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酒斩三国
钱全一时把主次搞错了,闻言顿时干笑两声说道:“曹操这次也是秘密得很,让他的人着普通装束,不走官道,尽挑村间小道行进,若是不知道,只可能以为他们是普通村民,可那日我军刚好洗劫他们所在的村子,曹操所派之人有五,为首者乃曹洪,那曹洪带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突围而走,其余三人都为我军所擒,故此才探得消息,那曹洪护送的乃是汉献帝!”
华雄眉头深锁,当即思忖起来,看来他的模式已经被曹操学了一些过去,开始隐秘地传递消息了,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曹操把汉献帝送给袁绍,那代表什么?
钱全贼眉鼠眼地瞥了华雄一眼,心中也有些明白。
曹操把皇帝送给袁绍,目地不用想只有一个,逼华雄这边废帝,承认汉献帝的存在,华雄要是不撤,那袁绍肯定会不喜。袁绍不喜。五十万大军就要拿着口头上的正义。名正言顺地讨伐华雄。
以华雄的实力,这仗打起来也绝不会轻松,至于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这种道理,那是在最终的情况,而且要得的是天下民心,华雄的名气在雍州是很大,但去到其他地方要淡上不少。人才积聚好了,真打起仗来,那还是得靠兵力和谋略,以及大将。
双方的名气都差不多,一边一个皇帝,谁也说不清谁是正统谁不是正统,在百姓眼中,那就好象一家兄弟吵架一样。没事还是别管好。
可事情也绝不会如此简单。曹操这样做,那绝对是有所准备地,这一招釜底抽薪恐怕贾诩在那边也不可能顶得住。毕竟一个汉献帝活生生地朝袁绍面前一站,曹操地人再煽风点火一下,加上华雄不撤皇已经有一段日子,那真是大战一场,曹操就在旁边打辅助。
华雄想到这,神色不禁微微一变,却随即正色道:“哼,汉献帝早已死了,何来汉献帝!你这消息未免也太胡扯了!再说退一万步讲,要真是如此,我就更需要匈奴王地军队了,两皇之争,迟早有一战,多些兵力自然是好的。”
钱全见了华雄的表情,顿时面现失望之色,事情的后果是很容易想象的,可华雄却像是毫不惧怕的样子,钱全为难道:“这个——实话跟华将军说了吧!这匈奴王所为者只不过是为了占些便宜,如今这情形,我军自不可再许他们什么,是以绝对不可能再利用他们,反倒是华将军本身可以朝廷名义许些事情,使其族人过得好些,可保他们为华将军暂时效力。”
华雄闻此言,略一思忖便明白过来,的确如此,打仗其实和商人有时候是相通地,正所谓无利不起早,匈奴人过来不为别的,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他们愿意帮任何一方,相反地如果华雄派兵去打这种有如雇佣兵的家伙们,那实在有些浪费资源。
因为匈奴人自从被汉武帝赶了个千来里后,现在基本就是不可能再掀起什么大浪了,只要谁能给他们的族人以更好的生活,他们就是把命卖给谁都可以。
华雄略略点头,说道:“既然这样,我可以接受你们的投降,你回去回复你家将军,着其交出兵权,我会派人前去接收的,另外请你家二位将军亲自来长安递交降表,届时朝廷会诏告天下,为二位将军洗脱罪名!”
说完这些,钱全顿时喜悦起来,不过华雄并没有留他什么,迅速地让他离开后便着人去叫陈宫和貂禅,事实上这样地变化,不管贾诩是否顶地住,华雄也要做好完毕竟曹操也不是善与之辈。
此时在袁绍军营里,袁绍正独自接见曹洪送来的人。
大帐中,汉献帝活生生地站在袁绍地面前,顿时让袁绍神色微微一变,随即面露喜色,走下座位俯身拜倒:“臣袁绍参见皇上!”
见袁绍对自己还算恭敬,汉献帝才算放了点心,让袁绍起身,袁绍急忙奔上前来,恭敬地立在一旁说道:“皇上无恙,实在是天下之幸!”
