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较量





席、周恩来副主席、朱德总司令和刘少奇等其他领导同志。当晚,毛主席亲自来到傅作
义住处一见面亲切地握住傅作义的手,愉快风趣地说:“过去我们在战场上面,清清楚
楚,今天,我们是姑舅亲戚,难舍难分。蒋介石一辈子耍码头,最后还是你把他甩掉
了。”
    提到对傅作义原有人员的政策时,毛主席说:“我俘虏你的人员,都给你放回去。
你可以接见他们。”
    这时中国革命形势使全世界瞩目,不久就要建立一个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使中国人
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一个团结进步的政府就要诞生了。
    中共中央准备迁往北京郊区办公。
    ●毛泽东会见米高扬
    这天早晨毛泽东主席、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和任弼时,他们和往常不一样,都很
早聚在毛泽东的大院里,他们在闲谈,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和首长们一起的还有这次
迎接客人的生活翻译毛岸英。
    警卫员不时跑出院子站在高土坡上看着进村的路,不大一会儿警卫员跑进院子报告
说:“客人来了!”毛泽东他们迎出大院。
    这位来客是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和苏联在东北铁路局的格瓦洛夫,还有翻译
格瓦廖夫、警卫员共四位客人。他们乘一架苏联军用飞机降落在河北省石家在机场,由
华北解放军总部派出车和解放军护送。他们这次是秘密来访。中央派师暂和汪东兴把客
人从机场迎接到西柏坡。
    由于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斯大林感到有很多地方需要了解中国和它的革命领导人,
这样斯大林就派米高扬来中国了。
    吉普车一直开到毛泽东住的大院门口,这时毛泽东和他的战友迎出大门。
    米高扬穿着浅灰色水獭圆领皮大衣,戴顶水獭高简皮帽,他从车上赶忙下来,由师
哲陪着往毛泽东跟前走,他边走边脱下黑皮手套,他打量一下迎面站着欢迎他的五个人,
他稍微打个滞儿,把感情整理一下,凭他的感觉,往前把手先伸给了毛泽东,说:“您
是毛泽东同志,您好!”他两眼打量着毛泽东,看他穿身旧棉军衣,胳膊肘上打着补丁,
可他的脸上的气度和神态,使人见了都感到和蔼可亲和尊敬。
    毛泽东微微笑着说:“欢迎,欢迎,问候斯大林同志!米高扬同志你好!”他回身
向客人介绍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和任弼时同志,由毛岸英当翻译。
    毛泽东陪着客人走进他的办公室,在外屋请客人洗过脸,然后坐下来喝茶休息,几
把党大的椅子,大家坐着很舒服。
    米高扬显得很兴奋,在他没有见到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之前,脑袋里有一种神秘感,
他想毛泽东一定是位架子很大,哼哼哈哈的人物,能打败有美国支持的蒋介石几百万军
队,而且就要建立一个新国家了。何况斯大林忽然对这个毛泽东器重起来。飞机落到中
国大地上后,吉普车往西柏坡开,一路大多是山沟、上坎、弯弯曲曲的河流,和那些在
当地生长的矮巴巴的树木,村子里用石头块子垒起的矮围墙,他不时瞟瞟高高的天空,
好像中国这里太恬静、一切都太矮小了,看了山河、看了大地,他不时对同行的下级人
员说:“噢,太矮小了,太矮小了。”现在又看见毛泽东和他的战友这些平凡的人。这
阵他自觉自己思想高一等,看着毛泽东说:“斯大林同志讲,毛泽东同志和中共中央的
