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酒斩三国
陷阵骑得令,立刻展开队形以他们特有的路线行动,在顷刻间就在夏侯敦的路线上结成了两层的防御。
而夏侯敦身后的陷阵骑也开始组成包围之势。
“夏侯敦你个无耻的贱人,老子都下令不追你们了!你居然还偷袭,高顺,把他给我留在这里!”
这一下,华英雄也被气得不行,心中杀机顿现。
有便宜就占,雁过拔毛,这种事华英雄自己对别人做可以,但是别人对他做,那是他绝对不允许的。
“哈哈哈,你留得住吗?”
尽管还没跑出陷阵骑的范围,但前方挡路的也不是很多,夏侯敦也是有足够信心冲出去。
只见他快马直冲而前,两扫之下,即将陷阵骑还未完全成形的队伍稍微冲散,顺手又砍得两个陷阵骑摔下马去,这才冲了出去。
高顺想要追赶上去,却还是迟了一步,一把将手中的兵器插到地上,恼怒地骂道:“这个贱人!”
不知不觉,高顺也把华英雄刚才的话骂了出来。
华英雄自来三国,还没吃过这种闷亏,见夏侯敦最终还是跑了,忍不住指着夏侯敦的背影大骂道:“夏侯敦,我干你老母!”
远远地,传来夏侯敦得意的大笑声。
第二卷 混在长安
第十九章 华雄的荒唐梦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长安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貂禅共一醉!长安啊!貂禅啊!帅呆了!美翻了!酷毕了!”
天空中闪烁着点点星光,华英雄坐在山坡上想着自己明天就要去长安了,他便想起貂禅来。
这位中国的四大美人之一,对华英雄来说,是一个比任何武将名士都要动心的事物。看过无数穿越小说的华英雄很清楚一点,那就是这个时代所有传说中的美女他都可以想办法去泡!
在他过去那个时代,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来到这个时代,不把貂禅和大小乔泡到手,那实在是一种遗憾。
这边华英雄还在做着泡貂禅的梦,而同一片星空下,他却正在被人算计。
长安司徒府。
“唉,这可该如何是好!董贼手下文有李儒,武有吕布,附带那不阴不阳的贾诩!这就已经够难对付了!现在却无端端冒出个更厉害的华雄!士孙兄你说这可如何是好啊!”
司徒王允在房间里不停地走来走去。
原来,今天在朝上,吕布说出了汜水关的大捷,进而得到董卓的大力赞赏。
虽然吕布极力地夸大自己的功劳,但在李肃和徐荣对当时情形的描述下,明眼人都知道是华英雄突然出现的结果,这一点,即便是董卓心中也有些明了的。
但他心情大好下,也没有仔细地去想吕布是否有中计的问题。
当时董卓就问了华英雄的下落,但李肃和徐荣说华英雄去虎牢关救他表兄,稍后即回。
当下董卓对华英雄的赞赏又提高了几分,但也同时想起董旻的人头,心中恼怒自己族中兄弟怎地都如此不济。
在长安,董卓的手下分为两派,一派以三公为首,也就是司徒王允等人,这一派表面上对董卓言听计从,但暗地里却始终在筹划着如何除掉董卓以及其党羽。
另一派则以李儒为首的西凉势力,全力拥护董卓。
至于吕布,对董卓倒也算忠心,但他却是无党派人士,属于那种天下任我行的类型。
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无党派人士,那就是贾诩。他无官无职,却得董卓器重不已,算得上是最信任的几个人之一,这也是当然,名头在那!
华英雄的出现,在虎牢关这短短的时间里,就成长到了一个让所有人瞩目的地步,这让王允和同为三公的士孙瑞都感到一些不安。
士孙瑞思考了一下,说道:“王兄,这华雄从董贼手下窜起,对董贼必然心存感激,偏生他又如此智勇双全。先是汜水关败孙坚、杀鲍忠,后又虎牢关外斩敌大将,这些本都是小功,并不惹人震惊。可汜水关一战,但有眼光者皆知道,全赖华雄奇兵突出,袭敌粮草,才有那一场大捷。
“此人身在虎牢关,却可预料汜水关之事,更如此寓兵于奇,其智谋和勇略实非常人,即便是李儒与吕布合起来,也未必可及。我等必不能让董贼手下得此强助,务要趁其羽翼未丰之际挫其势,最好还能杀其身,如此方可无忧矣!”
