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酒斩三国
同样的道理,小皇帝回去,刘平这个皇帝也肯定是当不成的。
可情形似乎一样,却又有些不一样,况且曹操他们也不会知道千百年后的事情,曹操思忖片刻问道:“玄德公此言本是正理,可其中有一点当要注意!皇上,依你观之,华雄对我大汉朝之忠心有几分?”
这个问题是所有人都想知道的,其实如果大家都肯定华雄对大汉朝的忠心,大概整个事件会完全不同,只可惜自王允以下。所有有野心的诸侯或是有心机地官员无一不对华雄抱着惴惴不安之心。
一方面觉得大汉朝有华雄这样充当卫护的将军是幸事,可一方面又为其声名而担忧,真正应了功高震主这句话,只是华雄是名高震主罢了。
试想百姓爱戴一个将军比当朝皇帝还要多许多,忠于汉朝而不了解华雄忠心的人如何能不担忧呢?
小皇帝沉吟片刻后说道:“若是单以朕观之,华雄对朕自是忠心有加!只是若依爱卿所言,华雄似乎有些令朕看不通透之处,实在难断!可若要二择其一。朕愿意相信华雄!”
小皇帝的仇人是西凉军和袭皇的人。如今吕布伏法。西凉军也溃败在即,要担心的问题基本是没有了,剩下的就是重掌江山,做他那个空有虚名的皇帝,或许励精图治个几十年,经历过磨难地小皇帝能真正地重掌大权也不一定。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皇帝名号挂着就是一个象征。就代表着他地正统和一个希望,要是华雄忠心,他也有信心能平定天下地骚乱。
曹操似乎还想说些什么,早在他听到有人自称皇帝要见他时,他就有所猜想,只是袁绍在旁,不好说什么,想想也是确实。谁吃饱了没事干。或是活得不耐烦了跑军营里来说自己是皇帝,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敢要求见曹操,那只可能是真正的皇帝。
他的目的是迎帝。一来是扶皇的忠义名声,二来是保住他所忠于的汉朝皇家正统血脉,所以他最希望的就是把华雄那地皇帝废了,然后他自己把眼前的小皇帝迎去自己的领地。
当然这一切此时不能让袁绍知道,在这个地方和袁绍抢皇帝他肯定是抢不赢的。
可听了小皇帝的话后,曹操说道:“皇上要信任华雄,臣亦无话可说,但依臣之见,为保万全,还是望皇上能移驾臣之属地,再诏告天下,让华雄将军前来迎驾。华雄将军与王司徒既知皇上安危,却还是急于立新君,臣斗胆以为他二人不可全信。若是臣等护送皇上回长安,万一事情如臣所料之最坏情形,则实在危险至极,况且袁绍那厮对皇上虎视眈眈,亦不可不防。”
经曹操这么一说,小皇帝不禁犹豫了起来,的确王允立新君是一个很大的疑问,万一他们确实另有野心,那小皇帝回去就是自投罗网,他们完全有机会致自己于死地。
可转念一想,王允如果不忠于自己,又何必要让自己逃生?
那时没杀自己,现在更没理由来杀自己,倒是袁绍在旁却是不得不防。
一旁刘备闻言也暗自点头,相比华雄,刘备反倒觉得曹操比较忠心,毕竟当年讨董联盟是曹操发起的,曹操那时也是最尽心尽力地一个,和其他诸侯相比,曹操地确是对大汉朝忠心有加。
曹操继续说道:“当年臣刺杀董卓不成,逃出而号召天下诸侯勤王,那袁绍势力最大
最强,洝嗣酥鳎闪僬笕粗疃嗨慵疲辉肝兽棺浚渲倚淖攀涤邢蕖=穹噬显诖耍抟煊谠谄溲燮さ紫拢砸徊簧鞅慊嵛渌埽髟蚴乔谕趸び游掖蠛夯释常捎钟兴浪艽虻氖裁粗饕猓芍剿フ际葜厥被岱瘛?br />
说到这,曹操的神色不由阴沉下来,言下之意顿时明了,小皇帝心中顿时一寒,摆在眼前地事实让他不得不担心袁绍这一方,他最初因为王允个人的问题而不敢相信曹操袁绍,后来走投无路之下亦只能投靠他们,此时身份得正,这些个心思不由又起来了。