其他领导同志在残酷的战争中,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两三年时间打了这么多大胜仗,解
放了大半个中国,真为你们的胜利高兴。向你们祝贺,向你们致敬。”他不时地把双手
摊开,表示亲热。
    经师哲同志翻译之后,毛泽东笑着看看身边同志说:“谢谢斯大林同志关心,谢谢
斯大林同志派你们来和我们一起研究我们的意见。我们搞到这般地步,是蒋介石独裁闹
坏了,人民逼着我们共产党搞哇。”
    米高扬把右手摆动一下说:“我们是受斯大林同志委托,来听取中共中央和毛泽东
意见的,回去向斯大林同志汇报。我们只是带来两个耳朵来听,不参加讨论决定性的意
见,希望中国同志们原谅。”从他的口气和动作中看出、听出他很谦虚,但在他们的同
来伙伴中又是那么做气,好像他虽然带耳朵来的,但除了斯大林就是他了。
    同米高扬来的另三个人都精神得拔高腰板坐着一动不动。好像耳朵也没带来。
    毛泽东问问身边的毛岸英,好像在说明一个什么词,然后说:“我是想要到苏联去,
同苏联同志谈谈,以使你们能很好地了解我们的情况。我等斯大林同志的答复,现在斯
大林同志派你们到中国来听取意见,这样安排也很好。”
    米高扬仍然像他自己来的一样,他听着点头解释说:“斯大林同志很关心世界革命
形势的发展。经过研究,认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正处在关键时刻,毛泽东同志不能离开
指挥作战岗位。同时,中国境内交通不便,还要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往返苏联的时间会
很长,不安全,恐怕影响毛泽东同志的身体健康。所以斯大林决定派我们来这里听取意
见。”他又把双手摊开。
    毛岸英看见门外管生活的同志打招呼,他对周恩来说:“周副主席饭准备好了。”
他说的声音很低。
    周恩来向毛泽东说:“主席,饭准备好了。”
    毛泽东站起身来说:“米高扬同志,请用饭吧。”
    大家都站起身来,簇拥着米高扬等客人到一间收拾很干净的食堂去用餐,窗外的树
木,远处的山峦,使这小食堂很豁朗、敦厚,走进来就产生食欲。在洁白大方的圆桌上,
顿时摆上一桌中国烧的菜肴,鸡、鱼、鲜猪肉,做得香味诱人。
    毛泽东陪着米高扬坐在上首席位。开始由毛岸英把玻璃杯子斟满酒。毛泽东开始让
酒,米高扬和毛泽东都干了一杯。接着轮番敬酒,大家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
    米高扬问身边毛岸英:“这是什么酒?”听出他喝满意了。
    毛岸英告诉客人这是‘汾酒’,是中国山西省产的纯粮好酒。
    苏联客人都很能喝,一斟就是多半杯,然后要和身边同志礼貌地碰碰杯,一口灌下
去,好像从鼻子眼冒出一股子酒气,才痛快淋漓。
    毛泽东沾酒脸就红,他用手挡挡脸说:“请你们喝,我到量了。”
    毛岸英把话翻译给米高扬。他摇摇头表示毛泽东酒量太小了,心里说:你能指挥千
军万马,喝酒拜下风。
    朱德有喉炎,任弼时有高血压都不能喝酒,入席时由毛岸英向客人介绍过了。
    刘少奇只能用小盅喝一点酒,他总是不时擎杯微笑,劝客人多喝酒,多吃菜。周恩
来有酒量,但他有节制的,把杯中酒分次地和米高扬碰杯,他让酒让得很勤,很得体。
    毛泽东喜欢苏联这种大出风头地喝酒,他喜欢豪爽气魄,也许他感到自己国家的酒
好,惹人爱喝,他不时还看一眼岸英,用筷子点一点菜,要他向客人介绍菜,让岸英用
刀子、叉子帮助客人挑菜。这一桌子人也融洽热闹。又喝了两巡,这工夫他才招呼盛米
饭,对米高扬说:“吃饭了,吃饭了,尝尝我们滹沱河里的鱼,红烧鱼,溜鱼片。”并
让岸英给客人夹菜,还拿出长勺子便于客人使用。
    米高扬问毛泽东:“哪里是滹沱河?噢,多远?”
    毛岸英说给米高扬:“滹沱河就在眼前山脚下。”
    米高扬问:“水深?水清吗?”
    毛岸英说:“不,不太深,很清亮。”
    米高扬看看他自己的翻译。苏联翻译指着红烧鱼问:“这是新捞的活鱼吗?”
