向东北的那个战场?他手中还挨把黄金豆,
没有撒出去,他虽然没有看地图,但他把拳头握得紧紧地,他暗中还想往长春头上砸下
去。他认为长城内外傅作义兵力,会从山海关、沿海登陆,不如先把东北腹地打扫干净,
扩大的地盘:活动周旋的范围就大了。不过目前他是摆出同意中央及毛泽东主席的指示,
他把兵力在东北南、西两片上活动,像两扇磨似的在转动。
这时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这是日寇投降后到的人数最多一次中央会议,
会议分析了全国极为有力的战争形势,检查了过去时期的工作,并根据过去两年作战的
成绩和整个战争形势,提出了建设五百万人民解放军,大约五年左右时间(从一九四六
年七月算起),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任务。……这次会议为中国人民解放
军争取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加速夺取全国胜利,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作了准
备。
在东北人民解放军干部会上,林彪传达了西柏坡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到会的干部受
到很大鼓舞。罗荣桓政委作形势分析报告:他把解放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全国的军事、
政治形势对我十分有利。我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已经成熟。在东北战场上,国民
党军卫立煌集团有四个兵团,共十四个军四十四个帅,五十五万人(其中正规军四十八
万人),分别龟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我东北野战军已发展到十二个野
战纵队,及若干独立师和特种兵部队共七十万人,另有地方武装三十三万人,合计一百
零三万人,形势对我很有利。中央军委适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决定同敌军进行战略决
战,并把决战的第一个战役放在东北辽沈战场上。
刘亚楼激动地宣布:目前(九月十二日),辽沈战役正式开始,东北人民解放军各
部全线展开,向北宁路义县至唐山段发起进攻的命令。
为了配合东北作战,中央军委决定华北第二、第三兵团于九月中旬发起察绥战役,
牵制傅作义集团。
第二天,十一纵队,攻克北宁路上安山、石门、团山和后封后。
第三天,十一纵队攻克昌黎。四纵包围兴城、绥中,锦西国民党第五十四军向兴城
增援,在兴城北与解放军发生激烈战斗。
东北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政治部组成前线指挥所,由林彪、罗荣桓率领,乘火车从
双城出发。一列专车拉响了长长汽笛,南下辽沈战役前线,指挥作战。
●蒋介石犯了兵法三忌
南京国防部和东北剿总对于东北解放军的兵力和动向估计:认为还是十个纵队,每
个纵队的兵力相当于一个独立师或加强师,每个支队的兵力相当于一个旅或加强团,地
方部队——民兵数目弄不清,判断人数可能很多,但没有好的装备;更没有强大战斗力。
中共中央军委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发出指示,要求利用国民党麻痹时机抓紧歼
敌。指令东北人民解放军在九、十两个月内全部歼灭北宁线上的国民党军十九个师,占
领锦州、塘沽线。
东北人民解放军包围了义县,锦州范汉杰部第九十三军暂编第二十二师北援义县,
进至七里河附近遭解放军阻击,消灭一部,其余缩回到葛文碑、薛家屯一带防守。锦州
通义县的重要前哨据点冒山屯被解放军袭击占领,锦、义间交通完全断绝。北面山地据
点工事的二郎洞、娘娘庙等高山,以及铜、义公路两旁的辛龙台、葛文碑、薛家屯、营
盘、旧飞机场,很快为解放军渗入控制,双方不断发生激烈战斗。
范汉杰下令为了夺回锦、义公路两旁据点并收容三世高师从义县退出的部队,第九
十三军暂编第二十二师李长雄部和第六十军第一八四师杨朝纶部、暂编第十八师景阳部
共同争夺二郎洞、娘娘庙大山的据点,他下个必须夺下来的死命令!因为解放军在大胜
堡一带的炮兵观测所设在那里,对锦州飞机场的炮火控制威胁很大。
卫立煌要全力夺取锦、沈铁路线,他认为解放军不敢占领飞机场。只是一场争夺混