曹操瞥了刘备一眼,只见刘备也说道:“皇上,曹公之言颇为有理!袁绍这厮自高自大,实难令人相信,纵是初时不怎么,及到后来也必定欺皇上年幼。”
听了刘备的话,曹操心中颇为安慰,对刘备不由多看了几眼,看来这刘备倒的确有几分见地,比起袁绍,他曹操的忠心还是多那么一些。
只是华雄要是听到刘备这话,不免又得大骂才是,骂这大耳贼又干些吃里扒外之事,人家公孙瓒好心给你个县令做,到公孙瓒有难,直到死你也不帮下忙,袁绍再不好,也算带你来这凑热闹的人,你现在说人家坏话,说你贼还真没说错的。
不过在刘备心中倒是很清明,事关皇上和他刘家皇统的未来,个人恩怨当然是得放一边的,立新君的华雄王允,皇上信之,他刘备不信,讨薰的曹操,皇上也信之,他刘备还信那么几分,自大的袁绍,那实在不是什么可以相信的对象。
曹操续道:“再则那刘焉如此对皇上,可说是数典忘宗,但其实力却不容忽视,汉中临近长安,要是在此时他再有个其他图谋,则后果不堪设想,皇上实在不可贸然立于此危险之地。华雄与王允若是忠于我大汉朝,得闻皇上消息后,必然前来迎帝,这点皇上是无须担心的。”
在曹操的极力劝说下,小皇帝当即听从其吩咐,愿意在曹操的保护下前往许昌,同时发诏令给长安的华雄,告诉华雄其中细节,至于诏告天下,那自然是要远离袁绍后才能做的事。
而小皇帝离开后的第二天,曹操便率军辞别袁绍,说是此间事已了,大功劳当留给他袁绍,稍候只等新朝廷论功行赏做个样子就算结束了。
这倒是让袁绍欢喜了一下,华雄把帝皇正统抢先夺去了,他和曹操只能捞到个讨逆有功的声名,现在曹操中途怯场跑掉实在是再好不过。
小皇帝安然无恙并前往许昌暂避的诏令迅速地到达长安的华雄手中,此时的华雄正忙得不可开交。
那个刘平只是傀儡皇帝,每天就是上上朝,听听话,然后丢下一句全交给陈宫郭嘉几个人处理,兵事就给华雄,全然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主见的样子。
这就把个华雄给忙得不行,一城之地,两郡之地都难不倒华雄,因为他手下有人,可现在突然地要管理一州之地,华雄才发觉到一州之地的大小和事务繁多,这还不算目前处于战祸中的那些地方。
从内政到军事,从地方布防到治安管理,从经济发展到民生建设,乃至土地耕作等等各方各面的内容多不胜数,不同的地方还有不同地方的处理方法。
本来想着直接把安邑的一套先搬来,可谁知道当人一多了,问题也就多了,处理问题的仿佛就不一样,方法的适用也变得有些艰难。
这就好象古时候没有计划生育和婚姻限制,可到了后世人多了,国家就不得不实行计划生育和婚姻年龄的限制,甚至还有些地方有多少岁就得强行婚配的做法。
原因就是不同的情况需要不同的处理,否则害处就会更大。
其中最让华雄头疼的是西凉之地,那地方民风和中原大不相同,很多问题都极不好处理。
小皇帝的诏令通过曹操兵士的手和华雄手下人传到华雄面前时,华雄大略地看了一遍,不由笑道:“这曹操,搞这么多事干吗!安心把你的皇帝拿去,少麻烦我!我对他没兴趣。”
随手把诏令丢在一边,华雄便继续处理他忙不过来的公务。
第四卷
第二百零七章 国有二君
渐渐地冷了,刚刚入冬就飘起了鹅毛般的大雪,经过时间,华雄才算料理好长安的各种事务。
这个时期的冬天比华雄过去的冬天要冷,好在华雄给自己架起了暖炉,此时的华雄正躺在他平时处理公务的大房间里,舒适的躺椅上是五大三粗魁梧不凡的华雄,他的身上还裹着一件由白熊皮制成的毛毯。
难得的悠闲让华雄微微眯起眼,轻摇着那坚固的躺椅,有些昏昏欲睡的样子。
这时,门外传来唐羽的声音:“主公正在午睡,陈军师还是稍后再来吧!”
声音很轻,但还是被华雄听到了,华雄稍稍睁开眼睛,略为大声地说道:“是公台吧!有事进来说!”
