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酒斩三国
罚氩潭允右谎郏桃惨涣澄弈蔚匾⊥罚硕偈币煌嘈Α?br />
微微咳嗽了两声,蔡说道:“贤婿这话就不对了!我二人厚着老脸急请贤婿前来,所为正是要请贤婿为说客,与司徒大人就这投降一事商议一番,在皇上那进言,接受郭李傕的降表,贤婿却这般说,实在不该!须知如今朝廷大乱方平,正是百废待举之时,若是不接受郭李二将投降,则战乱必起!虽然有朝中大军和贤婿之军队卫戍,但自古战无必胜,能一举而息战,又何必轻起战端呢?”
士孙瑞也附和道:“正是正是,如今情势,也只有贤婿的话能起些作用,无谓乱上加乱啊!”
华雄状甚轻松地说道:“其实我是无所谓啦!反正我是专门负责打仗的,多打一仗,少打一仗也没什么差别,再说我跟郭李两个家伙本来就有旧怨,不接受他们投降其实正合我意,二位岳丈说是吧!与其放他们再来和我耍阴谋诡计,我还不如明刀明枪打上几仗!”
士孙瑞和蔡听到这话,神色微微一变,想要重新组织起新的说辞,大家好歹是自家人。
士孙瑞说道;“贤婿地难处,我二人都晓得,但我等需为大汉朝江山社稷着想,一切以安定为上,无须如此啊!贤婿,就请你看在我二人小女地份上,护我大汉朝江山社稷,力主纳降!”
二人互视一眼,别无说法的二人只能同时跪了下来。
这一举动让华雄为之色变。赶忙收起一副不太在意地神色,心中对二人不由重新评价起来,即便他华雄并不忠于大汉,而且郭李傕对大汉地什么江山社稷根本屁用没有一个!
但二人的忠心却很令人动容,华雄随即上前扶起二人说道:“既然两位岳丈大人这么说,那小婿便摈弃个人恩怨,去劝劝王司徒,同时也向皇上进言!”
士孙瑞二人闻言。顿时大喜。对华雄称道不已:“贤婿此举免除长安一大战祸。功在社稷啊!”
帮归帮,这是人情嘛!但不能让他们抱太多信心!华雄正色道:“二位岳丈大人,小婿只能尽力去说,事情能不能成,小婿可不敢保证!毕竟皇上年少,大事多数都决于王司徒,而王司徒对小婿有所猜忌你们也知道。所以劝归劝,但小婿把握也不大的。”
“足够了!足够了!只要贤婿你肯说话便行!”
人情债啊!
事情说做便做,华雄可不想在长安老待着,从安邑赶过来就花了近一天的时间,要是明天再去找王允和皇帝,那就得后天才能回安邑,这可不行,安邑那还有个宝贝在等结果呢!
谈完了话。华雄就想去找王允谈谈。然后直接找皇帝说事,本想就这么应付过去,到王允面前走个过场。维持不纳降的决定,可世事往往不如人意,华雄的想法虽好,却有些小小的疏忽之处。
“既是要去,那我二人便与贤婿同去,也好为贤婿添加一些说服力,此事一切但由皇上定夺,蔡大人,我二人即可为贤婿修书与司徒大人,同去面君!”
听到这句话,华雄在心里大叫不妙,让他们两个同去,那自己还怎么敷衍了事?这两个人不是傻瓜,在他们面前敷衍,那就是自己言而无信,虽然影响不大,可这面子难丢啊!再说王允和自己也是互有猜忌,自己不来还好,来了却支持王允地决定,那王允会不会改变主意就难说了。
本来是很简单地事,敷衍王允和皇帝,维持王允地不纳降!
而这样一来就变得复杂了,在士孙瑞和蔡面前敷衍王允和皇帝,王允起疑变更决定,纳降通过,那长安还乱个屁!自己还怎么坐收渔利?
不敷衍?力主纳降?那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嘛!万一真被自己说通了,结果也一样。
华雄急忙说道:“这不太好吧!二位岳丈大人与小婿一道,王司徒看到这情形,对二位岳丈大人日后仕途不太好吧!”
“贤婿无须为这个担心,朝中文武对纳降之事多数力主,如今我等皆是为国着想,司徒大人与温侯也是另有所思才会如此,绝不会因此而对我二人暗中怀恨。”
华雄眼皮狂跳不已,心中暗道:“这回真是——真不该听赵云的跑来!”
