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酒斩三国
第四卷
第一百五十九章 改头换面
允更是一时说不出来话,只能张大嘴巴不停地说着一字,可半天下来硬是没“这”出个屁来,而他的目光却逐渐地投向华雄。
华雄瞥见王允的样子心中暗笑,可见到王允那疑惑的表情,不由在心里为自己辩解:“这可跟我无关,我怎么知道我这只来自哥伦比亚的蝴蝶一扇,直接把吕布扇成了大汉的叛徒,逃兵,虽然说起因大概确实是我抢了他原本应该拥有的女人,不过这真的和我无关,是他自己看不开,这感情的事怎么能勉强呢?咱们追MM虽然有时候下贱一歹是讨好MM嘛!即使是有点勉强,那都是循正途泡来的!就我一开始有点不MAN,,MAN了!”
王允惊诧过后,心中迅速地想明白其中究竟,华雄如果说得了这个消息赶回长安来也是应当,不过他还是有些不相信,随即疑惑地问道:“华将军,此事可当真?”
华雄没好气地随口说道:“我骗你做什么?你把华某看成什么人了?华某再怎么也不会拿这种事开玩笑啊!光是欺君之罪就能让我抄家灭族。”
说这句话的同时,华雄浑然不觉得自己的背上似乎都有了无数把刽子手的大刀,以他的所作所为,恐怕抄家灭族都还嫌轻了,不过这一次他还的确没骗人,很理直气壮的样子。
王允眉头锁得更加紧了,说道:“华将军。非是允怀疑华将军,只是事关重大,又过于重大,允不得不谨慎一些啊!”
华雄冷哼道:“这吕布是王司徒保荐地领军大将,现在如此临阵带大军跑了,我想也只有王司徒最清楚可能的原因吧!我华雄跟吕布可不熟,可不知道怎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故,这样一来。恐怕第一个死在战场上的将会是华某了!十万大军啊!就这么无端端不见。本来西凉大军就狠。现在——唉,华某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华雄摆出一副很忧虑的样子,看着王允的眼神却带着一丝戏谑,王允将这些话听在耳里,脑子里浮现联翩,心说不是和吕布商量好在仗打得差不多时就趁乱取华雄首级的嘛!现在怎么会这样?
胡思乱想之下,王允不由想到了一个可能:“该不会是华雄这厮不断挑衅吕布。弄得吕布这个莽夫一冲动就想带兵去打安邑吧?”
这个被王允想到的最可能结果在他心里不断扩大,越想越可能,越可能越想,两排不能算年轻地牙齿更是越咬越紧,一双眼更是犹如要杀人一般死死地盯着华雄。
他地这番表现倒是把华雄看得有点不自在,暗暗思忖道:“这老小子这么看我,又不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对眼。在想什么东西呢?这简直就是老丈人看女婿。越看越生气了!他该不会想这也与我有关吧!那还真是天大地冤枉,吕布要带兵干别的去,跟我有什么关系?”
皇帝这时说道:“好在华将军知机。一得知情况就赶将过来给朕报信!我朝廷大军竟就如此没了,实在——”
皇帝一时无词可以形容,只得把话锋一转,说道:“如今情势逼人,没了大军阻挡,郭李傕转眼便至,唯今之计,唯有离开长安去往汉中,方可避此横祸,不然朕恐怕董卓之乱历史重演!”
“可是——皇上——我们是否应等朝廷信使将吕布之事传达过来再说?”王允说道。
皇帝说道:“军情紧急,迁都汉中,行军必慢!若不提前,万一路上为郭李傕追上又当如何?王司徒在董卓手下隐忍不发莫非好受吗?而且郭李傕如今抰怒而来,或许会将一切与朕清算,王司徒可降之便无事,但朕呢?朕当何以自处?王爱卿无须多言!”
“可是——”
皇帝的话就像是一把利剑割中了王允的脖子,令王允顿时说不出话来,这是华雄对皇帝说的,虽然话的创始人是鲁肃,但却被华雄改头换面,由皇帝亲口说出虽然不太恰当,但这也正好让王允无言以对。
王允只能以无奈的目光看看皇帝,又看看华雄,他心里自然知道,皇帝突然变得这么果决,好象很有魄力地样子,一定是华雄教唆的,可知道归知道,他可没胆量冒着冲撞皇上的罪名坦言说出来,而事实就算说出来也没用,因为这话是很正确的。
皇帝问道:“王司徒,长安我朝廷大军还剩多少?”