话音一落,陈宫便踏进房门,华雄躺在椅子上看了陈宫一眼说道:“外面很冷吧!先去暖炉那热乎热乎,有事慢慢说就是了。”
说完华雄再度闭上眼,一个多月的辛苦让华雄的精神疲累,不单单是国事的繁重,最重要的是他每日里还得满足六个小绵羊,日间忙,夜里也忙,实在是没睡好觉,这才让他拿起了从来没有过的习惯——午睡。
陈宫恭身谢过,随即到暖炉旁边坐下来,没有外人时他和华雄间就少了许多客套,这也是华雄吩咐下来的,事情最重要,形式上的地位高低那是做给其他人看的。
沉默片刻后,陈宫才说道:“打扰主公午睡。宫实在该死,不过主公交代的事有眉目了,那焦光地所在已经查到。”
华雄顿时睁开眼来,轻咦道:“这倒的确是个好消息!说说吧!”
陈宫说道:“这焦光居于丹徒,现年四十有二,据当地人说焦光颇有神通,有神出鬼没之能,隔空取物亦是寻常事。其人在丹徒颇有名气。时常为当地村人排忧解难。其家一问便知!只是这丹徒地处袁术属地边缘,靠长江下游,实在相距甚远,不易去之。”
华雄说道:“无妨,现在时日也差不多了,待袁绍退去,我们就可派兵将去江东和孙策抢地盘。到时这丹徒是一定得取的!只要查到此人所在就好!说说西凉军和匈奴王的动静吧!”
陈宫点头道:“匈奴王集兵两万于长安西北八十里外,数度滋扰周围村镇,镇守嵋坞的李肃徐荣已依主公之命到达其军十里开外,不日就将开战。西凉军依然困守一县城中,粮草似有不继之态,相信再过不久就可被袁绍和张辽将军所破。”
华雄再度闭上眼睛,说道:“那这样就好,可以写好为袁绍封官赏赐的诏命了!”
陈宫点头称是。犹豫片刻后说道:“主公。有一件事必须立刻处理才是,宫也是为此事而来!”
“哦!什么事?”
“主公对曹操和献帝的事不予理睬,如今一月有余。三日前曹操已正式宣告天下,称献帝没死,而主公不肯奉命前去迎帝,是以言说主公和皇上乃是乱臣贼子!”
华雄再度睁眼,笑道:“这曹操就是曹操,自己立了皇帝还要咬我一口,这件事也需要我处理吗?咱们之前不是已经说好了嘛!你看着办就是了,我们都叫他献帝了,献帝献帝,就是先帝啊!都死了的皇帝如何死而复生,曹操要说是真,咱们就说是假,他要咱们朝见,咱们就要他来朝见,就怕他不敢来。”
陈宫略作犹豫,说道:“主公当初放了献帝,目地就是希望有今日之局面,国有二君,彼此争执不休,而天下也就对皇统意识淡薄,这对主公日后登位而不损民心有莫大好处,但如今曹操于此时将先帝抬出来,袁绍恐怕不会毫无动静,若是照此下去,袁绍亦极有可能联合一方。”
华雄笑了笑,说道:“公台你这回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你忘了袁绍身边有谁吗?贾诩在他身边,绝对不会让袁绍来对付我们!我们就等着看吧,贾诩会给我们一个消息地。”
陈宫随即想起贾诩来,这才放了点心,笑道:“一时糊涂,一时糊涂!我怎么把文和先生给忘了!”
华雄面上带着微笑,忽然露出一丝苦涩说道:“这也是没办法啊!事情太多了,需要我们按照安邑进行改变地地方也太多,大家实在是忙坏了!西凉那边怎么样
遂马腾被裴元绍硬赶到这边来,那他们老窝那,裴元何了?”
陈宫神色一正,随即细细思索起来,开始述说华雄目前的形势。
华雄本是明面上的四万军,暗里的四万匪,预备役士兵两万多,徐荣李肃所辖制的两万多军,吕布叛变后零散地吸收了一万多朝廷军士,吕布死后又吸收了吕布剩下的五万多军,照目前地计算(奇*书*网*。*整*理*提*供),扣除围剿西凉军的损失,目前华雄的总兵力在十五万左右,基本是融合了自己的军队和朝廷大军。
这对华雄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消息,虽然一波三折,犯错不断,但所幸目前的结果并不坏,十五万大军,其中精兵只有六万余,其他军队还处在原先的状态,这一大批军的军粮在之前华雄军屯田制下还能养活,但是要改良大军地配备就不是一笔小数目了,加上华雄新建朝廷,一应花销都不是小数目。
这样算下来,华雄地眉头也逐渐皱了起来,缓缓地起身,目光盯着暖炉,现在华雄的感觉就像是在玩一个策略类游戏,他前期用一些超时代的制度和方式建立了一笔财富,支撑起一支军队地粮饷和军备,而如今新增的兵太多,他却没有给这些兵升级装备的钱,经济与军费开支入不敷出,就是这目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