没有办法之下,华雄只能赶鸭子上架,三个人一同进宫面圣,王允和吕布也陆续赶到。
未央宫内。
王允冷着一张脸,看了华雄三人一眼,说道:“华将军真是好兴致,这纳降一事,华将军也要来与本司徒争论一番!华将军不是与郭李傕不和吗?而且华将军力诛董卓,怎么也支持纳降一事呢?”
华雄耸了耸
:“司徒大人啊!华某虽然身在安邑,但对朝中之事心的!正如华某所说,首恶董卓已死,当前事不计才是!”
正说着,大门外传来新的声音。
“温侯到!”
大堂里四个人一起看向大门,只见吕布气势汹汹地走入大堂,瞥眼看了华雄一眼,冷哼一声,随即朝王允拱手笑道:“司徒大人!”
王允还礼道:“温侯!”
吕布又看了华雄一眼,说道:“也不知是哪些个闲人,明明躲在窝里不理闲事,现在却又跑来打扰,害得布与司徒大人——唉!此人真是祸害啊!”
王允会意地也看了华雄一眼,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吕布跟华雄不和,但他却很乐意看到华雄多一个敌人,说道:“不知温侯所指何人啊?”
华雄在一旁听得摇摇头,不等吕布接话。在一旁说道:“温侯说的大概就是华某了,没必要指桑骂槐嘛!华某呢本来也不想来管这纳降之事,不过事关江山社稷,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小事嘛!华某相信有司徒大人坐镇,自然无须华某发表意见!不过有大事,华某身为大汉臣子。来这里发表下意见总是应该地嘛!劳烦到二位。华某道歉便是。或者说二位不想听华某的意见?那也行地,二位可以回家睡觉,华某一个人跟圣上说就好了!华某不会介意的!士孙大人,蔡大人,你们介意吗?不妨我们恭送司徒大人和温侯如何?”
士孙瑞和蔡一脸尴尬的样子,不停地示意华雄不要再说话,听到华雄问他们。二人都走得远远地装没听见。
王允正要说话,这时皇帝驾到。
众人一番见礼后,汉献帝首先很高兴地向华雄说道:“华将军,可想煞朕也!前番与华将军相谈甚欢,自华将军走后,朕平日实感无聊!此次华将军回京,可得多留些时日!”
华雄回道:“皇上!末将若是有暇,自当相留!皇上。此次华某是为纳降一事而来。还请皇上听华某一言!”
汉献帝随即点点头,让华雄说话。
华雄便说道:“皇上,郭李傕主动投降。皇上实当采纳。朝廷若不纳降,则战端必起,华某与郭李傕有私怨,打一仗其实无所谓,但有道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打个仗得死个十万八万人,何必呢?只要纳降,没有战乱,郭李傕归顺朝廷,多好的事!华某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不纳降!”
王允说道:“华将军此言差矣!西凉军随董卓入京,在董卓之时对四方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若是朝廷纳降,则民怨沸腾,朝廷方经薰卓之乱,正是稳定人心之时,岂可因此而坏民心所向?没错,诚如华将军前番所言,当前事不计,可那仅仅对个人而言,对整个西凉军,对所有曾与董卓一条心的那些人来说,民心不能容!华将军将董卓于城门示众,民众之愤足以说明一切!”
汉献帝也不知道有没有听懂,见王允说完,又兴致勃勃地看向华雄。
华雄说道:“司徒大人的话也有道理,不过华某斗胆说一声啊,这民心所向呢,实在不是因人而定,而是因行为而定,华某把董卓屯地粮草发放出来,就是为了安定民心!纳降西凉军固然于民心有损,但只要朝廷广施仁德之政,民心必然可以再凝聚起来,又不打仗,又对民心损伤不大,皇上你说是好事吧!”
“对对,好事好事!”汉献帝连连点头。
王允冷哼一声,似乎再无言可说,华雄见此心中顿时有些慌张了起来,心说王允该不会就这两下子吧!真被自己说成纳降了,那可就真是自己挖坑朝里跳!
华雄急忙问道:“司徒大人还有话说吗?”
王允并不答话,这时吕布却说道:“华将军,这并不是民心地事,而是民怨,朝廷一旦纳降,民怨立起,要是郭李傕再从中起个什么乱子,这个责任,谁能担当?”