在帐外以贾诩为首,袁绍的文臣武将排了两排,而另一边却站着曹洪。
应曹洪的要求,他带来的人必须和袁绍单独见面,这使得所有人都好奇起来,袁绍手下见过献帝的人屈指可数,不过毫无疑问贾诩是见过的,此时的贾诩心中正转着各种想法,皇帝的到来,让他明白曹操到底要做什么了。
可是尽管明白,贾诩一时间也想不到任何的好办法,曹操舍弃皇帝,那就表示他除掉华雄的心有多坚决,因为即使他能联同袁绍除掉曹操,他也可能面对空前强大的袁绍,他是不可能坐收渔利的,这一点他清楚,华雄也清楚。
敌人舍弃了孩子,就算套不着狼,至少也得套条狗去,华雄想要避免大战的想法在此时也就变得十分困难。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贾诩和几个武将一边聊着进去的人,一边思忖,这段时间下来,他已经和袁绍手下的几员大将混得有些熟了,独独不熟的是审配和沮授,倒不是他们二人拒绝和他交好,而是贾诩利用二人脾气上的缺陷,有意地去制造一些他们与自己不和的事情。
如果没有意外,再过得几个月,只要有那么几个机会,他就能直接让袁绍把他们给杀了。
只可惜这一切如今都将出现变化。
而在帐内,袁绍忽然喝道:“都进来参见皇上吧!”
众人闻言一怔,随即步进帐内,只见帐中原本属于的袁绍的座位已经被先前那个十来岁的人占据,袁绍一旁作陪,见到众人进来,这才说道:“此乃当今圣上,也就是王允口中的汉献帝。”
众人随即倒身拜见,一番见礼后即摆酒设宴,袁绍首先对曹洪举杯说道:“曹将军,一路保护皇上辛苦了!这杯酒是绍敬你的!”
曹洪谦逊地喝罢,袁绍续道:“如今曹公将皇上护送到此,希望与我等一同正我汉家皇统,我已经答应皇上,若是华雄坚持不肯承认皇上,说不得只能与曹公联手讨伐华雄了。审配先生,速与我书信一封,命幽州之战暂时罢兵,调二十万大军回转并州,随时备战。”
“慢!”贾诩突然排众而出,阻止袁绍下令,其他人顿时面露疑惑地看着贾诩,想要听听贾诩有什么话说。
审配更是在一旁唏嘘道:“文和先生,你该不会是顾念旧情,要为华雄求情吧?”
贾诩也没有什么新鲜的话好说,毕竟讨伐华雄看来是目前最合时宜的决定,贾诩说道:“主公,此事需当从长计议,事关重大,便是皇上在此,曹将军在此,诩也只得把事情说开些,现如今自中原至此间,唯主公势大,华雄与曹公基本是势均力敌,在此情况下,主公最好是两不相帮,以免成为别人的利剑,让第三家坐收渔利!”
听到这,曹洪顿时说道:“文和先生此言差矣!我家主公愿与袁公同进退,全力配合袁公,再说,此事乃是我等身为汉臣应为之事,华雄若是肯承认皇上,废除长安之帝,那便大战可免,不然,必叫他知道何为大逆不道。”
贾诩当即说道:“曹将军,贾某既然要把话说明白了,自然就不会这般虚套,正皇统当真对你们是那么重要么?那曹公何必要开疆拓土而自立?若是曹公真心效忠大汉,那只有一个说法可以让贾某相信曹公的忠心,那就是让曹公入我家主公帐下为将,其下所有文臣武将及兵勇全数入编我军,如此一来,打华雄则天下将一统,大汉江山也将恢复安定!不知曹公可有此心?但有此心,贾某必无二话。”
第四卷
第二百一十三章 备战
贾诩的一句话,顿时逼得曹洪无言以对,曹操舍弃皇帝这一手的确是很难应付,可贾诩却也抓住了曹操的一个软肋,最主要的是这个要求在袁绍来说那是求之不得。
尽管无言以对,曹洪还是不能保持沉默,说道:“文和先生此言未免过分!”
贾诩不理曹洪,向袁绍恭身道:“主公,三方势力,诩在华雄身边待过,诚然华雄有着不容相辱的实力,但此中曹操必有算计,还请主公慎行之,莫要因小失大!若是曹操不愿入主公帐下,则必怀奸诈。”
其他人不由点起头来,可是没等他们又所表示,袁绍已经挥手说道:“文和先生,我知你意思,但我意已绝,只要华雄废帝,则一切无事,不然一战在所难免,此事不得再议!”
