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贺子珍
送信的同志走后,他们按照预定的计划,又要出发到另一个庄子去,继续了解情况。这个庄子是敌人的战略要地,贮存着大批的粮草。
向导听了,告诉他们说:“敌人已经封锁了进这个庄子的所有道路,要通过封锁线是不可能的。你们实在要去,我可以带你们走一条小路。”
大家一听,忙让向导谈谈这条小路的情况。原来所谓的小路,实际上没有路,而是从陡直的悬崖下攀藤拽树枝爬上去。山里的农民为了采药材、打野猪,常常用这种办法穿越悬崖。
贺子珍自从上了井冈山以后,还没有走过这样的险路,听了不由得心里有些害怕,可是不走这条路,就没办法进庄子了解情况,就完不成任务。自己是个领队的,能因为怕走险路打退堂鼓吗? 这样做怎么对得起死去的两位战友?她鼓起勇气对向导说:
“上! 就是悬崖绝壁也要上!”
这时,天色将明,不能活动了。只能等到晚上再走。贺子珍他们为了防备万一,没有在村里停留,带上干粮,钻进山林隐藏起来。
这天晚上,天特别的黑,伸手不见五指。他们出发时,怕暴露目标,不敢点火把,只好摸着黑走。山路崎岖,道路又不熟,只能探索着往前走。他们行进的速度很慢,还随时可能掉下悬崖,发生危险。
有个战士说:“要是有根绳子,大家拉着走就好了。”
在渺无人烟的山野,到哪里去找绳子呢? 还是集体智慧多,大家想出了个主意,让后面的人拉着前面人的衣服,这样一个拉一个,就不会掉队了。
第二卷 井冈之恋斗争中成长(3)
最难走的路,是一段悬崖,很陡。人只能一个一个地顺着崖缝蹭过去,一不小心,滚到山涧里,就没命了。战士们照顾这个年轻的领队,让她走在中间,前后好有个照应。这段缝隙,只有一尺多宽,两尺多高,连腰都直不起来,只能把身子紧贴在峭壁上,匍匐着前进。贺子珍心想,其他战士能过去,我当然也能过去,就壮着胆子往悬崖的缝隙爬过去。她睁大双眼,竭力辨认前进的方向,跟着前面的战士,一点一点地前进。大家都顺利地通过了悬崖。
他们跟着向导,继续摸黑向前走。贺子珍心里琢磨:这条路我们谁都没有走过,不熟悉。向导把我们送到目的地,就要回去;我们以后要回来,怎么能再找得到这条路呢? 天这么黑,看不清道路两旁的标志,这怎么办呢?
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折了一大把树枝,走出一段就插上一枝,这样,回来时找到树枝,也就找到路了。
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住了下来,顺利地开展起侦察工作。
两天以后,给军委送信的同志回来了,他们带回毛泽东的信。信里说:你们的来信收到了,反映的情况很好,很有用。敌人正千方百计要消灭你们,你们一定要多加小心,提高警惕。只要紧紧依靠党和群众,敌人就无法把你们从群众中分辨出来。
贺子珍看了毛泽东的信后,备感亲切,自己不正是因为有了群众的舍身救助,才化险为夷的吗?
