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酒斩三国
蔡邕这才点了点头,面色和缓了些,上下打量华英雄一下,心说此人虽辱及自家门风,但笔下之才倒是不错,说道:“将军既有此大才,实乃文武双全,只可惜却从戎军马之中,不然,将军成就难以估量啊!”
华英雄闻言暗暗叫苦,心说我也不愿意啊!谁让哪个乌龟王八蛋将自己附身在了华雄身上,不过换个角度来说,要让自己当文人?恐怕更痛苦!自己肚子里那点货,自己清楚。
李儒在旁闻言一喜,说道:“得蔡大人如此评价,委实难得,蔡大人,儒有一提议,不知蔡大人可愿一听。”
“李大人请说!”
李儒看了蔡邕一眼,又看看华英雄,很坏地笑了笑;说道:“儒虽不知华都督从何得知蔡大人家中之事,不过二位同是我朝有为之臣,华都督既已知悉,想必也是心有所想。蔡大人又这般赞誉华都督,儒以为,不若二位结为姻亲,岂不美事一桩?异日亦可传为一段佳话。”
此言一出;蔡邕惊呆了。
华英雄乐傻了。
李儒大哥;你果然是一肚子坏水啊!!
这门亲事若成了,不但分化了王允势力中的一位得力干将蔡邕;还拉拢了我忠心效力。。佩服;佩服!!
第二卷 混在长安
第三十三章 逼上梁山
话说李儒要为华雄做媒;蔡邕焦虑得不知如何是好;只好断然回绝说:“李大人好意,蔡某心领。华都督固然文武双全;乃世之佳婿。可奈何小女年幼,刁蛮不可教;李大人还是莫害华都督。”
华英雄听了,心里暗叫可惜。看样子要得到蔡文姬;只能先追求再结婚了。不过回头一想蔡文姬的性格;或许先追求不是件坏事;反而是唯一能俘虏她芳心的办法。
你推我让之下;李儒的媒便做不成了。可李儒岂是这么容易就放弃的角色;他话锋一转;说:〃儒听说华都督有两个儿子;一名华文;一名华武;不如~~~~~〃
华英雄顿时六月里打了个寒颤:〃得得得。。李儒大人;您就饶了我吧。〃
婚事最后没有谈成。可是在座的宾客心里大多都认定华雄和蔡家女儿有一腿。众人面露讥笑之色,心里都在想:〃蔡邕。嘿;有意思。〃
另有少部分人想:“看不出来,我们这大汉最出名的大儒家的门风竟是如此!可叹!可叹啊!”
“这就叫衣冠禽兽,表面上一套,背地里比咱们当兵还要龌龊。”
虽然大多数人都在猜测是蔡邕的门风不正;可郭汜与李傕却商量着另外的一件事。
“郭将军,看来这华雄有好色之癖!这足可利用。”
“嗯,李将军所言极是!想不到当日一个杀鸡焉用牛刀的华雄,今日居然会到了此等地步。战功屡屡,更出口成章,让李大人也备加推崇笼络。此人是我等心腹大患也!李将军以为如何?”
“吾和汝所想一样。只不过当今还不好动他;先观察一阵再说。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郭将军还怕没机会吗?”
“说得也是!他总有疏失之时,此事需徐图之。”
浑然不知道被人算计的华英雄,此刻正对着蔡邕露出苦涩而无辜的笑容,待众人议论完毕,华英雄看看时间,想着自己下午要做的事太多,又要去拜访贾诩,还得去军中通知高顺,顺便晚上还去尚书府踩踩点,看看去尚书府谋差事的情况。
想到这些,华英雄也就不怎么搭理人,只希望这破午宴早点结束。
不过华英雄不搭理人,却不代表他就能安宁,大家把蔡邕说完,便把目光重新聚焦在华英雄的诗上面。
“华都督,此句床前明月光,似于理不通,与后句形容有些出入,床前如何能有月光似霜?”
不知是哪个家伙提出这样一个疑问,华英雄立刻在心中骂了起来:吃饱了没事还给老子研究逻辑问题,不知道文学是不讲逻辑的吗?这鬼问题,我哪知道李白咋想的。
华英雄灵机一动,胡扯道:“这个——此床非彼床,是河床,那一天,我走在河边,望见河床上泛射出的月光,想到河旁明月光,后来有所改动,才换成床前明月光。”
“嗯,大概是这个意思!”华英雄在心中为自己的机变肯定了一下,“这都能扯出来,我实在太有才了!该死的,快点结束,我可忙着啊!没你们这么空闲!”