王允答道:“合共八千余人。”
皇帝点头道:“那就发兵八千,与华将军帐下八千人一同护送我等出长安,出了长安后,华将军将领帐下八千精兵和我朝廷大军五千人径向西行,前去与其先前所遣两万军士会合,迎战郭李傕的西凉大军,以为我等争取时间!为了不透
,所有臣工都得加以伪装,不可让任何人等看出端倪正法!朕已遣人传圣旨于汉中张鲁!你等都下去准备吧!今晚便出发!”
事情来得太突然,不过这却正是皇帝想要的,越早离开危险地方就越好,华雄这种安排在皇帝惧怕惊慌时说了个通透,让皇帝在御花园中大叫什么“甚有朕心”,激动地差点没抱着华雄痛苦流涕,又或者再给华雄跪下来。
这也难怪,董卓是华雄干的,现在郭李傕之乱又是华雄来拼死去为他拖延时间,他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想不感激都难,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只不过如果他知道华雄之后要做地事情地话,只怕恨不能把华雄的心肝脾肺肾全掏出来生吃了。
这一手雷霆万钧的办法让皇帝地心腹们有些措手不及,纷纷提议让皇帝三思而行,又说要等朝廷信使的报信,又说益州刘焉搞不好不会收留皇帝,林林总总的说法让人听得烦躁不已。
“住口!”华雄突然一声大喝,震住全场,随即辞严色厉地说道:“你们有完没完!吕布是你们推举的,当初你们要是用我华雄当领军大将不就没今日之事了么?现在你们选的人叛逃了,我要是你们,直接回去上吊自杀算了!现在算什么?你们这算什么?啊!说啊!”
华雄大声地吼着,扯着脖子,对这班子忠臣大吼大叫的机会不多,往常老是被王允防七防八,如今逮到机会,皇帝信了他,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有怨报怨的机会!
“一个二个不静思己过,反在这劝皇上,怎么着!你们都想皇上被郭李傕抓到是不?还是说皇上的安危跟你们没啥关系,反正你们可以投降是吧!你们能耐啊!没事时就拿着朝廷俸禄胡吃海喝,有事就推三阻四!”
爽就一个字,华雄一边说着,一边在心里组织着新的痛快词语。
“偌大一个董卓你们除不了,算了!我华雄来除!现在郭李傕之乱,你们判断有误在先,不肯纳降,举荐统兵大将失了大军在后,你们惭——不惭愧?说这么多废话,我华雄放一句话在这里,谁敢再在这里放肆,我华雄定斩不饶!一个个的心里都没皇上!皇上到哪个诸侯那都绝对会比落在郭李傕手中好得多!这道理这么简单都想不出来,一群废物!”
大部分人都被华雄说得低下头去,大气都不敢出一下,而有那么两三个不服气的,却也只敢拿眼很不甘地瞪华雄,虽然觉得华雄所说的不无道理,但对象是华雄的话,他们这些王允派的还是不太服气。
这就像历史上的牛李党争一样,只要是对方说的,甭管是啥都反对,只是这回对方站到了皇帝的份上,就只好示威一下了事!
当然牛李党争的时间是几百年后的事情了。
而那个皇帝则看着华雄的一通大骂,看得有些目瞪口呆,只觉得华雄说的有理,而且这样说得很有气势,很有些让人振聋发聩的味道,一时间皇上两眼都仿佛要冒出星星来一般,心中便想学着做做。
想到就做,皇帝慢慢地抬起手来,忽然一个巴掌重重地拍在椅栏上,正要开口喊话,手心却传来一阵疼痛,让他只能“哎哟”地叫出声来,随即很没气势地说道:“就是!哎哟!华将军说的——咝——痛死朕了!华将军说得对,此事就这样定了,不得再议,全都去收拾行装!记住要伪装啊!”
华雄在一旁憋住笑,也不再说话,王允等人无法可想,只能领命而去。
不过王允在临离去之时回头望了华雄一眼,心中有一句话想说没说:“华雄会去抵抗郭李傕吗?以他的兵力,恐怕只等皇上一走,就和郭李傕讲和了!”
待大家走后,华雄也恭身道:“皇上,既如此,那末将就先去整顿一下军队!只不过有一点要说与皇上听!”
