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较量
际形势的几点估计》,文章明确指出,只要世界人民力量向世界反动力量进行坚决的和
有效的斗争,就可以克服新的世界战争的危险……毛泽东的有力论证使不少人士感到蒋
介石在发动全国性内战,是迎合世界新的战争的危险。
周恩来心事很沉重,但他凝静地没有提到谈判的前景和趋向,他说:“重庆真是个
谈判的城市。我差不多在这里谈判十年了,找一直为谈判而奔走渝、延之间。谈判耗去
了我现有生命的五分之一,我已经谈老了!”他深沉地回忆着,“民主事业的进程是多
么艰难啊!我虽然将近五十之年了,但不敢自馁,我们一定要走完这最后而又最艰苦的
一段路!”
大家都没有更多的交谈,被周恩来这段话语所感动,又都感到郁闷压抑,谁的心里
都在产生对内战的厌恶,多么希望和平、民主的新中国的到来。临别时,看着天空中隐
藏在黑暗中的小月牙儿,它已经亏到最小的时候了,可人们都会想到,它即将慢慢由盈
到最圆最亮的时刻。也许此刻为了它的大放光彩,而忍耐的亏着。周恩来当着那位青年
记者,充满感情地谈起他个人的历史。他沉默一会,也像月牙由亏到盈一样,握住记者
手说:“中国人民已经起来,在我们这一生中还可以把艰苦途程走完而达到胜利。不过
走最后这一段路是更艰苦更困难,需要我们克服就是了。”
第二天周恩来和中共代表团的同志邓颖超、陆定一、廖承志。董必武、李维汉等也
先后飞抵南京,他们都住在梅园新村。
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到达南京的当晚,在梅园新村举行了首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他
在会上指出:“中原局势甚为严重,全国内战可能爆发。中国共产党对东北问题的态度,
就是首先实现无条件停战,再谈其他问题。”
有记者问:“周先生,有重开谈判的可能性吗?”
“我看是有的。”周恩来说,“重开谈判,是有些新要求,不是有些改变?”
“谈判重开时,”周恩来很有气度地表示说,“希望首先协议停止中原内战。”
“关于满洲战局呢?”
“有关东北局势我们看成是谈判重点。”
“如果,国民党军队打下去呢?”
“我们奉陪,最终胜利是我们的。”
“为何这么说?”
“因为我们取信于人民。”
周恩来根据他和马歇尔这次会谈,以及南京蒋介石方面的无知的傲慢态度,他致电
中共中央,判断如下:目前蒋系有意识的走向战争,但做法尚存两面,分析如下:蒋之
做法,在关外则强调接收长春,在关内则极力向我挑战,政治上则是国大无限延期,先
用全力肃清后方,而口头则说遵守政协决议,坚决实行整军、复员、改组政府及国防部,
企图以此骗取舆论,争取美国造成我欲内战之印象,以孤立我们,便于达到其发动全面
内战之目的。由此分析,我之方针当然仍据实揭露蒋之内战方针及挑战阴谋,放手发动
群众,坚决准备自卫,并实行还击。但同时也应避免挑战,不受挑衅。我对形势的发展
这样预测:前途,在目前看来,真正好转绝无可能,全面破裂尚有顾虑,但危险已增长,
半打半和也许较多,最后要着力量的变化和对比来决定。然即使和也不会安定,必然仍
在不安定的斗争中对峙下去,动员群众,以待决战。
这时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时局和对策的指示,指出:目前国民党除在东北大打外,并
积极准备全国内战。我党方针是力争东北停战及制止全国内战,至少也要推延全国内战
时间,在政策中强调不向国民党挑战,不向彼方主动进攻,如国民党方向我蚕食或进攻,
我必须坚决将其击退,收复失地。纠纷发生经过斗争之后由执行小组加以调处,使我处
于有理有利地位。对执行部及各执行小组的工作加以调整,改善对美国人关系,无论美
国人如何偏袒国方,我除据理力争外,只要美国未恢复赫尔利政策,策动全国内战,我
即应尽可能争取美国人。
@牯岭避暑
周恩来到南京后,接到中央的通知精神,尽量不要国民党军队去攻击长春,延安方