一心想要快些结束,可偏偏那些文臣并不打算放过华英雄,又不知是哪一位冒出来,很是赞赏地评价道:“此诗意境深远,将将军思乡之情表露无遗,将军此等文采,以武将之身,赋得此等佳作,实在天下少有。今日李大人盛情款待,在下倒有一建议,请华都督赋诗一首,以助我等酒兴,各位大人何如?”
这句话一说出来,登时引起骚动。这些文臣们虽然说都素有才学,但要他们即兴赋诗,多数人还是做不到,了不起那蔡邕之流的或许可以做到。
大家见识了华英雄的诗,此时也想看看华英雄的底子到底有多强,一时间大家纷纷赞同,就差举双手双脚表决了。
只听到“好好”的声音连续不断,可华英雄听到这些声音,硬是朝那个带头提议的文臣翻了个白眼,心中暗骂这一群老家伙欺负自己小后生。
华英雄瞥眼见到蔡邕,却发觉蔡邕也正微笑地看着他,见到华英雄望过去,蔡邕还举杯示意了一下,显然是一副看热闹的样子。
在蔡邕的心里,他绝对不相信华英雄能即兴作出什么好诗来。
“各位大人,华某才疏学浅,要我现在即兴作诗,怕是有些难度,各位大人还是不要为难我了,要不华某还是自罚一杯,以敬各位大人。”
〃不可;不可。华都督的才情,大家有目共睹。此刻酒兴正浓,即兴之作,也必不失意境之所在。华都督又何必小气,教诸位大人不快!”
蔡邕说话时,嘴角撇过一丝轻笑,心说今天倒要看看你华英雄的才情是真是假,一个登徒子之辈,我蔡邕实难相信你是才子!
华英雄闻言,立刻怒上心头,蔡邕这话带着明显的挑衅味道,华英雄心中有些不爽,暗骂道:“老小子,老子是事情多,才不想把气氛越搞越起来,你倒以为老子好欺负起来了,今天不给你点颜色看看,真当我华英雄是混饭吃的。嗯,就算拿盗版混饭,老子也至少比你这老小子混得风生水起。就让盗版横行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想完,华英雄说道:“既然这样,那华某就姑且一试,还请各位大人指点。”
这话一说完,全场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气凝神地看着华英雄。
只见华英雄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故作悠闲状。
想起电视里那些文人墨客作诗时的神态动作,他的手轻轻一摆,随即发觉自己手中没有折扇,他的表情微微尴尬了一下,心中想着明天要给自己弄一把折扇,至少耍帅还是很酷的。
而所有人对华英雄的动作有点好奇,却不解其意,静静地看着华英雄,等待华英雄出诗。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华英雄很缓慢地念叨,同时在脑海中绞尽脑汁搜索这句话的出处,还记得这句话是陆游写的,后面的隐约记得一些。
“之”了半天,华英雄却迟迟说不出下面的内容,众人的神色也有些失望起来,这让华英雄感觉很丢人,忽然脑海中灵光一闪,总算想起这首诗的内容来了。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
华英雄断断续续地念完这首陆游的《文章》,暗中抹了一把冷汗,心说好在以前上网时,一时好奇,用百度搜索出这首诗回味了一下,尤其是里面的生僻字,自己还专门查了字典,不然现在怕真是想不起来。
华英雄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记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自己算是应付过了这关,因为现场依旧是一片静谧,所有人的表情都有些呆滞,全是那种想事情想入迷了的样子。
最奇特的是蔡邕的表情,张大了嘴巴,一对如鼠的小眼不时颤抖一下,一动不动的样子,让华英雄肯定了一件事,不管自己念对没念对,这群人肯定已经被陆游给震住了,不对,是被自己震住了!
华英雄向蔡邕露出一个得意的笑容,心中说道:“嘿嘿,小样,傻了吧!跟我斗,你还嫩着!陆游,你可别怪我,这都是蔡老爷子逼的,我可不是故意要盗你的版权,实在是造化弄人,我是无辜的。”
华英雄在心中向自己的后生小辈陆游解释了一下,他的脸上挂起淡淡的笑容,举杯轻抿了一口酒。
华英雄的心情舒畅之下,这只比啤酒度数高一点的破酒也变得味道好了不少。
扫了众人一眼,他心中也同时松了口气,暗道:“这次大家满意了吧!快点结束,别再拿些小孩子的问题来耽搁我宝贵的时间,老子一分钟可是十几万上下来的。”
“好!”