吕布刚一说完,和王允相视一笑,没等华雄有所回应,王允突然从怀中取出一卷很粗地布帛,将布帛展开一部分给汉献帝和华雄等人看,只见布帛上面密密麻麻地盖着许多血色地指模。
“皇上,臣早知朝中会有人会因一时情势而忘却大义,与其收一支很可能有狼子野心的军队,不如忍心与之一抗!皇上,这份是臣所搜集的民怨书,臣于坊间设下此卷,凡有不赞同朝廷纳降西凉军者,皆可签名于其上,不识字者只需打下指印,此卷长十数丈,所印者达万人以上,更有不及得闻者不计其数!西凉军乃董卓祸乱京中之依仗,助董卓为恶之主力,可谓是罪魁祸首!皇上,如此民怨,不可不顾啊!臣以死谏皇上,绝不可纳降!”
说话中,王允和吕布跪下来磕头。
“好,绝!王允就是王允,早有准备!”
华雄在心中暗暗欢喜,王允这一手可以算是杀手锏了,虽然自己有办法应付下来,可自己又不是真吃饱了自己挖坑朝里跳,当下华雄就闭口不言。
士孙瑞和蔡也为之色变,连连摇头不已,可却说不出话来,一同把目光投向华雄,华雄无奈地耸耸肩,表示自己也没办法了。
皇帝见华雄不再说话,便吩咐一旁地太监将那民怨书呈上去看了一下,不由探问道:“华将军,王爱卿这民怨书非同小可,看来这降的确不能纳啊!”
华雄说道:“皇上,末将无话可说,认同司徒大人之言!”
“好,那此事就待明日早朝定夺!”
没有了异议,事情自然就不用再谈下去,皇帝当即让大家散去,却把华雄留下来聊了会天,并要求华雄在长安多逗留几天。
皇帝开了口,华雄也只能先应付着,心中却急于回去看看赵云。
离开皇帝那后,既然要在长安留两天,华雄就跑去找士孙月和蔡文姬耍耍,历史上蔡就是在这个时期因为说错话而得罪王允的,不过现在华雄倒不怕王允会把蔡怎么样。
以前地蔡在董卓死后没有半点靠山,可如今的蔡却是他华雄的岳父,有道是打狗也要看主人,王允就算要与蔡为难,也得想想华雄这一层关系。
本以为在长安这两日可以偷得一点清闲,不过还没能和两个美女调戏个过瘾,安邑又传来消息,却是贾诩的一封信!
第四卷
第一百三十三章 论天下
中说明吕布暗中与郭李傕互传消息,已经确定一旦降,吕布就会与郭李傕里应外合,迅速夺取长安,再与华雄对峙而立。
这个消息可以说机密得紧,要是让郭李傕像华雄夺郿坞一样把长安拿在手,西凉军与朝廷大军混为一处,那字可就难办了!
本来想在贾诩的信里找到解决的办法,却没想到贾诩最后告诉华雄,他应该去了张绣那,不仅没给解决的办法,反而离华雄越来越远了。
当下华雄哪还有闲玩的心情,急忙向皇帝告了个罪,星夜赶回安邑,准备和陈宫商量事情,种种大事真可以说全部被破坏。
本打算贾诩回来,会同陈宫,自己把未来的天下大势添油加醋一番告诉二人,再一起商量有没有更快鼎定天下的战略,以贾诩和陈宫的智力,相信在战略上也不会比诸葛亮差太多,况且自己的起点和刘备又是完全不一样了。
可现在倒好,不但吕布这个内奸要找个好办法将计就计,这天下大势还没法凑齐商量的人,贾诩这老小子一心只想着送自己大礼,却不知最大的礼就是他本人到华雄面前来,实在上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过这其实也怪不得贾诩,他怎么也不可能知道华雄的底细嘛!
如今大事只能和陈宫一人商量,要自己就这么看着曹操孙策各打天下,这也未免太被动。
华府内。
华雄一回家就招来了陈宫,首先问道:“公台。那常山赵子龙可还在安邑?”
陈宫点头道:“回主公话,在的,一切按主公临走前交代,赵子龙现在天上人间好生安顿着,并无异常之处。”
华雄略微放了放心,说道:“这还好!哪,公台,我星夜赶回来。实在有要事相商。先说第一件事。吕布现在已经是郭李傕地内应,一旦朝廷不纳降,他便会和郭李傕里应外合夺取长安,这件事,公台你可有对策?”
陈宫略一思忖,眉头皱在一起,忽然说道:“主公。此事对主公有利无害,不必担心,主公只需依原定计划,待郭李傕攻打长安时出奇兵以制胜,即可鼎定长安!”
“这话怎么说?他们里应外合的话,取长安便会很容易,没有对峙之势形成,况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