面认为可以研究对挑起内战利弊来定夺。他赶到马歇尔住处,要见马歇尔。可这时马歇
尔到南京后连日和蒋介石及国防部接触。马歇尔曾对美国大使馆说过,他急于要和周恩
来恢复会谈。可在两三天内变了卦。据美国大使馆人员反映,马歇尔将军和夫人凯瑟琳,
认为南京气候燥热潮湿,而不适应。但到哪里适应去了,一时不得而知,社会上议论是
南京政治气候燥热而不得不躲开。周恩来准备去上海,说那里有海风吹,可能会心旷神
怡多了。
这时马歇尔正往避暑胜地牯岭进发。这二百五十英里路程,而且能调动所有运输工
具,可谓游山玩水之佳期,他和夫人坐轻型飞机飞了两个多小时,鸟瞰江南水景区及大
地山川之秀气,然后乘一艘缴获日军的炮艇横渡长江。
凯瑟琳夫人身着短衫,在船头甲板藤椅上坐着,头上有大花洋伞遮着荫凉,她不时
被两岸风光惊呆,吃惊地叫着:“乔治,多么动人心魄的景色,美到极点了。”她甚至
把戴宝石戒子的胖墩墩的双手拍得山响。
可是马歇尔只是陪夫人在甲板上坐一会儿。他被一本有趣的航海日志迷住了。说来
并不是航海日志,而是航长江的日志。
“噢!乔治,猿猴叫!多么美的声音,借这长江流水,这猿猴声,乔治,如同美国
的风笛声吗?”凯瑟琳夫人又是惊叫、惊叹、惊呼,都没有打动马歇尔读航海日志。
这是日本驻屯中国陆军大将冈村宁次,在坐炮艇时写下的。这艘艇当成珍宝存留下
来。当时认为冈村宁次大将是坐这艘炮艇的最高指挥官。上边记着炮艇官兵对冈村宁次
大将的称赞、钦佩,说他是整治中国的杰出将领。也有冈村宁次给炮艇官兵每个人的留
言,和他在艇上的即兴演说,吹嘘日本天皇和日本军人是中国苦力的大救星。
马歇尔看到这一段更有趣(日本人语)的是冈村宁次在江上航行,发现许多中国人
的尸体,都是日军屠杀的。艇长为了冈村宁次大将此行平安,请示大将批准,在开航前,
用中国人的人头三颗祭江神。当时大将用他身上悬挂的战刀,砍掉三颗人头之后,大将
亲手对滚滚长江用三杯酒洗了他的刀刃。这把战刀在大将投降时交给中国长官何应钦,
后送到蒋介石处。马歇尔在蒋介石住处看过冈村宁次的战刀。
冈村宁次大将在艇前甲板上,不时看见有尸体漂过,下令在他坐艇到来之前,漂游
尸体用杂草树枝盖上。后来盖的尸体太多了,一片片都是盖尸体的树枝,有碍炮艇航
行。……
马歇尔看到这里,他心里难受得好像是冈村宁次大将的战刀再捅他的心窝儿。当炮
艇沿江而下时,他请炮艇靠岸,亲自下船掳了几把野草、野花,他和夫人亲手编织成花
环,投到滚滚长江之中。他微微地闭上眼睛。
凯瑟琳认为她的将军多么有诗情画意,向长江投下花环,她问道:“乔治,你是在
祭奠长江吗?”她双手扪着前胸。
“我在祭奠我的不平静的心。”马歇尔从冈村宁次想到:中国内战打起来,不知他
要肩负多么大责任,要有多少颗人头滚落在中国大地上?而今他却去避暑。
“乔治,你的心是上帝赐给的仁慈的心。”凯瑟琳划着十字在祈祷。
马歇尔回到炮艇在航行日志上写下:
“美国五星上将乔治·马歇尔。”
炮艇沿江下驶行达四十五分钟靠岸了。接着又坐三十二分钟的汽车。马歇尔这一路
上沉默得一言未发。
下了汽车,是一座碧绿得像堆绿翡翠似的大山,从山上、山下、山腰吹来凉爽的清
风,薄衫顿时有凉意了,凯瑟琳披上来美龄赠送的中国丝编的大披肩,又美丽、又凉快、
又爽气。开始是坐的竹轿子,就是很有特点的滑杆。
凯瑟琳坐在滑杆上,开始有些害怕翻了斗子,但颤颤悠悠走动起来,又凉爽又舒服,
她悄悄用手摸摸,好像有施放凉气的装置一样,她没有摸着,往前看,一个包着白布头
巾的中国壮汉子脑袋,后边也是一颗脑袋。她有时不敢瞪大眼睛,山路太陡峭了。如果
在清亮的夜晚,会想到是往月亮里爬。
马歇尔在沉默着,他想的是,他夹在这国共两党谈判之中,真就像走这险要的山路
一样,他端坐在滑杆里,如果翻下去,他就会被这长长两根竿和一个小竹筐,倒扣进山
崖,摔得粉身碎骨。
从对面山坳里传来一阵小喇叭声。很快出现中国农村娶媳妇的滑杆,抬着新娘子、
新郎官还有送亲人,及一些礼品嫁妆。新娘子头上插满绒花,随着滑杆颤颤微微的,招
惹得蝴蝶飞来。
马歇尔忽然想到:内战打起来,难道说,这山坳里也会有枪声吗?