她知道,现在这个庄子的情况更加复杂,斗争也更加艰巨,只有更紧密地依靠地方党和群众,才能完成任务。她和同志们一起小心谨慎从事,进一步了解到敌情,又给军委送去了第二份情报。
在完成了任务后,贺子珍和战友们回到井冈山。毛泽东看到他们胜利归来,很高兴,亲切地对贺子珍说:
“你工作得很出色,很有进步。过去的一个学生娃,一个小姐,学会怎样干革命,怎样同工农群众打成一片了。你成了工农分子,不再是小姐了。”
听了毛泽东的话,贺子珍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心里却想了很多。原来她觉得,自己入了党,上了山,吃了那么多苦,做了那么多工作,已经很革命了,早就不再是学生、小姐了。今天毛泽东的这番话,使她恍然悟到,在有的同志眼里,她的学生味、小姐味还没有脱净,可能有时候还表现得相当浓厚。
她深深感激毛泽东的提醒,暗下决心,从今以后,要更加注意锻炼自己。
毛泽东见贺子珍沉思不语,和蔼地说:“抓紧休息一下,战斗马上就要开始了。”
红四军攻打永新的兵力部署完毕后,贺子珍又随军委到了前线。
这次战斗,红四军分两路出击。毛泽东率领的三十团从宁冈、大陇经新城,过七溪岭,直扑永新。朱德率领二十八、二十九团从茅坪经拿山、盐石向永新县城挺进。袁文才、王佐领导的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
永新的暴动队、赤卫队总指挥部同南乡第四区委,发动了全县的农民武装接应红军主力。他们人数多,地形熟悉,不但带领红军队伍走近路包抄敌人,给红军战士送水送饭,而且直接参加了战斗。在最后发起冲锋时,永新县的农民武装,成千上万呐喊着向敌人压过去,大大增强了红军的声威。
这次战斗获得了全胜。敌军将领杨如轩带着他的残兵败将向吉安方向溃逃了。
战斗结束后,毛泽东和朱德,在全县人民的夹道欢呼声中,第二次踏进永新城。
第二天,在永新县的草坪上,红四军举行了庆祝胜利的军民联欢大会。
贺子珍异常兴奋地站在主席台上,台下真是人山人海。不光全体作战的红军战士都参加了,县城的老百姓也差不多倾城出动,还有参加这次战斗的永新四乡的农民武装,也扛着梭镖、鸟枪等武器威风凛凛地来到会场。
毛泽东的兴致特别高,在会上发表了鼓舞人心的讲话。他说,我们老百姓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种田、做活,吃不饱,穿不暖,是因为受到地主老财的压迫剥削,国民党反动派是地主的靠山。我们红军是专门打土豪、打反动派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他肯定了永新人民过去为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作出的贡献,号召全县人民配合红军,为彻底推翻豪绅地主政权、建立民众政权,为实现耕者有其田而奋斗。他的话,博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人们不断高呼口号:
“革命万岁!”
“红军万岁!”
接着朱德和陈毅讲活,宣布了永新县工农民主政府成立。
贺子珍代表永新的妇女和青年也讲了话。自从上了井冈山,贺子珍又把留着的小辫子剪成短发。
这天,贺子珍穿着一身藏青色的农村妇女便装,腰上扎着一根皮带,别着一枝短枪,落落大方地走到方桌旁,不慌不忙地讲起来:
“乡亲们,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又重新爬到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永新人民受了很多苦。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贴心人——中国共产党,有了穷人自己的军队——红四军,我们不怕他们了;不再受他们的压迫、剥削了;我们要分土地,过好日子!”
会场上响起了一阵掌声。她接着说:“今天的胜利来之不易呀!我们许多好同志流血牺牲了。”
她的声音低沉下来,有些哽咽。此时,她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烧焦的山林,烧焦了的战友,她的眼睛湿润了。她竭力控制住自己的感情,用无比刚毅的声音继续说下去:
第二卷 井冈之恋斗争中成长(4)
“我们妇女要行动起来,青年要行动起来,各界同胞也要行动起来,支援红军,打土豪,分田地,保卫革命根据地!”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乡亲们微笑着点头。他们发现,几个月不见,贺子珍这个小姑娘变得更加干练、更加成熟了。
大会开过以后,乡亲们把贺子珍围了起来,夸赞她进步快,说话办事更老成了。是呀,贺子珍自己也感到,斗争使她成长了。