就在华英雄放下酒杯的一刹那,李儒一声暴喝,震得华英雄差点握不住杯,也同时震醒了现场的所有人。
李儒说道:“好,好一句千载谁与期,华都督此诗,道尽天下文章,每每传诵千古之文章,皆是这般的感觉,末了这句千载谁与期,更尽显华都督文章豪气,如立足历史之巅,俯瞰那些千古文人,其中意境,豁达通广,实非常人所能及也!来,诸公且趁此豪情奔放之时,尽饮此杯。”
“又喝!”华英雄神色间皱了皱眉,想起自己之前白喝了一杯,不由又看向蔡邕,想在蔡邕的脸上看到一些失望或是沮丧神色,找回点爽快的感觉。
“想不到,他还真有这等惊人之才,倒是我错看他了!”蔡邕心中略略肯定了华英雄的才华,可想起华英雄之前说他女儿的话,又有些气不过,当下举杯一饮而尽。
一杯饮尽后,大家纷纷开始讨论华英雄的诗,不时问问华英雄的意思,让华英雄不得不钦佩古代人做学问的精神比起他自己那会的读书人可要强多了。
讨论的气氛也因此而一度高涨,还有些人拿出众所熟知的古诗来讨论一番,最后齐声赞叹华英雄《文章》一诗对那些古诗的形容来说,属于十分贴切的形容。
表面上华英雄很受用,很客气地与这些人打着哈哈,可心里却始终想着要尽快离开。
终于,讨论的声浪小了一些,华英雄才向李儒说道:“李大人,华某还有些私事要处理,如果没有其他事了,华某可不可以先行离开,改天再向各位大人请罪。”
也不知道是不是华英雄得罪人太多了,不等李儒答话,一旁一直在高兴的李肃突然说道:“哎,华都督别急着走嘛!华都督之才,我今日才得亲见,实在教我等大开眼界。今日方知,我大汉军中,也有如华都督这般文才非凡之人。此诗我当亲裱一首,挂于我府中,日后华都督之名,必当传诵千古。不过,此诗尚无名,还请华都督为此诗命名才好啊!此刻诸公皆意兴正浓,华都督私务,不妨先放下,与诸公多作详谈才是!”
李肃一说,旁边那完全不通文墨的徐荣也插话道:“是啊!这样的诗,这样的气魄,老徐我甘拜下风!”
紧接着所有人都开始挽留华英雄。
“我抗议,我——我的命好苦啊!李肃你个老小子,平时挺精灵的,现在怎么就这样?速战速决,不跟你们扯了!”
华英雄在心中大肆地抱怨,面现一丝苦色,但面上却笑道:“就叫文章吧!”
华英雄本想推辞大家挽留,可话没说完,李儒却点头说道:“文章,诗名直抒其意,好!”
一群大臣全部笑着向华英雄道喜,恭喜华英雄作得千古名诗一首。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华英雄对着一群恭喜的人,实在是有气没地方出。
他只能不停地在心中对李儒和李肃这两位比划中指,并在意念中与他们家中的母系亲属做亲密接触。
“真霉,难道今天黄历不利于我!看来以后出门得看看老黄历。”最后,华英雄在心中无奈地叹息。
时间一点点过去,华英雄却不得抽身,众星拱月的感觉好是好,可碰到华英雄不想要的时间上,就变成非常不爽了,加上军饷的事,让他很心急要去做各方面的事情。
好不容易大家气氛渐渐下去,华英雄才跑到李儒身边低声说道:“李大人,我实在还有要事要办,时间也不早了,还请李大人准我先离开吧!”
李儒见华英雄着急的样子,只好放他走。
“谢李大人!”
李儒看着华英雄离去的背影,低声自言自语道:“此等才干之人,日后若能完全归顺在丞相帐下,何愁长安不定?天下不安?不过这小子竟会与蔡邕的女儿私通。嘿嘿;看来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确乃实情也!”
第二卷 混在长安
第三十四章 心中最强的部队
离开李儒府后,华英雄朝贾诩家走去。一路上;华英雄一时幻想贾诩会被他的人品征服;一时又担心贾诩这个毒士会不会坑自己一回。
就这样到了贾诩府邸?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