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酒斩三国
毕竟会出现物资匮乏现象!这可不是好事!”
华雄一番话,高顺等一干将领面面相觑,对华雄说的问题,他们全都似懂非懂,大略上听得明白一点,却又不甚明了。
最后他们全都用疑惑而惊讶的眼神看着华雄,对自己都督的这番心思感到惊奇,有几个更在心中说道:“都督所知竟如斯之广,连这城池建设都说得头头是道,实在是太厉害了。”
“都督之言,末将不甚明了!”
很诚实的说话,华雄点点头,他也明白自己的话实在有点超前,于是便开始系统地说起自己所知道的关于建设城市的常识。
一座城市,总地来说不外乎三样东西:经济、政治、军事!
三者间互为关联,互为依托,现在安邑这个地方地
华雄手里,政治上面不会有太多的问题。
可是经济上就不一样了,物资足够流通,经济才会好,安邑这破地方,人少物缺。
即便现在有人了,地方小,资源也不会多,至少绝不会在生活和军事的各个方面都齐全。
这也就是说,如果在经济上自成市场,也还是会缺乏一些物资。
要解决经济问题,就得解决运输,就得修路。
可同样另一个问题就出现了。
把路修出去,与潼关所在地官道接上了,那安邑这地方也会成为兵家必争存粮之地,对日后十分不利,除非华雄能将长安洛阳一带完全据为己有!
不过那实在太长远了,他说不准,和曹操争汉献帝?他可没这打算。
再说修路劳民伤财,一年多后董卓一死,自己还待不待这都成问题,费那么大人力物力不划算。
所以这经济上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招商引资,以军队地力量帮助运输。从而克服道路上的崎岖。
“这经济上,我们就只能用这个方法,我定其名为商用军计划!原本这些都是县吏的事,但这些百姓既是奔我华雄之名而来,是以不管我军在安邑待多久,我们都要让他们吃上安乐饭!明白吗?”
“明白!”
一众将领破天荒地接受了华雄一番经济大局观的演讲,全都面露喜色,如今的他们对自家都督是越来越有信心了。
心中是越来越有信心。但出口成章的马屁却没有一个。张辽和高顺向来是就事论事的。其他指挥使也都是行伍出身,简单的恭维还可以凑合,其他地自然是没有地。
华雄看了看大家面上地喜色,不免觉得有些不快,但转念想想这也是好事,就像韦小宝一样,不拍马屁的一般都是有点本事的。
经济的大政策定下来。接下来就是军事。
军事上是最麻烦的,军备、战马、军员几大问题都需要一个完善的处理,不能用大汉朝现有的方式来做。
军备地问题,首先要解决材质,否则即便有斩马刀那一类强劲武器,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目前军中的军备以铜为主,只有一些将领和陷阵骑陷阵营的军备才是铁制品,这是肯定不行的。
第一件事是要去开采铁。大汉朝主要的铁矿出产在蜀地之中。但这并不代表说只有那里有铁矿!
安邑一地,附首阳山一带,方圆也有好几十里。而且这里地处陕西附近,要开采出一座铁矿还是有希望的,可问题是用军队去开采?
自己手下确实有一万多暴虎寨的奴隶,可那些都是老弱妇孺,打打杂还可以,开铁矿!省省吧!
用军队来开采?这实在不是一个好主意!一来采用了屯田制,军队地日常调动性就有了很大地限制,没那么多人。而且如果不用屯田制,大汉朝本就物质短缺,军队大都不事生产,那样即便有钱,也很难让军队能有好伙食。
那么用军队来开采就完全不够人手。
军队不能开采,就交给民众,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并不困难,华雄启用了另一个新的思路。
“承包制!?”
一众行伍出身地指挥使们大眼瞪小眼,纷纷在心中嘀咕着:都督怎地如此多奇怪词句?
新鲜名词,自然得由新鲜人再度解释。
“我要将铁矿的开采交给商人来办,他们将开采的铁矿以一定的利益卖给我军,我军再打造武器,至于开采的人,则可由商人四处去招揽,无需我们费心!当然,这铁矿开采权是我军给他们的,所以这铁价绝对不能让他们赚太多,其中有少部分铁也可以让他们卖给其他人!只要有钱赚,商人就会好好地做下去。”
听了这个承包制,所有的指挥使都眉头一蹙,张辽首先说道:“都督,此事恐怕不可如此!开采铁矿乃大事,甚至会为朝中乃至众诸侯所提防!须当秘密进行,交予商人委实有些危险。”
华雄也皱眉道:“这么一说也对,那就这样,不让他们卖给其他人,封锁消息,这事嘛!你们不会告诉我,咱们大军连这点都做不到吧!”
