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较量
样是要经过一番调整,才能安定下来。她还要等国内目前的变化,蒋介石引退也好,下
野也好,都是为了巩固台湾。她并不沮丧地离开了白宫。
杜鲁门看着宋美龄走了。他也不是平静的,美国上届罗斯福总统的对华政策,那是
从抵御共产主义着眼的,在亚洲只有中国从地理到制度能跟俄国斯大林抗衡,这也是美
国的前哨战堡,斯大林正像麦克阿瑟说的那样,他承认中国共产党是俄国的屏障,中国
的土地上有他们先人修下的铁路、军港,俄国在太平洋的基地没有比旅顺大连再理想的
了。当然,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是否能让给斯大林,谁也猜不透呀。俄国在战后进驻日本
的四岛,也是将来缠手的事儿。如果俄国得不到旅顺军港,斯大林还会惦记着哪一块太
平洋海岸呢?那只有朝鲜了。美国从邱吉尔到现政府都不大得意蒋介石政府,因为蒋介
石在波茨坦会议上提出过归还香港问题,邱吉尔认为那是反大英帝国。可现在英国看出
蒋政府的软弱,没有条件收回香港,可是若共产党在大陆建立政府来,毛泽东是会有方
法对付将来香港的命运的。这种种国际关系下,尽管蒋介石名声很臭,但在国际战略上
还是离不开他。看出来美龄是蒋介石一个得力的助手。杜鲁门在观察他目前的对中国政
策,会在国内有什么反响?他要等马歇尔恢复健康之后,还要特别注意中国的局势,以
及正在美国的这位来美龄中国第一夫人的动态。
●中国第一夫人给马歇尔绝密信
美国对中国国民党蒋介石的政策,引起的舆论颇不一致。美国有些人对东欧共产党
集团所谓人民民主的形象,感到俄国过于操纵,甚至是压迫。但华盛顿对中国大陆可能
遭到同样命运的形势,似乎熟视无睹,认为中共与东欧共产党集团不可同日而语,相提
并论。当然亦不乏有识之士已预料中国于不久将来将面临的悲剧与凄惨的命运。国会议
员华尔德·犹特以远东问题专家的身份说:“有件事我们美国人绝不可忘怀,其他所有
证词均不足与之抗衡:当我们的舰队于珍珠港遭受摧毁,日本决定于六个月内发动战争
史上最大的远征美国之攻击时,对日本只有一个能制止其扩张太平洋势力,以发动全面
攻击美国本土的阻碍,此一阻碍就是拒绝放弃对日抗战的,所谓古老落后、腐败、不民
主及无能的中国。对蒋介石而言,当时曾作出姿态,想接受日本以给他宽大和平条件,
借口是为使其人民免除许多灾殃、经济混乱,共产主义与共产党积极抗日,唤起全国人
民抗日斗争。但最终他未能接受日本的条件,却决定以其军队对日抗战。中国人民以庞
大的牺牲为我们美国换取了宝贵的岁月,使我们有必需的时间,重建我们的舰队,收复
失陷的岛屿及制造原子弹。惟有中国的对日抗战,牵制日军兵力,才能使我们最后以优
越的空军施行猛烈轰炸,迫使日本屈膝投降。对此铁一般事实,我们当时牢记在心,为
第一优先,这才有意促成了国共合作。但今天看来落空了。”他是既主张支持国民党,
又要和中国友好。
美国极右的人士、军界以及罗伯·默克鲁尔将军说:“拒绝援助蒋介石,即意味着
是支持毛泽东。我认为我们的援助如今当及时针对国民政府!”