    毛岸英肯定地回答:“是新捞的活鱼。”
    米高扬才吃起来。
    毛泽东喝一口酒脸就红,他听客人这样问鱼是活的是死的?他不痛快,他把眉头皱
一下,看得很清楚,有不悦之色。
    米高扬在西柏坡呆了六天,他看着毛泽东和他的战友,那么和气,不分上下级了。
每次吃饭总是夸:“谁都说中国饭菜好吃,我们就是不会做。将来中国革命胜利了,我
们要派人前来贵国学习中国菜肴,增加做西餐的花样。”
    毛泽东很高兴地笑着说:“我相信,一个中药,一个中国菜,这将是中国对世界的
两大贡献。”
    米高扬让毛岸英给他解释了中药和中医。他听完点点头说:“这是可能的。”
    有次会谈说起去苏联的路线,米高扬要同来的苏联在东北铁路局的格瓦洛夫说说。
他比比划划地说:“乘我们的中长路再入苏联国界转乘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着苏联的辽
阔国土一直到莫斯科。”
    毛岸英接过去说:“同志,不能那么说,中长铁路是修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将来
通过中苏友谊会得到解决。”在座的中国人除了师哲都不懂俄语。
    米高扬在看着这个年轻的翻译,他不知道这是毛泽东的儿子。
    格瓦洛夫偏一下脑袋问道:“同志,那么旅顺、大连呢?”
    毛岸英说:“同志,还要得到同样的解决。”
    在会谈中毛泽东多次重点地解释了中国革命的特点。
    米高扬听着问道:“反帝反封是个特点?推翻三座大山?”
    毛泽东回答说:“是中国革命的一个特点。但是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一切要从中国
的实际出发。”他一连串地讲了很多例证。
    米高扬听后说:“毛泽东同志,你说的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
问题吗?你们把没收来的地主和富农的土地又分给农民太可惜了,照马列主义的观点,
集中起来搞集体农庄才好。”他说着委婉地表示中国搞土地改革不容易,很使他惋惜的
是不搞集体农庄。
    毛泽东又解释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强调了中国的农业经济是落后分散的自然经济,
农民分到土地才会感到是真正翻身得到了解放,才会踊跃参军参战。
    米高扬听着插话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有大批农民参军吗?”
    毛泽东说,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就是因为有两百万农民参军,几百万农民支援前
线,战争才取得今天的胜利,才有可能夺取最后彻底胜利。
    米高扬听着问道:“毛泽东同志,那么中国农民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同盟军?”
    毛泽东斩钉截铁地说:“在中国这是个真理!”
    米高扬在最后一次会谈时,他流露了“停止内战”的想法,根据你们和国民党的势
力,以长江为界与国民党南北分治,担心再打下去美国会卷入。
    毛泽东当米高扬分析了中国目前的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任务,一定要把革命进行到
底。敌人不投降,就要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
境内一切敢于顽抗的国民党反动派。一定要解放全中国,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米高扬向毛泽东提出,国际上目前东德、西德、北朝鲜、南朝鲜,第二次大战后的
形势能稳定下来,才防止了内战。不然国际势力,像美国就可以卷入。
    毛泽东举出,解放军攻打济南,已经进入青岛等地的美国第七舰队就没敢动,解放
军一到他们就逃跑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泽东说:“请斯大林同志放心,如果
他们和我们作战,我们是不客气地消灭他们。”
    毛泽东和中央领导同志们,看出米高扬并不是光带来耳朵,也带来嘴巴,三次会谈
都说得大家心里宽敞了。当然还有些不一致的看法。
    毛泽东最后一再请米高扬转告给斯大林同志,关于这一点希望兄弟党的同志们了解
和支持,不必有什么疑虑。
    告别时毛泽东握住米高扬的手说:“还有一些尚待说明的问题,等我们坐上我们的
中长铁路的火车,再转乘上你们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到莫斯科时,见着斯大林时会讨论清
楚的。”
    这时,米高扬握住毛泽东的手说:“希望那一天很快的到来,斯大林和毛泽东在莫
斯科握手。”
    米高扬在回苏联的飞机起飞之后,他问同来的人们,说:“你们说毛泽东是个什么
模样的人物?!”米高扬把脸贴近在飞机的舱窗俯视。
    “是位了不起的大人物!”
    机翼下苍茫茫大地,尽管历代变化万干,在中华大地上即将出现史无前例的新中国
就要诞生了。
    
         第十五章 大较量中,中国共产党占了上风
    ●蒋介石走上了穷途末路
    蒋介石知道共产党要广播一篇北平的消息,他哼了一声,认为还不是说傅作义怎么
投向共产党,除此之外还会有什么呢?他身着睡袍,脚上套着拖鞋,头顶光溜溜的,先
稳坐在收音机跟前,摆出漫不经心的样子扭动收音机钮。当收听到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