“哦!华将军快说!”如今的皇帝对华雄隐隐似有了一丝崇拜,脑海中幻想着等自己长大了要比华雄更加有威严,那才像个真正的皇帝,而不是现在什么事都要靠人家。
华雄说道:“此去汉中路途虽不远,但百官皆乃文人,怕少说也要个五七天的,一路上皇上当小心为上。末将也是西凉出身,对郭李傕虽不熟悉,但末将猜测,郭李傕或许会派上一两千先头部队绕路急行军赶将过来,末将虽然有把握挡得郭李傕一时,但为防有漏网之鱼,末将建议皇上还是改头换面一些颇为保险!以免成为别人刺杀的对象。”
皇帝点头道:“华将军言之有理!只是这改头换面却是如何换法?”
第四卷
第一百六十章 赵云发威
回阴险有余的华雄也耍起宝来,皇帝逃命就逃命,他家改头换面,难道说他要告诉皇帝曹操割须弃袍,掩面而逃的事情吗?
人真被逼到那个地步了,为了活命也是不得不为之,有道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人家曹操愿意丢一回脸,捡一条命,最终成就了魏国一世霸业,成王败寇,只要最后能成事,谁敢再说他过去丢脸的事。
在华雄看来,要皇帝改头换面却并非是要皇帝做一回韩信曹操之流,忍一时之辱以图后事,也绝对不是为了耍宝,而是为了饶他的性命。
“其实这要改头换面不难,难就难在皇上是否能放下身份,要知道万一有人刺杀,那肯定是杀那个最像皇上的,倘若皇上能改得不像皇上,自可高枕无忧矣!”华雄面带淫笑地说道。
“皇上不像皇上!”皇帝思索了一下,随即点头赞同道:“对,华爱卿说得太对了,若想教人杀不到朕,那朕便要不像朕!华爱卿说说要如何不像吧?”
“方法有很多,比如剃光头发啦!皇上还小,看起来年轻,因此也可以粘上胡子,在脸上添两块疤,抹点锅底灰,装装下人,甚至会装太监都行!最好是还找个和皇上差不多大的小太监装成被人尊敬的样子,这样敌人只会刺杀小太监,到时皇上就可以让人对外宣称自己已经死了,直到安全到达汉中。皇上再表露身份,这样一来,一路上就可保皇上安全万无一失。”华雄阴恻恻地说着,嘴角微微上扬,大有点奸人的味道,不过他心中还是不太放心,对象虽是个还在玩耍中地孩子,但帝王之家的习气还是十分浓重的。这皇帝能否放弃那贵气扮得低下一些那是谁也说不准的。是以此时华雄已经在心中想着下面要说的话。
“有道理。华爱卿不愧是除掉薰卓的人,此法甚是有理,只要朕一假死,那这些个要抢朕做傀儡的人说不定也要为朕报仇,把郭李傕打个落花流水,好,爱卿之计甚妙。那朕便依爱卿之计。”
谁知道皇帝轻易地就答应了下来,没有一丝的犹豫,华雄不由微微诧异了一下,随即恭维道:“皇上英明,必能化险为夷,日后定能成就万世不拔之基,壮我大汉光武帝之声威。”
马屁不能忘,小皇帝被华雄捧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笑道:“哪里哪里。先祖光武爷何等气概,朕还不敢与之比肩,只盼将来能有先祖一半成就便好!”
这马屁是不要钱地。华雄随手又抛上一句马屁,心中却暗笑:“你就得吧你,回头把你卖了你还为我数钱呢!小孩子就是好应付,我这也算钻了空子吧!要是对象是光武帝,恐怕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夜幕悄悄地降临,逐渐把整个长安城给吞没下去,犹如一只黑暗地魔手,那样一点点将长安控于掌中。
华雄造反地消息逐渐平息下去,百姓们也都照着他们往常的作息进入梦乡,而在他们睡觉的时候,长安皇城外却一片光明,华雄的八千兵勇半数以上的人都举着一根火把,等待着他们要护送的人物出城,文武百官已经分批跟着朝廷的八千士兵出城等候,只有皇帝地心腹和那个麻烦的皇帝为皇帝伪装的事情争论不休。
华雄对此是懒得理会,皇帝出行,防范刺客乃是理所当然的,无论王允他们怎么争,皇帝既然打定了主意,一切都是徒然的。
望着长安的夜,华雄心中思绪万千,终于走到这一步了,只要过了今夜,自己就有了一座大城,两郡之地虽大,却没有一个十分坚固的城墙,即便是安邑也不过是比普通县城的城防强上那么一点点。
春秋战国时期地城墙当然不会有大汉朝都城地强。
而有了这一城和两郡,一州之地便唾手可得,想想当初自己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