一位议员说:“在战后时期中我们的外交官分裂成为两个阵营,一个主张加强国民
政府的力量,另一个则以与共产党领袖组成联合政府作为支持。蒋介石的代价,种瓜得
瓜,种豆得豆,我们应当对中国引起的风暴负责。”
有人问杜鲁门总统:在马歇尔调停时,斯大林并不赞成国共合作,但他也没有支持
毛泽东的主张,而美国错过了机会。
宋美龄遭受冷漠态度的对待与拒绝,而使其使命终于失败。她一时仍然暂留在美国,
无时不期望美国重新调整其远东政策。马歇尔辞去国务卿之后入院做手术。马歇尔夫人
凯瑟琳每天大部时间守在医院,她每天要了解他的身体情况,还要忙于接待客人。他的
手术传出之后,各国老朋友纷纷来电探问和安慰:希腊国王和王后、邱吉尔、戴高乐、
斯大林、铁托、魏德曼、周恩来、毛泽东、蒋介石、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等大人物和
议员、民众等的信件雪片似飞来。
凯瑟琳大部时间在马歇尔床头读信,她还要从医院分出一部分时间在利斯堡接待宋
美龄。她们在1946年夏秋成为好朋友。在牯岭宋美龄把一所别墅让给她使用。在宋美龄
没到美国之前她们就经常通信。宋美龄知道她在写一本《在一起》的书。在她到利斯堡
之前就拜读过凯瑟琳这本书。凯瑟琳在书中描写了马歇尔的童年,是90年代家乡那帮男
孩子中天赋领袖,生得狮子鼻、雀斑脸,前额上老是耷拉着一绺头发,结果得个“啄木
鸟”的雅号。在马歇尔身体恢复时期,凯瑟琳把宋美龄接到多多纳庄园,两位夫人经常
在一起劳动,有说有笑过着悠闲生活,有的记者偷着摄下照片,称为田园图画。有人议
论宋美龄没有把中国国内她丈夫的处境当回事,而在外国调情。
住在沃尔特·里德医院的马歇尔,收到一封不寻常的信,这充分显示出这位高傲的
中国第一夫人对他怀有的感情。信是用军事报告的格式写的,注明:绝密,仅供私览。
呈“啄木鸟”将军报告。在信中,宋美龄以恢谐的笔调,诉说将军住在医院里“懒卧于
丝绸被装之中”的同时,自己如何在他家的菜地干苦役,使尽平生之力种植“大型荷兰
水仙”和“耙树上落叶以防霜冻”。在完成这些“果断腰肢”的任务之后,又在厨房里
度过“令人难熬的时光”,“削土豆皮,烧红焖牛肉,创制奇妙的新式色拉,虽味同嚼
蜡,但肯定能在近战中重创敌人”,因为这道菜蒜味特重,捏着鼻子吃下的。她在报告
最后说:屡次向副司令长官凯瑟琳索要薪饷奈均)充耳不闻,反谓自本报告签署人进驻
本宿营地以来,双颊鲜红,气色见好,体态渐丰。因此,所提钱财性质之要求,不仅无
效,且属非法。然后报告签署人认为,此种答复不民主、不公正,含有歧视性质。本人
之面色排红、气色见好也者,或系肺疾之潮红,体态渐丰则可能出自浮肿或肥胖病,均
需备加关切。而今天人道安在哉?
宋美龄在此情的结尾写道:
为此紧急请求总司令长官跳出绸被!家啊,可爱的家,
绝不能成此情景!!!本签署人祈求上苍为此种非人待遇作
证。我的良友恒温器,亦五内俱裂,因而忽热忽冷。
竭诚期待国会对此落临“朝圣母亲”(1620年,英国第
一批新教徒为逃避宗教迫害,乘“五月花专”船远渡大西洋
来到北美,开辟了第一块殖民地。殖民者们成立了“朝圣父
亲”的宗教团体。宋美龄此处用此典,改为‘朝圣母亲”隐
喻自己是来美国避难寻求自由)之人,按康纳利之道(托马
斯·康纳利,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以坚决反共反华、支持蒋介石政权著称)迅予关注——
打倒奴隶劳动!