王允连连点头,心中也是这般想法,随即沉吟道:“不过,该如何来设计于他,可是一大难题。”
士孙瑞点头称是,二人一同思索起来。
忽然,王允说道:“士孙兄,你看借董旻而为之如何?”
“董旻不是已死吗?又如何借他为之?”
王允说道:“我听说当日华雄离虎牢关,董旻曾参了他一个不听将令之罪。本来他在汜水关大捷,这等小罪无关紧要。可偏偏人算不如天算,你我明日——”
二人低声细语着,士孙瑞听得连连点头,最后更大声叫好。
末了,士孙瑞想着这样一个智勇双全的人,要是能为自己这边所用,那该有多好。
于是他叹息道:“唉!若是他能为我等所用,助益莫大焉!”
王允闻言顿时色变,有些惶急道:“士孙兄不可如此想啊!但有此心,来日必心慈手软,你我既已定议,便不能再三心二意。”
二人是如此商议,而华英雄对此却是一无所知,此刻他已经进入梦乡。
梦中隐约见到了貂禅,那种在虚幻之中的美丽,让华英雄睡着的脸庞挂起了笑容,很美的感觉。
恍惚中,似乎大小乔也来了,紧接着诸葛亮突然出现说:“让周瑜的老婆来帮我舔脚!”再恍惚一下,刘备的那两个老婆似乎也来凑了下热闹。
忽然,关羽出现在华英雄的梦里,大喝一声:“华雄,你敢戏弄我家嫂嫂,我杀了你!”
华英雄急忙逃跑,并大叫道:“不啊,我不是华雄!我是华英雄。”
“真是的,太不够义气了,戏弄我家嫂嫂也不叫上我!”
关羽的话,让华英雄大跌眼镜,人顿时从梦中醒了过来。
原来是做梦!~~~~~~~~~
~~~~~~~~~~~~~~~~~~~~~~~~~~~~~~~~~~~~~~~~~~~~~
次日。
当华英雄接近长安城时,迎面李肃和徐荣已经来接他了。
见到华英雄原本只有五百骑,现在却是三万士兵,李肃神色变了一变,心中暗悔没有跟去虎牢关。
三人一番热络后,徐荣就开始大加抱怨,将昨天吕布在朝上的事说了出来。
“要不是李大人拦着,老徐我当场就要拆穿吕布,只要说出李儒大人的安排,一切就都解决了!”
“你懂什么!这种事除非李儒大人亲口说出,否则我们说出来,万一惹李儒大人不高兴,就有适得其反了。”
“怎么?李儒大人最后没说吗?”华英雄疑惑道。
李肃见华英雄疑惑,摇头说道:“没有,从始至终,李儒大人片言未说,我也觉得奇怪!”
华英雄不由开始思索其中的问题。照理来说,吕布大揽功劳时,李儒应该会出声,表示华英雄的举动是经他授意的,其中华英雄功不可没,可不是吕布一人的功劳。
可李儒却没这样做。
华英雄好半晌才想明白,说道:“我明白了!李儒大人这是不想与吕布结怨,待会我等上朝,必与吕布分辨个清楚。当然,争功归争功,也不能和吕布结怨,只剥其主功即可。你二人——尤其是老徐,不要冲动,一切想好再说,必要时这功不争也罢。”
二人心想也是,连李儒都退让了,他们还能说什么呢?
不过这个事实,却并非如华英雄所想。是非对错的问题,李儒可不会怕吕布什么,他当时倒是很想帮华英雄争这个功劳,相比吕布,他更看好华雄。
只是嘱咐华英雄便宜行事乃是贾诩所一手主导,贾诩没有表示意见,那李儒当然也就不会去主动揭破此事,天晓得贾诩是怎么想的。
然而,令华英雄更预料不到的是:他上朝堂第一件事,不是受赏赐;也不是与吕布争功;而是当场被人参了一本。
第二卷 混在长安
第二十章 有苦说不出
“丞相,下官有本奏!”
华英雄刚走进朝议大厅向董卓行过礼,还没等董卓说什么,就有人不识时务地冒出这么一句话。这让华英雄很是有些郁闷地望将过去。
说话的是一个华英雄不认识的家伙,当然也不知道是什么官。只见这人生得相貌有些儒雅,一副文官打扮,屈居文官最末,看起来他的官还不如华英雄大。
标准肥胖的董卓坐在正中间,其下首各坐着两排文臣武将。
按照华雄的记忆,华英雄认出了其中的一些人,有贾诩、李儒、吕布、徐荣、李肃、郭汜、李傕、王允、士孙瑞。
比较重要的老大级人物,华雄的记忆里全部都认识,这让华英雄倒夸了一下:“这个身体的原主人看起来也是很有心计的嘛!只是”
再看下来,华英雄的脸色就惨了,把一些掌权的老大看完了,其他那些小兵小将,华英雄是一个都不认识,勉强有几个面熟的也一时叫不出名字。
刚发现这个问题,华英雄就听到了一句和他有关的话。
“下官要参华都督!”还是那个不认识的家伙。
这句话让华英雄的精神一下子高度集中起来,怔怔地盯着那家伙,心说我没得罪你吧!
