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酒斩三国
周仓大笑道:“放心放心!主公是什么人,不会有问题的,现在距离长安已不远,就快赶到了。”
正在这时,前方有一骑冲将过来,说道:“禀报将军,前方岔道那边发现一支游牧兵正朝长安赶去。”
裴元绍闻言点头道:“过去传信,华雄帐下裴元绍请他们配合,先烧袁曹二军大营,再夹击袁曹。”
侦骑领命而去,周仓说道:“这回真是——大战啊!有我们,有匈奴军,就算马腾韩遂杨奉按兵不动,也足够和他们一拼了!这次若胜 了,今后我们可就天下无敌了!就像郭嘉先生说的,天下可虑者也就是袁曹两家了!”
裴元绍冷笑道:“还是快些赶路,军情紧急!”
畅快的大笑中,周仓加紧催马,赶到前面盘古军中大声喝道: “来,马上就到了,兄弟们吼一首男儿当自强去会主公!然后杀他个人仰马翻!”
阳刚气十足的吼声自盘古力士们的口中发出,雄壮的歌声也响彻四周,就连远处马腾韩遂的士兵都能听到。
“这样有气势的歌声,莫非还有其他军队?”马腾听到声音不由好奇地说道。
一旁韩遂望着远处王城方向红彤彤的天幕说道:“你没听华雄说 吗?此战还有匈奴军,杨奉支援,相信应在不远的另一条路上,马兄,我们这么迟才来,会不会——”
马腾说道:“华雄既然将小儿送回,你我确可回西凉,可是此战成败关系重大,若是华雄当真胜利,你我不帮忙也难逃华雄秋后算帐,只可惜先前太过犹豫,如今只好希望迟到总比不到好。”
第四卷
第二百二十三章 战争结束
了马腾韩遂外,远在长安城的另一方,杨奉也率领兵
长安外的攻城战持续着,但攻上城墙的人数越来越多,当有人将城门打开时,也标志着华雄的军队到了该撤退的时候。
就在华雄要下达撤离城墙的命令时,他向远处的夜幕看了一眼,远远地可以见到一些微亮的火把正接近袁曹二军大营,华雄当即传令道:“挥旗擂鼓,全军迎敌。”
此令一出,正要撤离的士兵们突然全都返回来,没命地和人数众多的袁曹二军拼杀,弄得那些袁曹二军有些疑惑不解。
而在袁曹二军大营的后方,哨探刚向领军大将禀报,一支匈奴军就冲进大营,数以万计的火把抛得火头四起,只是转瞬间的工夫,袁曹二军的大营就开始起火。
火头一起,袁曹大军就开始乱了,本来两军指挥作战就不够勉强,攻城不过是全仗人多,此时形势一变,大军因为就要破城而入的兴奋在顷刻间被瓦解崩溃。
真正的兵败如山倒,昏暗的暮色下只能见到袁曹大营的混乱和火 头,没多久火头连成一片,袁曹二军的士兵顿时战意全无,真正陷入重围的他们立刻心生怯意。
一直站在山头观战的左慈和焦光见此情形,神色顿时一暗,焦光叹息道:“唉!华雄此举乃有备而战,万事皆休矣!”
左慈有些淡漠地看着乱成一团的战场,一言不发。不久又抬头望 天,此时地天空已经出现一些星星,一弯新月虽然有些暗淡,却还是可以看得清楚。
焦光在一旁问道:“师傅,我们还是不做些什么吗?天象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莫非表示一切还有转机?”
左慈凝望夜空,依旧不发一言,眼中闪现着睿智的光芒,良久后才又看向依旧燃烧的王城。大火持续地燃烧着,大概这个时候可以肯定,大火里的人只要是没能跑出来的,相信已经全数丧生。
凝思了好一会后。左慈又看向战场,这一场仗打到现在,华雄一方足有五万来人丧生,而袁曹两军更是损失过半。十数万具尸体遍布战场四周,可还有更多的士兵甚至踩着这些尸体继续厮杀。
而现在,在这片战场上还有不下二十万人在拼斗,战争至死方休。左慈最后还是看向夜空,但他的眼中却已失去了先前的睿智,代之而起的是一丝迷惘。一丝疑惑。口中喃喃地说道:“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是这样。那我等又当何去何从?莫非——莫非我等已遭天命遗弃吗?”