“这个——”一众指挥使纷纷汗颜,心说都督这问题不是白问吗,连这点都做不到,他们还当什么兵!
被华雄堵得没话说,大家也就不再反对。
铁矿的开发方案是有了,但这个前提是在经济上可以招商引资成功,所以这个方案还得配合经济的发展。
其次是军备的打造,又一个要秘密进行的问题,这个问题并不大,高薪请来铁匠就可以搞定。
再来就是战马的问题。
想到这个问题,华雄不由幻想起来,喃喃道:“唉,要是我也像寇仲一样泡个马场的漂亮美眉就好了!一切问题迎刃而解!还能顺便泡个妞!现在这马啊!对了,朝廷的战马都哪来的?”
“回都督话,朝廷战马,素来自西凉入,兼有一些马商贩马,俱是精选良驹,如我军陷阵骑之战马,也是西凉战马,否则难以负托重甲!还有那吕布之赤兔马,也是董卓得自西凉!”
“西凉战马!马商!这问题咋解决啊!”
思来想去,这个问题实在没有办法解决,华雄只好将这个问题给搁置。
剩下军员!
目前三万士兵,不能说到一年后还是只有三万士兵,那一万奴隶里也有些小孩,但一年之内是绝对出不了兵的,那就只能从百姓中出。募兵绝不是一个好主意,男丁招完了,生产怎么办?
第四卷
第九十二章 宝马
预备役!”
此时这一干指挥使包括高顺张辽在内,都对华雄所说的预备役充满了猜测与期待。
“对,就是预备役!所谓预备役,就是要让全民随时都预备着当兵!每个月安排一批精壮汉子接受军队的训练,完了再派遣回家,如此下来,等到一有战事发生,全部的精壮汉子都可以随时成为训练有素的兵丁!以此壮大我们的兵员!”
随着华雄的解释,使得大家逐渐了解了预备役的概念,当即纷纷道好,对这种优秀的军制推崇备至。
几个大的纲领就在华雄的动脑会议中决定下来,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让大家分头去做。至于那唯一的麻烦——商人则由华雄自己动脑筋想一个能吸引商人的妙计。
有军用商的制度,照道理来说,物资的运输安全不成问题,更别说长安洛阳一带的土匪全是华雄的。问题在于一个开头,华雄当即写信给华安,让他筹办在安邑开天上人间连锁店的事情。
就在华雄为如何招商引资的事烦恼时,他的一名亲兵突然来报:“都督!府外有一自称陈林的老丈领着一些商人求见都督!”
“陈林?商人?!”
听到这个消息,华雄眼中精光绽绽,忙不迭地就说道:“快,带他们进来!”
“是!”亲兵瞥眼看了华雄一下,对华雄的喜悦感到疑惑,正所谓士农工商。怎地都督听到几个商人拜访就如此欣喜!
华雄在大厅中来回踱步,双手连搓,口中喃喃道:“这真是太好了!主动地就有商人来拜访我!我的名声还真不是一般地好啊!陈林——陈林——想不到这老家伙还有这能耐,当真小看他了!”
自我陶醉中,华雄又哪里知道,凡是有人地地方就有商人,安邑以前几乎没什么人,自然不会有商人眷顾这里。可如今这里有近十万务事生产的人。加上华雄对百姓的种种宽厚政策。稍有眼光的商人都会把目标瞄准这里。
不多时,亲兵领着陈林和三个作商贾打扮的人物走了过来,四人走了进来就对华雄施礼,陈林倒还好,他身后的三个商人却显然有些担心地看了华雄一眼。
“请坐!来人,奉茶!”
很客气地让陈林四人落坐,四人却发现这厅中并没有案几。所有的是带着靠背的奇怪椅子和方形地茶几。
四人很惊奇地坐将上去,三名商人互望一眼,眼中皆是精光一闪,暗道这华将军府上陈设就是如此不同,看来自己这回是来对路了!