战,国民党的炮兵、空军不能很好地协同作战,因而第二十二师、第一八四师在混战中
伤亡较重,撤到锦州西边小凌河去了。
林彪命令他的两个纵队稳步进攻和袭击,破坏了塔山和陈家屯通锦州间的铁路多处。
立刻使沈、锦铁路中断,紧接着主力占领了塔山。
范汉杰眼看丢掉了塔山,感到脖子后头冒凉风了,下命令暂编第六十二师刘祥泉向
锦西的第五十四军方向撤退,全部已经被打乱了。命令第八十八师师长黄文徽向飞机场
以南和松山西端高地移动。
这一阵子不过十天工夫,林彪在中央指导下一边进攻一边袭击。范汉杰一边退却一
边阻击。林彪越收越紧,范汉杰越收越小,锦州这个地盘就越来越清晰了。全面大决战
局势摆开了。
范汉杰感到厄运到了,他快支撑不住了,一边给沈阳的卫立煌打电报,一边给南京
蒋介石打电报。他向蒋介石说:东北成了三个拳头,长春那个拳头是软的,锦州的拳头
也是没力气的。只有沈阳的拳头是硬的,卫立煌又缩在袖子里不肯伸出来。两只无力的
软拳头很快就被共军给打瘪了。
蒋介石一听火冒三丈,把顾祝同找到官邸,大声斥道:“卫立煌是铁脑袋,他是不
有外心,北不救长春,西不下锦州,在沈阳守个屁?”气得脸发青了。
顾祝同吸口气,半天没言语,看着蒋介石的动静,小声地说:“委员长,该您拿大
主意的时候了。”
蒋介石拍下桌子说:“叫他来南京!当面给我说个清楚,别净来反推磨。”
顾祝同赶忙借势说:“委员长,两次请卫立煌,他都没有亲自来,这次,我怕……”
他有意把声音拉长。
“命令他亲自来,非来不可!”蒋介石心里火冒三丈,他的精锐的五十五万大军闹
不好在东北被歼灭了,下一步是华北,不堪设想了。
卫立煌接到电召,电文中有火速亲临南京的委员长口谕!他两眼瞪着电文,他知道
推不开了,半晌找来副官处长说:“立刻准备飞机。”他站起身来去找参谋长赵家骧、
剿匪副司令陈铁、副参谋长彭杰如。他安排东北此刻的情况。他看这三位有些恐慌,好
像在考虑去不去?还是派别人去。反正战局到了这般情况,总司令不离帅位也是对党国
的不忠诚。他们知道卫立煌的东北作战方针,和蒋介石的退守锦州抵触。目前锦州危机,
蒋介石怎么能饶了卫立煌呢。
卫立煌却很安定地说:“我亲自去南京向蒋委员长解释,根据林彪的共军的调动,
他没有下打锦州的决心。因此我安然地去南京,正好和他们磋商,怎么把东北共军稳定
住。”他把局势说神了。好像林彪会听他指挥一样。
赵家骧说:“总座,今天是飞不到南京了。”
卫立煌摆手说:“飞机一起,你就向南京拍电,说我立刻就动身了,他们也就放心
了。”他眨眨眼睛说,“我在北平过夜。”
卫立煌的飞机到北平时,天已经黄昏了。没有重要官员来接。再加最近东北战局紧
张,每天有十几架飞机,从长春、锦州、沈阳飞北平,大多是文武官员及家属逃离东北。
所以也就没有人注意卫立煌的专机了。他下了飞机才挂电话给傅作义,他要秘密到傅作
义的官邸拜访。
汽车开进傅作义官邸,傅作义在官邪门前迎接卫立煌,两个人一见面亲切握手,傅
作义说:“俊如兄,欢迎你在这金色阳光下来北平。”他说得很幽默。
卫立煌开怀地笑着说:“宜生兄,有了金色的晚晴,才有明天的好天气。”
“谈气候,关于战局吗?我们饭后再谈吧。”傅作义清卫立煌走进餐厅。
“吃饱饭谈有力气。”卫立煌走在前头。
他们酒足饭饱之后,卫立煌先把东北战场的态势说给傅作义听了。
傅作义沉默地点点头,他没有插言。
卫立煌把两手一摊说:“就是这么个状况,说是凶多吉少吧。”
傅作义说:“俊如兄,东北打成这么个局面,蒋先生撑不住了,你不怕他怪你吗?”
“有言在先,我是收拾残局,他怪我可以把我撤掉嘛。打仗的将军就像棋手一样怕
残局。”
“接近尾声,往往是高潮。还得由你这员大将来将军呀!”
“蒋先生听话有先入为主的习惯,他对东北的指挥,在兵法上犯了三大忌。兵法上
说,勿以三军重而轻敌,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
“蒋先生这三忌全犯了。”
“我到南京后,若蒋先生坚持原见,不听东北将领的一致意见,那么必败灭无疑。”
“林彪要是决心打锦州,那就不堪设想了。”傅作义在注视着卫立煌的反应。
“目前的态势,锦州前边,我们有五十万大军,锦州后边,有你傅作义,林彪他不
能不想呀!”
“可是,你别忘了,林彪的背后是毛泽东。”
“毛泽东也不可能违背战争的规律,他的背后还有华北的傅作义呢?”
两个人沉浸在冥思默想之中,对今后战争的厄运是前途难以预卜的。
卫立煌赶到南京一下飞机,国防部、总参谋部没有派要人来接,连个厅局长也没出
面,只是一个中校走上前来打招呼,然后把卫立煌和随从,忽拉一下子拉到蒋介石官邸。
当他风尘仆仆地走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