焦光在左慈地身后,也同样看着夜空。暗暗地叹了口气,神色有些憔悴,说道:“天象如此,我等实在——难以确定,还请师傅冷静,其中一定有些东西是我等还无法参悟的。”
左慈轻轻地摇了摇头,说道:“情势变了,而天象无所动,那还有什么是无法参悟的?难道说情势的变化在天象之前?此乃千古所未有之事,是不可能地,自有天地,人事当循天象而定,不可有违。如今人事不随天象而定,彼此分离,我等还如何安身修道?”
焦光微微一怔,随即担忧地说道:“师傅所言甚是,那照师傅之 意——”
左慈看着城墙的方向,喃喃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然则华雄身不负天命,却逆天改命,仿佛身处天命之外,我本着方外之人不插手世俗之事的宗旨,而观望于他。确曾冀望他有逆天改命之能,有让天命为其预示之力!待他大事一成,天象就当有所变化,那我等习道之路也将大有转机,若得机缘,当可证大道以了天地之造化,可是——”
左慈的话语顿了顿,轻轻地摇头,沉吟一会后才续道:“可是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呢?按照此时情景,曹操与袁绍当葬身火海,华雄此战已是大捷在望,天下大势也将因此而定,华雄必然可平定海 内,可天象却一无所变,这不合理,这实属前所未有之事?难道说真如你所言,还有一些我等未能参悟明白之转机?”
说到这,左慈又抬头看天,凝视着北方夜空地一颗光华黯淡的星星说道:“曹操的将星尚在,难道说此时此刻曹操依然尚在人间?若他冲出火海,早该杀向此间与其兵勇会合
败军者将是华雄,可他并没有出来,时间过去那么久 还生存于烈火之中。那——那——”
左慈越想越觉头有些疼痛,当即甩甩头,深呼吸几下,让自己的心情稍稍平静一下,焦光见此情形也不敢多说话,只是面带沉思地看着北方天空那颗暗星,过了好一会忽然说道:“师傅,莫非此间还有大军未到?曹操袁绍又或只是在城中某处躲藏起来?”
左慈思考了一下,遂道:“很有可能!既是如此,你我师徒还是继续观望下去,若是万一有变,真地——真的不幸出现为师心中所担忧之情景,说不得我师徒就算遭世人唾骂,也当为日后习道者舍身成仁——”
焦光眼中闪过一丝明光,略显惊讶地说道:“师傅的意思是说——要除掉——”
左慈轻声道:“莫要言明!”
兵败如山倒这句话其来有因,在匈奴军、裴元绍周仓、马腾韩遂、杨奉这四路人马地陆续到来下,袁曹二军迅速地溃败,可因为人数地众多,战争依然持续到后半夜才在华雄地招降声中慢慢平静下来。
当战争结束时,王城的大火依然烧得熊熊地,任何人也无法靠近,不过看着这一切,华雄心中别提有多爽快了,想到自己一次过收拾掉曹操和袁绍,今后的路真是要多容易就有多容易,华雄心中那个快意实在是笔墨难以形容。
高兴归高兴,但当面对尸横遍野的战场时,华雄却露不出半点的笑容,传达下收拾战场的命令后,就有数以万计的士兵开始选地挖坑,准备将这些士兵们就地掩埋。
可是华雄立刻皱起了眉头,在华雄的算计下,他打的仗并不算多,在他手下死士兵的人数也不多,可是这次却是一次过都打了个够,死了个够,他才发觉掩埋士兵尸体的方法实在太有问题,当即对手下的几个大将说道:“大家都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你们就这样对待死去的兄弟吗?”
徐荣对此不太理解,说道:“可是不这样又能怎么办?这里尸体如此之多,就地掩埋乃是常事,莫非主公有其他处理方法?”
华雄摇了摇头,问道:“你家兄弟死在战场上,你是不是会夺回他的尸体,希望能让他回家安葬?”
徐荣说道:“这是自然,不过主公该不会是说要把他们——”
“没错!这些死去的士兵,包括敌人的士兵都一样,我要让他们都能得到一个妥善的安葬!至少要像我们平时那样,每人一副棺木,可能的,送交其家人安葬!”
“主公——我等明白主公爱兵之心,可是此间死伤有近二十万,每人一副棺木恐怕有些——可能的话还要送交家人安葬,这实在有些——”
华雄略一沉思,也觉得自己的做法的确是有些难度,之前并没有预料到这方面的问题,现在要处理就肯定有难度,可要让华雄就这样任由士兵们的尸体就地掩埋,却实在有些做不出来。
其他人此时也纷纷劝慰起来。
“主公爱护将士之意,我等定会传达下去,只是此事一时之间实在不好处理,还请主公能收回成命!”