相比起席地而坐,这由华雄发明地老爷椅(太师椅)坐起来自是格外地舒适。
华雄看着四人惊奇地表情,心中暗暗得意。
不等华雄说话,陈林已经开始介绍那三位商人。一个是做木材和建筑生意的。名字叫柳生,一个是做粮食生意的,名字叫王温。而另一个则是做布帛生意的!叫富锦!
衣、食、住!
三大商人。
这三个商人的生意做得多大,华雄不太清楚,不过这并不要紧,华雄听到这三个商人竟是如此地搭配,心中更是大喜,连带看向陈林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欣赏。
在这个百废待举的时刻,做衣食住生意地商人正是第一需要的。
华雄与商人问好后,那柳生续道:“华将军,初次见面,草民三人备有些微薄礼,还望将军笑纳。”
说完,柳生拍拍巴掌,从大厅外走进三个捧着锦盒的仆役,柳生三人同时将三个锦盒打开,霎时间珠光宝气在华雄面前摇曳生辉。
华雄神色微微一凛,目光在柳生三人脸上扫过,柳生也同时望着华雄,观察着华雄的神情变化,见华雄似乎并不为眼前的珠宝动容,三人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他们并非是安邑的商人,如今想要到安邑来做生意,自是要打通关节,先前在张善那就耗了一笔。
却没想到时间过了没几天,传来消息说是华雄将带兵驻扎在此,自来军权第一,华雄毫无疑问将会成为安邑的真正主管,三人只好自认倒霉,欲拜访华雄以打通关节。
原本按照惯例,他们是没有资格直接拜访华雄的,必须打通层层关节,然后让华雄手下将领照料他们地生意安全!
不过一来华雄对百姓表现地亲和,二来陈林屡次代表百姓与华雄有过接触,他们便找到陈林,希望陈林出面,商人进驻安邑,那对如今的安邑来说有利无害,陈林当即答应下来。
柳生见华雄似乎不太满意的样子,与王温富锦互视一眼,达成了某种默契,心中暗暗咬牙,连忙说道:“华将军,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草民三人今日托陈老丈领来,乃是为草民三人在安邑做些生意之事而来,若是能得将军应允,日后孝敬自不会少!”
直接找一地之长承诺照料生意,而且对象还是一名五官中郎将,那
对是少有地,只要能得到一个承诺,甚至连在其他地能得到一定帮助。
是以柳生三人宁愿多花点钱,也希望把这事办成。
这时富锦上前一步,补充道:“华将军,小人另备有一匹绝世良驹,现在府外,华将军可移步一观,此马通体泛红,天下少有,定能让华将军满意!”
“哦!通体泛红!那倒是要见上一见!”
华雄本来对三人送礼有些不快,好歹自己名声在外,这三个人居然还把自己当成那种杀鸡取卵,压榨治下商人的烂狗官,这实在不能不让人为之生气。
可他继而听到有通体泛红的马,这实在让他觉得新鲜。当即众人出府去看马。
如今地华府比起从来说可算是大上几倍不止,原本宫殿式的建筑改建过来,虽然规模比不上那些真正的宫殿,地方却是足以与之媲美的,若不是因为这地方华雄保不准能待上多久,他或许还会多修建一些,让各职能部门都能在这里处理公务。
而华府的大门也比长安的要大上许多,大门外是一个全青石铺就的广场。一条官道直通内城大门。道路两旁一片空旷。远远地有一排房屋则是华雄自己所管辖的一万士兵所住。
此时华府地大门外站满了士兵,层层叠叠少说也有上千人,大家围在一起议论着什么,在他们地中间,一匹通体红毛地小马正鼻中喷着白气,仿佛在向这些围着她的人表示着她的不满,看那模样。显是刚成年没多久。
“喂,这马叫什么名字?通体泛红,这可是纯种的汗血马啊!”
中国历史上有三次马种改良,其中第一次便是汉朝的汗血马,在丝绸之路上多有痕迹,但汗血马本是杂交优势所产,慢慢地形成,纯种的汗血马即使在整个大汉朝的历史上都不多。
“你说这马是哪来地?会不会是都督在长安买的?瞧这马。个头不大。能驮得起咱们都督吗?更别说还要负甲!怕是当轻骑兵的马都有些困难。”
一个士兵拿轻蔑的眼神瞥着汗血马,品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