凯瑟琳要马歇尔坐的滑杆靠近些,她两眼亮亮地说:“乔治,这是娶媳妇吗?”她
看着涂抹大红脸蛋的女人。
“是新娘子。”马歇尔说。
“噢,多幸福,上帝赐给的。”她看着马歇尔说:“乔治,下山时,我也要穿身这
样的花衣裳。”
第四章 蒋介石重返南京
●还都南京
蒋介石和宋美龄没有通知刚刚从美国返回重庆的马歇尔,只是给这位高贵的客人安
排了去牯岭避暑,给这位爱玩不厌的凯瑟琳夫人一次丰富的旅游。蒋介石和宋美龄乘专
机由重庆经长沙飞往南京。往日蒋介石乘飞机总是要默默地一个人用手指掐着脑壳沉思,
今天他一路上不是往机舱外鸟瞰,就是和宋美龄说:“快到南京了。”
宋美龄以女性的敏感对蒋介石说:“中正,你今天笑的样子太使我想起你此刻的心
情如同……”她带有几分淘气的用纤细的手指刮一下脸皮,没有再往下说。
蒋介石思考一下,他想到乖巧心细的夫人,又猜到他心里想的事了。于是说:“瞒
不了你呀,我是想马歇尔没有看透我的心情,一股脑儿地还在调停,他已经批屁股坐在
共产党那边了,还在说他身子是直的。我在笑他人老了,思路慢了。你猜中了?”
宋美龄摆摆手说:“没猜中。还有一笑嘛,我不清,你说说看。”
蒋介石眨眨眼神秘地问:“你说我一笑得体吗?”
宋美龄摇摇头说:“不能说马歇尔思路慢了,是他还在相信你。”
蒋介石没有解释,只是把嘴唇抿紧一下说:“算得。你再听我第二笑,我是笑周恩
来,这次被我拖住了手脚,还拖住他的嘴巴。”他有几分自鸣得意了。
“不见得。周是个机警过人之人,我怕你笑早了。”宋美龄把双手交叉在胸前,回
头看看飞机窗外飞过的地方,好像知道周在重庆,还有什么举动。
“不!这次我是把他甩开了,我是把延安拖在东北战车上。”蒋介石心满意足地说:
“杜聿明是个好样的。”
宋美龄在沉思。蒋介石很喜欢他的夫人的沉思,他认为又虔诚又有媚气,每次他都
愿意在祈祷时,多呆在夫人身边一会儿。
蒋介石为了打破夫人的沉思,好像她的沉思,太费心机了,会有损她的寿命。于是
把声音放高些说:
“我们还都了,这和我们结婚该是一样心情的。你说对吧。”为了这次还都他从重
庆派回很多得力人手,去做布置工作,他曾经下命令似地说:“要比开国大典隆重。我
们要的是南京以及全国人的心,扫除一切霪污之气,开始我们的新生活。”他高兴得几
乎要从座位上站起身来。他拉住来美龄的手。
宋美龄也被感染得高兴起来了。柔声地说:“是值得高兴和庆祝。”他们知道飞机
正从汉口飞往南京。
蒋介石重重地吸口气说;“拿下东北,我还要拿下中原大地。”
来美龄点点头说:“我想到要给马歇尔将军发份急电,返回南京参加我们还都大
庆。”
“去架飞机接回来就行喽。”蒋介石同意夫人意见,又说,“我怕他太唠叨停战,
停战,坏了我的大事。再有几天的工夫东北战场就可见分晓了。”他非常自信地看着宋
美龄。
宋美龄恬静地眨眨眼睛说:“我觉得周恩来很快就会到南京来。他们不是在梅园找
着住处了吗?”
蒋介石厌烦地说:“近期我不会见他。”
“周在重庆我想会有所举动。他是个细心的政工人员。”
“他的活动我们会掌握的。梅园我们安排下了。”
飞机接近南京地区了。机长从前舱走过来禀报着陆时间,手里拿着南京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