大家心中对华雄的说法十分地赞同,可谁都清楚这事要真来做,可真不是那么容易。
可是华雄一眼扫过众人,喝道:“哼,仗都打了,不就是准备二十万棺木吗?我军现在应还余有十万多人,二十万具棺木也准备不出来,象话吗?自家弟兄死了就地掩埋,日后还有谁愿意当兵?都给我听好 了,这件事必须得这样办!陈宫,传我军令,速召全长安城懂得棺木事宜的人前来指导,同时征召全城百姓帮助我军砍伐树木及制造棺木!这些士兵的死,也可说是为了百姓而死的,他们也该尽一分心力,我就不信几十万人砍光这长安周遭几十里的树木,也摆不平二十万人的棺木问题,连夜就开始干,除了老弱妇孺外,凡不曾受伤的军人明天正午之前各用制棺材的六块木板换饭吃,百姓两人六块木板,军人做不到的,一律不准吃饭,百姓做不到者,驱逐出雍州地界。”
第四卷
第二百二十四章 天命最高(上)
众将虽然觉得华雄的命令有些劳民伤财,可想到这一切都是为了那些给百姓谋福 牺牲的士兵,大家也没有意见。
而当这个命令传达下去,大战后疲劳的士兵们并没有过多的抱怨什么,听说是要给死难者每人制造一副棺木,所有还能活动的士兵统统都打起精神行动起来,而当他们看到包括华雄在内的一干将领们也都在棺材商人的指导下下场去砍树时,大家谁也不再有任何意见,个个都十分起劲地开始了一次大规模的伐木活动。
不过这个命令最受影响的人还是待在远处山头的左慈和焦光,二人并不能听见华雄的命令,只是看到不久后那十数万的士兵分成两拨,一拨开始向四周的山林进行地毯式的前进,另一拨则跑去城里,暂时不知道干吗。
焦光当即疑惑道:“师傅,莫非华雄发现了我们?”
左慈摇头道:“这不太可能,不过我们还是再远离一些,如今大势已定,我们也当有所行动。”
焦光闻言不由看了看夜空,说道:“天象并没有出现变化,转机也没有出现,师傅你的意思是?”
左慈点头道:“不用猜测,待他做完他要做的,我们就动手。”
说完话,左慈神色间闪过一丝凄然,喃喃道:“要将这样一个人结果,实非我所愿,可为了天象之正常。这也是不得已的办法,万一天象大乱,实不知会发生何等样事。”
长安周遭地山林多已生长了有数百年,可这些百年老树在一夜之间就被砍伐一空,这也可以说是华雄第一次破坏自然吧!不过相比较起 来,这年头树木也有点泛滥的感觉,虽然说这些树木并非制造棺材的好木头,但勉强做成棺材拿来装尸体还是能凑合一下。
轰动全城的行动,长安城的百姓们对这件事也比较乐意。有些死去的士兵更就是长安百姓出身的,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是感动不已,以往自己家中的壮丁被拉去当兵,纵使死了怕连一个头都找不回来。而现在华雄要让所有的士兵有机会葬于自家坟中,真可以说是给了士兵们极大地尊重。
尤其是听说连华雄本人都做了一副棺木后,大家也不再有任何怨 言,老弱妇孺们就负责准备早餐的食物犒劳大战后的士兵们。虽然起初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现在知道华雄成功掌握了雍州的控制权,大家也还算比较高兴。
因为华雄诏告地内容是,曹操袁绍要夺皇位而自立。汉献帝不从,袁绍杀之,华雄这才为国除奸。
事实是怎么样的只有明眼的人能够猜到一点端倪。更多的人都相信华雄诏告地内容。甚至不少人觉得这大汉朝的江山已经满目创痍。该换换皇帝了,不过这些话当然是不敢到处乱说的。大家只能尽心尽力地犒劳那些传说中很亲民的华雄军士。
此时此刻谁也不分彼此,没有华雄、杨奉、马腾韩遂地分别,不管是谁手下的兵将都感受着军民一心以及上将的爱兵之心,纵使杨奉和马腾韩遂原本心有不满,却也为华雄这一道命令而尽力砍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