为了用实际行动支援红军,贺子珍组织妇女和青年,开展了慰劳红军的活动。他们挑着一担担乡亲们凑集起来的粮食、蔬菜和猪肉,来到红军的营地,送给红军战士。
她和大家还发动永新的妇女,为红军缝制军鞋、洗衣服。慰劳红军的活动搞得热火朝天。
在胜利的欢乐中,贺子珍在永新县委和地方武装的大力配合下,找到那个告密的叛徒,在安葬那两位战友的山坡上把他枪决了。
永新解放不久,毛泽东和朱德分别带着队伍到西乡和北乡,筹粮筹款。贺子珍了解永新一带的情况,当了毛泽东的助手。在工作中,他们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接触的机会。
第二卷 井冈之恋没有仪式的婚礼(1)
塘边村遇险,贺子珍与毛泽东的感情迅速升华。毛泽东温存地对贺子珍说:“你是个好同志,好姑娘,我很喜欢你。”他们俩终于结合在一起了。没有举行什么仪式,只是热心的袁文才做了几个好菜,大家热闹一下,就算喝了喜酒。
红四军第一次打下永新后,没过多久,国民党的军队就卷土重来了。
蒋介石听到红军占领永新的消息后,大为震怒,亲自给江西、湖南两省下达了“加紧剿匪”的命令。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急急忙忙调集杨如轩的四个团,攻打永新。
毛泽东采取敌进我退的战略,率领红四军主动撤出永新城。然后在草市山的一个山口——草市坳设下埋伏,围歼了敌人,又一次打下永新。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二打永新。
1928年6月草市坳战斗旧址。红军的胜利,使蒋介石慌了手脚。他再次命令湘赣两省调集更多的兵力,联合攻打永新。
1928年6月,十几个团的敌军,又开始发动了对永新的进攻。他们的指挥是两只“羊”(杨如轩、杨池生),这两个敌军头目在上两次攻打永新的战斗中,都曾经是红四军手下败将。这次他们仗着人多,武器好,步步进逼。红军士气高昂,以一当十,在新老七溪岭的龙源口打了一仗,大获全胜,第三次打下永新。
红军这一仗,粉碎了湘赣两省敌军的联合进攻,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湘赣边界根据地的全盛时期。
图为行军中的红军。在第二、第三次攻打永新的战斗中,贺子珍仍然负责永新县城附近村庄的地下工作,了解敌情,并同农民武装暴动队的总指挥部一起,发动群众,配合红军行动。
在这两次战斗中,永新的地方武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第三次,永新全县群众出动了几万人,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连梭镖都没有,就拿着菜刀、木棒,同红军一起追击敌人。他们从各个山头,像潮水一般扑向敌人,织成了一张天罗地网,配合红军,歼灭了敌人的三个团,把敌师长杨池生的胳膊打伤了。要不是这个家伙骑着马,死抱住马头不放,他就溜不掉了。在战斗中,永新有一支赤卫队追击敌人,一直追进永新城,成为这次战斗中第一支入城的队伍。
红军第三次攻下永新后,按照毛泽东“大力经营永新”的指示,集中力量争取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全力发动群众。把永新根据地建立起来,把这个地区的土地革命搞好。
因此,部队实行分兵,把红军分别组织成一支支工作队,深入永新的各区各乡。工作队的口号是:发动群众,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工作队的任务是:训练建立工农暴动队,筹粮筹款,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党的组织和政权组织。
贺子珍按照党组织的指示,带着一支工作队,来到西乡塘边村工作。
塘边是永新一个比较大的村庄,由大屋、塘边等四个自然村组成,有一百多户人家,五百多口人。在一打永新后,贺子珍曾陪同毛泽东来到这里,进行土地分配的调查,开展打土豪的活动。
以后,毛泽东又派人到这里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成立暴动队,组织人民自己的政府。在第二次打下永新后,这里开始了土地革命。塘边分田地的工作,在永新县进行得最早。
贺子珍这次到塘边村,还像第一次来时一样,住进一个贫农老婆婆的家里。
这个老婆婆住的原来是村里一个恶霸的房子,第一次打下永新后,镇压了这个恶霸,把他的住房分给了老婆婆。房子一共有四间,左边是一间,右边是连着三间,右边的头一间就做了客堂。贺子珍来后,就住在左边的一间里。老婆婆有个儿子,参了军,家里还有一个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