贾诩还想说什么,可见了袁绍的样子,又看看一旁汉献帝面现得色,他大略可以猜到定是曹操教汉献帝许给袁绍什么大的利益,这才使得袁绍一定要这样做下去,事已至此,看来是难以避免了,华雄是不可能废帝的。
贾诩当即装作神色黯然地退到一旁,心中想着该及早把事情报告给华雄知晓,同时也要找机会泄露这边的军情回去。
这边此时已经有了决定,而得到消息的华雄也同样地有他的举措。
当陈宫和郭嘉听说曹操把汉献帝送到袁绍身边时,他们就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二人也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华雄也知道如今事态严重。并不直接询问什么。而是静静地等待二人的意见,同时也自己思索着各种关键。
废帝自然是最省事的方法,那样可以避免大战发生,毕竟以不到二十万地兵力面对五十万大军,基本是一场苦战,一不小心,之前地一切都得在这一战中完结。
不过一旦废帝。华雄的地位也相应要降低,一国二君的计划也随之废弃,袁绍的声势也会更形壮大。加上曹操在旁。情况也不容乐观。
良久之后,郭嘉忽然说道:“主公,卑职有一问欲问主公。敢问主公是否愿意废帝?”
华雄说道:“自然是不愿意的,废这么大工夫,就是为了消除皇统的威严和正派性,最好就是能让大汉朝变成多国,如此一来才方便日后的种种大事。”
郭嘉沉吟片刻。续道:“主公,原本我方计策已做好献帝见袁绍地准备。只是不想曹操把献帝送给袁绍,其必然有条件,袁绍要迎帝,这个条件也是不得不答应,此事棘手之处在于袁绍已在我方势力范围以内,但这也是不幸中大幸。”
道理很简单,敌人在自己眼皮底下好对付点,华雄说道:“但照目前来看,这对我们与袁绍之战并无可利用之处。”
郭嘉说道:“不然!袁绍就算愿联合曹操向我方进攻,那也必然调大军前来,其大军居于幽州,长途跋涉而来必疲乏,而且所需时日甚长,倘若主公不愿废帝,那就唯有先发制人,在其援军到来之前,大败袁绍,若能败得袁绍如今军队,则一切可定。”
华雄略微明白,不过明白归明白,具体要怎么去做却是毫无头绪,好在华雄的脾性一向不差,不懂就问,当即问道:“奉孝说得很对,只是要大败袁绍却是谈何容易?”
这时,郭嘉和陈宫互相看了一眼,同时露出一个会意的微笑,郭嘉说道:“这大败之道,尽在文和先生之手。只要文和先生能及时传达敌方军情,我军要克敌制胜又有何难。”
华雄点点头,随即说道:“既然这样,你二人随后传我军令,除散布于四方野地村镇间地野兵外,其余军队全部在长安周遭会合,以便随时进攻。”
这时陈宫步出来说道:“主公,切不可如此!”
华雄疑惑道:“不可如此?难道不备战吗?”
陈宫说道:“备战自是要备地,当缓缓进行,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必然打草惊蛇,此地非两郡之内,我军根基深厚,纵是大军调动也可保十日内不为人所知,两郡之外,但有大军调动都只会让曹操心中生疑,况且还有一方杨奉若知是大战,怕是又会阳奉阴违,甚至通风报信亦有可能。但让曹操等察觉有异,也就使他们有了防备,实非好事。”
华雄赞同道:“是这个道理,那我们又如何调动军队呢?大部分军队并没有受过潜藏匿迹的训练,要想将大军调动的消息
在比较困难。”
陈宫和郭嘉一起商议了一下,随即说道:“当前之时,主公暂时勿轻举妄动,只需嘱咐各军秣马厉兵,随时待命即可,一切待文和先生消息至便可。若无意外,文和先生地消息五天内必至!”
“那也只有这样了!”华雄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我心里就有些想不通,曹操为什么会突然这样做,难道说曹操觉得我不会同时对付他吗?坐收渔利肯定是不可能的,如果事情如此发展下去,最可能得益的只有袁绍而已。”
说到这里,陈宫眼前忽然一亮,急忙说道:“主公,有一事,我们需告知文和先生!否则必为人所计。”
“什么事?”
陈宫说道:“那便是曹操,此事既是曹操主使,其必也应允了袁绍出兵,不过以曹操之谨慎,他必不会提前出兵,很可能会待袁绍援军快到之时再行动以策万全!主公务必请文和先生想办法,使曹操大军提前至雍州,我军需连其一并拿下,否则纵使我军败袁绍,所获也并不多。”
华雄当即明白过来,不过心中却开始有些忐忑,要把袁绍加曹操合共近三十万大军大败,当真是谈何容易,会这样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