而同样的,这句话不单华英雄惊愕,以董卓为首的一干老大级人物也全都惊愕地看着那家伙。
董卓面露不快地说道:“且说!”
“谢丞相!华都督私自领兵去汜水关,虽立有小功,却有大过。他擅离虎牢关,实则是违抗丞相令旨,同时也不听将令。单此,无论以国法亦或军法论处,皆为死罪!”
说到这,那家伙顿了顿,目光朝王允瞥了瞥,王允暗暗地颌首称道,仿佛在说“很好,就这样说下去”一样。
“你也太傻X了吧!我在汜水关立那么大功,大败联军,就这么点小过还想参我,再说我那也是得了李儒的密令行事,省省吧你,哪冒出来哪缩回去。”听到这里,华英雄对那家伙说的话颇不以为然。
可是那家伙续道:“华都督擅离职守,去他处立功扬威,却也因这扬威争功之举而使虎牢关失守,这不得不说是华都督失职之过。而这也使得我等要焚毁洛阳,迁都长安,这一切罪由,皆因华都督离虎牢关而去也!还请丞相赏罚分明,治华都督应得之罪!”
华英雄听完这后半段话,整个人一震。这么一说下来,连华英雄自己都觉得好象的确是这样。
如果没有汜水关的报捷信,或许最多就是孙坚偷袭应该已有防备的洛阳,那样是不会出现大军直逼洛阳的情况的。
连华英雄自己都这样认为了,这满朝的文武都在心中思考着整场战役的前后过程和因果关系,不时还有小声的议论声。
只有贾诩双目似闭非闭,毫无表情地坐在那不发一言,不知是在闭目养神,还是在打瞌睡。
华英雄把目光投向李儒,可李儒也正面露忧虑地看着华英雄。
见华英雄看向自己,李儒忙打眼色,示意华英雄看贾诩。
可华英雄不明就里地看了贾诩一眼,心说:“这李儒倒奇怪,怎么老把眼朝贾诩抽?瞧贾诩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难道他会帮我吗?”
董卓的脸逐渐由晴转为多云,目光移向华英雄,想要听听华英雄有什么解释,若是华英雄解释不通,董卓当场就要治他的罪。
“丞相!虎牢关失守乃是董旻将军贸然离关,况且我又不是虎牢关主将,这事怪在我的头上,未免有些牵强,我怎么知道董将军竟会如此大意!”
“华都督,董将军有何贸然之处?华都督与温侯等人收到报信兵的消息,便立刻离了汜水关。当时情形,董将军见到报信兵的服饰,也同样提兵出关,这有何贸然之处?再则,华都督无端端去汜水关作甚?小小五百兵将,多你不多,少你不少,汜水关有温侯在,大事可定,何劳你华都督去参一脚!说你去争功,恐怕只是添乱而已。虎牢关失职,直接使丞相留下火烧洛阳之遗憾,华都督,你罪莫大焉,怕是万死也难辞其咎。”
虎牢关与汜水关的种种情形,吕布早已向众人和盘托出,此时那家伙一分析出来,所有人立刻开始在心中赞同。
就连此时被人称道的吕布在一旁也连连点头不已,浑然忘了不是华英雄,他就不知道会有多惨。
这一下,直接把吕布抬到了华英雄的对立面,就算此事华英雄再来争功,大概也只会落下一个狡辩的嫌疑。总之那家伙就是要将虎牢关的失职死死地扣在火烧洛阳这件事上,让董卓不停地在二者间进行联系。
华英雄听得额头冷汗直冒,心中直呼这个人到底是谁,怎么会这么厉害!每一句话,都将所有人的思维朝报信兵的出现引上去,这样说下去,自己岂不是必死无疑了!
“张郃大人之言,实为我等所未曾想到,如今思之再三,益发觉得此事华都督确实难辞其玖。丞相,我等迁都长安,虽有天数之说,但亦有人为之因。此时?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