宋美龄瑾启
马歇尔政敌后来指责说,蒋宋美龄认为马歇尔将军要对她丈夫和国民党中国的垮台
负责。果真如此,这封信根本不会出自这样一位夫人的手笔。
批评宋美龄的人都把她看成中国最专横、最傲慢的女人。果真如此,看来这封信也
不能出自这样一个女人的手笔。马歇尔读罢此信,不禁哈哈大笑,他回信告诉宋美龄,
为了不致有损于中国女龙王之威望,他不把她写的这封信给别人看。
马歇尔在逐渐康复,他不想再担国务院担子四处奔波,瞻念前景,便不寒而栗,六
十八岁生日一过,他便告诉凯瑟琳决心辞职。凯瑟琳说:“这可是她多年来听到的一个
最大喜讯了。距离杜鲁门就任总统还有十七天,他向白宫正式递出辞呈。
●蒋介石下野还乡
中国国民党政府副总统李宗仁突然招待新闻记者,宣布“希望恢复和共产党的和平
谈判”的发言。相继在汉口的华中剿匪总司令白崇禧发出呼吁请求“停止对共产党作战,
并请美、苏两国调停内战”的电报。继之湖南省主席程潜、河南省主席张轸也要求“总
统下野,重启和谈”。此外和李宗仁、白崇禧同为桂系的立法委员黄绍波也和李济深等
人在香港组成“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组织,开始与共产党接触。司徒雷登已经散布出:
蒋引退实属必要。
毛泽东通过无线电广播发表其八项和平条件的攻心工作。蒋介石就剩下了一条路。
他表示主动派人与李宗仁研究下野问题。蒋介石于是邀请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和五院院
长四十人于官邸聚餐。蒋介石这天身着正宗的中山服,没有坐在以往专供他坐的椅子上,
而是低头谦虚得像个饭馆小跑堂的模样,请他发言的时候,他两眼滞呆呆半晌说:“事
已如此,余木便多言,如果党内真有相当多数的领导同志坚持主张议和,余个人亦不愿
从中作梗。余认为共军到达长江后,仍可作一决战,并且以后可在华南坚持抵抗。”他
带着几分苦涩表情看着在座的高级军官。但他们都沉默无言。
这时李宗仁说,抵抗没有多大意义的,何况无力量抵抗住共军,这条路子无疑会把
大家都带进死胡同不如寻找一线光明。
蒋介石看着李宗仁,感到他此刻又在重演前几天的手法。事实上此刻已乱了阵脚,
已经把国库积蓄和文史珍品陆续运往台岛了。
李宗仁和顾问团长巴大维的意见是不该有放弃大陆、经营台湾的计划,并认为国民
党尚有半数可战之兵,且西北地区和长江以南省份依然完整,此时即作放弃大陆准备无
乃太早,应以半壁河山与中共分庭抗礼。
蒋介石看着李宗仁这阵儿又极力附和司徒雷登了,可见要他下野是美国的主张了。
因为宋美龄访美,听说会晤了马歇尔和杜鲁门,但都严加拒绝援蒋。于是说:“余早已
决定与共匪在京沪线上决战。这一次战争是国家民族生死存亡最大之搏斗。如果决战获
胜,使军事形势转危为安,当然是国家之福;如果不幸而失败,南京为首都所在地,我
是国家元首,就决定以身殉职,死在南京,以尽我个人的责任……”他已经嗓子眼发梗
说不出声了。
孙科半吞半吐地说:“既然下野对党国有利,下野也未为不可。”孙科今天为什么
有这么大胆子呢?他从打接任翁文灏行政院长职务,而且在继任那天对合众社记者谈话,
提出:中国必须作任何有理由的让步,以尽早获得大量的美国军事援助。一时颇得司徒
雷登大使之赏识,司徒雷登已经表明他的坚定立场,认为蒋介石下野为必要之举。司徒
雷登的中国顾问傅任波曾经访问过孙科,并明告:蒋总统下野,为进行和谈所必需。孙
科还怕这话不准,他在访问司徒雷登时相问。司徒雷登说:“作为一个美国大使,他不
能发表正式意见,但以私人资格而言,确实衷诚赞助和谈运动。”所以孙科对蒋介石开
炮了。
蒋介石在这期间已经和张群、邵力子、吴铁城、陈立夫、、张治中谈过话,他曾试
探地说:“我是决定下野的了,现在有两个案子请大家研究:一个是请李德邻出来谈和,
谈妥了我再下野;一个是我现在就下野,一切由李德邻主持。”当时他们在场的诸公有
点碍面子,再加蒋介石一贯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不是一码事,只是带有几分安慰地说:
“还没到下野这步棋,总统的谦虚精神感人,但言之过早。”谁知没过二十四小时孙科
被挑明了。
李宗仁立刻说:“下野嘛?我的意见并不与总统相左。”他一边把蒋介石往船下捞,
一边还说有龙王爷保佑平安。
半晌没人说话,蒋介石一个个问,谷正纲、谷正鼎、张道藩、王世杰、王宠惠都简
短发言表示反对。但他们心虚,说话声低,没有底气。这时吴铁城说:“这个问题是不
是应该召集中常会讨论一下?”他说完却没有人附和。
蒋介石愤然地说:“不必,我现在不是被共产党打倒的,是被国民党打倒的!我再
不愿意进中央党部的大门了!”他听听没有人吱声,又说,“好了,我决心采取第二案,
下野的文告应该怎么说,大家去研究,不过主要意思要包含‘我既不能贯彻勘乱的主张,
又何忍再为和平的障碍’这一点。”
张治中提出由邵力子起草下野文告。
邵力子立刻说:“文白兄,太抬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